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一品寒士> 第七百四十四章 找对人了

第七百四十四章 找对人了

  陈梁明白了。【google搜索】
  人家说的是海上那五艘军舰呢!
  看来,咱们前两天在林子里碰到的猎人。
  都是这个部族的。
  幸好,双方都没起衝突。
  按照沈麟的说法,喜欢种田的民族,侵略性都不会太强。
  因为,他们没多少掠夺的需求。
  与其拼著性命去烧杀劫掠,收入不確定。
  那还不如多种几亩田地来的实在保险!
  “没错!”
  他指指自己和身边的官兵。
  “铁锋军!”
  连著说了三遍。
  老族长也似乎明白了。
  他指指陈梁:“铁锋军?”
  隨后,他指指自己和身后的部族呵呵笑道。
  “莨原!莨原!莨原!!!”
  好吧!
  不管是你本人的名字,还是部族之名。
  从这一天起,海军交到了第一个本地的友好部族。
  梁元部!
  当然,这是恶趣味。
  因为,铁锋陆军有个团长也叫梁元。
  双方说著九成九都听不懂的话,比划著名连猜带蒙能搞懂两三成的手势。
  一来一往倒是交流的热火朝天。
  莨原部的人也放心了。
  这帮海上来客没有恶意。
  男女老幼蜂拥著跑了出来。
  敌人的尸体需要清理,战场要打扫。
  最重要的,死人身上的皮甲,手里的弓枪都是战利品。
  数量多的都超出了莨原部的想像了。
  陈梁拍拍自己的兵甲,摇摇手,示意老族长。
  那些玩意咱们不要!
  我们有自己的武器。
  老族长更开心了。
  他招招手。
  有几个年轻人转身从部族里抬出五大桶半乾的乳白色橡胶。
  陈梁大悟。
  搞了半天,你们已经搞清楚咱们在搜集这东西?
  他掂量了一下。
  土著製作的木桶很大,完全是挖空了一截巨木。
  每桶里面的半干胶,不下一百斤。
  陈梁部这次带著先遣队朔流而上,不就是想找友好的土著交易么?
  他挥挥手。
  徐远回到哨船上搬下来一个大箱子。
  陈梁一样样展示著带来的样品。
  一百斤半干胶,可以换三尺布。
  或者一斤雪盐。
  再或者一斤雪。
  当然,最让土著看得目不转睛的是铁器。
  一把菜刀,或者一把匕首,一个矛头,一把朴刀,一个铁锅。
  隨便选。
  但是,需要三大桶半干胶才能换取一件铁器。
  这几乎就是零成本了。
  谁叫当地土著没有这些好东西呢?
  费了好大的劲儿,陈梁才解释明白了以物易物的標准。
  梁元部也没有多少存货。
  他们是把乳胶化了涂抹到脚上当鞋子穿。
  这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那玩意一干就裂开了,顶多坚持几天就得扔。
  谁叫人家不缺橡胶呢?
  也浪费的起。
  三天后,测量完了水深的陈梁开著旗舰停泊到了梁元部旁边。
  消息已经传开。
  看来,梁元部在周边部族中的口碑不错。
  到场的土著人过万,密密麻麻好大一堆。
  舰队都不自己割胶了。
  那种方式,实在太慢。
  下船维持秩序的官兵就有五百人。
  当然,友好的老族长也派人帮忙。
  这可是梁元部抢占先机,建立威信的好机会。
  这次交易,商品中多出了成衣和布鞋,当然,还有大的嚇人的鱼虾!
  陈梁邀请老族长和其他几个穿著羽毛装的头领参加露天烧烤。
  海里的鱼虾蟹,来自异大陆的大米、白面和各种肉乾,调料,酒水。
  吃的一帮老傢伙眉开眼笑,狼吞虎咽。
  交易方式就此固定。
  据了解,周边有二十几个部族,人口几百到两三千不等。
  如拔耶部那般巧取豪夺的到真不多。
  种田打猎,几乎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现在是冬天,也是当地的农閒季节。
  虽说不是割胶的最好时期,可架不住山林中的橡胶树实在多。
  陈梁带的商品不少,种类多,换取的半干橡胶跟白捡一样。
  布匹,鞋子,食盐和铁製品是土著们最欢迎的。
  当然,几艘哨船去海湾里用拖网跑一圈,捞上来的渔货也顶得住梁元部好些天的收穫了。
  吃的,无论何时都是畅销货。
  海鱼没什么刺,自然比河里的鱼更受欢迎。
  几乎每天都有上千土著扛著满满的大木桶来,交易自己满意的东西,又带著空桶回去。
  半干橡胶往船舱里一倒就好。
  土著製作木桶的方式太落后。
  陈梁也没必要留下这些笨重玩意。
  隨著交易的时间延长。
  彼此都能学会一些对方的日常用语,交流起来更加顺畅。
  一个半月过去,舰队已经凑够了五千吨半干胶。
  没必要再耽搁了。
  大都督还在等米下锅呢!
  经过紧张施工,港口和基地已经完工大半。
  至少,三米高的一尺水泥墙围起来了。
  木建筑库房和宿舍也將就用。
  主要是,水泥不够。
  梁柏明主动要求自己带著五百官兵留下来。
  因为,交易还要进行。
  隨船带来的商品至少还能换个几千吨,就更別说隨处可以捕捞的鱼虾了。
  按照大都督的计划,一年能分两次送回去上万吨橡胶。
  目前肯定是用不完的。
  天然橡胶的保质期也就半年左右。
  一旦製成產品,那就能存放好几年了。
  涉及到保质期的问题,陈梁废了好大的劲儿才跟梁元部沟通明白。
  就算梁柏明留下来收购,也顶多提前两个月备货就行。
  舰队一到,修整个十天八天,装上半干胶就走。
  因此,选择每年的八月份和第二年的三月份各跑一趟就行了。
  暂时,舰队规模太小,远洋航行经验不足,还没有开闢南太平洋新航线的必要。
  三月二號,五艘舰船拉响汽笛,在卡塔拉赫湾,也就是新命名的橡胶湾排成一条横列,缓缓驰入北方。
  梁柏明等五百名留守官兵直到看不见军舰影子了,才恋恋不捨的放下右臂。
  “好啦!”
  “橡胶收购,暂时结束。”
  “继续建设咱们的基地!”
  “都別跟没离开过家的熊孩子一样。”
  “九十月份,咱们就能回家,没啥好盼望的。”
  官兵们轰然解散。
  也是!
  好不容易建设个海外基地。
  怎么的,也要弄的得规规整整。
  训练场,道路还要铺设。
  围墙外的射界肯定要清除。
  至少留够四百步吧?
  当地土著未必会威胁到基地的安全。
  但丛林多的蟒蛇,大家已经看到好几次了。
  他娘的,长八九米,一口就能吞下一头野鹿,就问你怕不怕?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