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第52章 试探(日万第二更)

第52章 试探(日万第二更)

  第52章 试探(日万第二更)
  瓶子被迅速放入冷却水槽。
  等待冷却的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终于,瓶子冷却至室温。
  周教授深吸一口气,拿起一瓶,手指稳稳地扣在那些凸起的菱形纹路上。
  他轻轻一扭,“啪!”
  一声清脆、利落的轻响!
  瓶盖应声而开!
  整个过程轻松得不可思议!
  完全没有以往那种需要用尽全力的滞涩感!
  周教授连忙检查瓶口和瓶盖内侧,干净!干燥!
  没有任何渍渗漏的痕迹!
  “密封完美!”周教授的声音带着狂喜的颤抖!
  “再开一瓶!”陈秉文命令道。
  “啪!”“啪!”“啪!”……
  一连开了十瓶,无一例外,开盖轻松,密封完美!
  瓶口和瓶盖内侧都干干净净!
  “损耗率损耗率是零!”负责统计的学生激动地喊了出来!
  实验室里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连日来的阴霾被一扫而空!
  困扰瓶装项目的技术壁垒,竟然被一个看似简单的结构创新,以如此完美的方式彻底攻破了!
  陈秉文拿起一个开盖后的瓶子,看着瓶口那圈完好无损的密封垫,再看着手中那个带着菱形防滑纹、握感舒适、开合轻松的瓶盖,心中同样激动不已!
  做实业,哪怕一丝的误差,带来的后果都可能是灾难性的。
  这不仅仅是一个瓶盖!
  这是陈记瓶装水项目通向成功的钥匙!
  更是未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和利润来源!
  想到这里,陈秉文立刻回到办公室,拨通方文山的电话。
  “方先生!”陈秉文急切的说道,“请马上到观塘厂研发中心来一趟!
  我有一项极其重要的发明,需要以最快速度,申请全球专利,要快!”
  就在陈秉文为防滑瓶盖的成功而振奋时,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顶层办公室里,气氛却有些微妙。
  邵逸夫靠在宽大的真皮座椅上,手里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石,目光落在对面优雅端坐的方逸华身上。
  桌上摊开的,正是关于陈秉文投资《醉拳》放弃港台分成、独取日本版权的详细报告。
  “逸华,这个陈秉文你怎么看?”邵逸夫的声音不高,带着惯有的沉稳,但细听之下,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放弃唾手可得的港台分成,却死死攥住日本和东南亚的版权,这步棋.透着古怪。”
  方逸华放下手中的茶杯,妆容精致的脸上露出一丝思索:“六叔,这个后生仔,确实不简单。
  短短几个月,从深水埗一间快倒闭的水铺,做到如今门店覆盖九龙,甚至开始做瓶装饮料的规模,手腕、眼光、魄力,都是一流。
  他投资吴思远的《醉拳》,二十万说拿就拿,手笔不小。”
  “问题就在这里。”邵逸夫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投资《醉拳》,条件是什么?
  放弃港台分成,只要日本和东南亚的版权?这不合常理。”
  方逸华点点头:“确实古怪。
  港台是基本盘,日本市场虽然大,但港产片过去表现平平,风险很高。
  东南亚更是散乱。
  他一个做水的,突然对电影海外发行这么感兴趣?
  而且只要这两个地方的版权?”
  “事出反常必有妖。”邵逸夫微微眯起眼睛,精明的目光闪烁,“我们邵氏正在全力开拓日本市场,《独臂刀》、《大醉侠》都在努力铺开。
  这个陈秉文,偏偏在这个时候,用这种近乎白送的方式,拿走了吴思远新片的日本版权.你说,他是不是在针对我们邵氏?”
  方逸华微微蹙眉:“六叔的意思是他背后有人指使?或者,他自己想涉足电影发行,先从日本入手,避开和我们邵氏的正面冲突?”
  “都有可能。”邵逸夫的声音冷了几分,“这个后生仔崛起得太快,路子也野。
  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突然又把手伸进电影圈,还精准地卡在日本这个点上由不得我不多想。
  我们邵氏在东南亚耕耘多年,根基深厚,他不敢碰。
  港台是我们的腹地,他更不敢染指。
  唯独日本,我们还在开拓期他选得真准啊。”
  邵逸夫的多疑和小气是出了名的,曾经拒绝下属申请20元港币买100个馒头,最终引发工作人员罢工。
  他绝不允许任何人威胁到邵氏的利益,尤其是在他视为未来重要增长点的日本市场。
  陈秉文这种舍近求远、不合常理的操作,在他眼中充满了挑衅的意味。
  “六叔,那我们.”方逸华试探着问。
  “你去会会他。”邵逸夫果断下令,“以邵氏的名义,找个由头,比如.祝贺他生意兴隆?
  或者,探探他对电影投资的‘兴趣’?
  旁敲侧击,弄清楚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重点是,他对日本市场,到底了解多少?有什么企图?”
  “明白。”方逸华优雅起身,“我这就去安排。这个‘水大王’,我也很好奇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德信会计事务所的会议室里,方文山和一位头发白的专利律师正仔细审阅着最后一份文件。
  在确认防滑瓶盖的专利空白之后,陈秉文把前世所有能记住的相关瓶盖一股脑全部设计出来。
  涉及密封防漏、便捷开启、功能集成,林林种种一共有三十种。
  也正因为如此,方文山才特意从伦敦请来资深的专利律师罗伯特,帮着核实处理这么多的专利。
  “陈生,恭喜!”专利律师罗伯特放下文件,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和一丝由衷的赞叹,“您申请的三十种瓶盖专利,核心权利要求已经全部核实完毕。
  您设计所有技术指标和关联性描述,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都无可挑剔。”
  方文山补充道,“只要核实完毕,将同步启动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申请程序。
  港岛的优先权申请今天就会递交。
  后续,将在12个月内进入日本、美国、欧盟主要成员国、东南亚主要国家以及澳洲的国家阶段。
  初步预估,完成全球主要市场的布局,总费用大约在15万港币左右。”
  15万港币!
  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但在陈秉文眼中,这笔钱得值!
  这个小小的瓶盖设计,将成为陈记瓶装水横扫市场的利器,更是未来向其他饮料企业收取专利授权费的“金矿”!
  它将构建一道竞争对手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钱不是问题。”陈秉文毫不犹豫,“罗伯特先生,港岛申请今天必须递交!
  pct程序也要最快速度启动!
  我要确保我的专利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及时、最全面的保护!”
  “明白!”方文山和罗伯特齐声应道。
  他们能感受到陈秉文对这项专利的重视程度,虽然不清楚小小的瓶盖为何引得陈秉文如此兴师动众。
  但金主开口,他们自然没有质疑的道理。
  就在专利事宜紧锣密鼓推进时,陈秉文接到了方逸华亲自打来的电话。
  “陈生,您好,我是邵氏的方逸华。”电话那头传来优雅而悦耳的女声。
  陈秉文心中一动,邵氏?方逸华?邵逸夫的红颜知己兼得力助手。
  “方小姐,您好!久仰大名。”陈秉文语气热情而礼貌,“邵氏是港岛影坛的泰山北斗,能接到您的电话,是我的荣幸。”
  “陈生客气了。”方逸华轻笑一声,“您这位‘水大王’才是后生可畏,短短时间就把陈记做得风生水起,连我们六叔都听说了您的大名,称赞您是商业奇才呢。”
  “六叔谬赞了,晚辈只是运气好,加上一点小聪明。”陈秉文谦虚道,心中警惕更甚。
  邵逸夫会称赞他?这话听听就好。
  “陈生过谦了。”方逸华话锋一转,切入正题,“其实这次冒昧打扰,一来是代表邵氏,对陈生生意兴隆表示祝贺。
  二来嘛,听说陈生对电影投资也颇有兴趣,还投资了吴思远导演的新片《醉拳》?”
  “方小姐消息灵通。”陈秉文坦然承认,“确实投了一点小钱,主要是看好吴导的才华和程龙的潜力,也算是支持一下港产电影。”
  “哦?只是看好吴导和程龙?”方逸华的声音带着一丝玩味,“我听说陈生投资的条件很特别,放弃了港台的分成,只要了日本和东南亚的版权?
  这倒是别出心裁。
  陈生对日本、东南亚电影市场,似乎很有信心?”
  试探来了!
  陈秉文心中冷笑,邵逸夫的疑心还真是不小。
  他语气不变,依旧带着几分“外行人”的坦诚和一丝“赌徒”的兴奋:
  “方小姐见笑了。我对电影确实是外行,投资《醉拳》更多是出于对吴导和程龙这个组合的看好,觉得片子应该能卖座。
  至于版权嘛.港台市场虽然大,但竞争也激烈,分成比例压得低,风险也不小。
  日本和东南亚嘛.我觉得潜力很大!
  尤其是日本,经济发达,观众消费能力强。
  我就想着,与其在港台跟大佬们分那点汤汤水水,不如赌一把大的,去日本和东南亚试试水!
  万一赌对了呢?就当是给陈记品牌做个国际广告了!
  年轻人嘛,胆子大一点,输了就当交学费了!”
  陈秉文这番话说得半真半假,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胆大、敢赌、对电影行业一知半解却又充满野心的年轻实业家形象。
  他刻意强调了赌一把、交学费,弱化自己对日本市场的了解和企图。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方逸华似乎在消化陈秉文的话。
  “陈生果然有魄力!”方逸华的声音重新响起,“年轻人敢想敢干是好事。
  不过,日本市场虽然大,但口味独特,港产片要打开局面也不容易。陈生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
  “多谢方小姐提点!”陈秉文“感激”道,“有风险才有机会嘛!就当积累经验了。
  以后如果有机会,还希望能向邵氏和方小姐多多请教电影投资的门道。”
  “呵呵,陈生客气了。
  邵氏的大门随时为有潜力的合作伙伴敞开。”方逸华公式化地回应了几句,便优雅地结束了通话。
  放下电话,陈秉文淡淡的笑了笑。
  方逸华这通电话,既是试探,也是一种隐晦的宣告。
  港岛影坛,邵氏才是老大,你一个新入场的玩家,最好安分点。
  虽然方逸华暂时被自己愣头青的形象糊弄过去了,但邵氏这条线,未来恐怕还会有交集。
  不过眼下,他最重要的战场,还是在观塘的研发中心和即将生产的瓶装水项目上。
  谢谢大家支持!!上架首订1280。非常完美!
  感谢小虎哥kk、小凯哥_eb非常慷慨的长期打赏支持!!
  感谢大葱鸭的大葱的打赏!!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