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资本的力量(感谢小虎哥KK的打赏)
第153章 资本的力量(感谢小虎哥kk的打赏)
会议似乎即將结束,但陈耀豪突然转向一直沉默的杜辰逸,说道:“杜经理,我们发行漫画周刊的进度如何?”
杜辰逸推了推金边眼镜,匯报导:“市场调研已经完成,本土漫画目前以武侠、功夫题材为主,模仿李小龙的热潮还没过去。我们计划下季度推出试刊號。”
陈耀豪摇头,说道:“方向错了。我们要拋弃本埠漫画的小圈子特色,学习东洋漫画。”
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东洋漫画?”杜辰逸略显惊讶,质疑道:“老板,香港读者可能不太接受那种画风和故事..
“你错了。”陈耀豪站起身,走到窗边,说道:“东洋漫画正在革新全球漫画市场。你们看过《铁臂阿童木》吗?手家治虫的作品已经走向世界了。
香港漫画还停留在街边租书摊的水平,我们要做的是与国际接轨的全新漫画周刊。”
他转身面对眾人,眼神锐利,说道:“东洋漫画有分镜艺术,有连续敘事,有丰富的人物表情和动態效果。我们的漫画呢?大部分还是老式的四格漫画或者简单连环画。”
杜辰逸犹豫道:“但是本土市场更接受这种..:”
“不要只盯著香港这弹丸之地!”陈耀豪提高声音,说道:“我们要看到整个东南亚市场,甚至是欧美华人市场。
东洋漫画正在征服世界,我们可以借鑑他们的成功经验,创作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新漫画。
陈耀豪回到座位,抽出一份文件扔在桌上,继续说道:“这是我让助理收集的数据,东洋漫画杂誌发行量动輒百万,单行本销量经常破百万。而香港最畅销的漫画也不过几万册。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增长空间。”
杜辰逸翻阅著数据,眼神逐渐亮起来,说道:“確实...如果我们能融合东洋漫画的技巧和本地文化元素..:”
“不只是技巧。”陈耀豪强调道:“还有商业模式。东洋漫画採用周刊形式,持续培养读者忠诚度;推出单行本,创造二次收益;开发衍生品,最大化ip价值。这才是现代娱乐產业的思维。”
林立补充道:“我们的报纸可以为新漫画周刊造势,金公主甚至可以考虑將受欢迎的作品改编成电影。”
“正是如此!”陈耀豪拍案道:“娱乐產业的未来是整合,是跨界。电影、音乐、报纸、漫画,所有这些都应该相互促进,形成一个闭环。”
他重新坐下,语气缓和了些,继续道:“杜经理,你去东洋考察一趟,拜访几家出版社,学习他们的经验。
我们要做的不是模仿,而是超越。打造既有国际水准又有中华文化內核的漫画作品。”
杜辰逸终於露出了兴奋的表情,说道:“我明白了,老板。其实我一直觉得本地漫画市场已经僵化,需要新鲜血液。只是担心风险...”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风险?”陈耀豪笑了笑,“最大的风险是什么都不做。香港娱乐產业正在爆发式增长,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打造全方位的娱乐帝国。漫画不仅是生意,更是文化输出。谁能讲述最吸引人的故事,谁就能贏得未来。”
会议结束后,其中三位经理鱼贯而出,只有丁新荣单独留下来,好像有事情单独匯报。
“有事?”陈耀豪见状,问道。
“陈生,关生最近拒绝我们的投资,好像是要单干?”丁新荣匯报导。
“嗯,天高任鸟飞,他认为自己又行了,那就不要强求。但差佬系列要继续,不能因为少了关生就耽搁了。”陈耀豪点点头道,
“嗯,我知道了。”
“另外,你时刻给关注关生的动向,关键时刻你要让他见识到资本的力量。”陈耀豪冷笑道。
关山你还是早日破產去宝岛吧,你的家人我可以照顾。
“好的,陈生。”丁新荣应道,然后离开了办公室。
陈耀豪独自留在办公室里,目光再次落在那份东洋漫画產业报告上。
他知道,这次战略整合只是开始。
在香港这座飞速变化的城市里,只有敢於变革的人才能站在潮流之巔。
而他要做的,不仅仅是跟上潮流,更要创造潮流。
窗外,香港的高楼大厦在夕阳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著无限可能。
陈耀豪嘴角微微上扬,已经看到了中华娱乐的未来图景一个跨越电影、音乐、出版的多媒体娱乐王国正在缓缓升起。
金公主院线的霓虹灯招牌在夜色中格外醒目,新张贴的巨幅海报吸引著路人的目光。
海报上,一杯冒著冷气的可乐与电影胶捲巧妙交织,旁边写著醒目的標语:“电影与可乐,绝配享受!”
“买票就送可乐哦!”售票窗口旁,穿著制服的促销员热情地招呼著排队人群,介绍道:“金公主特別回馈,只看电影,免费畅饮百事可乐!”
队伍中一阵兴奋的议论声。一个年轻人接过那瓶小巧精致的可乐,惊讶地说:“真的免费啊?
別家影院可乐卖三块钱呢!”
“这就是陈老板大气!”旁边的中年人插话道:“我昨天就来过了,可乐冰凉解渴,边看边喝,確实享受。”
影院內,许氏兄弟的新片《半斤八两》正在热映。
黑暗中,不时传来打开瓶盖的“嘶嘶”声和观眾满足的轻嘆。
电影放到搞笑处,全场爆笑,接著是一阵喝可乐的动静,仿佛这是电影自带的音效。
与此同时,港澳地区的便利店和超市里,百事可乐“买一送一”的促销牌格外醒目。
家庭主妇们成箱购买,孩子们围著堆成小山的可乐货架嬉戏。
“抵买啊!平时一罐的钱现在有两罐!”一位主妇对同伴说道:“我老公说电影院也在送,陈老板这是要请全香港喝可乐么?”
周末的利舞台,人潮涌动。
许关文演唱会的海报旁,新加了“百事可乐独家赞助,场內无限畅饮”的横幅。
入口处,工作人员忙碌地分发著杯装可乐,观眾们惊喜地接过,没想到看演唱会还能免费喝饮料。
“豪气!真是豪气!”一个青年连连讚嘆,手里已经拿著两杯可乐。
场內,许关文在台上卖力表演,唱到《天才与白痴》时,全场跟唱,气氛热烈。
中途休息时,他特意拿起一瓶可乐,幽默地说:“陈老板请客,大家尽情喝,喝完才有力气跟我唱通宵啊!”
台下笑声一片,许多人举起可乐杯回应,一时间场馆內仿佛变成了巨大的可乐派对。
演唱会进行到高潮时,许关文突然宣布:“为感谢大家支持,加唱一首《可乐伴电影》,系陈老板请我特地为今晚写的!”
轻快的旋律响起,歌词巧妙地將看电影喝可乐的乐趣融入其中,观眾们会心一笑,跟著节奏摇摆,手中的可乐杯成了最好的伴奏乐器。
第二天,《朝阳日报》娱乐版头条报导了这场別开生面的演唱会,標题尤为醒目:“许关文唱响『可乐之夜”,屈臣氏商业奇招掀全城热潮”。
文章中详细描述了演唱会盛况,並提到金公主院线同期活动的火爆场面。
末段引述业內观察家分析:“陈耀豪先生此举巧妙地將旗下產业联动,创造了一场跨界的营销盛宴。
电影、音乐、饮料三大產业相互促进,预计將大幅提升中华娱乐整体收益。”
平治车里,陈耀豪看著报纸,嘴角微微上扬。
窗外,几个年轻人正边走边喝屈臣氏可乐,其中一人指著金公主院线的方向说著什么,一群人笑著点头。
刚一进办公室,廉辉敲门进来,匯报导:“陈生,庞经理匯报,上周可乐销量增加了四成。
丁经理那边反应,院线上座率提高了百分之十五。不少观眾说,现在一想到看电影,就下意识想喝可乐。”
陈耀豪点点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人们把我们的电影和可乐联繫在一起,形成习惯。”
“告诉他们,这个活动继续,要巩固成果——“
这时电话响起,许关文亲自打来道谢:“陈生,演唱会反响极好,观眾都说这次的体验前所未有。下次我的电影首映,也可以在影院搞类似活动..:“
“好,我支持你。”
掛掉电话后,陈耀豪站在窗前,俯瞰香港繁华的街道。他知道这次营销是成功的。
7月23日。
港岛官地拍卖会现场人头攒动,地產巨贾、財经记者云集於此。
尖东地块的推出,堪称当年香江地產界一大盛事,不仅牵动市场神经,更被视为对未来楼市的信心投票。
一旦地皮拍出天价,便意味著地產商一致看好后市,香港楼价亦將迎来新一波升浪。
而对港府而言,这也是一次精明的试探一一成功拍出高价,便意味著可陆续推出更多土地,並顺势抬高起拍门槛。
此次推出的四幅地皮,总面积达45万平方尺,约占整个尖东填海区的四分之一。
港府分批出让的策略,既可持续刺激市场,又能將土地收益最大化。
这一天,陈耀豪在祝文宇的陪同下,步履从容地步入拍卖会场。
场內早已座无虚席,上百家地產商齐聚於此,其中虽不乏实力有限、仅是前来观战者,但也不乏虎视的实力派。
他们三三两两聚谈,气氛看似轻鬆,实则暗流涌动,
陈耀豪虽是首次参与官地拍卖,却显得气定神閒。他找到自己的座位,仔细翻阅起拍卖手册。
“陈生,你好,没想到会在这里见面。”一个带著顺德口音的温和声音从身旁响起。
陈耀豪抬头,只见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同正含笑望著他,那双歷经商海沉浮的眼晴中透出几分赏识。
陈耀豪连忙起身:“郑生,您好!我是第一次参加,还要向您这样的前辈多学习。”
郑裕同摆摆手示意他坐下,笑问:“陈生太谦虚了。今天看上哪块地了?”
陈耀豪微微笑道:“主要是来观摩学习。尖东这几块地位置优越,不过和记黄埔土地储备充足,加上官地价格向来高昂,恐怕我也只是凑个热闹。”
“年轻人谦逊是好事,但以你陈生的实力,放眼整个拍卖场,能与你匹敌的也不过寥寥数人。”郑裕同语带深意地说道。
陈耀豪笑而不语,眼中却闪过一丝商人的精明。
正在此时,拍卖师走上台前,宣布竞拍开始。全场顿时肃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台上。
最先推出的是濒海的一幅9.5万平方尺地皮,即前世永安中心所在地块。
起拍价刚公布,竞价声便此起彼伏。
果然不出陈耀豪所料,信合地產率先喊出8000万港幣的高价。
陈耀豪不慌不忙举牌:“8200万港幣。”
他的加价幅度稳健,既未过分张扬,也明確表达了志在必得的决心。
拍卖会场內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所有人的目光在他与黄廷芳父子之间来回移动。
黄廷芳面色凝重,却毫不示弱,迅速加价。
两人你来我往,竞价一路攀升。
拍卖师语速急促,槌声几次將落未落,又被新的叫价打断。
场內不时响起低声惊嘆,记者们更是频频按动快门,记录这场龙爭虎斗。
经过十多轮激烈角逐,陈耀豪最终以9500万港幣的价格拿下该地块,每平方尺单价高达1000港幣,创下当时土地单价的新高。
隨后推出的另一幅濒海地皮,竞爭更加白热化。
陈耀豪与黄氏父子再度交锋,叫价节奏更快,幅度更大郑裕同在一旁微微侧身,向陈耀豪投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似在提醒他谨慎行事。
但陈耀豪报以淡然一笑,继续加价。
最终,陈耀豪再下一城,以1.15亿港幣的价格夺得第二幅濒海地皮。
至此,他已成为当天拍卖会的最大买家,以总计2.1亿港幣的价格拿下两幅濒海地块,总面积2
3万平方尺。
隨后拍卖的內侧地皮同样竞爭激烈。
陈耀豪虽不再志在必得,但仍巧妙抬价,最终信合地產被迫以1.6亿港幣的高价夺得另外两幅地皮。
当最后一槌落下时,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既为这场精彩绝伦的拍卖大战喝彩,也是为他们今天回去后,又可以给自家的楼盘涨价了。
事后统计显示,这场拍卖会的总成交额,比去年同期高出近一亿港幣,溢价幅度超过三成。
记者们蜂拥而至,陈耀豪面对镜头时从容表示:“香港的地產市场才刚刚开始它的黄金时代。”
离场时,他与黄氏父子在门口不期而遇。
双方礼貌性地握手,黄廷芳意味深长地说道:“陈生果然大手笔,希望这些地皮能给您带来应有的回报。”
“黄先生放心。”陈耀豪信心满满地回应道:“我对香港的未来从未有过丝毫怀疑。”
这场拍卖会不仅创下当时的土地交易纪录,更被视为香港地產行业走向繁荣的重要標誌。
而陈耀豪的魄力和远见,也通过这一役深深烙印在了香港地產发展的史册中。
黄廷芳谦虚地说道:“陈生,我们信合地產和黄氏家族论实力,確实不及您的和记黄埔,但我们也確实渴望购买像尖东这样的优质地皮。
不知能否商量一下,下次拍卖我们不与您抢濒海地皮,您也不与我们竞价內侧地皮?”
陈耀豪沉吟片刻,说道:“內侧地皮约120万平方尺,你们拿得下?地价一年就有可能翻倍香江其他地產公司实力也不弱。”
黄廷芳解释道:“我的意思只是我们两家,无需像今天这样恶意竞爭,具体情况自然还是公平竞爭。”
陈耀豪点头道:“那好吧。若是信合地產在內侧地皮竞价激烈,我可以不参与进来,毕竟我的主要目標是濒海地皮。”
他话中留有余地,並未承诺放弃濒海地皮的竞爭权。
双方又简单交流了几句,便各自离去。
第二天,几乎全港所有主流报纸皆以头版大篇幅报导了昨日官地拍卖会的激战,兆兴置业与信合地產之间的较量,一跃成为全城热议的焦点。
《东方日报》头版以“尖东地王爭夺,癲价破纪录”为標题,配以拍卖会上陈耀豪举牌、黄廷芳凝神应价的现场照片。
內文详尽描述双方约三十轮激烈叫价的过程,称这场竞爭“已超出商业理性,更似两大財团实力的对撼与野心的宣言”。
报导中指出,两幅濒海地皮最终成交价较市场预期高出逾三成,堪称“疯狂之举”。
《经济日报》则在头版分析称:“兆兴与信合一战,不只为地,更为顏面与行业话语权。”
文章引用不愿具名的经济师观点,认为陈耀豪此次高价夺地,不仅是看好后市,更是一次战略性布局,意在確立兆兴置业在顶级商业地块领域的標杆地位。
而信合虽然未能夺得最心仪地块,但其出价之勇、跟价之紧,也展现出南洋財团进军香港地產界的强烈决心。
另有財经专栏作家在《明报》点评道:“昨日之拍卖,已非单纯的土地交易,更可视为香港地產行业格局洗牌之先声。”
文中称业內人土虽表面上批评出价“疯狂”,私下却不得不承认,只有对香港未来极具信心的財团,才敢如此果断下注。
几家电台和电视台的財经频道,也从清早就开始连续討论这场拍卖,邀请多位分析师解读其中信號。
有评论员指出,这场拍卖的最大贏家不仅是兆兴置业和港府,更是整个香港地產行业。
“两大巨头的豪赌,无疑给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看好情绪將进一步蔓延”。
而在股市开盘后,和记黄埔的股价均大幅高开,也印证了市场对其魄力与远期的认可。
一时间,陈耀豪与黄廷芳的名字频频见於报端,一场土地拍卖,不仅刷新了成交记录,更成为香港地產史上又一经典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