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周渔向来喜欢夸人, 不过她这人最大的好处就是真诚,不是为了夸而夸,而是实话实说。
  没有人会否认优秀的自己, 也就没有人会否认周渔的话。
  事实上, 路易斯是真的被感动了。她其实最近已经有些要崩溃了。
  因为母亲的早逝,父亲对她向来宠溺, 别的兄弟姐妹都需要按着规划做事,只有她可以选择做自己。
  甚至父亲还曾经说过:“你可以为自己活,而不需要考虑家族。”
  也就是说,她身上甚至都没有富二代要面临的家族联姻的压力。
  她原先觉得这是太美好的事情, 所以向来自由, 但是人是会长大的, 她的规划本就是当个富家翁,工作时报道新闻, 没事的时候城市探险,可她发现,这样的自己也是被兄弟姐妹不容的。
  ——他们在想办法跟《十分钟》的制片人沟通, 取消她的出镜。
  虽然她没有担任任何职务, 没有任何威胁,但他们还是想让这个“受宠”的女儿离着家族资产越远越好。
  翻脸只是一瞬间, 消化却需要很长时间,她花了很长时间接受了她的家庭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友爱, 以及她的兄弟姐妹不是亲人而是敌人, 这才改变了心境, 准备搏一搏。
  ——父亲还在,她都已经被排斥,她敢确定, 如果父亲不在了,他们不一定会放过她,拿着资产却没有足够的本事,那只会被人吃了。
  但没想到的是,一向宠溺她的父亲,居然也开始为难她。她说要做节目,如果是过去,父亲会出人出力只为她开心,但现在,她的父亲告诉她,你可以做,但无论是团队还是资金,都必须自己想办法,不能用自己的钱,拍出六期通过了才能播放。
  她在二代圈子是个另类,好朋友都是新闻记者摄像编导,她很容易在业内拉出一个优秀的团队,但很难找到钱——这听起来不像是真的。
  可也就是这个时候,她才发现自己的自由让她缺少了很多应该有的社交和人脉,她真的差得太远了。
  好在,还有戴维斯,因为一个小忙,她拥有了一个赞助商,而这位赞助商居然如此大方和理解她。
  路易斯叹气道:“是,可惜的是,一个无忧无虑崇尚自由的记者也要想办法找钱了。”
  “可是,在《十分钟》你一个月只能出镜两到三次,但是自己做节目的话,你一个月可以做多条新闻。力量越多做的事情越多,对于社会的贡献来讲,你在进步。”
  路易斯都没想到,还可以这么宽慰自己,她笑了:“哦,周总,你真的是个很好的沟通者,你给了我很大的宽慰。”
  “这些赞助,你有什么要求吗?”她本来也不是傻白甜,电视节目的运营很是懂的,“譬如你想要冠名权?”
  她认为这是目前一个没有播出的节目能拿出来的最大的诚意,也是她认为周渔如此帮她的原因,周渔不是戴维斯,戴维斯是朋友,周渔是商人,商人都是讲究利益的。
  哪里想到,周渔笑着说:“不,我认为一个好的节目资金是最重要的,30万美元看起来多,但如果有更多钱,你可以做出更好的效果。”
  路易斯警惕地看着周渔,并没有说话,想要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周渔面对这样一位女士的注目,并没有任何紧张,“我的意思是,我认为我们的帮助是朋友间的互助,就像是你当时帮助我一样。冠名权你可以留着招商,这又是一大笔钱,会让你的节目效果更好。”
  的确,最简单的话说,《真相是什么》是一定要请新闻当事人的,充裕的资金可以让这些人放下面子,前来参加,而预算不够,很多人是不愿意抛头露面的。
  这个说法让路易斯觉得非常妥帖,但是她也感觉到不安,她已经看人带有警惕了:“可是你总不能白出这么一大笔钱?”
  周渔点头:“的确是这样,我们的企业虽然目前牙膏卖的不错,可是,也需要大量的曝光。综合我们彼此的要求,我有个方案不知道你是否愿意?”
  路易斯做出了洗耳恭听的样子。
  周渔接着讲下去:“如果我没有理解错,你们会将新闻当事人请来现场,让他们进行诉说,由现场观众进行投票,看更支持谁?但我认为,这里面主持人应该是公正的,他只能带着节目走流程,不应该由任何偏向。”
  路易斯没有评价。
  周渔接着说:“那我认为,其实在数百名观众和当事人之间,我们是否缺评论员观察员的角色呢?他们需要足够的睿智,去查找当事人的破绽,然后进行解说质问,更有力地去发掘真相!”
  这种节目在后世简直不要太多了,但这这会儿,还没有进化到这种程度。一般来说,都是主持人在进行问询,通过主持人的机敏,问出漏洞。
  所以,周渔的提议倒是让路易斯觉得有点意思。
  更何况周渔还说:“优秀的可以控场的主持人很难找,但如果有三个特约评论员,夏国有句老话,叫做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意思是三个普通人的智谋会比一个聪明人厉害。”
  “这样可以通过评论员来弥补主持人的不足,譬如法律,经济、社会等等专业,就可以减缓对主持人的要求,让你的节目更有可能爆出看点。”
  路易斯是多年从业者,自然知道,场上只有一个人控场,和有几个人控场效果会有多大不同!毕竟这个节目是他们在与新闻当事人斗智斗勇的。
  路易斯并没有说赞同或者不赞同,她问的是:“你想要一个位置?”
  周渔点头:“对的,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这位叫做蒋学,是我们华美日化全球业务部总裁,毕业于夏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从事过多年对外贸易工作,即将会跟着著名金融学家西蒙进行学习。我认为他可以贡献一份力量。”
  路易斯思考了片刻点点头:“我需要考虑考虑。”
  这就是好消息,今天只是初步谈,随后的合同都要有律师过手后再进行签约,所以聊完后,大家都散了。
  路易斯离开的时候,专门停住跟戴维斯说了几句话,他们是朋友,自然要联络,周渔并没有打扰,直接跟蒋学先往外走去,在停车场等人。
  出了咖啡馆后,一直在旁边听着的周三春担心地问:“你说她会答应吗?”
  周渔这个想法,其实是个双赢,她不想要冠名权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一个好节目需要大量的资金,路易斯一看就不是能招商引资的性格,没有了这么大的好处,很难拿到合适的赞助。
  钱不够节目不好看,她的钱不就是白投了吗?
  另一方面是周渔觉得,冠名权不是可以一直保障有的,节目办不好冠名没用,节目越办越好,那就需要竞争,跟她什么时候投过资没关系,是要看谁给的钱多。
  但是评论员的位置不一样,这是个隐性的广告位,每次介绍的时候都会说,蒋学是华美日化的全球业务部总裁。无意中就能强调华美日化。
  更何况,冠名是出最多的钱,而这个位置则是需要人脉的。
  周渔就是要告诉所有人,我们华美日化已经进入到媒体圈了,不要轻易动手,我们有反击的能力。
  当然如果这个节目成了,蒋学就会成为知名人士,除了《真相是什么》这个节目外,周渔又有了一个可以发声的代言人。
  所以周渔势必要让这次建议成功。
  她看着咖啡馆的方向说:“资金充裕,节目形式创新,减少对主持人的要求,这一切都是降低她成功的门槛,更何况她现在迫切地需要成功,我以为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她会答应的。”
  “这个节目创意不错,她的父亲也会促成的。”
  周渔在之前特别调查了路易斯的背景,她的父亲哈里逊是美国国际广播电视台最大的股东,而这家电视台是美国收视率排名前五的电视台。
  路易斯的母亲是她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是一位出色的记者,曾经为电视台立下了汗马功劳,两个人可谓是灵魂伴侣。
  他们结婚后,在生下路易斯不久,她的母亲就出意外去世了。所以哈里逊一直对路易斯给于极大的自由,想要让这个没有母亲的孩子过得快活。
  当然了,这不代表他不会再结婚,路易斯三岁的时候他再婚了,生下了两儿一女,也就是说,路易斯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她如今有五位竞争者,且没有同母帮手。
  哈里逊为了让这个女儿立起来,也会暗中给于帮助的,毕竟,从路易斯可以要来nba球赛转播时的广告位置,就可以看出哈里逊是多么爱这个女儿。
  一个节目形式的改变需要多方论证,所以随后几天,路易斯那边一直没有消息,周渔倒是带着蒋学拜访了著名金融学家西蒙。
  这条线还是于芳菲搭上的——华美日化付了高昂的价格让她进入了一所大学读mba,西蒙就是客座教授。
  蒋学本就从事了多年的经济贸易工作,虽然平台不一样,但并不影响他对知识的接纳和运用,所以西蒙很满意,于是,刚刚到美国的蒋学就有了三份工作。
  从西蒙家里出来,蒋学是实打实地跟周渔说:“真谢谢你给我这么高的起点。”
  人生总是有各种难以预料的事,他在商务厅干了半辈子,说真的从未想过离开甚至出国,可偏偏妻子找到了父母,他就跟出来了。
  他以为有了父母不能说母慈子孝起码也是一家团圆,结果事实是没有亲手养大的孩子即便有血缘关系,也没有感情的,他们只是需要一个人养老罢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