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弟子

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弟子

  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弟子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杨宏量的前程了。
  参与修歷固然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还不至於危险到必死无疑的地步。但是这一件事情,乃是钦天监內部,几乎全体参加的大事,杨宏量如果不参加的话,今后在资歷上,就会有很大的欠缺。
  纵然有周梦臣做后台,在很多事情上,也不是太有底气的。
  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周梦臣对弟子的感情,虽然比不上父母爱子之情,但也要为他们的未来多加筹划。甚至周梦臣不仅不能多照顾,甚至还要为他安排最艰险的行程。
  周梦臣安排杨宏量为其中一个小队的领队,从北京南下,一路走陆路,从保定,真定,卫辉,开封,南阳,襄阳,武昌,岳阳,长生,桂林,广东,海南。可以说是派出所有小队之中行程最远。工作量最繁多的一队。
  他们每到一地都停留数日测量经纬度,並测绘星图等等。
  到了海南之后,杨宏量还要在海南多待一段时间。盖因,地球半球的很多星辰,在北方人看来都在地平线下面的。越往南方看得越多。而海南已经是大明最南方了,在海南自然可以多发现一些南方星辰,並將这些星辰標註在这星图上。
  其他各路,即便是去云南的。与西北的,去朝鲜的。即便路途遥远,也不及杨宏量这一队任务繁重。
  周梦臣估计,一两年之后,杨宏量从南方回来,测量天下的事情也就完成的差不多了。
  一想起一路上的艰难,周梦臣对杨宏量的语气之中就多了几分和蔼,说道:“此去南方,不要太著急,保重身体为要。”
  杨宏量说道:“弟子明白。”
  周梦臣说道:“你是我弟子之中,第一个出去办事的人,务必多谨慎些,数字上的东西,是容不得一点差错的。”
  杨宏量说道:“弟子明白。”
  周梦臣看著杨宏量,其实杨宏量与周梦臣年岁相仿,甚至比周梦臣还大上几岁,只是徒徒有一个师徒名分而已。该交代的也都交代了,杨宏量也不是小孩子了,不用交代的事情,也不需要多交代的。
  周梦臣拍著杨宏量的肩膀说道:“好自为之吧。”
  杨宏量说道:“弟子此去远赴万里之外,还请诸位师兄弟与师傅多多保重。”
  这一件大事,周梦臣几乎所有弟子,乃至於外门弟子都来相送了。
  刘修水终於忍不住了,对周梦臣说道:“师傅,弟子想跟隨这三师弟一併出去,还请师傅成全。”
  周梦臣微微皱眉,说道:“你为什么想这样做?”
  刘修水说道:“弟子这么多天学习治水之道,发现古书之中的治水之法,太过笼统,涉及水性,都是大而言之的,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操作,而做实验的唯有本朝徐武功,水箱放水实验。但是依然是大而言之,很多细节並没有体现。”
  “师傅说过,本门做学问,数字是最好的工具。而水利之学,几乎没有什么数据可言。弟子觉得而今治水第一要务,不在於在书桌前空谈,而是亲自去测量黄河河道。”
  “唯有搞明白这些,才能有的放矢,黄河九曲,曲在何处?多少角度?黄河上清而下浊,清者有多清含沙量多少?浊者有多浊,含沙量又有多少,下游有地上悬河之势,那么黄河河底与河堤高度差有多大,黄河河底到底有没有高过附近地面?”
  “这些东西,都不是坐在书桌前能够得到的。故而弟子请命,与三师弟一起出去,也可以为三师弟打打下手,沿途也考察一些各地河流,同时想办法搞一套测量河道的办法,方便將来测绘黄河。”
  周梦臣听了刘修水的话,心中有些欣慰,说道:“你能言及於此,可见学问是入门了。只是你而今年纪还小了,等几年吧。”
  周梦臣虽然对刘修水的学问有所长进,明白关键所在有些高兴,但是依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刘修水。
  一方面是周梦臣对刘修水並没有报太大的希望。周梦臣对刘修水更多是出於对刘天和的报答。其次,周梦臣知道,测绘黄河水情,乃是一个比测绘星图,经纬度更加难困难的事情。
  杨宏量他们出去,测绘的坐標更多是天象,不用精確到某一个地方,也不需要跋山涉水,非要到某一个地方不可。
  但是测绘黄河就不一样。
  且不说黄河主干道,有相当一部分不在而今的大明境內,要到蒙古人的地盘上去。更不要说黄河上游有多少艰险的无人区,想要准確的黄河水情的数据,是一件比这一次测绘天下要艰难万分的任务。
  死上一两个人,甚至整整一队人都有去无回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周梦臣才不愿意刘修水做这样的事情,也不相信刘修水能够做成。
  刘修水还想说话,但是周梦臣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其他地方了。
  所有人都到齐了,周梦臣端起酒杯说道:“祝诸位一路顺风,早去早回。”
  隨即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其余的人纷纷饮了这一杯送行酒。
  於是数十辆马车从钦天监出去。总体上来每一队都有三四两马车之多,其中一辆马车是专门改造过的放置钟錶之外,其他的马车都是装运人员与行礼的,这倒是可以隨便更换的。
  周梦臣目送这些人离开,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气。
  等历局再忙起来,估计就是在所有数据都匯总到北京之后了。
  周梦臣心中暗道:“我是时候將心思多放在科举上了。毕竟明年春闈已经不远了。”
  说起来,距离明年春闈也也就几个月的时间了。这几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只是比起周梦臣拉下的课业,恐怕时间是有一点短的。
  一起在这里的瞿景淳似乎看出了周梦臣的心思,说道:“如果你在时文上有什么不懂,可以来问我。”
  周梦臣说道:“那是自然。”
  在这方面,周梦臣还是比较相信张居正。
  一来是两个之间的关係亲密,二来在他印象之中张居正的科举成绩似乎也不错。如果太差了,也不可能成为大明內阁首辅中的一员。虽然瞿景淳有榜眼之名,但是在情感之上周梦臣更相信张居正。
  周梦臣本人不想太麻烦张居正。
  毕竟张居正也是要考进士的。这一次科举对张居正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毕竟对於周梦臣来说,科举这一件事情,不过是锦上添,即便没有科举这一件事情,周梦臣而今的地位也不会太大的变化。但是对於张居正来说,却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如果张居正考不中的话,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张相,只能成为周梦臣的幕僚了。
  如果真这样了,周梦臣就有些过意不去了。
  不过,周梦臣还是將让选老师的责任,让张居正为自己斟酌。
  而今周梦臣的权力与地位,寻一二名八股名家作为老师,自然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夏言给周梦臣介绍的国子监高拱。还有一些其他官员,或者非官员。只是周梦臣对八股文的世界,还是不大明了。
  还是让张居正这个行內人来替自己来选比较好。
  只是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张居正一听周梦臣,又知道瞿景淳说过这样的客气话,二话不说,就给周梦臣选定了人选。不是別人,正是瞿景淳。甚至张居正自己也想得到瞿景淳一二指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