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华娱青葱岁月> 第132章 与两校的交流1

第132章 与两校的交流1

  第132章 与两校的交流1
  华逸尘在阳光的映照下醒来,枕边已然空荡荡的,不过还残留著些许余香,让他心底泛起一丝情意缝綣的感觉。
  他伸手拿过手机看了看时间,发现一条简讯存在,备註显示是安导:“华製片,今天的红薑片我已经喝完了,超甜!“
  “这么早就喝了。”华逸尘有些哭笑不得,这才上午8点多,把药当吃?
  他回復简讯道:“有那么甜吗,感觉没那么甜吧。”
  很快,安导回信道:“超甜,代表我的心情。”
  华逸尘一下子就明白了,脸上不自觉地露出笑意,看来安茜是被自己感动到了,那俏皮的话语里满是高兴的味道。
  “一切顺利。”
  “你也顺利。”
  两人互相回了条表达顺遂之意的简讯后,华逸尘便起床洗漱,接著往公司而去。
  公司最近事务繁忙,財务忙著核对剧组帐目,人事保障后勤工作。
  不仅要確保剧组能正常运转,人事那边还得招聘大量人员。
  华逸尘到公司的时候,搭乘的电梯里不少人都是来应聘各个部门岗位的。
  在电梯里彼此都不认识,到了应聘的时候,那些人发现他是老板,脸上露出的惊讶神情,让他觉得別有一番趣味。
  眼下只是应聘阶段,具体要招哪些人倒也不用太著急。
  手里有大把的简歷,到时候百里挑一,这也算是hr理论中奉行的“走量取精”的小玩法。
  他也不用亲自面试所有人,各部门组长面试的时候,他去旁听一下就行。
  他找到钟诚和杨光,吩咐他们查找些资料,然后对照文旅方面的文件以及国家出台的“试行”文件,来製作影院经营规划文档。
  这两人已经调到规划部担任组长和副组长,之前答应过给他们升职加薪,如今工作起来那劲头十足,从他这拿了些资料后,立马充满干劲地忙活了起来。
  华逸尘在公司里待了一整天,与钟诚、杨光一同將影院经营规划的大致框架草擬了出来。
  等到第二天,他便带著这份草稿前往两所学校。
  “电影院!你小子玩这么大?”
  在中戏校园里,高雄看著身旁的华逸尘,著实吃了一惊。
  他原本还盘算著找个时间跟华逸尘好好聊聊,没成想华逸尘倒主动找上门来了。
  主动找来也就罢了,居然是为了电影院方面的合作事宜。
  华逸尘的公司不是一直在搞电视剧吗,靠著上一部短剧成功创业,眼下一部常规剧算是上岸了正轨,照理说沿著这条路继续发展下去,已是展现出不小的潜力了。
  可万万没料到,电视剧事业刚有成果,转头就想涉足电影院领域了。
  要说发展电影相关业务,那还能理解,毕竟影与视本就相通。
  但直接朝著电影院这样的“上层建筑”迈进,这跨度著实有点大。
  “国家正在推行数字影院发展,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就想尝试一下。”
  听了这话,高雄不禁对自己这个学生高看了几分。
  同龄的毕业生,大多目光都局限在职业圈子里打转。
  有了足够的阅歷后,眼光或许才能上升到关注整个行业。
  要是运气好积累了资本,格局顶多也就放大到整个市场层面。
  而在他看来,唯有具备企业家思维格局的人,才会把目光聚焦在国家政策层面。
  毕竟国家出台的任何一份文件或者公开的发言,都足以让整个行业以及市场发生重大改变。
  就像华逸尘提到的数字影院,估计行业里大部分人都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就连学校里的一些领导,都不太知晓国家对行业做出的这一调整,导演系和摄影系的教学课本上,数位化相关理论也只是作为选修內容,实践课程更是少得可怜。
  在这样的情形下,华逸尘却能著眼於此,並打算付诸行动,这给他一种很有前瞻性的感觉。
  “大佬之姿。”
  高雄为人开明又幽默,跟自己的学生交流时也没摆什么架子,还打趣了一句华逸尘。
  华逸尘付之一笑,便跟著老师来到了副院长的办公室。
  要是没老师帮忙,想要见到中戏的副院长,不知道得费多少周折去疏通关係。
  有老师带著,就能直接上门见面,这也算是学院派的优势了。
  刘立滨,中戏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在经过高雄的介绍后,五十来岁的脸上也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別的暂且不说,单就一个毕业还不到一年、年仅23岁的年轻人,能把事业的著力点放在行业改革的风口浪尖上,这就显得很与眾不同。
  让他仿佛看到了当初国家大力兴办各大艺术学院时,那群有著长远目光、在改革浪潮中拼搏奋进的“年轻”老知青所能拥有的长远目光的影子。
  对於这个有点特別的学生,刘立滨来了兴致,一边拿著那份草稿文件翻看,一边问道:“小华同学,你是怎么考虑这件事的?”
  高雄坐在一旁,翘著二郎腿,饶有兴味地看著华逸尘,想听听他怎么说。
  华逸尘缓缓开口道:“在副院长和老师面前,学生也不藏著掖著。之所以想跟学校合作,是希望我正在筹备的电影院事业,乃至我的整个公司,能有一份文化背景加持,这样往后跟官方打交道的时候能更顺畅些。”
  刘立滨和高雄听了,都点了点头,其实就算华逸尘不说,他们也能看透这层目的。
  就拿当下的数字影院和数字电影来说,资本市场才刚刚放开,大量的资源和渠道还掌握在国家或者国企、央企手中,正处於慢慢释放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想要发展这类新兴事业,必然要频繁地与官方沟通协作,找民间的资本市场没多大用处,资本市场目前还没掌握相应的资源和渠道。
  中戏也好,北电也罢,很多老一辈的校领导,如今都在文化相关部门任职。
  要是学校能和华逸尘达成合作,让华逸尘的公司具备了这样的文化背景,那在起跑线上就比其他资本领先了一步,起码办事效率会更高,官方的各类审批流程也不会故意为难、设置阻碍。
  华逸尘接著又说:“而我能回馈给学校的,就是会单独留出一块数字荧幕,拿出一个放映厅,
  专门供学校的学生、老师使用,也方便学校的人脉运转。”
  刘立滨听了,微微抬了抬眉,说道:“你展开说说。”
  高雄的兴致也更浓了几分,目光紧紧地落在华逸尘的脸上,等著他继续往下说。
  华逸尘继续说道:“虽然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依旧是胶片电影,可数字电影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其一。
  其二,不管是欧洲三大奖,还是別的什么国际奖项,数字影片相较胶片影片,优势是比较明显的。
  就拿咱们学校导演系和摄影系的学生来说吧,他们即便有心去拍摄数字影片或者短片,可因为经验和技术方面有所欠缺,拍出来的成片质量肯定会欠佳。
  而我提供这么一个放映厅,能让学生们提前把自己的影片拿去放映,先在大荧幕上直观地发现影片存在的不足之处。
  然后他们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去重新剪辑或者重新拍摄,让影片质量得以提升,最后再送去参评各大奖项,我觉得这对学生们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对咱们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应该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听完这番话,刘立滨和高雄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思索著这一合作提议的可行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