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亮剑之最强后勤,老李你飘了!> 第153章 拖拉机和三蹦子

第153章 拖拉机和三蹦子

  303军把鬼子揍了一顿之后,室內寿衣躺平。
  鬼子大本营没办法,把板垣征四郎等调回国內的將领又派到了华北,重新接手老部队。
  他们以本土来的补充兵员和武器装备重建已经大残的部队。
  八路忙著换装整训,国府军缩在自己的防区舔舐伤口。
  整个华北地区相对比较平静。
  毕竟要入冬了,几方势力打了那么久,得停下来养精蓄锐了。
  不过有一股势力並不老实,趁著各方都打不动的时机,到处搞串联。
  这股势力就是汪逆。
  汪逆派人游走於各个部队之间,搞拉拢分化。
  他们给出了高官厚禄,威逼利诱一股脑全上,还真让他们说动了不少处境不好的国府军和地方军阀,加入了他们所谓的“救国联盟”。
  汪逆的叛国的確给华国上下的抗战热情打击不小。
  有时候家贼比外敌造成的破坏更大,更严重。
  国府和鬼子私下眉来眼去,但对汪逆那是绝对零容忍。
  11月17日下午,军统的杀手在汉口对汪逆发起了锄奸行动。
  可惜行动失败,反而给汪逆落下口实,博得不少的同情分。
  禿子的脑袋总算还有些清醒,立刻对国府內部展开清查,把不少和汪逆暗通款曲的傢伙点了天灯。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不少杂牌部队的主官也被换成了校友会的嫡系。
  血腥的手段震慑效果明显,总算是剎住了这股投降之风。
  当然,八路这边对叛徒的容忍度直接就是负数。
  陕甘那些投靠了鬼子和汪逆的势力被八爷打的渣都不剩了。
  入冬后,华国地面上还在发生的大规模战斗几乎都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
  鬼子拼命对偏居一隅的国府施加军事压力,每天都会在西南几个重要城市和关隘投下几百吨的炸弹。
  第二次全球意见交流大会开启后,国府则勾搭上了高卢鸡和日不落,在西南大肆扩军备战,大有要全线反攻的架势。
  八爷跟吃了枪药似的,数万大军在西北横衝直撞,不到两个月就打通了河西走廊。
  然后十几万当地爱国民眾和两万多部队被发动起来,化身基建狂魔,在寒风之中不停的炸山挖土、修建工厂、打井挖煤、修建兵站仓储设施。
  要说整个西北谁最忙,那一定是张浩。
  他来到西北之后几乎每天都在高强度的工作,大批的设备、武器被他运到了各个交通节点的临时仓库。
  这些物资將在年后变成打通和保卫八爷西北大通道的保障。
  为了儘可能提高运货的效率,张浩从1981,不,应该是从1982定製了一批六十四轴的卡车。
  这种卡车被刘三友戏称为“公路火车”,满载可以运送小八百吨的货物。
  但这些卡车其实都是样子货,根本没办法在路上跑起来。
  张浩定製它们也只是当做大型转运平台而已。
  八百吨,似乎就是他单次运输能力的上限了。
  听著不少,但对处於战爭中又亟待建设的1939时空而言,总觉得有些不够用。
  为了儘可能缩短每次运货卸货的时间,增加有效的运输频率,9108仓库这边的人手已经增加到了近两千五百人。
  对应的,在1939这边,负责卸货转运的人力也不少。
  三好派了整整4000人给张浩调度,但仍然难以及时转运大批的物资。
  没办法,张浩只好提前把修路需要的大批叉车、铲车、吊车运过来,还在几个重要的仓储区建立了专门的龙门吊,来提高卸货的效率。
  老一辈的人不怕吃苦,但实话实说,能操作复杂机械的人真不多。
  张浩不得不用宝贵的时间开办临时的驾驶培训班,来教会战士们驾驶各种工程车辆。
  “小张啊,你这一个多月运了那么多东西,是不是忘了什么?”
  张浩正要走,被刘三友从卡车上拽了下来。
  张浩早就累糊涂了,睡眼惺忪道,“没忘啊,都是按清单运的。”
  “嘿嘿,你多久没好好休息了?”刘三友笑道,“你只管把货物运到仓储区,可你有没有想过专怎么把它们运到施工现场去?”
  “用卡车唄。”张浩不在意道。
  “对,就是卡车,而且得是重卡,你那边连叉车司机都不够,不提前把卡车运过去训练驾驶员,你得浪费多少时间啊!”
  “还有压路机、挖掘机、平道机之类的车辆驾驶员都得经过专门培训,你不提前把这些车辆运过去,到时候临时抱佛脚,来得及吗?”
  张浩听他这么说,清醒了一些。
  他翻开自己工作笔记查看起来。
  张浩和刘三友相处久了,发现这傢伙除了不敢卖假货,那是什么都敢做。
  张浩留了个心眼,把自己考虑过或是和其他人討论的事情记下来,防止上老刘的当。
  他一查,看到了几条自己之前和八爷的技术人员討论过的细节。
  “老刘,你是不是想给我推荐你们新下线的重卡?”张浩闷了一罐1982版的冰红茶,彻底清醒了过来。
  刘三友也不否认,“大马力的重卡好用啊,尤其是在西北地区,拉的多跑得快,关键是它皮实耐用又好维护,我们的部队用了都说好呢!”
  张浩眯眼道,“这么说我定的那些东风卡车你是不打算卖我了?”
  “哪能啊!”刘三友听他话头不对,赶忙找补,“你定的那些卡车都挺好,但是吧,跑跑货运还行,干工程確实差点。”
  “我是想你那边的施工窗口短、工程量大,用的著那些重卡我才给你推荐的。”
  听他这么说,张浩的脸色好看了不少。
  不过张浩可不会听他的忽悠。
  他定的那些卡车確实是用来运货的,不適合搞工程。
  但他也確实不需要多少重卡。
  问题就出在刘三友说的驾驶员的问题上。
  这边新產的重卡是好东西,运用了他带来的很多技术,比这时候小日子的同类產品还好。
  可他在1939那边却根本用不上。
  没有那么多合格司机,他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培训那么多司机。
  那边的技术人员建议他弄一批炮兵部队使用的带自卸的拖拉机和八吨王。
  无他,这两种东西只要不是傻子,很快就能上手。
  而且这些农机对环境的適应性更强,甚至都不需要专门去修便道就能在工地上疯跑。
  一听张浩又要买拖拉机和八吨王,刘三友差点哭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