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这个学霸是魅魔> 第269章 这造型……抱脸虫?(7.6k)

第269章 这造型……抱脸虫?(7.6k)

  第269章 这造型……抱脸虫?(7.6k)
  一场私人晚宴此时正在华市特区郊外的一栋庄园举行。
  受邀的宾客,是全球科技界最顶尖的一小撮人:英伟达的黄总、特斯拉和spacex的马斯克、苹果公司的杰克、openai的执行长山姆,以及来自其他几个关键领域的巨头。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聚会,这些平时在各自领域呼风唤雨的巨头们,此刻却都面带好奇和一丝疑惑。他们知道纳森的身份非同寻常,也清楚这次晚宴的目的,绝不是简单的敘旧。
  在前菜开始时,纳森才缓缓起身,拍了拍手中的餐巾,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先生们,女士们,很荣幸能邀请到各位。我知道你们都在好奇,为什么我会把大家聚在一起,”纳森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听到了许多声音,尤其是在关於人工智慧、晶片製造、数据中心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你们最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瓶颈。”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终停在了黄总身上。
  “黄总,我知道,你的下一代gpu在算力上有了质的飞跃,为了驱动这些巨兽,你们的数据中心耗电量,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你们的客户,那些大型科技公司,都在为寻找足够的电力而头疼。”
  黄总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这是他目前最大的困扰,电力短缺已经严重製约了英伟达的业务扩张。
  “马斯克先生,”纳森看向沉默的马斯克,“你的超级充电网络和星链系统,同样对电力有著巨大的需求,如果不能解决能源问题,你的宏大愿景,就如同空中楼阁。”
  马斯克没有说话,但他的眼神已经表明了默认。
  “杰克,”纳森转向苹果公司的代表,“你们的ai语音助手和边缘计算设备,同样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可靠的电力供应之上。”
  “你们的团队正在为下一代数据中心选址而苦恼,因为每一个地点,都面临著电力供应不足的风险。”
  杰克也点头,神情严肃。
  “对你们所有人来说,最根本的瓶颈,就是能源。”
  “这就像一场马拉松,你们都拥有最快的赛车,最顶尖的团队,却因为油箱里的油不够,无法全力衝刺。”纳森的语气变得慷慨激昂,他要確保每一个字,都像一根针,刺中了在场所有人的痛点。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要提出一个宏大的能源项目时,纳森却突然话锋一转。
  “先生们,从今天起,你们再也不用为电力问题担心了。”
  此言一出,全场譁然。
  “什么意思?”0penai的山姆率先开口,语气中充满了不可置信,“电力问题是全球性的,不是谁能凭空解决的。”
  “確实如此,如果是以前,”纳森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动用了整个国家的资源,投入了数十万亿的资金,进行了一场隱形革命。”
  他走到房间中央,指了指墙上掛著的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
  “先生们,在过去,我们过於依赖传统的能源模式,比如燃煤、天然气和核能。”
  “但这些,都无法满足未来科技爆发式增长的需要,因此,我们悄悄地,在全国范围內,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能源网络一一个完全由太阳能驱动的,完全独立的、高度智能化的能源网络。”
  听到太阳能这两个词,在场的所有人眼神都意味不明了起来。
  这玩意能支撑起他们的產业?
  瞬间,所有人脸色都变得微妙了起来。
  黄总眉头紧锁,似乎在计算著他的下一代gpu数据中心的耗电量,而马斯克则若有所思地看著纳森。
  纳森当然注意到了他们的表情,他没有急於解释,只是等待看他们內心的疑问达到顶点。
  “先生们,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纳森的语气依旧自信:“地面上的太阳能,当然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白天,它有光照,夜晚,它就没有了。阴天,它的发电效率又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他走到屏幕前,隨手一挥,世界地图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巨大的地球同步轨道示意图。
  “我们正在进行的,是太空太阳能发电站的实验。”
  听到这个词,在场的巨头们纷纷坐直了身体。
  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人物,自然知道太空太阳能发电站这个概念。
  这是一个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提出的宏大设想: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建立巨大的太阳能电池阵,全天候不间断地接收太阳能,然后通过微波或者雷射,將能量传输回地球。
  “这——这是一个几十年的设想,技术难度太大了。”苹果公司的杰克皱著眉说道。
  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科幻电影的桥段,而不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实际项目。
  “確实如此,技术难度极大。”
  纳森的嘴角扬起一丝自豪的弧度:“但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动用了军方和nasa的资源,悄悄地在轨道上部署了几个小型试验模块,这些模块,验证了我们最关键的几项技术,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等等。”
  “我们已经成功地將太阳能电池阵的转换效率,从地面上的30%提升到了45%以上。同时,我们突破了毫米波能量传输技术的瓶颈,確保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可以被控制在39%以下。”
  “当然,这个数据目前来看並不理想,可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技术再次走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先生们,想想吧,龙国现在虽然有了可控核聚变,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大规模建造相关的商业堆,这是为什么?”
  “因为不仅投资大,而且这玩意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什么弱点?”
  “可控核聚变商业堆,它的建设需要巨大的场地、复杂的基础设施以及高昂的维护成本。”
  纳森解释道:“每一个商业堆,都像是一个固定的、巨大的能量堡垒,这意味著,它的能源供应是集中式的。”
  “在和平时期,这当然没有问题,如果未来爆发了任何形式的衝突,哪怕是小规模的,一个打击,就可以摧毁一座城市,或者一个区域的能源供应。”
  “而我们的太空太阳能发电站,是分布式的。”
  纳森用手指在地图上画出无数条交错的线条:“每一个轨道上的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能量供应点。它们通过毫米波,將能量传输到地面的接收站,即使一个接收站被摧毁我们也可以將能量迅速转移到另一个备用接收站。”
  “更重要的是,”纳森的语气变得更加轻蔑,“这些发电站在太空,它们超出了任何常规武器的打击范围,它们是真正的能源堡垒,是永不陷落的能源中心。”
  “所以,我们的能源网络,是具有战略韧性的。”
  “他们还在为地面上的能源安全而头疼,而我们,已经將能源的安全保障,提升到了地外空间。”
  “这——么来看,我们確实还是处於领先地位。”openai的山姆他终於明白了纳森的意思。
  “没错。”纳森微微点头,他的目光像鹰一样锐利。
  “他们需要不断投资,不断维护那些昂贵的、脆弱的地面堡垒,而我们,只需要在太空中不断部署新的模块,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我们可以將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人工智慧、生物技术和量子计算等领域,彻底拉开差距。”
  黄总的眼神变得狂热:“这意味著,我们可以將数据中心建在任何地方,只要有接收站就可以!”
  “我们不再需要担心选址问题,也不用再为电力供应头疼,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都建造超级数据中心!”
  杰克也兴奋地说道:“这对我们的边缘计算设备是巨大的利好!我们可以將边缘计算的能力,部署到任何偏远地区,甚至是海洋、荒漠!我们可以真正做到全天候、全地域的智能覆盖。”
  纳森看著他们兴奋的表情,心中冷笑。
  他已经成功地將能源这个概念,从一个简单的商业问题,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他已经让他们相信,丑国的领先,是全方位、不可撼动的。
  “先生们,”纳森举起手中的酒杯,目光深邃,“你们现在看到,我们所提供的,不仅仅是电力,是一种全新的未来,一个安全、稳定、不可超越的未来。”
  “为我们的未来,为我们永恆的领先,乾杯!”
  所有人都举起了酒杯,嘴上兴高采烈地说著什么,唯独马斯克,他只是静静地举起酒杯,没有说话。
  他这次来,就是想看纳森要搞什么鬼,现在看来,对方终於靠谱了一次。
  將能源的命脉从地面转移到太空,意味著谁掌握了太空,谁就掌握了未来世界的能源供应。
  这与他一直以来的愿景不谋而合。
  他创立spacex,不仅仅是为了殖民火星,更是为了掌握进入太空的钥匙,將人类文明从一个星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而现在,纳森提出的这个计划,无疑是为他的宏大愿景,增添了一份现实而又沉重的註脚。
  马斯克在心里默默计算著,纳森说他们投入了数十万亿的资金,这笔钱,如果是用来建设地面核电站,可以建造多少座?
  但如果用在太空太阳能发电站上,成本又该如何计算?每一公斤载荷上天的成本依然是巨大的,即便spacex的星舰已经將这个数字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点。
  要將足以支撑整个国家能源需求的庞大发电阵列送入太空,需要多少次星舰发射?那將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这些发电站真的建成,那么谁来控制它们?纳森所说的“完全独立的、高度智能化的能源网络”,究竟是独立的,还是由纳森背后的力量所控制?
  这些发电站的能源传输微波束,是否可以被定向用於军事目的?是否可以被用作一种新型的威镊手段?
  不过怎么说,这也比和一些电力垄断公司合作更安全。
  一想到他被加州州长所拒绝的事,他就恨那些电力垄断公司。
  现在好了,至少国家愿意出面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马斯克的思绪在这些问题中交织、盘旋,他举起手中的酒杯,轻轻晃动著,里面的香檳泛起细小的气泡。
  那些电力巨头们,就像是一群固步自封的守財奴,不愿为任何新事物让步。他们所掌控的,不仅仅是电网,更是整个加州能源的命脉。
  现在,纳森的出现,就像是打破了这场僵局的一颗棋子,他所代表的国家力量,可以绕过那些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直接从源头解决问题,这让马斯克感到一丝宽慰。
  “对了,各位,电力问题能够解决的话,你们接下来打算在丑国投资多少?”
  纳森微笑著进入正题。
  这个问题直接而尖锐,將所有人的思绪从宏大的太空愿景,拉回了最现实的商业决策,纳森知道,仅仅是提供无限的电力,还不足以完全激活这些科技巨头的野心,他需要將这种愿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刺激。
  黄总的眼晴亮了起来。他的下一代gpu,需要庞大的数据中心来支撑,在电力成为瓶颈之前,选址和成本一直是他最头疼的问题,现在,纳森的承诺,就像是为他打开了通往新大陆的大门。
  他正准备说话的时候,一个人匆匆走进来打断了他。
  只见这个人穿著一身黑色西装,面色凝重,径直走到纳森身边,弯下身子,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一时间,纳森脸色变了。
  “你说他们已经发射了实验装置?”纳森的声音压得极低,可仍掩盖不住其中的震动,他紧握著手中的酒杯,指节因为用力过度而泛白。
  西装男点了点头,再次低声补充道:“他们已经对外公布了这一消息。”
  纳森猛地闭上了眼晴,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復內心的惊涛骇浪。
  他怎么也没想到,龙国竟然会在这个领域,给他来了一个釜底抽薪。
  他一直认为,在可控核聚变这条路上,龙国的优势是集中式能源,其致命弱点是战略脆弱性,而丑国的优势,是分布式能源,是太空太阳能发电站,这两条路,在他看来,是並行不悖,且丑国遥遥领先的。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龙国既然已经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为什么还要耗费巨大的资源去研究太空发电站?
  这根本不符合他们的战略逻辑!可控核聚变商业堆的建设已经够烧钱了,再搞一个更烧钱的太空项目,这是要將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吗?
  谢特,龙国人到底有多少钱来烧?
  他刚刚还在那些科技巨头面前大肆炫耀丑国的技术领先,嘲讽龙国的落后,甚至將他们比作在地面上爬行的乌龟。可现在,龙国却用一个无声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他的脸上。
  这份怒火,像岩浆一样在他胸膛里翻涌。
  他恨自己情报部门的疏忽,恨自己过於自信的判断,更恨龙国人的不按常理出牌,、
  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恐惧,因为对手不再遵循你设定的规则,他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宣告了他们的实力。
  纳森知道,这个消息是瞒不住的。
  在场的都是全球科技界最顶尖的大脑,他们有自己的情报渠道,有自己的分析师,更何况龙国人现在还对外公布了消息,与其等他们自己发现,不如现在就摊牌,將他们都拉到自己的船上。
  现在,他必须扮演一个领导者的角色,不是一个被突袭的失败者。
  他走到房间中央,清了清嗓子。
  “先生们,我想,我们可能需要更新一下我们的信息。”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他们都察觉到了纳森的情绪变化,房间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纳森没有直接说出消息,而是先为自己之前的言论做铺垫。
  “我刚才向大家描绘了一个宏大的未来。一个由我们主导的、由太空能源驱动的、不可超越的未来。我依然坚信这个未来。”
  他的话语让在场的人面面相,不明白他想说什么。
  “但是,”纳森的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我们可能低估了我们的对手,或者说,我们可能低估了他们的野心。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黄总、山姆、杰克,最后停在了马斯克的身上。
  “就在刚才,我得到一个消息,”纳森平静地说,但他的话语却像炸弹一样在房间里炸响,“就在今天早晨,龙国向太空发射了一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而他们的有效载荷,正是核聚变电池驱动的太空发电站在轨实验装置。”
  此言一出,全场譁然。
  “这这怎么可能?”黄总震惊地说道,“他们有核聚变了,为什么还要搞太空电站?这完全是重复投资啊!”
  “不,这不是重复投资,”纳森冷笑著摇了摇头,“这是一种双保险,他们不仅要掌握地面的能源命脉,也要掌握太空的能源命脉。”
  纳森的目光变得深邃,他开始向这些科技巨头们分析龙国的战略意图。
  “他们知道,可控核聚变技术,在初期有其固有的脆弱性,一个地面商业堆,可能会成为战略打击的目標,而太空发电站,则可以作为他们的战略后备,即使地面的能源网络被摧毁,他们也可以依靠太空的能源来维持运转。”
  在场的巨头们都明白了纳森的弦外之意。如果可控核聚变能够小型化,那么它的应用场景將是无限的,它不仅可以作为太空发电站的能量源,也可以作为太空战舰、太空基地甚至深空探测器的能量源。
  这才是对他们真正挑战。
  “现在,我需要你们的帮助,我需要你们,將你们所有的技术、所有的人才、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这场竞赛中,我向你们保证,国家將为你们提供所有可能的支持,包括资金、法律、技术,甚至是军事保护。”
  黄总第一个站了起来,他没有犹豫,直接说道:“纳森先生,我们英伟达,会將最先进的晶片製造技术和ai算法,毫无保留地与您的团队共享。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內,为您的太空发电站项目,提供最强大的算力支持。”
  山姆也站了起来:“我们openal,会將我们所有的ai模型和算法,全部用於这个项目。我们將用人工智慧,来加速在轨组装的效率,来优化能量传输的损耗,来构建一个由ai驱动的太空能源网络。”
  杰克也紧隨其后:“苹果將与你们合作,將我们的供应链管理和生產技术,全部用於这个项目,我们將以最快的速度,为这个项目提供所需的每一个部件。”
  马斯克心里感嘆起了龙国人的速度,表面上,还是赞成了纳森的说法,表示愿意处理。
  所有人都做出了自己的承诺,他们都明白,纳森所说的一条船,並不是一个比喻,而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他们要么与纳森合作,共同迎接挑战,要么被时代所淘汰,被对手所超越。
  这顿晚宴,所有人都吃的心事重重。
  就在大洋彼岸,一场跨越洲际的直播正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刷屏。
  无数外国网友正聚精会神地盯著屏幕,观看龙国电视台发布的一则新闻特別报导。
  视频的开头,是龙国航天中心指挥大厅的实况,紧接著,安装在发射卫星上的全景相机画面切换到了一段高清晰度的太空影像。
  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下,一个熟悉的太空飞行器正在缓慢旋转这是龙国那架出名的白帝空天战机,它光滑的白色机身在阳光下反射著刺眼的光芒。
  但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白帝机舱,一个形似蜘蛛的机械装置上。这个装置,就是本次在轨组装的主角一一天蛛多足模块化机器人。
  “我的天,这机器人看起来好酷!就像是科幻电影里的东西!”一个网友在评论区惊嘆道。
  “这造型怎么跟电影《异形》里的抱脸虫有点像?不过看起来更精密!”另一个网友回復道。
  紧接著,画面开始了特写。
  天蛛机器人缓缓地从白帝分离,它没有用常规的推进器,而是依靠八条修长的机械腿,通过吸附在“白帝”机体上的磁力轨道,像蜘蛛一样,轻巧地爬行到了组装区域。
  “这—这机器人移动好流畅!”一个网友留言,语气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视频的旁白开始详细介绍这个机器人的技术细节:“天蛛机器人,採用了我们自主研发的柔性仿生关节和纳米吸附技术,它能够在失重环境下,精確地模擬蜘蛛的爬行和抓取动作,从而在复杂的空间结构上,实现最高精度的定位和操作。”
  就在这时,天蛛的八条机械腿开始同步动作,它们像活物一样,从机身上解开,然后精准地吸附到了一个巨大的、摺叠状態的核聚变反应堆核心模块上。
  “这动作——-太流畅了!没有一丝停顿!”一个名叫技术宅的帐號评论道,“这完全顛覆了我对太空机器人的认知!它们应该都是笨重的,用推进器来移动的。”
  “天蛛”的机械臂开始伸展,它的主臂就像人类的手臂一样,灵活地从核心模块內部取出一个又一个的能量传输管道和散热片。”
  “然后,它那更细小的、如同触手一般的辅助臂,开始对这些部件进行精细的微调和锁定,每一个动作,都如同外科医生般精准,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视频的画面被切割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天蛛的真实影像,另一部分则是计算机模擬的组装过程,模擬图中,机器人的每一个关节,每一次旋转,每一个抓取动作,都与真实影像完美吻合。
  “这才是真正的机器人技术!”
  一位来自史丹福大学的机器人学教授,在自己的社交帐號上转发了这段视频,並配文道:“我们还在研究机器人在地面上的平衡问题,龙国人已经让他们的机器人在太空中,像艺术家一样进行精密组装了。”
  “这不只是工程学上的胜利,更是控制算法和仿生学上的巨大突破。”
  在短短几分钟的新闻里,在天蛛那令人眼繚乱的动作下,一个原本摺叠成紧凑模块的巨大结构,开始在太空中缓缓展开。
  巨大的散热片如同翅膀般张开,复杂的能量转换单元被精確地安装到位,最后,是闪烁著微弱蓝光的聚变反应堆核心被锁定在最中央。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人类太空人的参与,完全由天蛛机器人独立完成。
  “这简直是无人化太空建设的典范!”一位前nasa工程师在评论区惊嘆道,“他们已经解决了我们还在爭论的很多问题,在轨维修、大规模结构展开和组装,甚至是对接精度!”
  “我们还在討论用火箭把大型模块送上天,他们已经开始在太空中3d列印了!”另一位网友感嘆道。
  当视频的最后,巨大的发电站结构在太空中完成组装,並向地球发出了第一束微波能量时,无数外国网友的心中,都產生了一个共同的疑问:
  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段简短的视频,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地证明了龙国在太空技术领域的实力,它让无数外国网友第一次真正直观地看到了,那个曾经被他们轻视的对手,所拥有的真正力量。
  龙国,某处实验大楼却传来了欢呼声。
  十多秒前,璧山实验室郑教授发来了报告,报告內容简短而有力:“璧山实验室,已成功从在轨兆瓦级试验电站接收到直流电,验证了微波能量传输与地面整流技术的可行性,这標誌著我国太空能源计划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
  周宇的办公室里,他正看看郑教授发来的加密详细报告,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
  他之前和傅明教授所探討的,“高真空低重力下的多体结构动力学与共振效应”等研究,看来会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了。
  就在他继续看报告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霍俊推门而入,脸上带著抑制不住的兴奋。
  “导儿!”
  “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周宇笑著问道,他以为霍俊是听说了太空能源的好消息。
  “是关於脑机接口外骨骼的!”
  “哦?对了你最近在研究这个项目,看来陆军也要有新装备了,我把林连长叫上,让他来看看。”
  周宇说著走到另外一边去打电话了。
  霍俊伸出手,欲言又止,最后只能小声嘀咕:“,林连长能接受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