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一品寒士> 第五百一十九章 新花样

第五百一十九章 新花样

  也许,朝廷觉得西军自顾不暇?
  他们万万想不到。【无错章节小说阅读,google搜寻】
  咱们已经先后干掉四十来万回鶻韃子了。
  林锐走进中军大帐。
  他手里拿著长长的木板,咯吱窝里还夹著两根短矛似的棍子。
  “大都督,您要的滑雪板弄好了。”
  “这个……怎么用啊!”
  沈麟接过两根两头略翘的细长板子掂了掂。
  “嗯嗯,凑合著用吧!”
  “做了多少套了?”
  林锐道:“三百多套!”
  沈麟招呼道:“梁直,所有尖刀都去,滑雪技能必须学会了。”
  “跟我来!”
  可惜黄江冰面太危险。
  他也可以折腾出滑冰鞋的。
  没准儿,啥时候就能排上大用。
  不过,有了滑雪板已经能解决大问题了。
  大伙儿出了营门。
  沈麟把鞋子固定在滑雪板上,接过两根四尺长的滑雪杆。
  这其实就是被截断的两把长枪。
  军中存著不少缴获的枪矛。
  大家都改用苗刀斩马刀,谁还看得上那些破烂?
  就当是废物利用了。
  沈麟撑著滑雪杆,哧溜一下就窜出去了。
  只见他在雪地上滑行如飞,不要太轻鬆了。
  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还可以这样?
  积雪盈尺,战马可没有沈麟滑雪跑得快。
  好像,他还不怎么吃力?
  玩了好些样,沈麟终於过足了癮。
  他气定神閒地跑回来道。
  “以这个速度,全副武装赶到夏州城,两个时辰都要不到。”
  “林锐,咱们的哨骑可以跑的更远,而不担心补给了吧?”
  林锐搓著双手笑的合不拢嘴。
  “大都督,您真是……奇思妙想。”
  “这玩意在雪地上疾奔,目標小,带点乾粮和水就能解决补给问题。”
  “实在是雪地出行的神器啊!”
  “咱们一定要学!”
  鲁志昌掐著鬍子连连点头。
  “確实简单方便。”
  “製作也容易。”
  “都来学一学好了。”
  其实,平原滑雪没什么危险性。
  对於习惯了疾奔的骑兵而言,平衡也更容易掌握。
  一人滑几圈,几乎就完全领会了。
  到了中午,一支上千的滑雪兵直奔东方。
  不过,他们每个人都披上了紧急製作的白色斗篷。
  下雪天,隔著一两里根本发现不了。
  这次林锐和梁直亲自领兵。
  奔出五、六十多里,竟然没有发现一个回鶻探马。
  林锐大感好奇。
  “不对呀,老梁,他们应该比咱们更抗冻,更適应大雪天才对。”
  “路程过半了,不应该啊!”
  梁直感觉不妙。
  韃子不会真他娘的跑了吧?
  他挥挥手。
  “休息两刻钟。”
  “大家喝点水,垫吧些乾粮。”
  等眾人赶到夏州城下,別说马了,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梁直收了滑雪板,带著眾人小心翼翼进了大开的城门。
  他俯身拾起一块乾瘪的马粪。
  “回鶻人,至少走二十天了。”
  “果然,还是喀喇汗先坚持不住。”
  林锐挥挥手。
  “搜索一下看看。”
  “娘的,喀喇汗不会撤回凉州了吧?”
  夏州城真不大。
  一千人不过两刻钟就转遍了全城。
  原本城中还有几万回鶻牧民。
  不过被周军袭杀三四次,侥倖活著的,多半也跟大军跑了。
  所有房屋都破破烂烂的,空无一人。
  梁直道。
  “回吧!”
  “这种鬼天气,我不觉得回鶻大军有那个本事,能长途跋涉赶回凉州。”
  “多半在贺兰山哪个角落里猫冬呢!”
  “那边,歷来都是河套游牧回鶻人过冬的首选。”
  “至少,过冬不缺柴禾!”
  没有人会认为。
  几十万回鶻大军,过百万牲口会去横山一线边境。
  动静就大了。
  折、杨两家怎会发现不了?
  等探查结果送回大营。
  沈麟心里踏实了。
  贺兰山东麓,据此不到三百里。
  陈梁的分析没错。
  喀喇汗果然不死心,一定找了个好地方猫著呢!
  陈风建议道。
  “大人,您下午折腾的那个马拉雪橇,其实也挺好的。”
  “两匹马拽著,比驮著人跑得快啊!”
  “一样能带走二三十担粮草。”
  “不如,咱们派出一支滑雪部队,深入探查一番?”
  沈麟笑了笑,抬手制止道。
  “没必要!”
  “咱们只需要维持五十里的警戒范围就行了。”
  “西边,在零波山,马蹄坡设两个补给站。”
  “东边,黄石丘,红土岭也一样。”
  鲁志昌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頷首道。
  “挺好的!”
  “西北、东北两处警戒。”
  “东南的红土岭可联繫西安州。”
  “马蹄坡距离会州不到三十里了。”
  “还能加强与后方的联繫。”
  “干嘛非得去找回鶻人的行踪?”
  “贺兰山太大了,很容易迷失方向。”
  “守株待兔不好么?”
  眾人一阵轻笑。
  慕容东升道。
  “占便宜的是咱们。”
  “喀喇汗损兵折將,吃了大亏。”
  “他不会甘心的!”
  “咱们不缺补给,慢慢等唄!”
  “不过,补给点人数不要太多,免得撤退起来太麻烦。”
  雪橇车其实是拆了马车轮子改的。
  载重不变。
  一个小队的哨骑带上两架雪橇车,累了还可以上去休息。
  跑路都比雪地骑马快一些。
  最关键一点。
  原本一个小队十二人,要带著二十四匹战马,或者更多。
  现在呢,四匹足够了。
  这得减掉多少粮草?
  干活儿的战马,跟养在马厩閒著的,消耗能一样么?
  精料能省下三分之二来。
  车里放上煤炉子。
  一个小队的巡逻队可以在野外坚持一整天。
  方圆五十里內。
  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住沈麟的眼睛。
  三天后,一切布置完毕。
  官兵们的积极性大涨,都爭著出去巡哨。
  等待有些煎熬。
  可这种煎熬没让沈麟久等。
  第四天,眼瞅著天黑了。
  北风呼啸,天上的雪依然在飘洒。
  西北方向,跑得最远的一队巡哨准备撤回。
  队长吴亮大声吆喝著。
  “赶紧把滑雪的痕跡抹掉。”
  “车尾的大扫帚绑好嘍!”
  “回营吃烤羊肉去!”
  突然间,雪地有些轻微颤动。
  副队张峰立刻扒开厚厚的积雪,把耳朵贴在冻土上。
  他是老西北人。
  他一向觉得地听比望远镜靠谱。
  特別是在这种能见度极低的雪夜。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