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109章 象魂初现,气随念起

第109章 象魂初现,气随念起

  第109章 象魂初现,气随念起
  走近了些,姜义才看清楚,那仆从肩上竟是半扇小兽。
  模样狐不像狐,貂不像貂。
  尾巴蓬松得像把掸子,神色却狡黠精怪,四肢修长轻捷,一看便知不是山里常见货色。
  气血虽不算多旺,倒透着一股灵机。
  那兽儿一落地,地气未动,人却心神一振。
  姜义看得明白,倒也不讶异。
  自打上回顺口胡诌了句“祖上传过点掐算小术”,刘家便愈发亲善,三天两头往姜家送东西。
  山里翻出棵老药,打下一只罕见兽,总得精挑细选一份最好的,派人风风火火地送来。
  起初姜义还推辞几回,推着推着也就倦了。
  只偶尔摘几枚屋后灵果权作回礼,权当两家乡邻走动,不算失了礼数。
  那仆从将兽儿轻轻搁下,竟没像往常那般放了就走。
  只见他从怀中摸出一纸方子,双手奉上,语气恭敬道:
  “此兽名风狸,庄主巡山时所得,灵性颇足,非凡物。”
  说着指了指那小兽,接着道:
  “庄主言,此兽气息清正,若以此为引,佐这方中数味灵药,熬成汤服,有宁神益魂之效。”
  话音未落,脚下一拧,抹身出了院门,竟是比来时更快。
  姜义低头看那方子,一扫之下,心下便有了数。
  纸上罗列的药材,大半是自家药圃里便有,余下的也都寻常,配将起来倒不费事。
  心头略略一宽,眉间却不由自主皱了皱。
  刘家这人情,送得太殷勤了些,也太顺。
  这等情分,可不是嘴上推两句、手里拣点果子便能还得掉的。
  心头虽沉,脸上却风平浪静,连声色都未动分毫。
  空推也只是矫情,该用的还是得用。
  风狸一只,方子一纸,恰是家中眼下所需。
  当下点头示意,将那小**与柳秀莲,嘱咐去清理干净,自己袖口一挽,便转身进了药地。
  拣草理根,分量称得极细,温水净洗,一味一味按方配下去。
  那风狸筋骨轻灵,不比山中猛物粗壮,入锅不过一炖,已是骨酥肉烂,汤色澄澈,泛着点温润的光。
  鼻尖嗅去,清而不烈,神气微振。
  一锅好汤,刚巧炖成,天色也黑了。
  姜明自后山回来,额角挂着汗珠,袖子挽得高,像是刚与人较了一通拳脚。
  柳秀莲也早在两月前,悄然踏入精满之境。
  屋里汤香浮动,正合时宜,这一回却是恰好赶上了。
  姜家几口将那锅清亮肉汤分而食之,热气蒸腾,满室皆香,饮下去,俱觉神清气爽。
  饭后无语,各自散去,回屋诵经静坐,调息观想。
  姜义盘膝坐定,拢袖束气,心头默诵经文,念念分明,字字如钉。
  那经中句读,不似尘世闲话,倒似山泉滴石,滴滴点点,在脑海深处缓缓漾开。
  依着经中指引,缓缓摄念归一,将那浮动未定的神思,一寸寸抽丝剥茧,引向更幽更远之地。
  心念如线,轻拢尘念,剥离浮影,试着探入那方无形无象的所在。
  那处所在,似是虚空,又非全然寂寥。
  如坠云雾,四下皆迷,脚无所踏,手无所依。
  心神探去,仿佛石落深潭,不起回音,也无波痕。
  深浅不知,远近不晓,叫人心生茫然。
  寻常修士,到了此处,十有八九早已神晃气散,惊醒于坐。
  可姜义多年勤修,不是白下的苦功。
  此刻心神如镜,气息如绵,神识不动声色。
  便在那一片幽然静寂中,隐隐捕住了一丝“存在”的意象。
  极淡,极微,如风后残香,又似夜中细雪,浮浮沉沉,若即若离。
  往日多是抓不得、看不清。
  今日却仿佛有一道清泉,自虚无中悄然渗入识海。
  不响不喧,水脉温柔,循着神识幽丝缓缓流转。
  将那原本浮沉不定的“存在”,轻轻一托,竟托得稳了几分,似在雾中隐露出一角轮廓。
  全然混沌的虚空,这才稍稍有了方向。
  仿佛夜里远望,朦胧间窥见山影横陈,虽难辨细节,却分明真切可感。
  姜义凝神静念,心意如丝,缠缠绕绕探入无形之境。
  终于,在那片幽深虚空中,缓缓浮现出两道极淡的光点。
  幽幽地悬着,似明非明,像是风里豆火,摇而不灭。
  他心头一紧,正欲凝息细看,将那光中形影瞧个分明
  忽听“喔…!咯咯咯!”
  如同一盆冷水迎面泼来,神思倏然崩散,心火顿熄。
  姜义猛然睁眼,胸中气息微乱。
  窗棂处,晨光已泛白,新雪初霁,檐角滴水,一片清寒。
  姜义坐在榻上,眉眼平静,并无半分懊恼之色。
  心头几道念头翻过去,终究还是喜多于惑。
  喜的是,这些年默诵清经,苦心观想,今夜头一遭,终于窥得神魂端倪。
  虽未见其真形,那两点幽幽光影,却确凿无虚,不是幻象。
  惑的是,光虽现,却不成象,看不清形制,摸不着根脚。
  按大儿姜明的说法,那神魂之象,与性情根骨、气机顺逆息息相关。
  若能早早识得其形,顺势而修,便是顺水行舟,一日百里。
  如今不过光晕两团,不知来路,也不知去向,终究是窥了门缝,尚未入堂。
  但修道一途,本就非三朝五载能成,得之我幸,不得也不怨。
  姜义素来心境沉稳,倒也未觉可惜。
  且行且看,不强求罢了。
  正想着,欲再细细体会那一缕如清泉般渗入识海的流意,耳边忽地传来动静。
  有人翻了个身,有人坐起,连带着一声轻微呵欠,远远飘来。
  如柳絮拂面,轻得很,却一丝不漏地落入他心头。
  四下气机一动,纷纷入感,如水面泛起微漪,层层迭迭,皆在感应之中。
  姜义微微一挑眉,想来这便是观想之后的余效。
  神魂初凝,心识外放,五感之外,多出一分“觉”来。
  再往体内一探。
  筋骨仍旧坚实,气息如常,自丹田起,缓缓游走于脉络之间,稳稳当当的,似无异状。
  只是一时天光初上,晨意微涌,姜义心念一偏,腹中忽地轻响,生出几分便意来。
  这念头才动,腹下原本平和行走的一缕气息,竟倏地一滞,随即起了波澜。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