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亮剑之最强后勤,老李你飘了!> 第213章 天灾,人祸,巧合

第213章 天灾,人祸,巧合

  除了华北战场,整个世界的战局似乎都在急转直下。
  有人为原因,也有自然原因,还有各种歷史必然產生的巧合。
  人为原因当然是作为世界最后一块净土的米国还在搅动风云,丝毫没有亲自下场的想法。
  他们操控著武器、粮食、矿產三大战略资源,疯狂的攫取利益。
  全世界的財富在不断的扩大的战爭中,快速向米国转移。
  这是一种谈不上好坏的纯粹的利益行为。
  但他们的的確確成为了推动战爭的推手。
  全世界的黄金储备以每月数百上千吨的速度存入诺克斯堡的地下金库。
  全世界的技术人才以每月数万人的速度进入米国。
  財富和人才的匯集效应馋的张浩口水直流。
  奈何现在不是他出手的时候,也只能流口水了。
  人为因素还包括战爭贩子们对於战爭的无底线投入。
  从鬼子到汉斯、毛子,再到日不落及一眾欧陆国家,都在想方设法的榨取本国最大的战爭潜能,无所不用其极。
  战时管制、倾向性分配已经成为常態。
  在这种一切为了战爭的世界氛围中,普通人的利益遭到了剥夺,成为战爭机器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零件。
  生活本就艰难,战爭让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更加的艰难。
  人为因素最大的破坏无异於囤积居奇,攫取超额利润带来的竭泽而渔。
  於是,在汉斯把毛子拖下水之后,飢饿似乎成了这一年的主基调。
  雪上加霜的是这一年开年起,整个北半球的气候便很不友好。
  旱灾、水灾、雪灾、蝗灾、风灾、地震等灾害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横扫全世界,就连米国也因为乾旱引发的火灾、风灾和旱灾蝗灾等一系列灾害,夏季粮食產量下滑了近三成。
  严重的倒春寒和战爭,让欧陆的几个大粮仓收成欠佳,各国都在用本就不多的储备艰难度日。
  天灾和粮食的缺乏並未能阻止战爭的继续,反而加剧了战爭的残酷。
  地里长不出来就去抢別人的。
  西方的强盗逻辑在这一年展现的淋漓尽致。
  汉斯加强了对毛子的攻势和掠夺。
  日不落为了维持本土的战爭能力,对海外殖民地开展了挖坟掘户似的掠夺。
  大量资源、兵员被无敌的皇家舰队运往本土,为本土续命。
  米国人手握巨量战爭和生存物资满世界吆喝,从交战双方身上榨取数不清的油水。
  在日益恶化的世界局势当中,也有歷史必然產生的巧合。
  就比如鬼子的中南军团打通中南路桥之后,没有选择截断国府的后路,而是一路往西南打,与印支的日不落殖民地军队提前爆发了正面衝突,隨后香江等地便沦陷了。
  国府暂时没有失去西南的陆路通道,而是彻底失去了海上生命线。
  再比如渣渣意呆利居然真的拿下了北非。
  又比如慌忙撤离前线的毛子部队棒子附体,开车撞飞了米国派驻前线的观察员,导致两国刚开始的援助谈判失败。
  一系列歷史必然下出现的巧合再次给笼罩世界的战爭阴云加厚了很多。
  不过这些大面上的变化影响不到张浩。
  他一直在按部就班的做自己的事情。
  除去301师与华北方面军的一次短暂的大规模战斗,与急转直下的世界局势一比,整个华北都称得上风平浪静。
  张浩提前做的抗灾准备逐渐展现出成果。
  到41年六月份,人口迁移计划已经把近五百万中原人口送到了西域。
  另有约三百万灾民从豫中及淮河流域逃荒到了特別军事区。
  这些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因为大量的人口外迁,粮食压力大减,加上303军派遣的部队在当地兴建了不少水利设施和粮食储备仓库,理论上来说,不会再出现大规模的灾民饿死的情况。
  但这也只是理论而已,国府买办地主的敲骨吸髓,还是让这些地区出现了大批的灾民。
  在特別军事区,集体农场成为农业生產的主体。
  数不清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变成良田。
  大量的农机、灌溉设施设备、化肥农药的投入,使得特別军事区內的粮食產出稳定的增长。
  张浩的提前准备让原本会饿殍遍地的中原依旧保持著充足的生机。
  在西北五省,八爷对农业生產更加重视。
  不同的是,除了西域和西北大通道適合建立大规模的集体农场,其他地方依旧保持著相对落后的农业生產方式。
  为了保证粮食生產,八爷重点建设了河套地区。
  总部对在土条件较好的关中平原、晋中平原、河套地区施行土地再分配,给迁移人口和当地农户重新分配土地,统一建立新的水利灌溉系统。
  其他地区则施行减租减息,鼓励农户增加农业生產。
  巨大的投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今年的夏收基本可以满足本地人口和军队的消耗,等秋粮收穫,八爷就再也不用为填饱肚子发愁了。
  在整个华国因为自然灾害,出现了上千万的灾民。
  国府无力賑灾,却不想这些人口流向西北五省和特別军事区,对灾民百般限制。
  张浩可不惯人毛病。
  他向第一战区和第五战区增派了五万部队,专门收拢灾民。
  国府军胆敢阻拦,立刻会被按在地上反覆摩擦。
  张浩的疯名在外,实力强大,手里还攥著北方几大战区的命脉,根本得罪不起。
  对上面的命令,第一和第五战区阳奉阴违。
  对张浩收拢灾民的举动,全当做没看到。
  303军在外的部队接到命令,儘可能把失去生计的灾民转运到根,据地,能就地安置的就安置,不能就地安置的便送往西域。
  这年头,灾民的心理预期很低的,只要能有条活路就很好了。
  什么离乡背井、什么故土难离,都没活命重要。
  因为人口迁移计划的存在,华北等地的人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著。
  国府现在是鞭长莫及,明知下面的人蒙蔽视听,明知张浩是最大的“人口贩子”,却是无能为力。
  不仅不敢阻止张浩,还得在张浩这里摆出低姿態。
  求人就要有求人的样子。
  张浩自然不会放过敲竹槓的机会。
  换装下来的大批破铜烂铁交到了国府军手中,换回来大量的硬通货和特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