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万般特质加身,我终将成为不朽> 第505章 天穹之变!孟传的软肋!

第505章 天穹之变!孟传的软肋!

  第505章 天穹之变!孟传的软肋!
  在退出之前,不学点儿什么武学,未免有些遗憾。
  但迦叶祖师不开口,他总不能张口就要..:
  渐渐,孟传看高僧无动於衷,便闭目体悟此番所得武理。
  不能急,待精神力见底之时,再催一催..:
  时间流逝,变化渐生。
  迦叶祖师枯坐如岩,眉间褶皱渐次舒展。
  孟传见到,初时其额前青筋隱现,似根盘结。
  继而皮下有银光流转,如月华泻地。
  他当即凝神一观,这副模样,看来老僧已然有所悟了。
  其麵皮先是泛起青白,似古瓷开片般,龟裂出细密金线。
  转瞬又透出玉色宝光,恍若千年白玉受香火浸染。
  白眉无风自动,每一根眉毫都绷得笔直,虽然面色垂老,却依旧神采奕奕。
  忽然耳垂颤动如钟摆,膝下蒲团突兀消失,老僧身形凭空升起三寸,仿佛坐在透明莲台之上。
  “善哉。”
  迦叶从莲台之上,枯掌拍地起身。
  方圆十丈內的碎石皆跳起又落下,排列出奇妙的法印。
  对方的语气欢快,似大彻大悟模样:
  “小友,等急了吧?”
  “不急,大师您继续...”
  忘了对方会“读心术”,孟传略显尷尬。
  高僧大手一挥。
  地面上跳动的石子,如书册崖痕跡一般,刻出一排排经文。
  孟传细扫一眼,和外界崖上的內容很像。
  亦是在论“空相”、“无相”之说,更加深奥。
  不过...却与气血武道有种莫名的契合,让他有种跃跃欲试之感。
  他猜测,这篇经文当中,也得有自己的一部分功劳...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孟传被这些文字所吸引,与此同时,迦叶祖师亦是在一旁教诲道:
  “气血贯三焦为基,无相为宗。行通百脉,涌破门。不执拳形固,唯循气血奔。
  祛执忘形相,气血自归真,以武合气血,无相证本心。”
  孟传理解思索。
  经文之中词句,此刻已无晦涩言语。
  “无相”之意,刚才亦是通过迦叶祖师得到理解。
  佛门理解的无相,並没有確切说法。
  只是与“有相”相对,指摆脱对於具体形象、概念等执著的一种解脱自在状態。
  关於经文,他佛门武理差点,並没有顿悟出什么,面板上也並无新的武学诞生。
  但是,他遥望武道天穹。
  此刻一隅之地,隱隱有异变突生。
  天穹下方,依旧暗淡无光。
  但却有一座座小山丘,从黑暗之中拔地而起。
  在天上星轨群星的照耀下,隱见其峰尖。
  他的视线下移。
  看到有一五色神山,生长最是高大雄伟。
  孟传明悟,其代表著他的五行武理。
  这座高山,在他前些日子於武当创法之际,接连出现在识海过。
  原先只能隨著“想”,靠精神力將之具现化。
  未想到,如今竟然如实物一般,落入武道天穹中。
  无需思考使用精神描募,只是內视一观,便可看到壮观的五色奇峰。
  他觉得,若是再增加两色。
  便与葫芦小金刚镇压蛇精的七彩神山,一模一样了...
  雷属武理,依旧归於五行之中,包括风雨雷电等等。
  因此他亦是不知道,后续如何扩充这座山峰的地基。
  但也並非毫无猜想,浮光大圣之“光”,应是天地自然之中的一大深奥属性。
  隨著他修行渐深,亦是能接触到,前路不远矣。
  他心中思索:
  “称其五行神山,未免有些局限,既然还有其他属性的存在,乾脆叫做自然神山好了。”
  隨著牵扯自然天地的武理提升,这座神山亦会缓缓升高。
  烙印在武道天穹之中,组成內景奇观。
  武理永不遗忘,山峰永不缩。
  一证永证!
  回想起先前在武当山上,师伯关於拳脚打术的境界所言。
  这一刻,受到迦叶祖师无相之理的加持,他方才真正踏入到,“识己”的境界。
  打术突破韵境,只是代表著,有了“识己”的基础。
  如今这一座座,象徵著拳脚打术的高山,於武道天穹之下耸立。
  代表著他的识己之路,此刻正式开始。
  望向自然神山的旁边,亦有其余神峰林立。
  比其矮小寸许,以八极拳脉为主的,刚劲派系神山。
  再低一点,还有黑白二气构成的阴阳神山。
  太极拳、真武降魔九式等等拳法之理,皆是蕴藏其中。
  远处,还有些许零碎小山丘,
  都是他先前为了叠加特质,学习的各路流派浅显拳法。
  此刻这些,都存於他体內天穹,留有痕跡。
  与此同时,孟传冥冥之中有所悟:
  “隨著天穹之下的神山不断完善,进而合一,直至顶天立地高度,方才是拳法打术【识天地】
  境界所成的具现。”
  这一点,同样是迦叶祖师“忘形相,归自真”之言,予他感悟。
  有些拳路打术,讲求放长击远。
  如戚继光长拳三十二式,还有他未曾掌握的通背拳脉等等。
  而有些讲究硬打硬进,其中代表,便是五行拳、八极拳,亦是孟传最为擅长之拳。
  还有些拳路,讲究绕走外门、迁回抢攻,如驪山上他的好鸽们,徐清风擅长之八卦掌法。
  还有武当太极打术,主打捨近求远,沾衣发劲,於寸间爆发威力。
  他目前专研的降魔九式,亦是如此。
  以他现在的理解,以及亲身体悟来看。
  虽然每一派系之中,都有其独特的发力催劲方法。
  这些发劲的叫法各不相同,但其本质是相通的。
  都是在锤炼经脉与筋骨、肉身之间的一种发力结构。
  为何他们被共同归到了,“形意”派系之中。
  便是经脉牵引发作,力的根源相通。
  他要做的,便是將这些劲协调统一,一拳催发,万妙自生。
  表现在理解层次,即是天穹之下,神山之间的融会贯通!
  精通百家之拳,共筑武理高峰!
  这便是“识天地”之境的难度,旁人只精於一种流派,就已经很难了。
  就像是赵守岁师伯,资深武道宗师,可依旧停留在“识己”之境。
  但孟传却对自己有信心。
  识天地,於他而言,无非是时间的快慢罢了。
  其他人练而不温习,流派打术自然会隨著时间,有所遗忘。
  反馈到天穹內景之中,便是山峰高度的下降,各峰融会在一起之后的松垮。
  他不一样!
  一证永证,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最大的掛..
  甚至有一天,若是他能形意与象形双修。
  在不远的將来,他的天穹之中,会有两座顶天立地的武理神山耸立...
  与此同时,他正沉浸在感悟中。
  外界,迦叶祖师亦在等他结束。
  许久后,孟传刚一睁眼,见迦叶祖师好奇的目光,顿时一个激灵。
  近距离一看,这老僧除了宽面大耳,眼晴也挺大..
  “这就是现在人修行的方式?
  迦叶会“读心术”,亦是察觉到孟传刚才內心有所变化。
  孟传思索片刻,沉吟道:
  “祖师,这是我对於拳脚打术的感悟。
  感悟越深,练武越快,进而能截取更多的,我先前跟您讲过的【天地元气】补充自身。化为气血,充盈武道。”
  “阿弥陀佛...”
  迦叶感慨万分,当真是长见识了。
  他此刻已然醒悟,发现专注心灵的修行,局限性很大。
  他在古时春秋,已经是心灵修行者之中的巔峰。
  想要再往前进一步,难上加难。
  如今的气血武道,既能练武截取元气补足气力,又有精气神三巩固己身。
  二者共同协力,助人体不断异变,从而突破一次次人体大限。
  这样的修行方法,迦叶反覆推论,没发现有任何后患。
  刚才辩证许久,他確信。
  气血武道当真是毫无瑕疵的,最適合人类修行之路。
  没能生在这个时代,迦叶並不遗憾。
  他只是遗憾,自己没能在那一时候就领悟出此道。
  带领佛门乃至人类提前进化,从而更好应对邪魔的入侵。
  但他听到孟传刚才所讲,如今人间的局势。
  迦叶亦是感到欣慰。
  七限武圣的伟力,让他都有种心有余悸之感。
  还有即將诞生的第八大限,以及像面前这小子这样,越来越多有天赋的年轻人冒出。
  让他对於人类的未来,充满希望。
  迦叶望向孟传,能察觉其心灵力量,渐渐趋於虚浮。
  他知道,这小子快要“掉线”了..
  念至此,一指点在了孟传眉心。
  进而將自己刚刚结合气血武道,领悟出来全新版本的【无相经】,完完全全传授於他。
  “我刚才所述,名为无相经,原是我自身所创的心灵修持之法。
  现如今...算是与气血武道结合后的產物吧,类似你所述的,佛门后辈所创心经咒法。
  你佛门根基太差,我细细讲解一番,你且认真听好!”
  “明白,祖师请讲。”
  对方说自己佛门根基差,这是事实。
  后续去了少林,再如武当皇经阁学习时一样,记下来慢慢感悟即可。
  时间流逝,迦叶祖师在传法的过程中,逐渐有点暴躁..:
  “朽木不可雕也!”
  又是三遍,孟传终於明悟了些许。
  但面板上还没变化出现,还得学..:
  他望向迦叶祖师的眼神,透露著些许惭愧。
  如今以他的悟性,纵然是武当仅次於神功的降魔九式拳法,都能快速上手。
  这佛门心经咒法,属实是触碰到他的软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