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成交

  第109章 成交
  “陈生既然真心想要。”祁德尊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说道:“只要价钱合適,我祁德尊没有不卖的道理。”
  他话锋一转,脸上浮现出几分沉重与无奈,继续道:“只是—·陈生你也知道,和记如今深陷財务泥潭,股东们对我已失去信心。
  即便我有心將黄埔船坞的股份卖给你,恐怕也力不从心,股东大会那一关就过不去啊。”
  这看似推心置腹的诉苦,实则是祁德尊的缓兵之计。
  他见陈耀豪志在必得,藉此抬高筹码价格,或诱使其购买更多资產,为风雨飘摇的和记洋行注入续命资金。
  陈耀豪何等精明,岂会落入这“洋鬼子”的圈套?
  他作势便要起身,语气转淡:“既然如此,我也不好让爵士您为难。黄埔船坞的股份,我自己去市场上收购便是。”
  祁德尊脸色微变,几乎是下意识地伸手抓住了陈耀豪的手臂。
  那手上传来的力道带著一丝难以掩饰的颤抖,这是他好不容易抓住的一线生机,一个可能挽救和记於水火的买家,怎能轻易放走?
  “陈生,莫急,莫急!”他连忙挽留,强笑道:“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只要价格合適,办法—总归是有的。”
  “哦?”陈耀豪重新坐定,挑眉问道:“爵士有何良策?”
  祁德尊深吸一口气,终於拋出了底牌:“良策谈不上,关键在於重获股东信任!如果陈生你愿意·不止是买黄埔船坞的股份,而是再额外购入一些和记的其他优质资產,让我手头有足够的现金来解决眼前的財务困境,那么一切都好商量!”
  他终於不再掩饰,急切地將真正的目的和盘托出,他需要大笔现金给和记洋行输血。
  陈耀豪心中瞭然。刚才的扭捏作態,原来是想让他当“接盘侠”,吃下更多包袱。
  看来,和记国际已是山穷水尽,走到了悬崖边缘。
  而这,正合他意。
  但他面上依旧波澜不惊,只是冷静地问道:“那么,祁爵士需要多少资金,才能解这燃眉之急?”
  “一个亿港幣!”
  祁德尊目光紧锁陈耀豪,报出了这个至关重要的数字,心中飞快地盘算著对方的反应。
  见陈耀豪沉默不语,他又加重语气补充道:“一个亿港幣现金!”
  “爵士。”陈耀豪缓缓摇头,缓缓的道:“恕我直言,单凭黄埔船坞30%的股份,实在不值这个价。我不可能接受如此高的溢价。”
  他很清楚,这一亿是祁德尊试图为和记续命的最后一搏。
  陈耀豪心中也在飞速盘算:和记这艘巨轮虽在沉没,但船上的宝藏依然不少。
  如何在祁德尊急於脱手之际,淘到更多真正有价值的產业?
  祁德尊见陈耀豪不为所动,知道再绕弯子已是徒劳。
  他挺直了脊背,眼神中透出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沉声道:“陈生,一个亿港幣,是底线。没有这笔钱,我救不了和记。”
  这几乎是最后让步。他在心中暗下决心:若今日与陈耀豪的交易不成,他將別无选择,只能彻底放弃,將和记的控股权拱手卖给虎视耽耽的滙丰银行,从此告別自己一手建立的商业帝国。
  茶室內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只有裊茶香瀰漫。陈耀豪垂眸,陈耀豪手指在茶几上轻轻敲击,陷入深思。
  祁德尊屏息凝神,所有的希望都繫於眼前这位年轻华人富豪的答覆之上。
  良久,陈耀豪抬起头,说出自己最后建议:“爵土,如果交易范围包括和记大厦,我愿意出价一亿三千万港幣现金。”
  “和记大厦?!”祁德尊的心臟像是被重锤狠狠击中,一股腥甜儿乎涌上喉头。
  那是和记集团的总部所在,位於中环黄金地段的標誌性建筑,更是他商业帝国的精神象徵!
  陈耀豪这一刀,精准地砍在了他最痛的地方。
  他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手指紧紧住了茶杯,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巨大的愤怒和屈辱感几乎让他失控。
  然而,那句古老的华人谚语如同警钟在耳边响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是的,残酷的商场就是如此现实。无论昔日帝国多么庞大,一旦失去现金流,便只能任人宰割,被迫割捨心头之肉。
  为了保留一丝东山再起的火种,他必须忍下这心之痛。
  祁德尊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疲惫和一种认命的决断。
  他沙哑著嗓子,艰难地吐出一个字:“好。”
  后续流程在达成共识后便清晰许多。新鸿基证券作为牵头券商,將负责完成详尽的尽职调查,
  並协助处理后续复杂的股权过户手续。
  关於这笔总计1.3亿港幣的收购资金,方案也已敲定:其中0.8亿港幣由陈耀豪个人出资,余下的0.5亿港幣缺口,则由新鸿基財务公司提供融资予以解决。
  维港投资办公室里,陈耀豪正与梁宏敲定接管细节。
  “陈生。”梁宏翻开手中的文件,声音沉稳中透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匯报导:“举牌公告已按计划紧急撤回。在举牌期间,我们成功从二级市场吸纳了6.4%的黄埔船坞股份。
  加上我们之前通过关联公司持有的25.3%基础股份,以及此次与和记洋行达成的协议转让部分,我们的总持股比例现已达到61.7%,实现了对黄埔船坞的绝对控股。”
  “好。”陈耀豪微微点头道:“事不宜迟,你作为我的全权代表,即刻进驻黄埔船坞,全面接管公司运营。”
  “明白,陈生!”梁宏挺直脊背,眼中闪烁著被委以重任的光芒。
  “这次你要带上最精干的法务和財务团队。”陈耀豪语气不容置疑的说道:“首要任务是確保交接平稳。
  黄埔船坞管理层目前洋人占多数,你过去后要沉住气,仔细观察:態度合作、能力尚可的,可以暂时留用;
  但凡立场暖味、不肯向我们靠拢的,无论职位高低,一律请辞,按合同该补偿的补偿,但位置必须空出来。”
  他话锋一转,强调道:“同时,明天要特別留意那些有能力、有潜力的华人中层和基层管理干部,大胆发掘,给予机会,能提拔到关键岗位上的,就大胆提拔!我们需要儘快在核心管理层建立可靠的班底。”
  “陈生您放心。”梁宏语气坚定,斩钉截铁地保证道:“请陈生放心,绝误不了您的大事!”
  “嗯,”陈耀豪再次点头,说道:“去吧,有任何问题,第一时间向我匯报。”
  “是!”梁宏应声告退,步履匆匆地推门而出,一场无声的接管战役已然打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