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我要当大官> 第142章 战利品 玻璃窗

第142章 战利品 玻璃窗

  第142章 战利品 玻璃窗
  安昕摇摇头。
  大燕立国以后,封爵已经极为困难。
  如今,大燕文官当道,以文统武,压制武將,封爵之事已经几十年未见,有也是追封,而非实授。
  九边总兵尚未有封爵者,这样一场海战更是擦不到封爵的边儿。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本官承陛下之恩典,守东阳之海疆,此战过后,东阳水师將不缺军舰。
  燕青可愿入本官魔下,为本官守护海疆?”
  安昕看向张燕青。
  张燕青闻言,心中一动。
  对方特意强调了“本官”二字,他听懂了对方话里的意思,这是要將他收入夹带之中啊!
  张燕青作为世袭武將,没有什么背景。
  文官嫌弃他这样的大老粗,觉得他臭不可闻。
  他也觉得那些文官没有本事,只会夸夸其谈。
  而此时安昕拋来的橄欖枝,却让他的心臟忍不住跳动了起来。
  人在权力面前,是不过的。
  而想要施展胸中志向,没有贵人提携,也是做不到的。
  大燕国以文御武,这是体制性约束,一个武官没有靠山,就没有资源。
  心思电转之间想到这么多,张燕青的已经心热了起来,推金山倒玉柱一般,双膝重重的跪在了地上,郑重道:“末將愿以大人马首是瞻,为大人衝锋陷阵!”
  “好!”
  安昕见张燕青此番举动,心中畅快张燕青种种作为,他看在眼里。
  是一个有想法,有能力,肯干事的人,收下这样一员虎將,当浮一大白。
  他弯腰亲手托住张燕青的双臂,將其扶了起来:“得燕青一人,安国军如虎添翼也。”
  此番跪过以后,张燕青再站在这里,觉得周围气氛都亲近了一些。
  就连刚刚走来见到这一幕胡常山,再看向张燕青的目光里,都多了几分亲近之色。
  “这些倭寇集结来到东阳,如今被打散了,不排除会有小股倭寇不甘心而登岸侵袭劫掠。
  接下来几天,东阳水师派兵在东阳府沿海一带巡逻。
  另外,燕青,东阳水师如今不缺船只,也该徵兵训练,先把编制打满!”
  安昕说道。
  “是!”
  张燕青一口应了下来。
  战斗已经打完,安国军开始收拾休整。
  下午,安昕慰问了受伤兵员。
  安昕此前製备大蒜素的方法,已经在安国军军中医馆普及开来。大大减少了士兵因为受伤发炎而死亡的概率。
  医馆是一个新盖不久的两层小楼。
  “我记得你,你是孟集乡的段老三。”
  安昕走到一个包扎著脑袋,右腿上了夹板的年轻士兵前的时候,叫出了他的名字。
  “大人!”
  段老三见到府尊一口喊出他的名字,顿时激动不已。
  “別动,好好养伤。”
  安昕看了一眼他床尾上医护写下的“病例”,上面写著可能会留下跛腿的毛病。
  他安抚道:“不要有心理负担,如果以后因为腿跛了,就去衙门里当差。
  给本官当差,永远不会差你一口饭的。”
  “大人恩典!”
  段老三眼角泛起泪。
  旁边伤兵见此,也一个个面露感激之色。
  在安国军中当兵,没有后顾之忧,又赏罚分明,怎么能不为府尊卖命呢!
  直到傍晚时分,主將营房里架了一个铜锅,里面红油汤滚开,漂浮著红椒、薑片、葱白以及东南亚来的香料,羊肉切成薄片在铜锅里滚著。
  桌上,一盘香料煮出的生,安昕和胡常山、张谦、张良、张燕青几人一起吃著。
  “这生,还是欧巴罗人带来的,这几年在东阳府这边不少地方都在种植。”
  张谦吃著生说道。
  “这应该是从美洲那边运来的。”
  安昕说道:“我听人说,欧巴罗人还从那里运来了玉米,这东西非常耐寒,还能作为主粮的补充,如果推广种植的话,尤其是在乾旱贫瘠的地方,也能活人无数。
  此外,美洲那边物產丰富,还有大量的银矿、金矿,听说河里流著金沙,当地人在河边就能捡到从山里衝出来的金子。
  如今大燕夏税、秋税都以银折之造成银缺,要是能大量从那边采出银矿、金矿,岂不美哉。”
  听安昕一说,几人想到金子在水中发出灿灿金光的画面,眼里都不由露出嚮往之色。
  这时,营部的人拿著一张纸送了进来。
  这一战的各项统计已经出来。
  包括士兵军功,士兵牺牲、受伤情况,战利品,各项损失,使用炮弹等等。
  像是士兵军功,安国军採用的是两种军功架构。
  普通军士採用的是积分制,按照杀敌人数进行计算,简单明了,激励直接,杀敌够数,就能翻身上位。
  而军官则是採用综合评定,通过全面评价军官在全局作战之中所做出的贡献来评定出一二三等功。
  “安国军全部换装了新式步枪,远程杀敌,军功不容易量化。
  就算是士兵自己,也难以確认自己究竟杀了多少倭寇。
  这一次战斗之后的军功统计工作,变得比以往更加困难。”
  张谦看完了统计內容,又递给了安昕。
  安昕快速看完。
  这一次,士兵牺牲九十四人,伤七十二人,其中需重伤退役的三十一人,轻伤四十一人。
  死亡大部分发生在后半夜浪人西侧登岛的夜战之中。
  少部分死在最后倭寇抢滩登陆的炮击中。
  战士死伤的处理方式,损失后兵员补充,隨著安国军的正规化,也已经形成了制度,不需要安昕多去考虑。
  这一战的收穫同样不少。
  首先是在船只上。
  近三十丈长,四十余门炮的福船一艘,拉回船坞修修补补就能成为东阳水师的旗舰。
  三十米到三十五米长,二十门炮的乌船十四艘,三十米长,十五门炮的大鸟船十一艘。
  其余哨船、鸟船、商船共三十二艘,其中武装商船十六条。
  光是这些船,就价值十万两银子以上,关键是这东西在东阳有价无市,想买也没什么渠道。
  “保守估计,我们这一次歼灭的倭寇应该在三千到五千之间,不过我们能確定杀死的倭寇五百四十人。
  另外还有俘虏一千八百八十余人。”
  张谦匯报导。
  安昕將报告放下,给张良说道:“回去就按歼灭倭寇万人,往上报给朝廷。”
  海上作战,尸体葬身大海,这给了安国军虚报数字的机会。
  他又看向张谦:“至於军功如何量化,坐在营房里都是困难,走到基层士兵那里都是办法。
  可以去基层士兵中去看一看,问一问,找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张谦,这个就交给你了,儘快拿出一个公正、透明,能让基层官兵认可的解决方案出来。”
  “是!”
  张谦领命。
  当晚,安昕在鱼头岛上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返回了府城。
  而此时,府城还处於紧张之中。
  大量倭寇船只几乎將海湾遮蔽,要来攻打府城的消息这几天已经传开了。
  而安国军击败了倭寇大军的消息,还没有传入府城中。
  直到安昕低调返回府城以后,命令解除戒严,府城所有大门全部大开,令市舶司重新开关,码头恢復正常营业。
  同时贴出告示,告知百姓“经过安国军用命抵挡,已经粉碎了倭寇劫掠府城的计划。”
  紧张了数日的城市,骤然活了过来。
  內城重新恢復繁华,外城人也在回归,缓缓恢復繁华。
  临近过年,不少百姓將鞭炮提前拿出来放了。
  府城中,时不时的传来阵阵“里啪啦”的鞭炮响声。
  “府尊,家父传来消息。”
  黄山伯来府衙求见:“家父已经在福建泉州港停靠,途中遭遇一场暴雨丟失了一船货,又因为通过熟人在泉州港那边辗转,中间的成本高了一些,收入可能会损失七八万两。
  但终於有惊无险的躲过了冯全的截杀。”
  “如此甚好。”
  安昕拍了下掌:“日后出海,便不会再有这遭了。
  本官听说,泉州那边有全国最大的船厂,想来船匠也有不少。
  本官修书一封,让黄老爷子回来的时候,带一些船匠回来。”
  这一次收穫了这么多船只,想要一一修復也是个大工程。
  而且,安昕也想在东阳建造属於自己的造船厂。
  但船匠都在衙门匠籍之中登记,即便黄书荣有人脉也难以將之带回。但安昕在东阳抗击倭寇景顺帝金口玉言可便宜行事,现在又刚刚打了胜仗,面子当时有一些的,修书一封就可以在官面上免除很多麻烦。
  安昕当即挥毫写下一封信,盖了大印后给了黄山伯。
  第二天。
  安国军押解倭寇,乘船来了府城。
  府城百姓爭相观看,当看到那些月代头的浪人时候,一个个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
  八十多年的仇恨,已经深深的刻在了东阳人,乃至吴州、福建等沿海地区人的骨子里。
  这么多人,府城监狱是放不下的。
  安昕批示,將这些人全部送去昆西山、铜山等地的煤矿、铁矿、铜矿、灰矿、採石场等矿场当畜生用。
  “只要用不死,就往死里用!”
  安昕批示一下,这群倭寇很快就被转运了出去。
  矿场里来了这样一批新俘虏充入,人力大增。
  原先俘虏营里表现好的矿工一部分被提拔为矿场监工,负责拿著鞭子监督倭寇干活。
  一部分则从矿工转入青云建设局的工程队。
  日子过得很快。
  报喜的摺子送往了京城以后,暂时还没有回音。
  但年节將至,府衙放了假,除了轮值的官吏之外,府衙之中清净了很多。
  张良和张谦告假,准备乘船返回伍仁舅舅那看看,回已经没了人的老家看看一一照他们的说法,只要他们俩还在,上岭村就还没有绝,上岭村祖坟上就得冒冒烟,让地下的祖宗们有些安慰。
  万泽文没有回老家,在府衙里处理一些案卷。
  安昕带著梁申,在府城里转悠,感受著年节的氛围。
  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安昕不免怀念穿越前的亲人和那个既熟悉又遥远的世界。
  “客官,本店秘制蜜饯、桃酥,要不要尝尝看?”
  店里的掌柜,或是看到门前走过的安昕身上穿的衣服富贵,热情的招呼道,梁申自然的往斜前方跨了一步,挡住了掌柜靠近的身影。
  自从上次府里下毒事件以后,跟在安昕身边的侍卫都谨慎了很多。
  在走过一个烟摊子前的时候,安昕购买了一些烟,让身后的侍卫提著。
  摊子旁边,一个卖豆腐的小娘子摊前排了不少街坊。
  安昕看到,小娘子將嫩豆腐放在一刀木板上,用刀子將豆腐切成一块块后,撒上葱、辣椒油、香油等。
  他也跟著排了会儿队,排到他以后,接过一刀豆腐:“夫人,这辣椒油是在哪得的?”
  “客官,这是在醉仙楼买的嘞,价格可不便宜,所以这豆腐您可別嫌贵,成本在这儿嘞。”
  小娘子拢了拢头髮,笑著回答道。
  “老爷。”
  见安昕要吃豆腐,梁申连忙靠了过来,坚持先吃了一块验过毒后,才让他吃。
  吃著豆腐,回了府里。
  还没进大门,就见到大门前的几辆牛车的木架上,放著大量透明玻璃。
  不少百姓没瞧过这样的稀奇东西,一个个走过的时候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进了门,见不少人正在府里忙活著將这些玻璃根据窗框的大小、形状而裁剪出来,用细小的铁钉將之固定在窗框上。
  桃子正在指挥著几个丫鬟,將更换下来的窗户纸收拾乾净。
  还有一些丫鬟、小廝都在围观著这些玻璃窗。
  走进房间里,相比之前糊的窗户纸,阳光透过透明玻璃照进房间,显得窗明几净,屋里明亮极了,丫鬟们捂著嘴惊奇不已。
  “老爷!”
  当安昕走进来的时候,丫鬟小廝顿时紧张的行礼之后,化作鸟兽散。
  桃子则凑到了安昕跟前。
  “丽君呢?”
  安昕问道。
  “在书房呢。”
  桃子答道。
  安昕走进三进院的时候,就透过透明玻璃,看到窗后的武丽君,正用一支紫毫笔在写著些什么。
  “君儿!”
  安昕屈指敲了敲玻璃,武丽君抬起头来,看到安昕以后脸上顿时生出喜悦之色,站起来快步跑出门投入安昕怀中:“哥哥。”
  “今年过年可回家么?”
  安昕揽著她问道。
  武丽君摇摇头:“我要在这陪著哥哥。”
  “好。”
  安昕摸了摸她的脑袋,朝屋里走:“玻璃厂的玻璃產量上来了?”
  “对,已经解决了气泡问题,可以通过铁模子大量製作出平板透明玻璃了。”
  武丽君和安昕进屋以后,继续说道:“我打算在年后,就把平板玻璃推出在东阳府少量售卖了虽然產量不够高,但当做奢侈品卖,可能比丝绸还要赚钱。”
  她知道安昕一直在为钱发愁,常常为筹措军费而思虑。
  想到如今又开拓出一项財源能替他分忧,她眼底不由漾开一抹愉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