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港岛:从九龙城寨收租到大亨> 第149章 雷霆手段(月票加更)

第149章 雷霆手段(月票加更)

  第149章 雷霆手段(月票加更)
  翌日,中环街头人流如织。
  陈耀豪一身笔挺西装,精神奕奕地踏入屈臣氏门店。早已候在门口的庞志鸿立即迎上前来。
  “陈生,早晨!欢迎您来视察。”庞志鸿热情地伸出手,语气中透著几分恭敬。
  陈耀豪与他握手,目光却已开始敏锐地打量店內的陈列,说道:“庞经理,不必客气。给我介绍一下现在屈臣氏的基本情况吧。”
  “好的陈生。”庞志鸿边说边引路,手势专业地指向各个区域,介绍道:“我们屈臣氏在香江共有52间分店,已经覆盖港九主要城区,是本地最大的连锁药店。
  目前还是以药品销售为主,您看这边的陈列,我们按照药品功能分区,这边是感冒用药,那边是保健品专区......
  陈耀豪微微頜首,缓步巡视著一排排整齐的药品货架,若有所思地说道:“规模不错,店面位置也很理想。但我注意到我们似乎还是一家比较传统的药房?”
  “確实如此。”庞志鸿点头道,语气中带著一丝自豪,介绍道:“我们一直专注於药品业务,
  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好的口碑和专业优势。”
  “在我看来,药店不一定只卖药。”陈耀豪突然停下脚步,转向庞志鸿,说道:“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还可以拓展產品线,销售化妆品、日用百货?
  比如牙膏、牙刷这些日常用品,甚至是一些畅销的护肤品和个人护理產品?
  1
  庞志鸿略显惊讶,推了推眼镜,回答道:“这个——我们目前还没有尝试过。陈生的意思是,
  要改变我们传统的经营模式?”
  “正是。”陈耀豪语气坚定,手臂在空中划出一个有力的手势:“我认为未来零售业一定会走向多元化、体验化。
  药品固然是我们的根本和优势,但如果我们能同时提供化妆品、保健品和日用品,打造一种药妆店的新模式,岂不是能更好地服务顾客,提升单店效益?”
  他继续说道:“想像一下,顾客来买药的同时,可以顺便购买日常所需的个人护理產品,一站式满足健康和生活需求。这不仅能够增加客单价,还能吸引更多年轻客群。”
  庞志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神中逐渐显现出兴奋的神色,说道:“这个想法確实很新颖!如果实施得当,不仅可以提升营业额,还能增强顾客黏性。
  不过,这需要我们在供应链、產品选择和员工培训等方面都做出相应调整。”
  “没错。”陈耀豪讚许地看著庞志鸿,用肯定的语气说道:“细节確实需要深入研究。
  但我相信,这是屈臣氏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在保持专业优势的同时,开拓新的增长点。”
  参观完药店区域后,两人西环吉席街的饮料生產厂区,这里是屈臣氏饮品生產的绝对核心区域一进门,耳边就传来机器有节奏的运转声和流水线的喻鸣,空气中隱约飘散著甜美的饮料香气陈耀豪驻足在生產线的观察区,饶有兴致地注视著正在灌装的瓶装饮料,问道:“庞经理,这条生產线目前主要负责生產哪些產品?產能如何?”
  “陈生,我们目前主要生產百事可乐和自有品牌的屈臣氏蒸馏水。”庞志鸿详细地介绍道,同时指向不同的作业区介绍道。
  “您看,这边是百事可乐的灌装线,那边是蒸馏水生產线。作为百事公司在港澳和內地地区的特许装瓶商,我们负责將百事提供的浓缩液与本地原料进行混合、灌装和包装。
  不过目前我们的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本埠和濠江,內地市场尚未大规模开发,因此產能配置相对保守。”
  陈耀豪细致地观察著生產线的运作流程,注意到有些设备略显陈旧,便问道:“我看生產线规模似乎不大,目前的產能利用率如何?是否满足市场需求?”
  “您观察得很仔细。”庞志鸿点头回应道:“目前这条生產线每天最多能处理三万瓶饮料,由於销售区域有限,產能利用率大概在七成左右。我们也一直在评估市场需求,谨慎规划產能扩展。”
  陈耀豪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继续发问:“除了百事可乐,我们自有品牌的蒸馏水销售情况如何?市场反馈有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屈臣氏蒸馏水在本地市场认可度很高,尤其在中高端市场表现不错。”庞志鸿脸上露出些许自豪,匯报导:
  “不少消费者认为我们的水质口感好,包装也精致。不过最近一两年,市场上出现了几个新品牌,竞爭比之前激烈了一些。”
  “这么说来,我们在品牌和品质上还是有优势的。”陈耀豪沉吟道:“但如果要进军內地市场,现有的生產线和產能恐怕需要大幅提升。”
  “確实如此,陈生。”庞志鸿赞同地说道:“內地市场潜力巨大,但也对成本控制和供应链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需要在设备升级和生產管理方面做充分准备。”
  视察结束后,陈耀豪拍了拍庞志鸿的肩膀,语气坚定地说:“今天先到这里吧。
  百佳超市我改天再去看,现在我需要回办公室好好思考一下屈臣氏的未来发展。
  不仅是要扩大生產规模,更要全面提升竞爭力。同时又加快推进百佳超市扩张。
  接下来,你要做好详细的计划,到时候我们一起討论。”
  “明白,陈生。我会准备好详细的生產和市场数据,供您参考。有任何需要,隨时吩咐我。”庞志鸿恭敬地答道。
  今天陈耀豪只是对药房和饮料事业部作一个初步考察,连调研都算不上。
  当他迈步离开车间,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屈臣氏的转型蓝图。
  他不仅想到了生產线扩建和设备更新,更开始思考如何將屈臣氏的品牌优势扩展到更广阔的市场。
  和记国际作为和记洋行的起源企业,规模较大,主营业务涵盖贸易及配件製造,整体架构较为复杂。
  儘管公司处於严重亏损状態,但仍存在部分被陈耀豪看好的优质部门,例如钢材贸易业务。
  隨著地產行业行情上涨,这些部门有望迅速实现扭亏为盈。
  然而,陈耀豪意图通过一次性出售和记国际整体,裁撤公司中绝大多数外籍管理层,彻底解决管理层结构问题。
  出售消息传出后,多家意向方接触梁宏,希望收购其中的优质资產。但陈耀豪在获悉后立即予以拒绝。
  他並非不知利弊一一若优先出售盈利部门,剩余不良资產又將由谁来接手?
  陈耀豪心中瞭然,这些资產对於大洋行而言或许只是鸡肋,可对於某些规模稍小的洋行乃至新兴的华资企业来说,却意味著难得的机会。
  他们更灵活,也更敢於冒险,
  位於维港中心的顶层办公室,陈耀豪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批阅文件,助理廉辉轻叩门扉,稳步走入。
  “陈生,英之杰的施雅迪先生突然到访,现在正在接待区等候。”
  陈耀豪笔尖微微一顿,抬起头来:“英之杰?”
  他语气平稳,听不出什么波澜,问道:“他有说明来意吗?”
  “並未具体说明。”廉辉略作迟疑,接著说道:“但英之杰主营贸易,此时前来,很大可能是为了和记国际的事。”
  英之杰集团,现任掌门人是约翰·温斯顿·艾登,而施雅迪只是他的中文名。
  这家洋行实力雄厚,业务横跨贸易、汽车经销、航运及保险等多个领域,规模在香港英资洋行中仅次於传统四大行。
  陈耀豪嘴角微扬,放下手中的钢笔,说道:“既然来了,便是客。请他去会客室,我亲自见一见。”
  片刻后,维港中心的会客室內。落地窗外云层低垂,维多利亚港的景致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施雅迪先生,大驾光临,有失远迎。”陈耀豪步入室內,语气从容笑道。
  施雅迪立即起身,笑容殷切:“陈先生太客气了,是我冒味前来,希望没有打扰您工作。”
  “不必客气,请坐。”
  两人分別落座,短暂的寒暄之后,施雅迪笑著开口:“媒体常夸陈生年轻有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陈耀豪淡淡一笑,目光明澈说道:“施雅迪先生过奖了。您时间宝贵,不如直言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施雅迪微微一笑,身体微微前倾,双手自然地交叠在膝上。
  他並没有直接回答陈耀豪的问题,而是看似隨意地环顾了一下会客室,目光在落地窗外维多利亚港的景色上停留了片刻。
  “陈生,维港中心的视野果然名不虚传。”他语气轻鬆,说道:“听说您最近在和记国际的事情上有些动作?”
  陈耀豪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一动。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说道:“施雅迪先生消息灵通。
  不过,和记国际的情况比较复杂,恐怕不是一般的公司能够接手的。”
  “compleity(复杂性)从来不是英之杰畏惧的。”
  施雅迪笑容不变,眼中却闪过一丝精明眼神,说道:“我们在贸易、物流和重组方面都有丰富经验。
  更何况,和记国际虽然整体亏损,但某些部门...比如说钢材贸易,在当前地產热潮中的潜力,你知我知。”
  陈耀豪眉毛微挑,没想到对方对和记国际的內部情况如此了解。
  他放下茶杯,语气平和说道:“既然施雅迪先生开门见山,我也不妨直言。確实有几家公司对部分资產感兴趣,但我倾向於整体出售。”
  “明智之举。”施雅迪点头道:“拆分出售看似能短期获利,实则损害公司整体价值。不过.:”
  他故意停顿,观察著陈耀豪的反应,继续说道:“整体接手意味著承担所有债务和遗留问题,
  这个价格就需要仔细斟酌了。”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两人展开了一场精妙的谈判拉扯。
  施雅迪细数和记国际的问题所在一一人员余、管理层效率低下、部分工厂设备老化。
  陈耀豪则强调优质资產的潜力、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表面上客气非常,每句话却都暗藏机锋“我理解陈生希望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想法。”施雅迪最终说道,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说道:“英之杰可以出价2亿港幣,並承担所有债务。”
  陈耀豪轻笑摇头道:“这个价格未免低估了和记国际的价值。光是钢材贸易部门未来三年的预期收益就不止这个数。”
  谈判陷入僵局,气氛微微凝固,
  突然,陈耀豪的助理敲门进来,低声在他耳边说了说,边听边点头,仿佛有重要事情。
  他听完他抬头对施雅迪说道:“不瞒施雅迪先生,我刚得知一个消息,听说恒生洋行也对和记国际感兴趣。”
  施雅迪听完脸色微变,思考片刻之后,他直视陈耀豪的眼睛,说道:“我相信英之杰是更好的选择。
  我们提高报价至2.4亿港幣,仍然承担所有债务,这是最终报价。”
  陈耀豪心中明镜似的一一所谓最终报价是他早就有准备的价格。
  他沉吟片刻,终於露出笑容说道:“施雅迪先生果然爽快。这个价格,我可以接受。”
  两人握手达成初步协议,面上都是胜利者的表情。
  施雅迪认为自己以合理价格拿到了优质资產。
  陈耀豪则成功甩掉了包袱,获得了重振集团所需的资金,还顺带清退了那些他早就想裁掉的洋人管理层。
  当施雅迪离开后,廉辉忍不住问道:“陈生,我们是否卖便宜了?其中很多部门的前景...”
  陈耀豪站在落地窗前,望著维港上来往的船只,嘴角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有时候,看似赚了便宜的人,实际上承担了你无法想像的风险。
  记住,商场上的贏家,不一定是拿到资產的人,也可能是成功卸下包袱的人。”
  在之前,陈耀豪打算把部分部门交给鑫发贸易公司,特別是红酒贸易部门。
  但他担心姐夫李达强斗不过洋人,掌控不了公司,就没有强制执行。
  如果今后陈耀豪想要发展这方面贸易,鑫发完全可以自组团队,没有必捡这个烂摊子。
  四会市场人声鼎沸,电子板上红绿数字不停闪烁。当和记黄埔的市值跌破6亿港幣时,大厅里顿时响起一片哀嘆。
  “又跌了!早知道上周就该拋掉!”一个穿著旧西装的老股民捶胸顿足,手中的报纸被捏得皱成一团。
  旁边几个中年股民围在一起,个个面色凝重。
  “和记这次怕是撑不住了,”有人嘆息道:“听说要卖掉整个和记国际,这分明是断臂求生啊。”
  突然,人群中响起一个年轻的声音:“快看!股价开始回升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交易板上。
  果然,和记黄埔的股价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稳步上涨。
  “怎么回事?有什么消息吗?”老股民急忙抓住一个匆匆跑过的经纪人。
  经纪人脸上带著兴奋的笑容解释道:“和记黄埔梁生刚开完记者会,说卖掉和记国际的钱要用来还债、发展和...派息!”
  “派息”二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大厅里激起层层涟漪。
  “派息?和记已经好几年没派过息了!”一个戴著金丝眼镜的中年人不敢相信地推了推眼镜。
  消息迅速传开,股民们纷纷奔跑相告,並向消息灵通人士確认新闻。
  顿时,整个四会市场的气氛完全变了。
  刚才还愁眉苦脸的老股民此刻眉开眼笑的说道:“我就说陈耀豪这小子不简单!这步棋走得妙啊!”
  旁边一个穿著衬衫的股民兴奋地拍大腿,兴奋的道:“不仅还债发展,还记得我们这些小股东!明年派息肯定少不了!”
  人群中,一个一直沉默的老先生缓缓开口说道:“陈耀豪这不是简单的出售资產,而是一石三鸟。甩掉包、获得资金、重振市场信心..:”
  他顿了顿,环视四周激动的股民,笑著说道:“香江商界,要变天了。”
  交易板上,和记黄埔的股价已经正在不断上涨。交易员们忙得不可开交,买入指令如雪片般飞来。
  “给我再加一百手!”一个原本观望的股民终於下定决心。
  买入的声音此起彼伏,股民们仿佛又在亨受一个胜利的节日。
  年轻股民们聚在一起热烈討论:“陈耀豪这才掌权多久?就做出这样的大动作!”
  “听说华资大佬们都震惊了,特別是李家成...”
  “是吗?陈生做事確实果断,有迫力“
  交易所內人声鼎沸,和记黄埔的股价成为全场焦点。
  曾经被质疑的陈耀豪,此刻在股民口中已然成为英明果断的商界精英。
  他们不知道的是,远在维港中心的顶层办公室里,陈耀豪正俯瞰著香港全景,筹划著名下一步棋局。
  而股民们的反应,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