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女钳工[六零]> 第33章 咱身后站着八万万同胞

第33章 咱身后站着八万万同胞

  翻了个身。
  又翻了个身。
  林巧枝睁开眼睛。
  她有些睡不着。
  她脑子里嗡嗡的, 总是回荡着那些像是齿轮啮合一样嵌入脑海里的话“偏我生的女儿心是铁做的”“养你有什么用”“供你吃供你喝供你读书”
  她努力不去想。
  可越努力不想,脑子偏偏越想。
  一连几天都没睡好,辗转反侧, 彻夜难眠。
  好像有小蚁虫在啃噬心脏,爬进了她的大脑。
  她眼圈发黑, 脸色也发沉。
  俨然是翻版黑脸王柏强。
  谁见了都绕着她走, 说话都小心翼翼的。
  “多谢了。”方子勤拿回了找林巧枝帮忙的工件,轻声关心问,“你没睡好吗?”
  林巧枝嗯了一声:“择床。”
  她就是择床而已!
  她一遍遍给自己催眠,坚定这个信念,白天更加卖力地工作, 挥洒汗水,让身体疲惫。
  几天之后,总算驱走了那些小蚁虫。
  她也渐渐适应了宿舍的生活。
  是有点小,可原来住的也并没有特别宽敞, 不难适应。
  是会有夜班的进出,可她本来也该起床了, 白班和夜班交班时间都是规划好的。
  身体是累了一点。
  可她精神却逐渐放松下来。
  没有人会忽然坐到她的床边, 拉她的手,“巧枝,你弟弟找了几个工作……”
  也不会在吃饭的时候,耳朵里忽然听到老家某个亲戚遇到困难,爷奶想她,三嫂家大安哥也想学钳工,他爸的某个工友想让她帮点小忙, 还有给她介绍对象……
  甚至,江红梅爆发的那场大吵。
  让家属院议论的声音都莫名平静下来。
  连好心来劝她的都少了一些。
  林巧枝走在食堂里。
  穿梭在宿舍和厂区之间。
  好像感受到一缕缕自由的风。
  她心里前所未有的踏实。
  “上工啦!”
  她从楼梯一跃而下, 风吹得发丝昂扬。
  她的工友们也在笑着飞跑,惊呼:“快点快点,上工要迟到了!”
  树叶吹动斑驳光影,落在这群年轻女孩的面孔上,一路照着她们向前跑。
  这时,林巧枝十七岁。
  ***
  林巧枝兴奋地飞奔到厂后头那大片空地。
  样机要验收了!
  王柏强正带着一群人,拿着铁锹和铁铲铲土修斜坡,堆地形。
  林巧枝旁边工具堆捡了一把铁锹,也兴冲冲地跑上去:“我也来。”
  王柏强没让她铲土,给她丢了一根棉线和角尺:“你去测地形,对照技术手册,坡度、长度、高度、起伏所有数据都照着验收地形标准来,只能高不能低。”
  林巧枝点点头:“标准是该严格一点,这样送上去验收才不会出岔子,咱们去广交会也更有信心。”
  “明白就好。”王柏强欣慰,跟要求高的人说话就是舒服,一说就明白,“去吧。”
  他转头就又去骂人,骂准备验收地形的人干活敷衍,降低难度,生怕拖拉机验收不过是吗,骂装配组磨蹭,骂准备这么久了连验收功能都整不清楚。
  反正是看一切都不顺眼。
  林巧枝都已经免疫了。
  自从样机逐渐接近完工,王柏强周身气压就越来越低。毕竟他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一人挑起大梁。
  厂里投入了那么多的资金,大批量的原材料,消耗了那么多的工人工时,简直是在烧钱,花的是国家勒紧裤腰带省下来的经费,多少小厂砸锅卖铁都抠不出的钢铁原料,如果失败了,一切就打水漂了。
  打水漂还能听个响。
  失败了只能得到一堆钢铁废料。
  那是多少农民的血泪,多少工人的汗水。
  所以王柏强总是很暴躁,比之前在学校脸色更黑沉,对各方要求也越发严苛。
  她之前还紧张兮兮的。
  时间久了,她?*? 发现只是不符合预期的工件和结果才会让他暴躁,要是完美满足他挑剔的要求,反而能缓解他的焦虑。
  她还偷偷观察到,有的时候他不是真的生气,但脸一黑,人一骂,嚯,效果倍儿好!效率和合格率都上来了!
  林巧枝甚至还偷偷学了下,觉得还蛮管用的。
  她拿着棉线和角尺,按照设计要求一个个去测量坡度等细节。
  大概一个多小时,总算所有要求都达标了。
  最后检查了一遍拖拉机。
  加上机油、柴油、冷却水。
  厂里去年驾驶技术大比拼的冠军工人,坐在驾驶室里,听指挥驾驶。
  “轰轰轰——”
  发动机发出燃烧轰鸣声,新机械启动所有的钢铁零件在高速磨合,发出刮人心脏的声音。
  在旁边围观的人很多,厂长温东鸣站在人群里,手紧紧的握着面前的围线。
  路锋,乔元、翁工良等厂里一众高工,还有他们组内的钳工,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台启动的拖拉机。
  林巧枝屏住呼吸。
  “发动机过!”
  “挂挡调速。”
  “一档好。”
  “二档好。”
  ……
  “加大牵引力爬坡。”
  拖拉机朝着前方斜坡驶去。
  忽然一声“咯铛”声底盘蹦出来。
  迅速变成周期性的“咯铛、咯铛”声,爬坡越高响声越密集。
  车身都剧烈抖动起来。
  “停车——”
  林巧枝猛地站起来。
  心也紧跟着一下提了起来。
  这明显是传动系统的问题!
  “是齿轮啮合间隙?”
  “还是轴承安装孔位偏移?”
  林巧枝边想边跑。
  她们一组人都朝着拖拉机急跑过去。
  线外围观的温东鸣也一拉围线,连忙弯腰钻了进来。
  王柏强脸色铁青,亲自上去试了试,感受整个车身的抖动。
  又请路工看了看。
  路锋拍拍他的肩膀,宽慰:“传动系统或者液压系统的问题,不一定是大问题。”
  下来之后,他只道:“拆。”
  所有人都一拥而上,前来帮忙,听指挥,拆卸拖拉机。
  这时候没有什么组别,也没有什么级别,大家只有一个身份——他们是红旗人。
  众志成城,不一会儿,他们就把这个拖拉机拆开,
  然后就发现传动系统齿轮、轴承里都是油。
  把一个个零件仔细排查过去,发现有两个工件在合体的时候,出现了一道很小的缝隙,影响了机械密封性。
  王柏强拿随身的标尺一测量,眉头深深皱起:“缝隙有0.14毫米。”
  周围人都屏住呼吸。
  机械密封是工业里非常常用的防止流体泄露的方式,比橡胶圈等密封方式更加耐用,泄露少、寿命长。
  它们这块技术难度都不高,只要求精度,需要严丝合缝的贴合。
  怎么会出这种低级错误?
  做这工件的钳工脸都白了,“我提交的工件,都是通过了验收标准的。”
  就算没有那么精细,但肯定都是合格的。
  王柏强当然知道。
  都是他一个个亲自验收的,但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他深深皱眉,点了林巧枝的名字,让她过来一起复查。
  不是别的高工不好。
  而是林巧枝对着套传动系统熟,而且平日里习惯了高要求。
  林巧枝抿着唇,她也拿了一套测量工具,开始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检查。
  每个零件都是合格的!
  直到她测量完一个零件,在即将放回去的时候,手指触感传入大脑,她愣了一会儿。
  又连忙拿起来看,看不出来,又用细细的用手摩挲。
  曾经一次次练习的手感让她察觉到不对。
  她压抑着兴奋:“王工,你看看这儿!”
  王柏强一摸。
  确定了。
  原来机械密封不达标,导致压力不足,进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因为一个工件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凸起面!
  这让所有人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翁工良派了他们组手最稳,精度最高的老钳工,拿着放大镜,手工一点点的打平、抛光。
  再组装上去,又测量了一次,受影响的机械密封工件闭合后,误差仅有0.04毫米。
  在允许误差之内!
  等拖拉机再重新停回起点线。
  所有人的心都更紧张了些,林巧枝更是手心冒汗。
  “发动机过!”
  “挂挡测速。”
  “一档好!”
  ……
  看着拖拉机稳稳的爬上15的斜坡,看它横向稳定性通过标准,在左右高低不平斜坡上也不侧翻……
  拖拉机驶向弯道。
  林巧枝心噗噗的跳,一口气提到嗓子,不敢松下去。
  爬坡,
  转弯,
  铰接关节扭动。
  测量人员半步也不敢慢地跟着拉线定转角。
  “3.2米!!!”
  转弯对面立马有工人欣喜的大声喊:“最小转弯半径缩小到了3.2米!!!”
  “成……了……”
  紧张和担忧一晃眼就退散的无影无踪,换上欣喜若狂。
  像是油锅里泼滚水,场面从极度的寂静倏地炸开来,所有人欢呼“成功了!”,大家激动得相互拥抱,高兴得仰天大笑、热泪盈眶。
  “成了!我们做成啦!!”
  从此,中国丘陵山区无铁牛可用,这一历史将被改写!
  是他们红旗农械厂,改写了这一历史!!
  是他们红旗厂啊!!
  整整一天的测试。
  将验收记录上报。
  批准生产!
  上广交会!
  温厂长把路工留下来主持大局,安排制作模具,加工生产。
  他则领着红旗厂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踏上了京广铁路,这是一条跨越长江的铁路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