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寒霜千年> 第136章 太子比天下更重要

第136章 太子比天下更重要

  第136章 太子比天下更重要
  宋时安在牢狱之中,并未受任何的挫折。
  倘若他是一个定了何时处刑的死囚,那谁都可以踩他一脚,连一个普通的小狱卒都能给他上嘴脸。
  别说什么从朔风归来的英雄,就会受到那些基层衙役的尊敬。
  并不是谁都拥有朴素的价值观。
  这也是为什么所谓‘酷吏’了。
  但在那一次朝会,确定了他一定会被保下后,那所谓的‘公事公办’就没那么严苛了。
  就连送来的饭菜,都热了。
  今日,朱阿芒照常送来饭,并在给递给宋时安时,一边半跪着,一边说道:“宋大人,我在外面听说您已经成功,报上了会试。”
  “这样啊。”宋时安并不意外。
  心月,你真是个好女人。
  当然,崔姥爷也发力了。
  在朝堂之上这么闹一下,是需要很大代价的。
  什么代价呢?
  意味着他再也没办法假装生气,然后突然就敲对方一拐杖了。
  人不可踏入同一条河流,也不会被同一个拐杖爆头。
  这个技能的cd,比他妈的别天神还要长。
  下一次,只能够对那些新入朝堂,还不知道崔老著名典故的新贵使用拐击了。
  “可是啊……”朱阿芒有些担忧的说道,“像这种大案子,哪怕已经有了定论,也不可能随时放。至少还得十几天,因为大理寺要走的流程太多了。而这一次,涉及到的人也太多了。”
  “所以呢?”
  宋时安不太在意。
  “您这里又看不了书,又没办法写文章,相比起其他人,有点吃亏啊。”朱阿芒道。
  “你觉得我在朔风这半年,看过书吗?”
  “那这可真……”
  “无妨,考个进士还没有到需要我打开书的程度。”宋时安淡定道。
  这一句话,是真的把朱阿芒给帅到了。
  受限于古人的身份,他难以用言语精准的表达出来这种行为,具体是什么。
  这叫装逼bro。
  “还有啊。”朱阿芒又说道,“今日,孙司徒的公子孙谦回来了。”
  “他怎么了?”宋时安问。
  “他回来的时候,带了十几车的税钱呢。”朱阿芒压低声音,道,“整个漳县,也才五万人,比一些快十万人的大县,带回京的税都多。”
  听到这个,宋时安的表情,在平静之中,有了一丝深沉。
  “哦抱歉宋大人!我得先走了。”
  送饭的狱卒是不能够跟罪犯私自谈话的,每一次送饭的时间,都不能太长。因此,他在放下之后,赶紧的离去。
  而宋时安,并未追问。
  靠着墙壁,他陷入了思忖。
  老实说,他想到过,孙司徒要秀一秀肌肉。
  可没想到,这般的强势。
  当然,也是被自己逼到这个份上了。
  毫无疑问,晋王跟孙司徒的联盟,就要正式结成了。
  晋王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的去顶皇帝。
  他不可能跟吴王走一样的路线,去替父解忧。
  道理很简单,吴王在朔风那一波,梭哈了一切,甚至还亲自下场,所以朔风胜仗的收益,全部都归他,自己跟六殿下也归他。
  主持屯田大计的人,也只能是吴王党。
  晋王想当太子,就不能跟吴王一起守这大虞的江山。
  背弃了世家百官,再后进场屯田,相当于甘愿为吴王做小。
  对于皇帝而言,他最想看到的,当然是晋王真的收敛野心,辅助弟弟,兄弟勠力同心,扩张皇权。
  可他,决定不了晋王的命运。
  你总不能阻止儿子奔向更好的皇位吧?
  还有。
  整个司州,遍地都是权贵。
  一个扬州的孙司徒,面子再怎么大,也不可能在根基以外的地方‘呼风唤雨’。
  那是人世家也同意,割让出利益,共尊这样一个世家领袖,才收上来这么多钱。
  本质上,是强迫皇帝做出选择。
  你人老了,是要在弥留之际,搞一次风险很大的屯田。
  还是说,天下世家都给晋王面子,愿意共度时艰,拿出一大笔,足以让凉州安定的钱来,将这段危机度过。
  你是皇帝,你怎么选?
  魏烨是个很有能力的皇帝,宋时安认可。
  可大虞这个王朝,已经到中期了。
  衰败,无可避免了。
  他难道不想早点屯田,早点强化皇权吗?
  他想,但早不了。
  他开创了科举,并逐步完善,培植了势力不算小的皇帝党,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一代人,把一件事情做好,那便是功劳。
  魏烨想得很好。
  他开科举,儿子屯田,孙子想办法一统天下。
  就算统不了,至少魏氏的江山还算稳固。
  可天是不遂人愿的。
  晋王难道不知道他这样做,只会让世家更强,哪怕继位了,权势也会受到掣肘?
  他当然知道。
  但不这样做,哪怕大虞富强了,当皇帝的人,也不是他。
  拿不了fmvp的冠军,他宁可不要。
  因此,对于一个想当皇帝的人,晋王目前没有一步是错的。
  要复盘的话,最致命的错误也只有一个——孙司徒诞辰后,没有选择自己。
  要是他那时就接见宋时安,现在他已经是太子了。
  可时光没办法倒流,豆角也不能煮熟。
  现在,只能将错就错。
  “搅吧,搅吧。”
  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任凭前方有多少牛鬼蛇神,宋时安都毫不在意。
  张公那句话说的好:你不可能一直赢的,你会后悔当初做得那么绝的。
  好啊,我一直赢下去就够了。
  ………
  皇宫里。
  文官之首,欧阳轲亲自来了。
  在行礼跪拜后,皇帝给他赐了座。
  不过并非像离国公那样,能够对坐在扶椅之上。
  而是于侧边,坐于圆凳上。
  “二百二十万钱。”皇帝笑了,“这漳县,原来如此之富庶吗?”
  “陛下。”欧阳轲回答道,“漳县于司州各县之中,应该算是末流。”
  “那孙谦去,怎么就收了这么多的税?他真的如此有能力吗?”皇帝道。
  他这是在阴阳。
  欧阳轲不可能傻傻的回应。
  作为皇帝党,哪怕不能跟对方完全交心,他也不能说废话。于是,在思忖过后,他说道:“漳县的豪绅,应该是看在孙司徒的面子上。”
  “要是让这孙谦坐你的位置,岂不是能把这全天下的税,都收上来。”皇帝说。
  “倘若如此,臣愿意让贤。”
  欧阳轲干脆道。
  “哈哈哈,你个滑头。”皇帝抬了抬手指,在打趣过后,话锋一转,严肃的问道,“这与百官的矛盾,真尖锐到了这种程度吗?”
  “肯定是有不少人心怀埋怨的,但应该也不是全部。”欧阳轲如实的说道,“相比起扶起孙谦,臣觉得当下,应当还是要施行屯田。”
  这两个字出来,皇帝的表情凝了一下。
  注视着低着头的对方,良久后,问道:“你愿意支持屯田吗?”
  “臣,愿意支持陛下所作出的一切决策。”
  “那你愿意,支持吴王吗?”
  提及吴王,欧阳轲当即坚毅的说道:“陛下让臣做什么,臣就去做什么。”
  他这是婉拒了。
  欧阳轲,不愿直接为吴王党。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能谈。
  皇帝需要给他安全感。
  那就是,封吴王为太子。
  毕竟这样的权臣,冒风险站队的意义不大。
  皇帝直接把储君立了,让他当托孤大臣,他当然可以。
  可现在,吴晋之争,还没有结束。
  晋王,仍然有成为储君的风险。
  到时候站错队了,他必定会被清算。
  这就是老狐狸。
  “朕不能直接册立吴王做太子,倘若屯田失败,再扶吴王上位,国本必定动摇。”
  为了魏氏的江山,屯田一失败,便迅速拥立晋王。
  哪怕世家势力会更加强大,至少江山保住了。
  “陛下圣明。”
  欧阳轲不掺和立储,这太危险,因此皇帝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他能够做的,在百官之首这个位置,不当反对派。
  可是,这个位置不可能仅仅不反对。
  尚书令,太重要了。
  天下所有重要官员的任免提拔,都要经过这里。
  倘若要施行屯田,必定要推出一批,全新的‘屯田派’官员。
  改革,只能用一条心的人。
  不然这个革,它就改不动。
  魏烨来到了自己的人生路口。
  整个大虞的未来,就系于他一人之手。
  《赌国运》
  “陛下。”
  缓缓的,欧阳轲站了出来,对着他匍匐一拜,埋头道:“臣,愿让出尚书令一职。”
  “让给谁?”皇帝恼了,诘问道,“孙司徒吗?”
  绝对不可能是孙司徒的。
  尚书令职权远高于司徒。
  可司徒属于是三公之首的超品,去做尚书令那叫降职。
  不合规矩。
  但更不可能合道理。
  皇帝他在说气话。
  “陛下。”欧阳轲抬起头,颇为认真道,“宋靖,可为尚书令。”
  宋时安要屯田,就需要一批新的官员。
  他老子掌控了官员的任免,那就方便得多了。
  “哪有正三品直接升正一品的?”皇帝反问。
  而欧阳轲,依旧是十分冷静的开口道:“可让现在的尚书仆射,升做大理寺卿。然后升宋靖,为尚书仆射。”
  这位欧阳大人,什么都懂。
  并且,给了皇帝一个他觉得的最好方案。
  尚书令作为实质宰辅,已经被削得够狠了。
  但皇帝,仍然担心它的权势太大,因此又设置了一个尚书仆射进行牵制。
  虽然在虚高的大虞品级中,尚书仆射只有正二品,但这个正二品,权势超过了不少含权量稍低的正一品。
  “日后,你能压制住宋靖吗?”皇帝问道。
  宋靖得走到人前,但不能让他一个人站在人前,在大虞呼风唤雨。
  相当冷静的,欧阳轲回答道:“能。”
  “那就这样。”
  皇帝答应了他的决定,并安排道:“等宋靖上位后,你去生半年病。”
  欧阳轲缓缓一拜,道:“臣,奉旨生病。”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