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282章 落空(节日快乐!)

第282章 落空(节日快乐!)

  第282章 落空(节日快乐!)
  清晨,大队的院墙头上,新贴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红纸標语。
  广播室里传来响动,村里的大喇叭隨即响起。
  喇叭中先传出《东方红》的前奏,接著便传来村支书王铁头略带沙哑的声音:“今儿个是建军六十二周年,向咱村的老兵、民兵和军属们问好!
  上午九点在大队部开座谈会,大伙儿都来热闹热闹!”
  话音落下后,《闪闪红星》的旋律再次响起,混看远处的鸡鸣,在由埂间久久迴荡。
  村西头,孙强家。
  孙强听到广播时刚吃完饭,他抹了一把嘴,站起身说:“时间差不多了,我走啦。”
  孙强媳妇连忙叮嘱:“他爹,你到了那儿可得认真听,要是有不认识的字,別不好意思问人。”
  “放心吧,我晓得。”孙强穿戴整齐,整理了一下衣服,隨后拿起一个崭新的本子和一根铅笔。
  刚走到门口,就看见邻居赵小五端著碗吃饭。
  赵小五见孙强一瘤一拐地出门,便笑著招呼:“孙哥,今年咋这么早就去大队啊?”
  每年8月1日,村里人都会去大队凑热闹一一听老兵讲抗战故事时,满屋子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半大的孩子们也不吵闹了,趴在门框边跟著听:
  到了下午,还有文艺队来表演秧歌和样板戏选段,大队院子里、代销店周边到处都是人,热闹得很。
  赵小五也喜欢去凑这份热闹,可现在还不到八点,实在没必要去这么早。
  孙强笑著回应:“今年不去大队了。”
  赵小五愣了一下,目光落在他手里的本子上,异道:“孙哥,那你这是要去哪啊?
  咋还带著本子和笔?”
  “哈哈,四季青公司要办种植技术培训班,今天是培训第一天,我早就盼著这日子了,不得早点去?”孙强说完,便径直往村外走。
  赵小五愣了片刻,转身跑回了家。
  孙强拐著腿往村北走,走到半路,看见王二麻子也从自家胡同里拐了出来,他布满老茧的手上,同样拿看一个本子。
  孙强见状,打趣道:“你这手指头可比铅笔粗多了,能握得住笔吗?”
  王二麻子笑著回:“俺好歹初中毕业,你也就念到高小,还好意思说俺哩。
  “哈哈—”
  两人相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两人结伴往村北走,路上遇到的相熟种植户越来越多一一有的扛著小凳,说是怕培训时没地方坐;
  有的手里著皱巴巴的纸,上面记著自家大棚遇到的难题,想趁培训问个明白;
  还有的一边走一边嶗嗑,说著自家大棚的修建进展。
  所有人脸上都掛著欣喜,话里话外都是对培训的期待,那股热闹劲儿,就像过年时串亲戚一样。
  很快,一行人到了村北。
  看著那座比村委会还气派的食堂,眾人脸上都多了几分自豪一一很多人都参与过食堂的修建,搬砖、和泥、砌墙,这食堂能建成有他们的一份力。
  此时食堂已经装好了门,门口正排著队。
  孙强和王二麻子好奇地往前张望,不知道前面在忙活什么。
  孙强留下来排队,王二麻子则跑到队伍前头打听,见到门口站著赵铁柱和王大庆,两人正核对名单一一只有和公司签约的种植户,才能进去参加培训。
  “哟,还挺正规!”听到这个要求,孙强不仅没不高兴,胸膛反而挺得更直了。
  他可是第一批跟四季青公司签合同的种植户,这份身份让他格外骄傲。
  因为都是本村或邻村的人,彼此都熟悉,核对姓名的速度很快。
  到了孙强和王二麻子这儿,赵铁柱连名单都没看,直接摆手让他们进去:“快进吧,里头都快坐满了!”
  这份优待,让两人心中愈发舒坦,对四季青公司也多了几分归属感。
  当然,也有不少看热闹的村民想混进去,都被赵铁柱和王大庆拦了下来,只能站在食堂周边,著脚往里面瞧。
  食堂內更是热闹,屋顶上掛著一条红色横幅,上面写著“四季青公司第一届大棚种植技术培训班”。
  除了来参加培训的种植户,四季青公司的员工也都聚在这里:有的忙著搬桌椅;有的在队伍旁维持秩序,指引种植户找位置;还有的帮看分发提前印好的资料。
  李哲、陈守耕、朱益民和周青禾正聚在一起说话,偶尔有种植户过来打招呼,李哲都笑著回应,叮嘱他们先找地方坐。
  过了一会儿,眼看快到八点半了,李哲转身对身旁的金百万说:“金哥,人来得差不多了,咱们开始吧。”
  一旁的老李插话道:“我瞅著外面还有种植户陆续进来,要不咱们再等等?”
  李哲摇摇头:“不等了,以后培训也得守这个规矩,只能是人等课,不能让课等人。
  要是今天开了等的头,养成了拖延的习惯,你等著瞧,再过一个小时人也未必能来齐,不能惯著这个毛病。”
  陈守耕老师点点头,附和道:“没错,做事情就得有规矩,这样才能把培训办好。”
  见陈老师都这么说,老李也没再坚持。
  金百方走上临时搭建的讲台,目光扫过台下的种植户,清了清喉咙说:“大家安静一下。今天是咱们公司第一届大棚技术培训班,我跟大家说几句实在话。
  大傢伙儿都是种地的老手,一辈子习惯了靠天吃饭,现在咱们改种大棚,讲究的是『夏菜冬卖”,这路子肯定能赚钱。
  但大棚种植的技术,和咱们以前种露天菜不一样,我希望大家能虚心学、认真听,有不懂的就问,別不懂装懂,更別拿以前的老观念套在大棚菜上。
  要知道,大棚里的温度、湿度都和露天不一样,要是还用老法子种,很可能会减產,严重的话,菜苗都得冻伤冻死。
  我要说的就这些,现在请京城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周青禾一一小周老师给大伙儿上课,大家鼓掌欢迎!”
  “啪啪—.”台下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周青禾抱著一资料站起身,年轻的脸上带著几分紧张。
  走到讲台中央后,她先把手里的育苗器和几株嫩绿的菜苗放在桌上,开口说道:“同学们好,我今天跟大伙儿讲的课题是『大棚蔬菜育苗技术”。
  为啥先讲育苗?
  因为咱们种大棚菜,苗就是根本;要是苗长得弱、带著病,就算棚子搭得再结实,后续也难有好收成。”
  说到这,她拿起一个报纸做的育苗器:“这是我前几天育苗的种子,正式育苗前,得先泡在温水里催芽,水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五十度左右正好;
  催芽后再放到育苗器里,育苗的土得提前配好,回头我告诉大家详细的比例。
  咱们农户家里常见的塑料盆、旧木箱,甚至旧报纸糊的盒子,只要消过毒,都能当育苗容器,不用额外钱买设备。”
  话音刚落,就有种植户举起手:“小周老师,俺家去年自己育的苗,刚长出来就烂了,是不是土的问题啊?”
  周青禾立刻回应:“很可能是土没消毒,或者浇水太多闷了根。等会儿讲完具体步骤,我再单独跟您说说咋解决这个问题。”
  隨著提问的人越来越多,原本有些拘谨的氛围,慢慢变得热络起来。
  可就在这时,食堂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连坐在前排的李哲都听见了,他忍不住微微起了眉,起身往外走,林小虎和李志强也连忙跟了上去。
  食堂外。
  门口聚集了几个人,为首的正是之前和四季青公司解约的赵大山,以及陈老、王大脚夫妇。
  赵铁柱像门神一样站在门口,双手抱胸,眼神凌厉地瞪著他们。
  王大庆手里拿著名单,耐心解释:“名单上没有你们的名字,公司有规定,不能让外人进去。”
  王大脚不服气地:“俺们咋是外人?俺家也是种植户,之前跟你们公司签过合同的!”
  王大庆回道:“您確实签过种植合同,但后来不是解约了吗?当时闹得整个村子都知道,你就別在这儿耍无赖了。”
  王大庆的父亲是村支书,王大脚平时就有点怕王铁头,见王大庆態度坚决,不由得往后退了两步。
  赵大山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语气软了下来:“大庆啊,俺们当时就是一时糊涂,不是真的想解约,俺们现在还想种大棚,还想跟著公司一起干。”
  王大庆摇了摇头:“这事儿我做不了主,公司给我的任务就是核对名单,只有签约种植户能进去听课。你们別在这儿捣乱了,赶紧走吧。”
  陈老突然喊了一声:“你做不了主,就把能做主的叫出来!”
  “对,把李哲叫出来,俺们跟他说!”其他几人也跟著附和。
  赵铁柱见状,瞪圆了眼睛,大声喊道:“说啥呢?你们要跟谁说?跟我在这儿咋呼啥,想挨揍是不是?
  我哥的名字也是你们能隨便叫的?信不信我抽你们丫的!”
  赵大山往后退了两步,小声辩解:“柱子,俺们都比你大,论辈分,俺还是你的本家长辈,你咋说话这么难听?”
  赵铁柱根本不吃这一套:“我就这么说了,咋的?有哪个不服气的,出来跟我比划比划!”
  王大脚见气氛僵住,又开口道:“行,你们厉害!不让俺们进去,俺们就去李哲家找他,都是乡里乡亲的,他还能把俺们往外赶?”
  就在这时,李哲走了出来,冷著脸问道:“怎么回事?吵吵什么?不知道里面正在上课吗?”
  赵铁柱立刻降低了声音,解释道:“哥,这几个人已经跟公司解约了,现在非要进培训班听课,我们不让进,他们就在这儿。”
  李哲看向赵大山等人,语气缓和了些:“乡亲们,不是我不让你们进,平常你们想参观食堂,隨时都能来。但今天是公司给签约种植户办的培训,確实不方便让外人进去打扰。”
  王大脚连忙上前,带著恳求的语气说:“李家二小子,俺们不是来参观的,俺们也想听课,也想学著种大棚啊。”
  赵大山也跟著说:“没错,俺们不解约了,还想跟著公司种大棚。”
  李哲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严肃道:“赵叔,当初说要解约的是你们,现在公司已经和其他种植户签了新合同,你跟我说不解约了,这不是耍我吗?”
  “没有没有,俺们不是耍人,是当时被暴雨嚇著了,一时没多想,才说了糊涂话。”赵大山急忙解释。
  李哲语重心长地说:“这四季青公司有二十多位股东,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当初给你们解约,我已经破过一次例了。
  现在不管你们是没想清楚,还是有別的原因,都不可能再改了;合同都签死了,我不能为了你们,让其他股东和种植户寒心。”
  王大脚还想求情,带著哭腔说:“二小子,都是乡里乡亲的,你就帮帮俺们吧。”
  李哲正色道:“我再说一遍,也是最后一遍。公司有公司的规矩,既然已经解约,就不能再合作了。
  要是你们真的想种蔬菜大棚,明年可以早点向公司申请。今年申请合作的种植户名额早就满了,我要是给你们开了后门,其他种植户该不乐意了。
  行了,你们回去吧。”说完,李哲不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转身回了食堂。
  见李哲都发了话,赵铁柱和王大庆也不再客气,直接上前请他们离开。
  食堂外的动静,里面上课的种植户其实都听见了,但大家知道培训机会难得,都忍著没出来看热闹。
  等周青禾讲完上午的课程,宣布暂时下课时,种植户们才围上来打听情况。
  得知赵大山和王大脚等人后悔解约,想重新跟看公司种大棚,还闹看要进培训班听课,结果被李哲拒绝,明確说今年不再合作后,大家不仅没觉得他们可怜,反而觉得解气。
  当初解约时他们闹得那么凶,现在想回来占便宜,哪有这么容易!
  经此一事,种植户们更珍惜这次培训机会,都围著周青禾问这问那,生怕漏了半点知识点。
  上午,京城的街头人流渐密,一辆白色伏尔加轿车稳稳停在蒙娜丽莎餐厅门口。
  餐厅的落地玻璃窗擦得亮,隱约能看到里面铺著格子桌布的餐桌,透著股洋气。
  李哲推开车门走进餐厅,一眼就瞧见穿著白色服务员制服的苏明远,笑著打招呼:
  大庄,有些日子没见了,最近咋样?”
  “李老板来了。”苏明远脸上挤出一抹笑,声音却的,指了指楼梯:“我们老板在二楼。”
  李哲点点头,踩看木质楼梯上了二楼。
  二楼靠窗的位置,沈亚楠正和马蒂低声交谈,手里捏著本餐厅帐本,听著像在说后厨备货的事。
  见李哲上来,沈亚楠对著马蒂摆了摆手:“行了,就先这样吧,你先去忙,回头再细聊。”
  马蒂冲李哲礼貌地点点头,转身下楼忙活去了。
  “老弟来了。”沈亚楠指了指靠窗的卡座,“坐,喝点啥?我让服务员给你点。”
  李哲坐下,隨手拿起桌上的菜单翻了翻。“来杯冰镇西瓜汁吧。”
  沈亚楠招来服务员交代了几句,才坐到李哲对面:“老弟,有些日子没见你人影了,最近忙啥呢?”
  “还能忙啥,种蔬菜大棚的事唄。”李哲合上菜单,“乱七八糟的事不少,今儿来京城,也算偷个閒。”
  “今年大棚规模咋样?”沈亚楠好奇地问。
  “大概五百亩吧。”李哲想了想答道。
  “晴喷,厉害啊!”沈亚楠忍不住感嘆,“去年冬天才种了十几亩,这一下子翻了几十倍,今年指定赚翻了!
  虽说她家不缺钱,也忍不住羡慕这扩张速度。
  “赚是能赚,但跟去年不一样了。”李哲解释道,“去年那十几亩全是我自己的,利润自然高。今年成立了四季青公司,光股东就二十多个,还得跟种植户合作。
  我们从种植户手里收菜,再转卖给蔬菜公司,赚的就是个差价,单亩利润比去年少多了。不过好在规模大,总利润还是可观的。”
  “那今年反季节蔬菜价格咋样?跟去年比能差多少?”沈亚楠又追问。
  “肯定得低些,具体低多少,还得看冬天的市场行情。”李哲刚说完,服务员就端著一杯红色的西瓜汁过来,杯壁上凝著水珠,透著股凉意。
  李哲端起来喝了一口,甜丝丝的凉意顺著喉咙往下滑,忍不住点头:“味道不错。”
  他忽然想起楼下的苏明远,问道:“我刚才在一楼见著大庄了,怎么无精打采的?之前不是说他要去苏联留学吗?”
  沈亚楠撇了撇嘴,声音压低了些:“落选了,估计是受打击了,这几天一直的,擦个桌子都走神。
  再这样下去,我该扣他工资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