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第56章 导演急了,让你马上回去

第56章 导演急了,让你马上回去

  李健群低著头,偷偷打量高远。
  椅子不够坐,梁晓声自告奋勇嘿嘿笑道:“我去搬两把椅子来。”
  陈佩斯站起身,跟他一起去,“等我一会儿。”
  俩人出了门,梁晓声捣一下陈佩斯,鬼鬼祟祟问道:“你也看出来了?”
  陈佩斯狡黠一笑,道:“前阵子还没那么明显,这几天,小高那点儿小心思可一点都不掩饰了。”
  “健群岁数大了点儿吧?”
  “大点儿好啊,大媳妇儿知道疼人,这不正说明高远那小子聪明嘛。”
  “倒也是,长得还那么漂亮。”
  “嘿嘿……”
  不过三分钟,两人搬过来几把椅子。
  菜很丰盛,酒是从一老乡那里打的散酒,用塑料桶装的,五斤。
  筷子碗摆齐,把酒倒在搪瓷缸子里,各自落座后,高远招呼道:“今儿发了笔小財,二子哥让我请客,我琢磨著来厂里也有段时间了,一直在忙修改剧本的事儿,也没顾得上跟大傢伙儿聚聚。
  正好藉此机会跟大家一起坐一坐,交流一下革命友谊,就响应了二子哥的提议。
  来来来,都別客气,先吃一口垫垫肚子再开喝。”
  他先举起筷子,將几片红肠夹到江珊的碗里。
  江珊脆生生说道:“谢谢哥哥。”
  大家也不见外,各自夹菜。
  吃了两口,陈佩斯从兜里摸出份协议书来递给高远,道:“导演让我给你带过来的,你先把这个签了,我好交差。小心点儿啊,钱在纸里夹著呢。”
  高远一看,是一份手写的歌曲转让协议。
  大概意思是,经双方友好协商,《三月里的小雨》词曲作者高远,將本歌曲出售给京城电影製片厂,指定给电影《瞧这一家子》使用,剧组一次性支付高远创作费300元,此协议自签订之日起正式生效云云。
  协议书里包著厚厚一沓钱。
  高远禁不住在心里念磕儿:这玩意儿真具备法律效力吗?
  这个年代就这么隨意,什么版权啊,专利啊一概都冇。
  也没人在乎这个。
  《著作权法》《专利法》都还了无踪跡呢。
  总之有钱赚就行。
  梁晓声从上衣兜里摘下钢笔递给高远。
  这傢伙先把钱揣进裤兜,接过钢笔把协议书铺在茶几上,刷刷签下他的大名,又递还给陈佩斯,“齐活。”
  陈佩斯接过去,叠整齐后装好,又笑,“还没齐活,导演说了,让你儘快把曲子弄出来,再填上词,她也能早点找人去录製。”
  “没问题,明天我就写出来。”
  办完这事儿,大家开吃。
  这年头儿,吃顿好的不容易。
  別看在座的几位都是北影厂的职工,大小也算是个明星,但也是拿工资干活的。
  拍电影是国家任务,也是他们份內的工作,厂里肯定不会再额外支付给大家片酬的。
  但有生活补助。
  跟高远一个標准,每天两元。
  就这两块钱,他们大多数人都会补贴给家里,日子过得就难免拮据了一点。
  比如说梁晓声,他省吃俭用的,因为每月大半的工资都得寄回老家去,不然父母、兄弟姐妹们吃饭都困难。
  哐哐一顿造后,高远端起茶缸子,跟俩男的抿了一口。
  女同志们不喝白酒,以茶代之。
  吃口菜喝口酒聊著天,气氛倒也融洽。
  话题自然离不开正在拍摄的《瞧这一家子》。
  高远单敬陈小二一杯,笑著问道:“二子哥情绪高涨啊,下午的拍摄进展顺利?”
  几位女同志都嘿嘿笑了起来。
  陈佩斯老脸一红,支吾道:“下午没我什么事儿,就拍了一组老齐去我家串门的片段。”
  敢情导演这是彻底把你晾到一边了。
  高远呲牙一笑。
  李健群说道:“对了,那场戏你改台词了是吧?跟之前的词儿不一样了。”
  “没错,之前欠考虑了,塑造老齐这个人物的时候,本意是体现他和老胡一家人关係亲近,不见外。后来回学校上课,我的老师江南之先生就这个片段专门跟我聊了聊。
  南老说,在当下这个年代里,关係再好,也不会腆著脸去別人家蹭饭的,那会给主家增加生活负担。
  所以,我接受了先生的意见,把这段剧情给修改了。
  改成胡婶热情留客。
  老齐坚定拒绝,半开玩笑地说:『家里老婆子做好饭了,你家蒸茄子,我家蒸土豆,大家半斤对八两。』
  誒,现场效果怎么样?”
  拍这段情节的时候,他已经顛儿了。
  李健群抿嘴一笑,道:“还行吧,我感觉江老师挺在状態的。”
  张金玲看一眼陈佩斯,意味深长道:“陈老师今儿下午的状態可不大好,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某人的影响。”
  陈小二老脸又红了起来,“那个啥,吃菜吃菜,喝酒喝酒,说点儿別的。”
  诸位哈哈一乐,没再揪住他不放。
  高远內心感嘆:老爷子为了捧儿子上位,也是心力交瘁啊。
  一顿饭吃完,大家帮高远收拾完碗筷后方才散去。
  如此过了几天,拍摄进度仍旧很慢。
  高远在现场呆了几天,逐渐有点厌倦了。
  因为確实没啥需要他修改台词的地方。
  王好为一板一眼按照確定下来的台词进行拍摄。
  演员们也不会乱改台词。
  只是陈佩斯的表现依然糟糕,气得陈老师吹鬍子瞪眼,亲自上阵教儿子如何演戏。
  “你就是个不开窍的榆木疙瘩!”
  这话成了陈强老师的口头语。
  相比於陈小二,李健群的发挥就很惊艷了。
  王好为称讚她,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材料,一点都不夸张。
  高远根本就看不出来这姐姐是第一次拍戏的痕跡。
  她代入人物的速度相当快,换句话说就是入戏快。
  一旦进入到表演角色中,整个人光芒万丈、煜煜生辉,让在场的老师们都击节叫好。
  高远还大言不惭地对姐姐说,我只能在提升你演技方面多下点工夫了。
  他看了姐姐的几场戏后,羞愧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没有地缝让他钻怎么办?
  他回学校上课了。
  反正在片场待著也没事可干。
  江南之对高远来上课深感欣慰,学生嘛,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的。
  结果高远这课没上两天,梁晓声又找了过来。
  “导演急了,让你马上回去。”
  “怎么了这又是?出什么问题了吗?”
  他过来的时候,高远正在未名湖石舫跟黄子平、梁左、苏牧、陈建功、小查几个人较劲,班主任赵建福也在。
  这几位苦口婆心地劝他加入《早晨》文学社,还说,谢冕老师已经答应当文学社的指导顾问了,还要出油印刊物。
  “早晨”这个名字,就是谢冕老师亲自定下来的。
  高远不愿意掺和这事儿。
  因为《早晨》这本刊物他知道,上辈子在市图书馆工作的时候翻看过,记忆犹新。
  倒不是说这本刊物没价值,只是他们几个攛掇起来的这本刊物没出几期就停刊了。
  並且第一期创刊號还是诗人专刊。
  班里的四位著名诗人儘管激情洋溢,佳作频出,但也丝毫拯救不了刊物因无法打开市场最终走向败落的命运。
  再说,写诗也不是高远的长项。
  儘管他脑袋里储存著后世许多很出名的现代诗,面朝大海,春暖开之类的,但他真没打算抄。
  自个儿吃饱喝足后,给別人留口饭吃善莫大焉吶。
  不能什么好事儿都让自个儿占了不是?
  梁晓声的到来解救了高远。
  他冲老梁使个眼色。
  老梁心领神会,急切地说道:“二子还是进入不了角色,这些天的拍摄进度极慢,一天只能拍一组镜头。
  导演急了,让我来通知你赶紧回去,说你是角色的创作者,帮二子儘快找到人物感觉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天只能拍一组镜头,放到后世,也就王家卫和姜文敢这么玩儿了。
  高远看看赵建福,苦笑著说道:“老师您看……”
  班里出了这么个人物,赵建福也很无奈,但高远乾的又是正事,系主任都批了假的,他也不好拦著不让他去。
  摆摆手,赵建福说道:“滚吧滚吧。不过我也跟你说,班里的活动该参加还是要积极参加,你要记住,刚开学那会儿,老系主任杨晦先生曾经告诫过你们:中文系培养学者不培养作家。
  但我也知道,你们这帮傢伙几乎人人都有个作家梦。
  我不会去打破你们的梦想,但你们也要朝著学者这个方向去努力。”
  高远郑重地点著头,说道:“请老师放心,我不会本末倒置的。”
  赵建福一挥手:“去吧!”
  高远拉著梁晓声走了。
  回到熟悉的招待所房间,刚进门高远就看到一个失落寂寥的男人闷头坐在沙发上抽菸。
  “回来了。”
  “昂。”
  “坐!”
  高远:这貌似是我的房间吧?
  他在陈佩斯身边坐下,又招呼梁晓声也坐,看一眼这个鬱闷的傢伙,笑道:“咋?被人煮了?”
  陈佩斯嘆声气,道:“也差不多了,开拍都十多天了,哥还是找不到感觉,哥苦闷啊。”
  正说著,王好为走了进来,横他一眼后对高远说道:“小高回来了,二子的事儿晓声都跟你说过了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