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奋斗在大明> 第十一章 夏言的目的

第十一章 夏言的目的

  第十一章  夏言的目的
  周梦臣暗自思量,似乎是夏言是保翟阁老的,严嵩却是想要翟阁老往死里整的。而且严嵩赞成夏言的论断,此事与翟阁老无关,但是却说到收场了。
  的確这一件事情,或许真与翟阁老无关。
  但是他相信。外面的人相信吗?
  嘉靖皇帝最重视抡才大典,自然不能允许外面有人质疑。纵然嘉靖已经想封锁消息了。但是这一件事情是封锁不掉的。无非而今外面不知道,今后还是会知道的。
  嘉靖皇帝说道:“不管怎么说,翟阁老教子不严却是確凿的。不適合在內阁任职了。夏先生,总要给內外舆情一个交代。”
  夏言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陛下,臣以为事情应该光明正大。要么就派三法司,锦衣卫东厂,联合调查这一件案子,將这一件事情查得明明白白的。要么就按而今查清楚的来办。不枉不纵,这才是朝廷处事之道。”
  “內阁事关天下,进出之事,总要天下信服才行。”
  嘉靖皇帝听了,眉头微微一皱,隨即平復了。如果不是周梦臣观察细致入微。他都发现不了。
  嘉靖不想將事情搞大。瞿景淳私下给周梦臣的分析很明白了。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如果事情闹大,这一次考试的成绩就要作废,重新考试。如此一来,就会有数不清楚的麻烦事情。而今的嘉靖皇帝其实很討厌麻烦事的。
  严嵩见嘉靖脸色不好,立即说道:“夏阁老此言差矣,朝廷抡才大典,不可不重,在此事之上,不可不用重法,如果如此舞弊之案,仅仅是一个衙內公子承担,內外何以心服?”
  夏言说道:“怎么会是一个衙內公子承天,考官之中彭凤等十数人而今不是都被拿下来吗?臣以为一码是一码,此事上翟阁老自然是有过的。但是罪不至於此。还请陛下明鑑。”
  周梦臣心中有些疑惑。
  暗道:“没有听说,翟阁老与夏阁老之间关係有多密切啊?夏阁老为了什么,在这一件事情与陛下闹彆扭?”
  嘉靖皇帝一时间也有些疑惑,心中也在揣摩,夏言为什么力保翟阁老。
  嘉靖皇帝是聪明人。聪明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会想太多的。
  是的,嘉靖对翟阁老很不满意,已经准备换掉他了。在他看来,这一件事情也是水到渠成的,毕竟翟阁老能在內阁,某种程度上来说,全赖嘉靖皇帝暗中扶持,否则他也未必能在两虎之间,存活下来。
  严嵩要將翟阁老换下来。嘉靖是可以理解的。
  无非是见夏言不好对付,將偏夏言的中立派给打倒,即便再换上一个新的阁老,新上任的阁老在刚刚上位这一段时间內,也是不敢多发表意见的,老老实实的做事就好了。
  这让严嵩对夏言的形势更有利。
  在嘉靖预计今日,夏言与严嵩之间的爭斗中心,不是翟阁老,而是翟阁老候补人选。
  翟阁老虽然偏向夏言的,毕竟不是夏言的人。保一保,对上上下下有所交代,便是了。只是夏言保翟阁老的力度超出了嘉靖的预料。
  此刻嘉靖反而不再发表意见,反正他是皇帝,在政坛上具有完全的主动权。遇见看不明白,想不明白的事情,可以先缓一缓。
  但是严嵩却不能这样做。
  这一件事情本来就是严嵩的布局。他为了这一件事情不知道了多少精力,为得就是今日將翟阁老弄下去。而將翟阁老给弄下去,不是他的最终目的。这一件事情,而是他做下一件事情的前提条件而已。
  所以,而今这一件事情,容不得他有半点退缩。
  於是,他就与夏言对於这一件事情爭论起来。
  一个讲真凭实据,不枉不纵,一个讲朝廷顏面,內外观瞻。
  甚至谈著谈著都揭老底了,夏言说道:“臣听说,这翟汝俭在行事之前,与严阁老的爱子,喝得酩酊大醉,却不这无知小儿中谁之计?”
  严嵩听了,立即跪在地面之上,说道:“陛下,请为臣做主。臣子严世蕃区区小儿,不堪朝廷大任,而今不过是一个荫官而已。故而他好交游,好声色,与人喝酒酩酊而归,是十有八九的事情。夏阁老分明是指臣诬陷翟阁老,臣请朝廷调查,以证清白。”
  “好了。”嘉靖皇帝说道:“到此为止了。总要给一说法,夏卿,你说,在这一件事情上,朝廷当如何收场?”
  嘉靖皇帝对这一件事情,未必不知道。
  但是知道又怎么样?
  仅仅是怀疑,根本没有证据。
  而今就是查出来是严世蕃教唆翟汝俭做的。严世蕃也只需说自己是醉后胡言,朝廷也未必能怎么样?
  说来说去,还是翟汝俭自己蠢,怨得了谁?
  夏言说道:“陛下,臣以为这一件事情,此事毕竟是朝廷的丑事,不管怎么处置,都是遮丑而已。臣以为不应该局限於这一件事情,最好用另外一件事情遮掩住这一件事情。只要天下人都將注意力放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这一件事情就没有人怎么关注了。”
  这一下,连周梦臣都明白了。
  夏言的伏笔在这里啊?
  夏言之前证明自己有坏事的能力,而今推出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做交换。
  说得是这答应另外一件事情,这一件事情就没有人怎么关注了,言下之意,到时候怎么处置都行。
  嘉靖心中顿时一松,说道:“夏卿所言是何事?”
  夏言正色说道:“正是而今京师闹得沸沸扬扬的,三边总督所奏的復套之议。”
  周梦臣听了,心中一凛。这一件事情又转回来了。
  嘉靖听了,也陷入沉思之中。
  復套这一件事情在士林之中传得沸沸扬扬的,嘉靖也不是没有思考过。只是他內心之中很是矛盾。一方面,他也想建功立业,如果曾铣的计划能够成功,收復河套之地,重设东胜卫。那么嘉靖皇帝就完成了成祖以来第一军功。
  这对嘉靖来说,並非没有吸引力的。
  只是嘉靖心中也担心,復套这一件事情背后的事情。
  朝廷的开支嘉靖还是知道的。復套这一件事情,最少要动用大军二十多万,耗费银两数百万两,而且並不是说,费这么多钱就一定能够成功,凡是都利弊相当的。成功了自然是大利,不仅仅是军功,还有九边形式改变,大明北疆边防线,也能收缩不少,最少榆林,山西,等好几个军镇的边防压力都减轻了。直接减少了財政开支。
  但是万一失败了。
  那也是一个灾难。
  不用看別的,就看土木堡之变后的朝廷形式就明白了。
  大军出塞,自然是要挑选精兵强將的。一旦有失,二十万大军出了问题,大明九边防线,可以说是空门大开。任韃子蹂躪了。
  这一件事情,嘉靖也是需要时间去思考去权衡的。
  嘉靖沉吟片刻,说道:“此事关係重大,要慎重处置。”
  夏言说道:“臣的意思是,请陛下下令召曾铣回京面圣。当面陈说此事。如此一来,不仅仅北京,乃至天下人都会关注这一件事情。其他的事情就可以放一放了。”
  周梦臣明白,之前曾铣並没有回京,很多事情还可以有缓转的余地。如果嘉靖下令召见曾铣。復套之策,准与不准,总要有一个决断了。
  的確,比起科举弊案来说,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大新闻。
  科举弊案虽然少,但是隔几年都有几次,但是復套却不一样了,可以说是正统之后,大明对韃子最大一次主动进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