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港岛:从九龙城寨收租到大亨> 第168章 中標 有人故意针对和记黄埔

第168章 中標 有人故意针对和记黄埔

  第168章 中標 有人故意针对和记黄埔
  4月3日。
  香港商界迎来一场轰动性的消息。
  地铁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信於记者会上正式宣布,经过多轮激烈竞標,和记黄埔旗下企业兆兴置业成功夺得中环地铁站上盖物业的发展权,双方將於4月5日签署正式协议。
  发布会现场座无虚席,唐信面对镜头神情镇定,话语鏗鏘:“本项目建成后將以分层形式出售,利润由地铁公司与和记黄埔共同分享,其中地铁公司占主要部分。”
  他进一步透露,介绍道:“参与此次竞標的超过三十家企业均表现出极高诚意,提案各具优势。经董事会全面评估,最终认为和记黄埔的方案最具综合竞爭力。”
  真正引发市场震撼的是和记黄埔提出的付款方案:签约即付部分现金,並在半年內陆续支付地价总额六亿港幣,同时保证地铁公司获利不低於2亿港幣。
  不仅如此,中標方还承担全部建筑成本约四亿港幣,整个项目现金流逼近10亿港幣,其资金实力令同行咋舌。
  翌日,全港媒体爭相以头版报导这则重磅新闻。
  “华资之光!和记黄埔击败老牌英资置地!”
  “地王易主,和黄改写中环格局”等標题频现报端。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不少財经评论指出,这两幅以每平方尺1万港幣成交的土地,不仅是资本较量的结果,更预示香港地產格局潜在洗牌。
  更引起业內震动的是付款安排背后的战略意图。
  通常此类合作仅於物业售出后结算,而和记黄埔提前支付大额现金,实则是將超过五千万港幣的潜在利息收益让渡予地铁公司。
  一位资深分析师在专栏中写道:“这展示出和记黄埔卓越的现金流能力和长远视野。
  当前市况下,能做出如此大胆承诺的企业,放眼全港寥寥无几。”
  唐信在回应记者提问时亦坦言:“和黄方案为我们极大减轻財务压力和风险,其魄力与诚意堪称关键。”
  亦有市场声音指,这场竞標不只是一次土地交易,更是华资財团崛起並重新定义游戏规则的標誌性事件。
  《”
  北角。
  长江实业总部內,气氛凝重。
  电视上正在直播地铁公司主席唐信的新闻发布会,当听到和记黄埔的中標条件时,李家成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颤,竟溅出几滴茶水在办公桌上。
  他並非震惊於和记黄埔中標这一结果,而是对方提出的合作方案,包括支付节奏、利润分成、现金保障等。
  每一条都仿佛从他自己的標书中復刻而出,唯独利润分成让步幅度更加激进,资金承诺更为惊人。
  “这不可能只是巧合.”李家成喃喃自语,脸色逐渐沉了下来。
  他立即按下通话键说道:“千和,立刻来我办公室。”
  不过几分钟,周千和快步推门而入,显然他也得知了消息。
  “李生,您也看到了?”
  李家成目光锐利地望向他说道:“我们的標书,除了你我和几位核心成员,还有谁全程经手?”
  周千和神情一凛:“您的意思是—————?
  “和记黄埔的条件几乎与我们如出一辙,却比我们多让了数千万港幣的利益,现金支付也更果断。这不像竞爭,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性反击。”
  周千和沉吟片刻,谨慎地回答道:“参与最终定稿的只有財务总监、法务负责人和我。但董事会之前听取过两次匯报,范围稍大。”
  李家成站起身,步至窗前,声音低沉的说道:“要么是我们之间有人泄密,要么就是和记黄埔那边有极高明的谋土,算准了我们的决策逻辑。”
  他转过身,目光沉重的说道:“怡东財务增资的消息此前严格保密,他们却能精准压我们一头,这不是寻常商业竞爭该有的样子。”
  周千和微微頜首,说道:“我会立即启动內部覆核,严格排查信息流出的可能环节。”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但李生,也有可能陈耀豪那边纯粹是出於魄力和判断,做出了更激进的决策。商场如战场,偶然的雷同未必全是阴谋。”
  李家成沉默良久,最终缓缓点头说道:“查,要悄悄地查。但从今天起,所有重大项目的决策圈缩小至三人。另外”
  他眼神重回冷静,说道:“和记黄埔既然敢这样出手,我们也该调整后面的策略了。
  2
  “是。”
  4月5日,上午。
  香港文华东方酒店宴会厅內灯火辉煌,地铁中环站上盖物业发展权的签约仪式在此举行。
  厅內嘉宾云集,镁光灯不时闪烁,捕捉著这一歷史性的时刻。
  和记黄埔董事长陈耀豪与地铁公司董事长唐信並肩坐在主席台中央,面带微笑。
  双方工作人员忙碌地交换文件、核对细节,气氛隆重而热烈。
  在眾多祝贺的视线中,很少有人注意到长江公司李家成和他的总经理周千和安静地坐在后排嘉宾席中。
  “陈耀豪这一手,確实漂亮。”周千和低声对李家成说道,语气中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嘆服。
  李家成目光紧盯著主席台上正在签署协议的陈耀豪,声音平静却透著冷峻:
  “不只是漂亮,更是精准。他不仅预判了我们的策略,还敢以更大的代价夺取先机。
  这不是寻常的商业竞爭,而是一场心理战。”
  周千和微微侧身疑问道:“您认为,他是否得到了內部消息?”
  李家成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或许有,或许没有。但更重要的是,他敢於在市场低迷期下如此重注,这份魄力值得研究。”
  他稍作停顿,补充道:“有时候,胜利不属於最有实力的,而属於最敢冒险的。”
  台上,陈耀豪与唐信起身握手,交换签署完毕的协议文本。
  掌声雷动中,陈耀豪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会场,与李家成的视线短暂相遇。
  两位商业巨子相视一笑,那笑容中既有礼貌的致意,也有彼此心照不宣的较量。
  “走吧。”李家成轻轻整理了下西装起身,说道:“戏看完了,该回去准备我们自己的下一幕了。”
  周千和紧隨其后,低声问道:“李总,我们接下来的方向是?”
  “和记黄埔既然敢以如此条件拿下这个项目,资金炼必然紧张。”李家成步出宴会厅,声音沉稳而果断。
  “我们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特別是他们后续的融资安排。同时,加快我们对九龙仓股票的收购进度。”
  坐进轿车,李家成最后望了一眼酒店门口仍在欢庆的人群,对周千和说道:“今日的失利,是为了明日更大的胜利。
  记住,商场上没有永远的贏家,只有永远的玩家。”
  车辆缓缓驶离,將身后的喧囂与庆祝拋在远处。
  李家成闭上眼晴,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长江实业下一步的战略布局。签约仪式结束了,但真正的竞爭,才刚刚开始。
  维港中心。
  和记黄埔总部,財务分析部。
  会议室里烟雾繚绕,如同廉辉此刻的心情。
  长长的会议桌一侧,是以他为首的和记黄埔团队,个个面带疲色却强打精神。
  另一侧,是获多利公司派来的审计小组,负责人是一个一丝不苟、戴著金丝眼镜的英国人,安德鲁·怀特。
  桌上摊满了地图、工程图纸、厚厚的报表和计算器。
  几十几个小时连轴转的加班,让空气里瀰漫著咖啡的焦苦和人体疲惫的气息。
  “廉先生,我理解你们的时间要求。”怀特用指关节敲了敲桌上的一份评估文件,语气带著不容置疑的专业性。
  “但是,对於和记黄埔旗下的工业用地,你们给出的『转为商住用途后的预期估值』,我们必须剔除。
  这在目前的会计准则下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只能基於它当前的规划和现状进行评估。”
  廉辉感到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地跳。这块地是资產包里的重头戏,如果按工业用地算,价值將大打折扣。
  “怀特先生,地铁线明年就通到那里,城市规划的草案已经公示,转变用途是板上钉钉的事!”廉辉身体前倾,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冷静。
  “用未来的眼光看现在的资產,这才是真正的『资產重估”,不是吗?如果只是计算现状,我们何必请获多利来?”
  “那是『预期”,不是『事实”。”怀特毫不退让,他的团队也默默点头,继续道:“我们的报告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为市场负责,也为我们自己负责。
  一旦用了这个估值,报告发布后,就是授人以柄。万一规划有变,滙丰和所有投资者都会来找我们的麻烦。”
  压力像实质般压在廉辉肩上。他想起陈耀豪离开会议室前那句斩钉截铁的“必须要把资產重估报告发布”,想起老板那双不容失败的眼晴。
  他知道,陈生正在外面进行一场更危险的赌博,而他自己这里的任务,就是必须造出一门足够的“大炮”,为那场赌博提供火力支援。
  僵持不下。
  廉辉深吸一口气,知道强硬施压不行,必须换种方式,他让下属给获多利的团队换上新咖啡,语气稍微缓和:
  “怀特先生,我明白你的专业和顾虑。完全按『预期”估值確实不妥。”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採用一种更『艺术”的表述?
  比如,在评估正文中,我们严格依据现状。但在附录的“敏感性分析”或『未来价值展望”部分,我们可以详细测算,假设该地块规划变更、假设地铁通车后,其价值可能达到的范围?”
  怀特沉吟了。
  这像是在严格的框架上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既保留了报告主体的严谨性,又巧妙地將他想要的“乐观预期”塞了进去。
  主报告是给专业人士看的,但附录里那些诱人的数字,绝对会成为媒体和市场炒作的重点。
  “—这需要加上非常明確的风险提示和假设前提。”怀特最终鬆了口,但这已经是巨大的进展。
  “当然!风险提示必须充分!”廉辉立刻答应,心里鬆了一口气,说道:“那另外几处物业的折旧年限调整和租金溢价测算..
  “我们继续。”怀特重新拿起笔,会议室內再次响起计算器的按键声和激烈的討论声。
  廉辉喝了一口早已冷掉的咖啡,苦涩的味道直抵喉咙。
  他知道,自己正在和这群会计师一起,游走在专业操守和市场期待的灰色地带。
  每一份被“优化”过的数字,都是扔进市场里的一把火,希望能点燃投资者的热情。
  但这把火,最终会照亮和记黄埔的前路,还是反过来將其灼伤,他不敢深想。
  他只知道,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他必须把这份“足够漂亮”的报告,准时交到陈耀豪的手上。
  翌日。
  维港中心。
  梁终於处理完手头关於供股计划的文件,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准备下班。
  这时,他的助理,一位年轻的姑娘,神色紧张地敲门进来,手里捏著一份还带著油墨味的报纸。
  “梁经理,您——最好看看这个。”她的声音有些迟疑。
  梁宏接过来,是明天才会正式上市销售的《香江晚报》的提前样刊。
  財经版的一个专栏被用红笔醒目地圈了出来,標题像一把淬毒的匕首:
  《“財技”救不了和记黄埔:是资產重估,还是数字游戏?》
  作者署名为“钟闻”,一个常见的笔名。文章措辞“辛辣老道”,直指要害:
  “据悉,深陷债务漩涡的和记黄埔,为求脱困,欲施『五供二』之大招。然市场皆问,其股价已低残至此,小股东何来信心与余钱跟供?”
  “更引人疑竇的是,消息人士透露,和记正伙同某著名財务机构,对其资產进行『激进重估”。
  尤其將其旗下诸多工业用地,以『未来变更规划”之空中楼阁预期进行估值,企图粉饰报表,拉高股价,为供股铺路。”
  “此等『財技』,不过拆东墙补西墙之戏法,终需市场买单。若未来楼价不及预期,或规划生变,今日注入之水分,便是明日暴跌之祸根。投资者需擦亮双眼,慎防『价值陷阱”。”
  梁宏的睡意瞬间一扫而空,后背渗出细细的冷汗。
  文章虽然用了“据悉”、“消息人士”等模糊字眼,但指向性极强,时机也抓得太毒了。
  因为正好卡在资產重估即將完成、供股计划尚未公布的敏感空窗期。
  这绝不是普通股民的抱怨,这是有备而来的“狙击”。
  对手非常了解內情,甚至可能知道获多利的参与。
  “查一下这个“钟闻”是谁,还有,这篇文章的督印人是谁。马上!”梁宏命令道,同时抓起了电话。
  他的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几家关係密切的財经报纸主编,以和记黄埔公关部的名义,委婉地表示《香江晚报》的报导“信息严重失实,带有强烈误导性”,希望友报在跟进时能“保持审慎,多方核实”。
  第二个电话,他打给了廉辉,语气急促说道:“廉助理,我们资產重估的消息,可能漏了。外面有文章在狙击我们,重点就在土地估值上。你和获多利那边要有个心理准备。”
  电话那头的廉辉倒吸一口凉气,刚刚和审计团队艰难达成的平衡,可能瞬间就会被这篇报导打破。
  最后,梁宏在办公室里来回步。他不能直接要求《香江晚报》撤稿,那只会显得心虚。
  他需要一套组合拳,来进反击。
  关键时刻,必须得向陈生匯报。於是他匆忙来到陈耀豪办公室。
  陈耀豪听完匯报后,也是一愜,但他还是迅速冷静下来说道。
  “第一,立刻以公司发言人名义起草一份简短声明,核心就八个字:“程序严谨,符合准则”。不对具体报导做回应,只强调我们的专业和合法。”
  “第二,联繫和我们相熟的几位股评家,不是让他们吹捧,是请他们从『专业角度”分析供股集资对企业降低负债的积极作用,冲淡负面影响。”
  “第三,准备好,明天开盘前,我们的声明必须见报。另外,查清楚是谁在后面放冷箭!”
  梁宏领命而去,办公室里只剩下陈耀豪一个人。
  他走到窗边,夜幕下的香港霓虹闪烁,繁华背后却是无尽的杀机。
  这篇报导只是一颗探路的石子。它试探市场的反应,更试探和记黄埔的应对能力。
  如果处理不好,一旦供股计划正式公布,这类质疑便会呈排山倒海之势而来,足以摧毁本就脆弱的投资者信心。
  陈耀豪在办公室步,必须得让股民相信投资和记黄埔,就是投资自己。
  想到这里,他拔通张年华和徐智渊的电话交代了几句,才让的心多安定了几分。
  正当他准备下班时,助理给他送来了今日份晚报。
  陈耀豪隨意翻了翻內容,没有想到一个消息让他十分意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