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风云之际
怡和置地的办公室里。
“凯撒克先生,这是牛奶公司的股票交易和价格的情况。”负责投资项目的贝利亚·伯勒斯进门匯报导。
现在怡和大班约翰.凯瑟克兼任置地大班,所以,置地的重要工作都是匯报他这里来。
自从凯瑟克决定收购牛奶公司以来,就交给伯勒斯全盘负责收购计划。
“牛奶公司”的正式名称是牛奶冰厂有限公司,是一家逾百年歷史的老牌公司。
自从牛奶公司於1886年创办以来,就在港岛薄扶林购买大片土地只建牧场,发展成为一家极具规模的大型公司。
不但土地储备丰厚,旗下拥有营养奶產品、冷冻业务及惠康超级市场。
其主要股东包括和记洋行、会德丰,其董事会负责人由周锡年爵士出任。
目前对於怡和置地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准备不足,隨著股市的升浪,收购成本就会越来越高。
凯瑟克一边翻阅报告,一边问道:“伯勒斯,最近集团的大项目比较多,对於收购方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伯勒斯闻言,马上眉开眼笑,从身边的公文包里拿出另一份文件递了过去。
“大班先生,我知道最近集团资金紧张,对於牛奶公司的公司的收购,我这里有一个更好的方案。”
凯瑟克带著疑惑眼神接过报告,翻看了一眼。
一:高价吸筹市面上的散股,將市场上流通的散股儘量一网打尽。
二:就是以股换股,用置地股份去置换牛奶公司的股票,让牛奶公司持股股东,成为置地公司持股股东。
三,置地拋出高息分红诱惑,加大股民对置地的信心。
四,………
整个方案,伯勒共提出七条方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各地用最少的现金去控股牛奶公司。
凯瑟克边看边思考起来,盘算著这个方案的得与失。而伯勒斯也站在一旁沉默不语,在等待老板的最后决策。
“伯勒斯,你有多大的把握,让怡和置地不拿出一分钱控股牛奶公司?”
“我对於这份方信心满满,否则我也不拿出来给大班先生过目。”伯勒斯信心满满的回答道。
凯瑟克闻言,这份计划他非常动心,既然不要拿出一分钱就可以控股心怡已久的產业,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这份方案做得很全面,七条方案,都包括了执行之后的得与失,供自己参考。
而且怡和置地在香江拥有地位,谁也不会去拒绝持有持有怡和置地的股票。
收购其间,肯定会造成怡和置地股价大涨,如此一来可以换回更多的牛奶公司股票。
等到收购战尘埃落定,置地股价肯会回归正常价格,到时候置地被摊薄的股份,怡和可以趁低回购。
同时,经此一战,可以巩固怡和系在香江的地位。什么和记、会德丰(牛奶公司股东),在怡和面前也只有举手投降。
思考了片刻之后,凯瑟克轻轻点点头,说道:“此战关乎怡和在香江商界的地位,不容有失,伯勒斯去战斗吧。”
“请凯瑟克大班放心。”
得到凯瑟克授权同意后,伯勒斯信心满满的离开,去准备他策划已久的收购计划。
……
这段时间,陈耀豪穿梭於港岛和九龙之间,每一个交易日都会去远东证券交易所打卡。
虽然说准备坐等即可,但內心深处还是有些放不下,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不少股市知识,也可以听到不少小道消息。
例如,因为有人眼红牛奶公司的土地储备,准备收购,而且传得有板有眼。
关於收购牛奶公司谣信,对於陈耀豪这样投资来说是好事,可以让手里股票更值钱。
但对牛奶公司的控股股东们,特別是董事长周锡年爵士来说,那可就不是一个好消息。
自从听到谣言之后,周锡年爵士就派出人去打听消息,同时他也向公司的另外两个重要股和记与会德丰。
特別和记,这两年四处出击,收购了黄埔码头,透过黄埔码头收购均益仓,旗下企业已经达到百多家。
现在和记大班祁德尊再看上牛奶公司也正常。至於小马登的会德丰心思不在陆上,
周锡年爵士只想到了他们,却忘了那个野心勃勃的怡和置地。
“滴滴滴。”
正当周锡年爵士在思考之际,办公桌的电话响起。
“你好,我是周锡年。”
“爵士,我是李伟根。”电话里传来李伟根急切的声音。
他正是周锡年爵士派出的市场调查人员,负责了解是谁要收购牛奶公司。
“知道是谁要收购牛奶公司了吗?”
“现在市场谣言满天飞,说有人要收购牛奶公司,看中了公司了丰厚的土地储备。”
“查到了是谁了吗?”
“爵士,短时间內很难查到。”
“查,不惜一切代价查清楚。”周锡年內心难免也迫切了起来。
“好的,爵士。”
掛断电话之后,这件事情突然让周锡爆怒:“我到底要看看是谁敢动牛奶公司?”
周家从他父辈开始,就是大商人,而他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成就很斐然。
1955年,创立华人银行,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还曾担任九龙巴士等50多家公司的董事长,业务涵盖金融、交通、食品、地產等多个领域。
更在1946年至1953年担任立法局非官守议员,1953年至1959年担任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1947年至1959年任行政局非官守议员,1959年至1962年任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1959年,周锡年获委为即將成立的香港工业总会首任主席,至1966年卸任会长。
1966年,他又获港府委任为香港贸易发展局首任主席,后在1970年卸任。
但也正是他的这些成就,让他没有多少华资朋友(近英),在后来怡和置地这英资大洋行出手之后,没有多少华资为他站台。
当然,也不能够否认他这个时期的强大,旗下拥上市就有好几家。
所以,他自认为自己在政商两界都得给他几分面子,没有人敢轻易挑战他在牛奶公司的大股东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