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崇祯的奋斗!> 第130章 朝鲜已经上菜单了,下一个该是蒙古

第130章 朝鲜已经上菜单了,下一个该是蒙古

  第130章 朝鲜已经上菜单了,下一个该是蒙古了!(第二更)
  江华岛上的风,带着咸腥气,吹进行宫破旧的窗户。
  说是行宫,不过是临时收拾出来的一处大些的官署院子。现在虽然是夏季,但屋子里面依旧阴冷的有点瘆人。
  朝鲜国王李倧裹着一件旧袍子,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脸是灰白的,眼神直勾勾盯着地面,仿佛魂儿都丢在了汉江北岸那片滩涂上。
  领议政李元翼和左议政金瑬垂手站在下头,大气不敢出。
  “都安置妥了?”李倧忽然开口,声音哑得厉害。
  李元翼忙躬身:“回大王,随行百官、宫眷,都已勉强安顿下了。只是……仓促之间,粮草、药材都缺得紧。”
  “汉城……”李倧又问了一句,声音更低了。
  李元翼嘴唇哆嗦了一下,头埋得更深:“……怕是,怕是已落入胡虏之手了。”
  一旁的金瑬见状,强打起精神上前一步:“大王勿忧!当年壬辰倭乱,倭寇那般猖獗,我朝鲜终能光复河山!如今有天朝上国大军护卫,据此江海之险,正可号令八道义兵,徐图恢复!”
  李倧像是没听见,半晌,才慢慢抬起头,眼神空茫茫地扫过两位重臣。
  “义兵?”他嘴角扯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你们说,那些被丢在后面的百姓……那些被鞑子砍杀、掳走的人……还会相信一个弃他们于不顾的君王吗?还会跟着本王……恢复吗?”
  这话像刀子,戳得李元翼和金瑬心口一痛,齐齐跪了下去,说不出话。
  李倧挥了挥手,疲惫至极:“都下去吧。让孤……静一静。”
  两人不敢多言,磕了头,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空荡荡的屋子里,只剩李倧一个。他慢慢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和海,还有远处零星散布、面带惊惶的士兵和官眷。
  他这国王,如今真成了孤家寡人,困在这海外孤岛上。
  而他能够依靠的,只有大海对岸的君父之国.可是这君父,好像没有想像中那么仁慈啊!
  几乎同一时刻,辽东,沈阳城,汗宫深处。
  气氛算不得欢庆,却也不沮丧,更多的是沉郁和审慎。
  大金汗黄台吉看着手里两份先后送来的军报,粗大的手指轻轻敲着炕桌。
  下面坐着大贝勒代善,还有刚被叫来的汉臣范文程。
  “阿敏和莽古尔泰这回南下,收获不小。”黄台吉开口,声音平稳,“掠获的人口、粮秣、金银,能补上咱们不少亏空。朝鲜,算是废了一半。”
  代善点点头:“是啊,李倧吓破了胆,跑去了岛上。朝鲜八道,咱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黄台吉却微微摇头,拿起另一份军报,语气沉了几分:“李倧是跑了,没捏在手里。但更紧要的是这个……莽古尔泰在汉江边吃了点亏。”
  “哦?”代善坐直了些,“明军援兵到了?多少人马?”
  他听到“吃亏”,就知道遇上明军了,虽然明军如今在野战中打不过八旗兵,但还是“天下第二强”,换蒙古、朝鲜那更没戏。
  “人马不多,几千御前亲军。但邪性得很!”黄台吉眼神锐利起来,“莽古尔泰说,他们火器厉害,尤其是炮!不是以往的红夷大炮,是一种能拖着走的铜炮,打的不仅是实心铁球,还有漫天铅子儿,一打一大片,而且威力极大!正蓝旗的两次精锐冲阵,拢共折了近二百人,甲喇额真冷僧机也战没了。”
  “这么多?”代善吃了一惊。八旗兵一下子折损近二百,还是冲阵失利,这在他印象里极少见。
  旁边一直沉默的范文程忽然开口:“大汗,可是那种……类似弗朗机,但更大更猛的速射炮?”
  “莽古尔泰报上说,装填不快,但威力骇人,专克步骑冲阵。”黄台吉看向范文程,“范先生知道?”
  范文程忙躬身:“臣略有耳闻。南朝京营近来确在铸新炮,由一泰西人汤若望指点,仿西法制之。没想到……竟已成军,还拉到了朝鲜。”
  黄台吉站起身,在屋里踱了两步:“崇祯这个小皇帝……登基才多久?汰旧军,练新兵,现在又弄出这等犀利火器。心思深,手也狠。看他启用杨镐那条老狗,就知道他不按常理出牌,只要有用,啥人都敢用。”
  他停住脚步,目光扫过代善和范文程:“这位南朝新君,不是个只知道坐在深宫里发脾气骂人的昏主。他是个真敢下黑手,也能练出点真东西的硬茬子。往后,是咱们大金最难对付的敌手。”
  代善脸色也凝重起来:“大汗说的是。那接下来……”
  “朝鲜已是囊中之物,慢慢收拾不迟。”黄台吉断然道,“明朝皇帝想用朝鲜拖住咱们,咱们偏不能让他如意!要想彻底压服南朝,非得掰断他另一条胳膊不可!”
  “蒙古?”代善问。
  “对!插汉部的林丹汗!”黄台吉眼中闪过厉色,“那家伙眼高手低,日子越来越难,却还端着蒙古共主的架子。咱们得赶紧派人去!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务必让他不敢倒向南朝!最好能逼他西迁,或者干脆收服了他!只要蒙古诸部不再给明朝看门,甚至能为我所用,大同、宣府那就是咱们的牧场!看他崇祯有多少新军,能填满这数千里的边墙!”
  范文程立刻道:“大汗圣明!此乃釜底抽薪之策!奴才愿意带上范永斗,一起走一趟草原。”
  “快去办!”黄台吉一挥手,“要快!要抢在明朝皇帝前头!”
  北京城外,卢沟桥头,旌旗招展。
  崇祯皇帝穿着一身常服,亲自来给襄垣王和灵丘王送行。两位郡王今日就要离京,南下就藩。
  英国公世子张之极和户部尚书毕自严陪在一边。张之极如今是崇祯驾前第一“忠臣”,人送外号“张献忠”!专门领着一帮勋贵“献忠”,虽然这些勋贵早就是废物了,但人家还有祖传的“话语权”——就是可以在廷推、廷议(涉及军务他们就可以参加)上投票献忠。
  毕自严则是得了“必抠门”和“必哭求”两个绰号,把户部的银库看得死死的。
  上了年纪的襄垣王和年纪轻轻的灵丘王,则得了“贷王”的绰号,高利贷的“贷”.一屁股债欠着,一年光是利息就要还一万八千两银!这会儿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听着皇帝的勉励。
  “江海关、闽海关,就托付给二位皇叔看着了,若是发现有人贪赃枉法,包庇走私,就给朕上密揭,莫负朕望。”崇祯语气温和。
  两位郡王赶紧躬身:“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心里则是一百二十个不愿意.不敢愿意啊!看着东南的豪强贪官,打他们走私贩私的小报告.这事儿,好像有点“费王爷”啊!
  崇祯点点头,大明王爷多,费得起!他目光转向随行的骆养性和卢九德。骆养性这货现在也得了个得罪人的差事,是灵丘王护卫司指挥使,一脸的忠诚!
  卢九德得了个好差,南京镇守太监!他这次要一起护卫二王南下,然后当然是打南京京营的小报告了.不打?没关系,崇祯可以“代打”,他只管背锅就可以了。
  “骆卿,卢伴伴,护卫王驾,当尽心用事。”
  “臣遵旨!”骆养性躬身道
  “奴婢定尽心竭力!”卢九德当然知道差事不好干,但也得硬着头皮接。
  仪式眼看着就要走完。
  突然,官道东面烟尘扬起,一骑快马背插红旗,疯了一样冲来!
  “捷报!朝鲜大捷!”
  骑士滚鞍下马,高声报道:“启禀陛下!钦差杨大人、监军徐公公军报:朝鲜李王已安然移驻江华岛!我军于汉江北岸背水列阵,大破东虏正蓝旗追兵!阵斩真鞑首级一百一十三颗!杀伤无算!虏酋莽古尔泰败走!”
  静了一下,随即周围爆发出震天欢呼:“万岁!天兵万胜!”
  崇祯脸上露出笑容:“好!传旨兵部议功!由内帑拨发赏银!”
  “陛下圣明!”
  崇祯趁势,把张之极、毕自严、骆养性、卢九德叫到跟前。
  他声音压低,却字字清晰:“毕卿,市舶司的条例要再快些!天津、扬州、松江、宁波、泉州、广州、香山,这七大口岸要尽快挂牌运作时不我待啊!”
  毕自严立刻道:“臣遵旨,户部已在加紧办理,章程不日即可呈送御览。”
  崇祯目光转向骆养性和卢九德:“尔等到地方后,要在周御史、崔盐运的协助下,尽快与东南海上的忠义之士搭上线。譬如那个……郑一官。”
  听到“郑一官”,几人都心下一动。
  “告诉他们,朝鲜国王为了筹集抗虏军费,准备把济州岛卖了.谁能买了济州岛来内附朝廷,朕可以封他一个郡王!地位堪比琉球、朝鲜的国王。”
  其实崇祯这会儿偷换了一个概念,朝鲜国王、琉球国王只是在大明这边享受郡王待遇,并不是真正的大明郡王。如果郑一官买了济州岛内附后,正式获封大明郡王,那么这个济州岛就会变成大明的“内藩”,而不是外藩.甚至未来,朝鲜国王、琉球国王也有可能更进一步,得到大明郡王的封号,从而将朝鲜、琉球也变成大明内藩。
  不过骆养性、卢九德现在可不在乎什么“内藩”、“外藩”,他们只知道这笔买卖如果真的促成了,他俩少不了一笔“中介费”!
  骆养性重重抱拳:“臣,遵旨!”
  卢九德尖声道:“奴婢领旨!”
  张之极在一旁听着,眼睛发亮,却没吭声,只是暗暗攥了攥拳——这好事儿,怎么没有他一份?难不成他的“忠”还没献够?
  “好。启程吧。”崇祯点头。
  队伍缓缓南行。
  回到西苑清华园的挹海堂,崇祯屏退了左右。
  他走到书案前,自己慢慢磨墨。
  墨磨得浓了,他铺开宣纸,提笔给魏忠贤写密信。
  “忠贤如晤。”
  “朝鲜捷报已至,李王安抵江华,东虏受挫。此乃天赐良机于我,亦于西虏。”
  笔锋一顿,加重力道。
  “建奴主力被牵于朝鲜,辽西暂缓。汝当速办三事,不得有误。”
  “其一,即刻和巡抚袁崇焕联手,北上招抚虎墩兔汗。可许以市赏、粮械,共抗建奴。此其时也,切勿迟疑!”
  “其二,代逆及其眷属,罪证已明,可即日起解,押送凤阳高墙圈禁。着其路途……必经洛阳!沿途严加看管!”
  “其三,逆贼朱纯臣,勾结代逆,里通蒙古,案情已明,着田尔耕率锦衣卫即日锁拿入京师诏狱,待朕亲审!”
  写罢,吹干墨迹,封好,盖上小玺。
  他拿着信,走到窗边,望向西北方向。
  那边是宣大,是蒙古草原。
  “虎墩兔……”崇祯低声自语,眼神锐利如刀,“朝鲜已经在菜单上了,下一个就该轮到蒙古了你可别跑了!”
  他并不知道,几乎同时,他的那位大敌,也做出了同样的判断,将手伸向了同一个目标。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