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第200章 太子声望太高,该压一压了

第200章 太子声望太高,该压一压了

  第200章 太子声望太高,该压一压了
  秋雨连绵,浇灭了京师炎热的暑气。
  不过,和这褪去的炎热相比,大兴县衙役陈五六心里的灼热,却是怎么都浇不灭的。
  短短半个月,他足足挣了五十两银子!
  要知道,就算他在顺天府里是一个班头,偶尔也能干点儿上下其手的事情,但是这种进项,实在是太少了。
  毕竟在京师里,大佛实在是太多了。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更不要说,很多事情根本就轮不到他染指,就已经解决了。
  而现在这件事情,既不用他出手,也没有任何的风险,挣得还不少。
  想一想,就有点欣喜若狂!
  给毓庆银行拉存款,开始的时候,他还没什么动力,但是,自从知道了毓庆银行的存款有利息,而且利息还有保证的时候,他就心动了。
  他钱不多,也就是有个二十多两银子。
  平日里,他最担心的,就是有人偷偷的摸到他家里,把他的银子给偷走。
  一旦被贼偷走,那他这么多年的忙活,可就打了水漂。
  而存到钱庄去,他又不舍得。
  因为银子存到钱庄,那是需要缴纳费用的。
  他这二十多两银子不多,每个月再倒贴费用,他可舍不得。
  现在,这毓庆银行不但背靠毓庆宫,而且存钱还给利钱,这让他惊喜不已。
  不过,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当他试探性地向身边人推荐这种存款的时候,他发现居然真的有人去存。
  而且,他也真的能够拿到提成。
  这一下子提高了他的积极性。
  也就是半个月的功夫,他就提了五十两的银子。
  当然,他也给毓庆银行拉了五千两银子的存款,但是他并不觉得有啥不妥,那些被他拉着去存钱的人,一个个银子放在了安全的地方不说,而且还能坐收利息。
  对自己,他们应该感恩戴德才对。
  要不是自己,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将银子存进去。
  毓庆银行可是说了,一般人的存款不收,只有他们这些业务员介绍的钱才能够存进去。
  这应该是自家县太爷给太子要的一份福利。
  要不然,太子怎么会把这般的好事给自己等人呢。
  “老陈,咱们喝酒去!”就在陈五六想着去找谁拉存款的时候,突然被人拽住了手臂。
  他抬头一看,发现是熟人,隔壁宛平县的班头李铁尺。
  李铁尺学过武技,平日里非常的傲气,在陈五六的感觉中,他觉得这位同行眼高于顶,并不是太看得起自己。
  陈五六虽然心里不爽,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他们两个不是一个衙门的,职位也差不多。
  现在被李铁尺拽着去喝酒,陈五六心里犯起了嘀咕。
  如果是平日里,这种饭不吃白不吃。
  但是现在,他一心想着挣钱,实在没心思和李铁尺磨嘴皮子,所以他就沉声的道:“李头儿,我等一下还有事情要办。”
  “你有什么事就直说。”
  “咱兄弟之间都是实在人,没必要绕弯子藏着掖着。”
  李铁尺嘿嘿一笑道:“老陈,现在已经到了饭点了,吃点饭再说。”
  “你放心,我保证耽误不了你的正事儿。”
  说话间,他就拉着陈五六就朝着酒馆走。
  李铁尺的手就好似钳子似的,陈五六想要挣脱就挣不了,没办法,只好跟着李铁尺进了酒馆。
  两个人都是一身班头儿打扮,饭店的老板哪里敢怠慢?也就是眨眼功夫,就殷勤地给端上来两道凉菜和一壶酒。
  看着那喷香的烧鸡,陈五六一阵流口水。
  而李铁尺此时已经将酒杯倒满道:“陈头儿,咱兄弟俩喝一杯。”
  虽然陈五六不知道李铁尺想干啥,但是气氛都烘托到这儿了,只好举起了酒杯。
  两个人干了一杯酒之后,李铁尺道:“陈头儿,你可真不够意思啊,有发财的买卖,为啥光想着老徐,不找我啊!”
  听李铁尺如此一说,陈五六顿时明白了。
  他一下子撕下了一个鸡腿,一边吃一边道:“这不是觉得你李头儿忙嘛!”
  “也就是瞎忙,有啥好忙的。”
  说到这里,他朝着陈五六道:“老陈,我这个人你知道,平日里大买卖不敢做,家里孩子又多。”
  “你大侄子眼看到了议亲的年龄,这都需要钱,你这个当叔叔的,可要帮衬一二。”
  “只要你让我帮着找人存款,多了不敢说,我半个月就能给你拉过来六千两银子。”
  “你看怎么样?”
  一听这话,陈五六顿时兴奋得双眼放光。
  若能招揽李铁尺入伙,他就能得一笔可观的提成,少说也有十五两银子进账。而李铁尺更是能赚上四十多两,这简直是两全其美的好买卖!
  “老李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这个当叔叔的,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侄子娶不上媳妇吧?”
  陈五六举起酒杯,笑得见牙不见眼,“来,干了这杯!”
  酒过三巡,二人话锋一转,聊起了闲事。
  李铁尺一脸羡慕地感叹道:“老陈,你是不知道我们那帮兄弟有多眼红!”
  “你们不但有太子殿下亲自观政,还能参与那新开的银行吸收存款,最关键的是,存钱还给利息!这新鲜事儿我还是头一回听说!”
  “有太子和户部作保,这事儿自然假不了。”
  陈五六吐出一块鸡骨头,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不过你也别眼红,谁让我们县太爷姓年呢?年美人的堂兄,太子殿下爱屋及乌,当然要格外关照!”
  说着,他忽然正色道:“要我说,你想要揽储可得抓紧!听说三百万两的额度,差不多已经完成二百多万了。再晚些,怕是捧着银子都找不到门路!”
  李铁尺一听这话,腾地站起身,连酒都顾不上喝了:“老陈,你先吃着,我得赶紧去联系好的那两家看看!”
  话音未落,人已快步往外走了,临走还不忘在桌子上拍下一块碎银子。
  望着李铁尺匆匆离去的背影,陈五六也加快了扒饭的速度。这赚钱的买卖,手快有,手慢无,能多捞一笔是一笔啊!
  与此同时,乾清宫的书房内,乾熙帝正凝神翻阅着毓庆银行的账册。
  那上面赫然写着:定期存款二百一十五万两,存期一年。
  这意味着,太子随时可以动用这笔巨款。
  正当他沉思之际,又一份奏报呈了上来——是关于太子试种红薯的收成奏报。
  看着这两份文书,乾熙帝眉头微蹙,心中暗忖:太子的声望太高,似乎该适当地压一压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