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港岛:从九龙城寨收租到大亨> 第172章 人生得意须尽欢

第172章 人生得意须尽欢

  第172章 人生得意须尽欢
  几位候选港姐皆是玲瓏剔透之人,见吹水强与高明佬离去,便相视一笑,婷婷地主动登上了二层申板。
  一时间,鶯声燕语將陈耀豪环绕。
  “陈生,赏面跳支舞吗?”一位佳人伸出纤纤玉手,眼含期待。
  “陈生,天气热,不如一齐去游水呀?”另一位穿著清凉的佳丽巧笑嫣然,声音甜腻。
  ....”
  陈耀豪瞬间被馥郁的香气和青春活力的身影包围,他目光扫过,心中默数:一、二、
  三足足七位佳丽。
  今夜看来註定是一场“硬仗”。
  他从善如流,笑看接受了游泳的提议。
  不多时,他已换好泳裤,出现在顶层甲板的无边泳池旁。
  美女们亦纷纷下水,嬉笑玩闹,池中顿时活色生香,宛如一幅旖旎的群仙戏水图。
  陈耀豪游了几圈,慵懒地趴在池边休息。
  立刻便有人从他身后贴近,温软的身躯轻轻贴上他的后背,一双柔在他肩颈处熟练地揉按起来。
  另一侧,已有佳人纤指拈起冰镇的水果或是端起醇香的红酒,体贴地送到他嘴边。
  “陈生,我服务您满唔满意呀?”耳畔传来带著笑意的娇声询问,气息温热。
  “嗯。”陈耀豪从喉间发出一声满足的胃嘆。
  他怎么可能不满意?
  这般帝王级的享受,可是他重生以来头一遭。
  “陈生到时要投我一票呀。”有人趁著他心情愉悦,立刻撒娇地提出要求。
  陈耀豪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他作为tvb的大股东,出席决赛夜並施加影响自是理所当然。
  他故意拉长了语调,声音带著一丝戏謔:“投票?那就要睇各位小姐今晚表现咯。”
  1■
  :
  翌日。
  陈耀豪醒来时,只觉神清气爽,连日来的奔波劳碌仿佛被一扫而空。
  他环顾四周,偌大的舱室內,昨夜一同狂欢的几位准港姐仍沉沉睡著,横七竖八地躺臥於床榻和地毯之上,疲惫的睡顏难掩娇媚。
  一旁散落著被撕扯过的水手服、护士服,皱巴巴的皇后凤冠也歪倒在一旁,无声诉说著昨夜战况之“惨烈”。
  他自己也觉奇异,越是经歷这般高强度“战”,次日反而愈发精神奕奕,体內仿佛有挥霍不完的精力。
  他悄然起身,披上睡袍,来到顶层甲板的露天休息区。
  海风拂面,带来咸湿清新的气息。
  他刚在躺椅坐下,取了片水果,便见一位身姿高挑的美女也跟了过来,极其自然地侧臥在他身旁的躺椅上,纤指拈起一颗葡萄,温柔地递到他唇边。
  陈耀豪侧目打量,见她容貌明艷,身材极佳,便隨口问道:“多大了?”
  “36c。”女子眼波流转,娇声回应。
  陈耀豪失笑,纠正道:“我是问你年龄。”
  “十八了。”女子这才嫣然一笑,如实答道。
  “介绍一下自己吧。”陈耀豪心中微动,存著一份好奇一一今夜佳丽中,会不会有那位未来名动香江的朱琳琳?
  “陈生,我叫吕瑞容,”女子声音温软,说道:“参选前在一家公司做文员。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通过港姐这个舞台,成为一名歌手或者演员。”
  吕瑞容?陈耀豪在记忆中搜寻一番,並未留下太多印象,看来並非他熟知的那几位。
  他心中略有遗憾,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頜首。
  其实,吕瑞容为1977年港姐亚军,生於1960年,自幼父母离异,由祖父抚养长大。
  其祖父是知名游泳健將,她受其影响极深,酷爱游泳,因身材高挑健美,家人常笑称她为“水手美人”。
  “只要你顺利进入决赛。”陈耀豪开口道:“我这一票,自然会投给你。”
  吕瑞容闻言,眼中瞬间进发出惊喜的光彩。她当即俯身贴近,柔声细语:“多谢陈生赏识瑞容现在就想好好谢谢您”
  海天之间,游艇隨著波浪轻轻摇曳,仿佛另一个与世隔绝的极乐世界。
  两日后,“尽须欢”號才意犹未尽地缓缓驶回码头,结束了这次奢华旖旎的海上之旅。
  。*
  维港中心。
  陈耀豪正在处理一份助理团队精心整理的报告,目光聚焦於“天水围”三个字上。
  这片位於新界元朗西北隅的土地,静臥后海湾畔,是大片的盐由与鱼塘组成,远离都市喧囂,交通极为不便,如同一块被时光遗忘的角落。
  如今,它的所有权掌握在“联德公司”手中。
  这是一家由泰国侨领谢易初、余子亮等人在1960年代创立的企业,旗下正大集团(卜蜂集团)日后將成为跨国巨头。
  当年他们以极低成本购入约5200万平方英尺的土地,原本计划发展农业与轻工业,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愿景。
  土地大多閒置,公司財务也日渐拮据。
  陈耀豪深知,在未来,这片土地曾被长江公司与会德丰、大宝等公司联合收购,在港府的支持下,意图打造宏伟的新市镇。
  在隨后的几年里,香港人口突破500万大关,战后婴儿潮一代纷纷成家立业,住房刚需爆发。
  楼市迅速升温,港九住宅单价突破900港幣,中区甲级写字楼月租金站上20港幣/平方尺,中环商业地价更升至每尺1.5万港元。
  外资持续涌入,日资、台资、澳资和东南亚资本纷纷进场,推动资產价格节节攀升。
  面对高涨的楼价与有限的城市空间,港府开发新市镇的决心愈发坚定。
  然而,天水围所在的新界地区,土地租期將於1997年届满,时间,成了另一个潜藏的限制。
  在前世的开发中,儘管有港府牵头、多家財团参与,天水围项目却屡遭挫折。
  偏远的地理位置与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一一进入市区需耗时一小时以上,严重製约了发展。
  即便到二十一世纪,这里仍是香港经济发展较为滯后的区域,但也正因如此,土地与房价相对低廉,吸引了部分市民与投资者。
  1978年,魏城公司成立,由长江公司、会德丰及本地赵家共同持股。
  一年后,內地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华闰公司看好香港地產市场,尤其对天水围表现出强烈兴趣。
  长期看淡项目前景的会德丰顺势退出,魏城转为华闰、长江公司与大宝三方持股。
  华闰雄心勃勃,计划用15年將天水围打造成50万人口的新市镇。
  然而,初入香港地產市场的內地企业经验尚浅,低估了大型综合开发所需的资金压力与执行难度。
  没有银行愿意为这个位置偏远、前景不明的项目提供贷款。
  缺乏资金支持,工程无法启动,更无法通过销售回款,市场普遍不看好这项开发,加之华闰缺乏地產经验,市民亦顾虑1997后新界土地权属问题。
  儘管与元朗相距不远,但当时的天水围仍是一片泥泞洼地,发展阻力重重,陷入困境的华闰只得向长江公求助。
  而前世的李家成虽有意出手,却因正全力应对和记黄埔收购案,无暇分心,计划最终搁置。
  眼下,联德公司仍持有这片土地,並有意出售。
  总计488公顷,近5平方公里的土地,对於仅千余平方公里的香港而言,战略意义不容小。
  在前世,80年代初香江地產陷入低谷,1982年,港府以22.58亿港元回购该地,后又將其中38.5公顷以8亿港元售予魏城公司,由长江公司接手开发,建成了著名的嘉湖山庄,获利颇丰。
  但李家成当时只动用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土地。
  若能整体开发,並提前布局交通基建,改善区域通达性,同时引入低租金商业中心,吸引外贸企业依託毗邻內地之利拓展业务。
  那么,待1984年市场回暖时推出,整个天水围或將释放出难以估量的价值。
  陈耀豪將手中的文件轻轻合上,指尖在封面上停留片刻,眉宇间凝看一份沉重的压力若要实现对联德公司的整体收购,所需资金绝不会低於十亿港幣。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那场註定发生的九龙仓大战,和记黄埔绝无可能缺席,那同样是一场需要海量资金支撑的硬仗。
  可以说,若能成功收购天水围土地並掌控海港城,和记黄埔不仅將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將在香江地產界奠定一言九鼎的话语权。
  当然,对於天水围项目,理论上可以等到联德公司支撑不下去时再去接手。
  但如今李家城已失去和记黄埔,届时他是否会轻易放手这个项目?
  陈耀豪不愿去赌,更不敢去赌。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迅速接通內线电话,命梁宏与祝文宇立即前来商议。
  不过片刻,梁宏与祝文宇便一前一后步入办公室,在宽大的办公桌对面落座。
  陈耀豪將那份调查报告推向他们,开门见山道:“我的助理团队对联德公司持有的天水围项目做了初步调查,你们都看一看。”
  两人接过文件,低头仔细翻阅起来。陈耀豪则点燃一支雪茄,默然等待著。
  片刻后,梁宏率先抬头,沉吟道:“陈生,这块土地面积確实庞大,足够我们开发数十年。但如此规模,价格恐怕极不便宜?”
  “不错。”陈耀豪点头认可,隨即转向祝文宇:“祝经理,你的看法?”
  祝文宇毫不犹豫地开口:“陈生,若我们大规模开发新界土地,將面临两大关键问题。
  其一为土地契约性质问题,此问题若不妥善解决,市民购房必然心存顾虑。
  其二则是配套设施,尤其是交通连接,以及购物、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若这些基础设施得不到保障,很难吸引市民迁入。”
  “说到点子上了。”陈耀豪满意地点头,说道:“梁经理担忧的是资金问题,祝经理考虑的则是销售问题。”
  他顿了顿,轻呷一口茶,继续道:“但我们必须看清一个老生常谈却始终存在的现实:香江人多地少,隨著適婚人口不断增加,住宅供应短缺必將日益严峻。
  若能拿下天水围项目,我们的土地储备將得到极大补充。
  你们要知道,平日里城中地產商为爭夺几千上万平方尺的土地都抢得头破血流。
  而天水围项自占地达五平方公里,相当於四千五百方平方尺。
  这是什么概念?只要我们开发得当,未来利润绝对可观。”
  梁宏与祝文宇一边聆听,一边点头,对老板的战略眼光表示钦佩。
  “老板,即便前景可观,收购资金该如何解决?”梁宏追问道。
  “若今年除既定项目外,暂停新项目开发,可回笼多少资金?”陈耀豪反问。
  “陈生,除地產项目外,公司目前主要依靠零售与码头业务盈利。这些业务在放弃扩张的前提下,预计可筹措约两亿港幣。”
  梁宏回答得谨慎,说道:“但和记黄埔目前已处於高负债运营状態,若此时大手笔购入前景尚不明朗的土地,我担心会被有心人藉机炒作,反而得不偿失。”
  “我明白你的顾虑。”陈耀豪目光坚定,说道:“但你要相信,隨著地產升值,和记黄埔丰厚的土地储备將推动公司市值水涨船高,高负债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他转向祝文宇,问道:“地產板块预计可回笼多少资金?”
  “陈生,地產项目多为远期开发,短期內难有大额资金回笼。即便加快进度,也要到年底才可能见到成效。”祝文宇解释道。
  陈耀豪深知,和记黄埔正面临一个关键转折点。只要渡过这个关口,必將迎来高速发展。
  “这样。”他果断指示道:“祝经理,你先派团队接洽联德,试探收购意向和价格区间。
  其次,將金钟站上盖项目提前预售给荣耀科技,作价两亿港幣。
  如此一来,我们手头可调动现金约达四亿港幣。届时组建项目公司,让荣耀科技也参一股,其余资金我来设法融资。”
  “明白。”见老板態度坚决,梁宏与祝文宇相视一眼,齐声应道。
  等他们离开,陈耀豪又拨通了廉辉电话,指示道:“廉助理,你帮我约一下霍生,我想拜访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