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反对新法的人
王安石的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首先出手的,是御史中丞吕诲,他控诉王安石变法十大过失,在朝廷中引起轩然大-波。
赵頊知道想变法成功,必须要有坚定的立场,当下坚决站在王安石这一边,將吕诲贬为地方官。
王安石又举荐吕公著代替其职。
然而,吕诲只是保守派的牛刀小试,他们接著会发动猛烈的攻击,战爭才刚刚开始!
王安石,你別太得意!
不久,反对新法的风暴颳起,来势凶猛!
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二月,韩琦上疏反对青苗法,认为青苗法不论贫富,一律按户等配借青苗钱,上三等户及坊郭大户本是兼併之家,也可贷给青苗钱,这种做法根本不能“抑兼併、济睏乏”。
韩琦,是个比王安石务实的人,他通过在民间的考察,了解到了青苗法的弊端,所以,恳切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个建议,应当来说,是个很好的建议。
我们人,面对別人的建议,首先要思考的是,人家说的对不对;其次,才发表自己的看法。
可惜,王安石不是这样的人,面对別人的建议,他一律不接受!
赵頊看了韩琦的奏疏,一度动摇了变法决心。
他对执政大臣说:“韩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朕始谓可以利民,今乃害民如此!且坊郭安得青苗,而亦强与之乎?”
王安石把韩琦的奏疏拿到“制置三司条例司”,逐条批驳,公布於天下。
韩琦见了,继续上疏,申辨愈切。
此后,韩琦一发不可收拾,还对“免役法”、“市易法”等提出了反对意见。
王安石见了,忙去做赵頊的思想工作,跟他灌输成大事者,就要专断独行,就要坚持己见的思想。
赵頊知道,要是不制止韩琦的反对的话,变法根本无法实行,当下在熙寧六年二月,让韩琦还判相州,让他荣归故里,实际上就是回乡养老去了。
韩琦回到家乡后,於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六月,在相州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八岁。
赵頊拋弃韩琦,实际上,就是等於放弃了大宋的稳定统治。
不过,赵頊知道韩琦是个忠臣,所以,他御撰墓碑,给他极大的荣耀——“两朝顾命定策元勛”。
韩琦虽然没有击败新法,但是,反对新法的人前仆后继。
欧阳修也站出来反对新法,他连上《言青苗钱第一札子》和《言青苗钱第二札子》。
第一封奏摺,欧阳修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取利於民不对,请求除去二分之利息,只让百姓交纳所借官府的本钱。
他认为,官府放债,每一百文要二十文利息,这同样是取利,“不许取三分,而许取二分,此孟子所谓以五十步笑百步者”。所以他认为一定要让天下百姓明白,取利並非朝廷本意。
第二,对於遇灾伤、本料钱未曾交纳以及无力交纳或顽猾拖延不纳的人家,不再给他们借贷,使各户免於积压拖欠,官吏免於鞭扑催驱,官钱免於过久损失。
第三,针对出现让百姓强行摊派青苗钱的弊端,朝廷屡下指示,反覆要求州县官吏不得强行散发给百姓。然而诸路的提举、管勾等官吏却“以不能催促尽数散表为失职,州县之吏亦以表钱不尽为弛慢不才”,他认为应当罢免提举、管勾等官,真正实现让百姓自愿选择用不用青苗钱,而不是强迫使用。
应该说,欧阳修对青苗法的看法符合当时青州百姓的实情,合情合理,但在当时轰轰烈烈改革的大形势下,奏摺不可能得到朝廷批覆。
欧阳修看到“今年二麦才方成熟,尚未收割”,已系五月,又该到了散发秋料钱的时候了。然而,因为当时夏料钱尚无一户交纳,若又散发秋料钱,积压拖欠,白白的使官钱受损失。
欧阳修当下擅自指示包括青州在內的京东东路各州军,命令他们不得表散秋料钱,另外听候朝廷指示。
他为了说明情况,才有了第二封奏摺。在奏摺中,他认为春中表散夏料钱尚能惠於民,秋料钱则当废止。一方面因为百姓丰收之年,因收成好而无需再散发;另一方面百姓饥荒之年,则夏料钱尚不能交纳,再散发秋料钱,无非让百姓负债更多。因此提出止发秋料钱。
欧阳修的这种擅自止发了秋料钱,相当於先斩后奏,罪过非同小可。
这个把柄很快被改革派抓住,想藉此搞死他。
最后,还算赵頊明智,顾及到欧阳修是三朝元老,年高德劭,朝野上下甚有威望,当下並未治其罪。
欧阳修为此专门上表《谢擅止散青苗钱放罪表》。
他反对新法,是因为看到了新法的弊端,赵頊在这些老臣的规劝下,想停止青苗法。执政的曾公亮、陈昇之等人乘机附和,也要罢免青苗法。
王安石多方辩驳,赵頊仍然认为应听取各方面的建议。
最⊥新⊥小⊥说⊥在⊥⊥⊥首⊥发!
王安石见皇帝不能坚持,当下称病在家,继而请求辞官归隱。
韩絳等人忙去规劝,赵頊也挽留王安石。
王安石当下陈数朝廷內外诸官互相依附勾结的情况,进言皇帝要不畏流俗,心怀天下。
赵頊再次被王安石说动,把朝廷里面反对新法的人贬出朝廷。
然后,王安石重用自己这一边的人,其中吕惠卿尤其得到王安石的重用,因为,他坚决站在王安石这一边。
坚决站在自己这一边的,哪怕无理,也立场坚定,这样的人,要不是铁哥们,要不,就是投机分子。
很不幸的是,吕惠卿正是投机分子。
欧阳修的录取的弟子苏軾,也站在了反对新法的一边,从此开启了他的宦海浮沉,也开启了他大文豪的道路。
关於苏軾,我们后面再说。
韩琦、欧阳修、苏軾等人,都不是对新法发动最猛烈攻击,他们只是要新法改善得更好,没想完全推倒新法,搞垮王安石。
只有一个人,一心要推倒新法,搞垮王安石。
这个人,就是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