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白捡地皮的机会
1日20日,星期日。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香江的年味也愈发浓郁。
对於华人而言,春节是最古老、最重要的节日。陈耀豪决定与姐姐一家共聚晚餐。
姐姐陈炽莲已有身孕,陈耀豪特意派车去接。待一行人匯合后,车子便朝著香江仔的太白海鲜舫驶去。
抵达目的地,陈耀豪下车。眼前海天一色,景致怡人,令他心情格外舒畅。他由衷感嘆道:“这里环境真好。”
“豪仔,我们是要去对面那艘食坊吃饭吗?”姐夫李达强看著气派的海鲜舫,语气带著几分迟疑。
“是啊,姐夫怕了?”陈耀豪笑著打趣。
“没有没有。”李达强连忙摆手,强自镇定地笑道:“就是觉得有点不敢想,跟做梦似的。这可是闻名香江的食舫啊。”
“细佬,家姐知道你发达了,但一家人隨便吃点就好,不用这么破费。”陈炽莲在一旁轻声劝道。
“好了,家姐,今天我做东。”陈耀豪笑著应道,目光隨即被不远处一艘焦黑的船骸吸引,说道:“咦,姐夫,那边那艘船怎么像是被火烧过?”
“哦,那艘啊。”李达强顺著望去,说道:“我听说是太白海鲜舫的老板王老吉,为了扩大规模,把旁边的生意也抢过来。
结果装修时不小心走了水,烧成那样。听说他现在正急著想脱手呢。”
陈耀豪心中微动,有些惊讶李达强这个市井小贩竟知道得如此清楚。
他面上不动声色,笑道:“姐夫你真行,消息这么灵通。”
“嗨,还不是天天送鱼丸,街头巷尾听来的閒话。”李达强憨厚地笑笑。
“好了,接驳船来了,我们上船。”陈耀豪招呼道。
进入太白海鲜舫富丽堂皇的大堂,服务员恭敬地將他们引至三楼的包间。太白舫规模相对较小,仅有三层。
今晚的宴席订的是五千港幣一桌,相当於普通工人半年的薪水,规格相当之高。
这份豪气也引起了老板王老吉的注意。席间过半,王老吉特意端著酒杯前来敬酒。
“陈生,欢迎大驾光临太白舫!不知菜品还合您口味吗?”王老吉显然做足了功课,直接称呼陈生。
“王老板客气了,”陈耀豪举杯回应,说道:“菜品精致,服务周到,我们非常满意。”
两人寒暄几句,杯中酒尽。王老吉正要告辞,陈耀豪却看似隨意地开了口:
“王老板,刚才在码头看到旁边那艘食舫的残骸,实在可惜。听说您有意出售?”
王老吉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滯,眼神闪烁了一下,隨即嘆了口气:“唉,陈生好眼力。那场火……真是飞来横祸。
不瞒您说,確实想儘快处理掉这个烫手山芋。只是……”他故意顿了顿,压低了声音,“濠江的贺生那边,也派人来问过价了。”
陈耀豪端起酒杯,指尖在冰凉的杯壁上轻轻摩挲,不动声色地问:“哦?贺生也感兴趣?那王老板为何还没出手?莫非是价格没谈拢?”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王老吉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说道:“价格是其一。陈生您是明白人,海上皇宫如今在港澳食舫界风头正劲,几乎一家独大。
贺生若再得了那艘食舫,哪怕只是一堆残骸,他也有本事让它起死回生,到时这海上食肆的格局……”
他摇了摇头,话锋一转,“与其让海上皇宫独大,我王老吉情愿低价些,卖给像陈生您这样有魄力的本地才俊!”
他伸出一根手指,在桌面下快速比划了一下,说道:“这个数,三百万港幣,连船带那块泊位的水域租契,以及黄竹坑惠福道3號停车场,只要您点头,马上可以办手续!”
包间里的气氛瞬间微妙起来。李达强和陈炽莲听得大气不敢出,目光在陈耀豪和王老吉之间紧张地逡巡。
陈耀豪没有立刻回应,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他脑海中飞速闪过关於惠福道3號停车场的信息,那块地紧邻海岸,未来的升值潜力巨大。
他清楚记得,前世这停车场最终落入了海上皇宫囊中。
待到新世纪海上皇宫结业之时,那片地皮的价格早已飆升,价值高达数亿港幣!
不仅如此,若能拿下这艘食舫的所有权,就算不进行重建,也能得到一块优质地皮储备。
想到这里,陈耀豪心中已有决断。他抬起头,迎著王老吉探询的目光,沉稳地点了点头:“可以。”
“陈生……没有开玩笑?”王老吉的声音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似乎不敢相信事情如此顺利。
“当然不是开玩笑。”陈耀豪语气篤定。
確认陈耀豪並非戏言,王老吉脸上的愁云瞬间消散,绽开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这段时间他备受煎熬,压力如山,新船毁於大火已是沉重打击,更让他喘不过气的是来自海上皇宫老板贺生的步步紧逼。
如今香江仔只核准三个食舫牌照。
若让濠江势力雄厚的贺生再拿下这艘食舫,哪怕只剩残骸,就会形成两舫夹击之势,他王老吉的太白舫恐怕再无立足之地。
此刻陈耀豪若是愿意接手一艘,意味著局面將从一家独大变为三分天下,他肩上的压力顿时减轻了大半。
双方都急於促成此事。接下来,他们迅速约定:待春节过后,便各自派人详谈交易细节。若无重大分歧,这笔交易便可敲定。
等王老吉带著满意的笑容离开包间,房门刚轻轻合上,陈炽莲就忍不住侧过身,忧心忡忡地看向弟弟:
“细佬,你真要接手那艘烧得黑麻麻的船?也要建一艘像太白舫这么豪华的食舫?”
她下意识地抚了抚隆起的腹部,显然觉得弟弟的决定过於大胆,甚至有些冒险。
陈耀豪端起茶杯啜了一口,脸上带著成竹在胸的笑意,安抚道:“家姐,放心,冇事的,不是立刻就要建一艘新的太白舫。”
他目光转向窗外,依稀能看到那艘焦黑船骸的轮廓,说道:“那艘虽然烧了,但它占著的泊位和停车场才是真金白银。
至於將来怎么搞,我心中有个盘算,未必一定要做一模一样的海鲜舫,但肯定是个好机会。”
一直沉默的李达强这时也插话了,他搓著手,带著点小商贩特有的机灵劲儿:“豪仔,既然要做食肆,无论大小,总要有好食材。
我识得几个相熟的鱼栏老板,海鲜货源包在我身上,一定帮你拿到最新鲜、最靚的货!”
虽然他对动輒几百万港幣的大生意还有些敬畏,但能在这上面帮到小舅子,让他感觉踏实了些。
陈耀豪笑著拍了拍李达强的肩膀说道:“好姐夫,有你这句,我就更放心了!不过具体点做,等过完年谈妥细节再说。
今日是同家姐和姐夫开心食饭,不谈公事。来,家姐,食多点,你现在系两个人食饭啊!”
陈耀豪说完,给陈炽莲夹了一块清蒸斑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