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大宋财经周刊> 第110章 棒槌卖马,傻子卖车

第110章 棒槌卖马,傻子卖车

  第110章 棒槌卖马,傻子卖车
  租赁?
  掛靠?
  萧贵人恼了,怎么宋人做生意如此革色。
  “*,耶耶是来卖马的,一匹三十贯,一共一万匹!”
  儘管他吼的声如铜钟,震得房樑上的彩纸都跟著鸣叫,对面的“帐房”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大车张赶紧上前,好声好语,躬身低头,跟个长隨一样。
  先送上一吊钱的纸钞,这才敢开口:“小掌柜的,我们实心实意要卖的,您多关照,这是一点茶点钱。”
  帐房袖子一抹,纸钞消失不见。
  “卖?”
  两人点头,做买卖么,不卖怎么赚钱。
  “不买!”
  “啊?”
  开门做买卖,那么多人排队,你是不是见我们俩好欺负,萧贵人鬍子都炸开来,当即就要发飆。
  “消停点吧,又不是针对你们!我万通物流接了王府的单子,要提供配套的一万辆车马,人车马一套少说要七十贯吧,真觉得我们的钱是天上掉下来噠?
  “我们只租不买,若是你们自己本就是个小车行,也可以掛靠,就是並在我们方通旗下伙著做生意。我这四队已经招了八百套,你们赶快想,过时不候!”
  嘿,这天底下还有如此做生意不要脸的。
  明晃晃的欺负人,俺是个卖马的,到哪儿去找车架和车夫。即便找见了,又怎么得法经营赚了钱財。
  见二人游移不定,帐房白了一眼,从抽屉里取出来一张条子,签上姓名。
  “去这里问问吧,没个实力还想做李財神的生意,怎么不想著天上掉饼呢!”
  大鬍子萧贵人拿过便签,上面写了个地址,是正街的春华楼,推荐语写了个“夷人小贩”。
  这地点大车张熟悉,那不是劳工总会的地方么?
  出来半天,生意没做成,倒吃了一肚子气。
  俩人插队的行为惹了眾怒,导致跟別人打听消息,居然没人肯理。无奈之下,只能拿著条子再去试试。
  驾车来到春华楼,这里整条街都堵个水泄不通,二人这回不敢撒泼,只能好好排队。
  排了半天,才打听到可以先领了號码,这边每天只能接待五百人,其余的根据告示决定哪天再来。
  大鬍子此时已经没了脾气,人家让怎么干就怎么干吧。
  领了號码,已经是3721號,要第二天下午再来,又了半天功夫挪出来,俩人齐声嘆气,心说做个买卖真特么难。
  时间尚早,俩人中午都没正经吃饭,於是约著去了一处卖“冰粉”的小吃店。
  这人生意倒好,暑热的天气,这冰冰凉凉的东西正好下肚。
  店里不少客人,一边啼哩吐嚕,一边聊看天。
  “老孙,你那贷款咋样了?”
  “许是还要等些日子,钱行的人说要什么调查,不过肯定是准的,柜面先生都说我资质好,五十贯贷到顶的。”
  萧贵人和大车张忍不住侧耳偷听,这城里现在流行借贷么?
  “我就不成了,只能贷二十贯,还要去另外筹借十贯,才能买得起一辆新车。”
  大车张一听,这不是自己的买卖么,赶紧拿了一碟醋坐过去。
  “二位莫怪,刚才听言,你们是要贷钱买车?”
  俩人脸上不免有些厌恶之色,陌生人,你也太唐突了吧,偷听人谈话也就罢了,怎么还有脸凑过来。
  大车张请了一份蜜饿,这才安抚下两人。
  “万通物流听过么,文相公府里的產业,只要车马人一套就能加入,一年干三百天的活,每日保证有五百文的收入,这买卖还不得干么?”
  大车张满脸赔笑,赶紧点头,“中干!”
  “可是,为何要借钱呢,赶车拉货本就是苦营生,如今青苗贷最低还有一成五,这钱好借不好还啊。”
  那人一撇嘴,一副瞧不起大车张没见过世面的意思。
  “什么青苗贷,去惠民钱行啊,有创业贷。三百天才一分的利息,看资质开额度,最多可贷五十贯。有了车,入了车行,还怕一年赚不出来五贯钱的息钱么?”
  大车张掐指一算,去了阴天下雨,去了修车养护,去了马匹疫病,一年怎么也能干上二百天。
  一天五百文,算下来就是一百贯。
  去了息钱,还了贷款,还能剩下车马一套和五十贯利润,简直是天底下打著灯笼也找不著的好营生。
  一个县令一年官俸才不到一百,要是自己,肯定拿出全副身家来赌一把。
  “你们买车车价几何,瞧我那位朋友没,他有马,我有车,价格好商量。”
  俩人直摇头,连连摆手。
  “你是个棒槌吧,人家钱行低息借款,自然是要从別处补个赚头儿。无论车马,只能从指定处购买,而且大车形制与普通的有些区別,旧式的一天只能赚三百文的车费。”
  老张更糊涂了,这是个什么生意做法,咋还一圈套一圈的。
  “看你样子是想卖车?”
  老张点点头,他不单想卖车,还想找个主家,接一笔大单子。
  造车的成本分成几块,首先最大的肯定是人工,一个大师傅要月薪三贯,不管干了几个活,东家都得养著。
  小工学徒一个月一吊或者一贯,车行里十几个人,一个月是笔大开销。
  人工之外,就是木料。
  车轴、辐条、铁箍、辕子,这些好料都得高价买。若是造车棚,还得单独用轻而结实的楸木,极为难得。
  造一辆前后耗时要一个月,剩到东家手里,一辆车也就不过一两贯钱。
  想发財,就得多接单子,让人工成本均摊到更多的货物里。
  “不瞒二位,我就是东城外有名的大车张,城里多少显贵,用的都是我家的车架。”
  其中一个摇头,“张老板啊,那你看错生意了,我们要买的是货车,能拉五千斤的货车!”
  五千斤,这不扯淡呢么,自己不是没给官府造过运粮车,一辆至多也就拉三千斤。
  管车架多结实,最终支撑的,就是那两副辐条。
  即便是用上好的,手臂粗的硬梨木,也绝对撑不住五千斤。
  再说,车扛得住,咱们这黄泥的路也撑不住,遇上个水坑,能陷进去一尺来深。
  “不信啊,不信你去惠民钱行瞧瞧吧,人家有新式的货车图样,看了你便懂了。两匹马或者三匹,一次拉五千斤,跑起来速度也快,要不凭什么一天能赚五百文。”
  老张將信將疑,回到座位,把打听的消息跟萧贵人说了。
  老萧一琢磨,这是好事儿啊。
  一辆车用的马多了,他的马不就好卖了?
  “走,再去这个什么钱行看看,既然是钱行,肯定有钱买东西!”
  俩人吃好了,会帐离开,直奔东曹门外。
  出城门不远,就见一片工地,上千人在拆房扒屋,运输砖石土块。
  工地上掛著一个条幅,上面写著:“大干一百天,挣足过年钱!”
  绕过工地不远,就是一片空地上,孤零零的一座院子,上面牌匾写的“惠民钱行”。
  俩人来到跟前,只见大门紧锁,上面贴著一张告示。
  “由於场地施工,钱行临时搬到五丈河畔四道街办公,敬请见谅。”
  打听一番,二人好不容易找到了地方。
  这边排队的没有春华楼那么多,稀稀冷冷,也就几百个。
  往队伍后面一排,马上就有小二过来招待,送上简陋的团扇,还有一把普通的纸伞。
  “二位客官办什么业务,鄙人钱行精英二级业务,擅长就业贷、创业贷、红白喜事贷,您二位要办什么?”
  “卖马!”
  “卖车!”
  小二嘴角抖了两下,勉强做出来个笑容。我们这是贷款的地方,又不是收货行,两位是睁眼瞎么?
  “我听说有个什么创业贷,可以贷款买马买车,我们俩正好做此行当,所以想打听一下,如何勾兑,做成生意。”
  “原来如此啊,那別排著了,跟我直接到边上来。”
  此处原来是个码头,两侧都是低矮的仓库和简陋的商铺,还没整修,显著极为破败。
  他们二人隨小二哥进了一处仓房,天棚上的瓦都漏了光。
  二人坐下,把自己探听到的消息重复了一遍。
  “是有此事,我们这里也是李財神的產业,財神心善,一心照顾穷人,所以特针对东城的苦力兄弟开了后门,准许他们贷款买车马,换个营生。至於你说的新式马车,那还是江南沈学士伙同大食人发明的新玩意,你要是能造,我这里可以帮你推销,只是一辆车要收两贯的费用。”
  老张一听两贯,心说你怎么不去抢。
  幸好今儿一天已经磨光了他的锐气,脸上没什么反应。
  “不知可否將样式与我一观,小人祖辈造车,应是不难。”
  “这有什么的,且隨我来!”
  小二引著两位去了一处院子,院子里停著一辆奇怪的玩意。
  四个轮子,也没有车辕,一个四边平齐的大木箱子做车厢,辐条还是钢铁的。
  老张蹲下身看车轴,老萧跑到前头去看马车如何牵引。
  看了足足一香的时间,老张发现了秘密,这怪东西的车轴上有个东西,转动时居然不会磨损车轴木。
  那边,老萧也找到了关窍,不是没有车辕,而是车辕很短,变成了两套栓绳索的掛鉤。
  一副车轮能装两三千斤,这两副车轮,可不就是五千斤么。
  开封地势平坦,若是有专门的整修道路,拉起来五千斤货物,还真就能成。
  “看好了么,这般马车,作价二十五贯销售,你可愿意成为钱行的指定商家?”
  老张还有些为难,別的都不在话下,可这钢铁辐条的轮轂还有那个车轴里的东西他可不会造。
  “没事,只要签了契约,到时自然有人供货。”
  老张拉著萧贵人到一边商量,看来工会那头也不是採购,想要批量销售是不可能了,如今这散卖也是个法子。
  除非自己愿意组车队,然后加入物流公司,再去招商局揽活。
  否则,现在就是最简单的法子。
  “干了!”
  俩人跟著柜哥回到正堂,找大掌柜签了合约,保证每月为钱行提供五百套马车。
  刚出门,老张就后悔了。
  五百套,他现在就是给手下餵金子,也干不出来这么多活,要是交不了货,这违约金不得赔的倾家荡產。
  老萧凑趣儿道:“没听掌柜的说么,叫你贷上一千贯钱,赶紧招募人手,囤积木料。
  老张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大哥,你觉得我这买卖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