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奋斗在大明> 第九十一章 入京序幕

第九十一章 入京序幕

  第九十一章???入京序幕
  “啪”的一声。
  两扇大门在周梦臣面前关上了。
  周梦臣看著黑色大门,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是好。只能嘆息一声。
  在王永寧一行人走了之后,周梦臣本想与李言闻谈一下,討好一下自己的老丈人。
  只是他老丈人,可不想让他討好。几乎是將周梦臣赶了出来,让周梦臣无语之极,心中暗道:“算了,先回去探探王家的底气。其余的事情,等等再说。”
  周梦臣却不知道,李云珍正被李言闻质问。
  “说吧。”李言闻说道:“你与周梦臣什么关係?”
  李云珍浑身一颤,就好像是一个小白兔在大灰狼面前一样。
  李言闻怒火中烧,说道:“说啊。”
  今日李云珍著急,去叫周梦臣的时候没有注意情况。被人看见了。自然有人告诉了李言闻。在加上李言闻今日观察到的东西,內心之中早已篤定了。只是想让李云珍给一个准话而已。
  李云珍很少被李言闻如此训斥,眼泪在眼睛之中打转,说道:“我与周世兄之间,发乎情,止於礼。没有其他。”
  李言闻今天憋屈之极。说道:“你还有理了,看我就是管你管的太少了。这才如此败坏我李家的名声。”
  “我没有-----”
  李言闻说道:“你还跟我狡辩!”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標准。
  在这个时代,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一旦与別人有关係,不管是什么关係,是发乎情,止乎礼,未及於乱也好,是山盟海誓,约定终身,或者是滚过床单也好。
  这些都是会被人侧目的,也说不清楚的。
  李言闻怒气冲冲,推门而出,大声说道:“来人,送小姐去她自己的房间,从今天开始,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她踏出房间一步。”李言闻好像想道了什么,补充道:“还有,打小环十板子。”
  立即有下人过来,好一阵子安置。这才算是告一段落了。
  李言闻以手支头,只觉得脑门上有一根青筋,在崩崩直跳。
  忽然一只手,按在李言闻的太阳穴上。李言闻瞬息之间,放鬆了一些,来人乃是李言闻的结髮妻子,也是李大郎二郎,李云珍三个人的母亲。
  老夫老妻两个人,就这样一个坐著,一个给另一个人按头。
  “好点了吗?”李夫人说道。
  李言闻说道:“哎,都是被气的,是好不了的。”
  李夫人说道:“周家那孩子看上去不错,你为什么不给他好脸色,而且云姐一心都在他身上,你这样棒打鸳鸯,孩子们会恨你的。”
  李言闻说道:“你还帮他说话,都是你惯的。丟尽了李家的脸。”
  明明是自己宠溺女儿,此刻却来指责妻子。李夫人也不跟他计较,说道:“好,好,好,都是我的错,但是如今是谁的错,也没有意义了,这事情总要收场不是吗?”
  “你准备怎么收场?”
  李言闻嘆息一声,说道:“不知道。或许-----”李言闻神情有些颓废,继续说道:“我们应该回老家了。”
  李言闻想来想去,或许这是他想出的唯一的办法。
  王永寧的所有的权威都是寄生於大明政权之上的,但是真到了乡下的话,很多地方即便是大明朝廷的话都不好用,更不要说一个小小的道士了?否则很多大明基层,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的械斗是怎么来的。
  李言闻行医手段还在,想躲起来。自然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只是,如此一来。李言闻拼搏一辈子打下的基业,打下的关係网。就不能维繫下来了。
  不到万不得已。
  李言闻不愿意走这一条路。
  至於周梦臣与李云珍关係,李言闻根本没有多想。如果没有王家这一回事,他或许生气,但也会考虑一下李云珍的心意。只是而今,李言闻哪里有心思想这些东西。
  李夫人说道:“那么二郎的婚事该怎么办?”
  李言闻沉吟片刻,说道:“我去通知顾兄,提前办。总之要在四月初一之前给办了。”
  他才不想掺和周梦臣与王家之间的事情。
  周梦臣回去之后,通过县衙的路子,很快就打听清楚王家的底气。
  至於王家就是一个暴发户而已,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唯一值得关注的就是王永寧的的师傅。陶仲文。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陶天师。
  周梦臣暗暗皱眉。
  只要稍稍打听一下,就知道陶仲文是如何的炙手可热。
  可以这样说,在大明,陶仲文见到皇帝的时间,要比內阁中人见皇帝的时间还多。
  別的不说陶仲文。只说陶仲文的待遇,现在的陶仲文,已经是礼部尚书衔,加授少师,仍兼少傅,少保,史评“一人兼领三孤,终明之世,惟仲文而已”。如果陶仲文不是道士,单单看这个名头,定然以为这个人,是一位名臣。
  而陶仲文却是一个道士。对国家没有什么贡献的道士。
  这简直是一种讽刺。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大臣,都知道嘉靖皇帝对道士的迷恋,依旧前仆后继的上书,就如同石金一般无二。都被贬了?在士大夫们心中这太不像话了。
  陶仲文威势如此凛然,从京师到地方,都给陶天师面子。
  这也是为什么,王家能走通吏部的路,將吴县令一剥到底了。
  唯一让周梦臣稍稍放心的是,他要面对的不是陶仲文,而是陶仲文的弟子。
  如果是陶仲文本身,以周梦臣而今的能力,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而陶仲文的弟子,毕竟不是陶仲文本人。不过是狐假虎威而已。
  不过,在周梦臣的关係网之中,能对抗王永寧的事情的人,只有武冈王。
  周梦臣立即去拜见武冈王。
  武冈王听了周梦臣的话,轻轻一笑,说道:“放心。区区一个道士而已,他在武昌城中还翻不去什么浪来,要不要我派人打断他的双腿,给他一个教训。”
  周梦臣听了之后,內心之中,一阵茫然。
  武冈王在楚王一脉之中,还算差不多的,但是依然一声声要砸断別人的腿,似乎大明的藩王从来都是如此霸道。
  周梦臣说道:“王爷见谅,我也不好因为如此小事伤了双方的和气。”
  武冈王说道:“周兄放心,你与我有救命之恩。区区一道士,他在京师怎么做,我管不著,但是在武昌城中,我楚王一脉说什么就是什么,就是將官司打到北京,这道士也得不了什么好。”
  周梦臣心中苦笑,心中暗道:“你不在乎,我却是在乎的。”
  他內心之中从来是很清醒的。
  属於他自己的力量,其实也就是养济院一摊子事情,或者再加上周家村的周氏族人。其余的力量都是他能借过来的。而不是自己的。
  別人的力量,用用就行了。
  別人肯帮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肯帮忙,也在情理之中。周梦臣从来没有想过完全用別人的力量做任何事情。他今日来,不过是担心王家用阴招而已。他连忙说道:“王爷,有所不知。前番黄公公,叫考教过我,问的就是日月之食的问题,我早已测定,本年四月初一,是有日食的。这王家正好撞到门上来,我正想他们大作声势,好让武昌人都知道这一件事情,也让区区贱民能够传播开来,也算是我一点点小小的私心吧。”
  武冈王听了,笑道:“你原来是这个意思,我岂能坏了周兄的好事?不过,你真能测定吗?”
  武冈王心中有一些怀疑。
  说实话,日食测算一直古代天文学最高端部分之一。即便而今大明钦天监,也不能很好的掌握,弄出很多次,测食不食。没有测出来,偏偏日食了。搞得钦天监上下很是狼狈,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从正统年间就陆陆续续开始了,到而今已经小一百年了。朝中主张重修历法的声音也此起彼伏。只是一直没有推进下去,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武冈王对周梦臣还是有些信心的。
  毕竟武冈王是跟著周梦臣当初绝地逢生的。对周梦臣的信心是有惯性的,但是即便如此,武冈王依旧担心,要知道这不是別的,是所谓的天机啊。
  周梦臣说道:“请王爷放心,我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吃这一碗饭的,决计没有差错。”
  武冈王说道:“那我就放心了。”
  周梦臣说道:“只是我担心王家手脚不乾净----”
  武冈王说道:“你放心,武昌城外面的事情,我管不著,但是武昌城內的事情,我还是能说了算的。另外也祝你一战告捷,从此平步青云,在北京也不要忘记了我这个老朋友。”
  周梦臣一愣住了。
  武冈王笑道:“你如此做,不就是想广传名声,好传到陛下的耳朵之中,下詔召你入京。毕竟武昌城说大,也大,是湖广省会。但是说小,也小,天下的中心。却是在北京。”
  周梦臣心中猛然想起武冈王说的对。
  之前周梦臣那番话,是不想武冈王介入太深,让他胜之不武。但是此刻他忽然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