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唯一的好处那就是因为他的名声缘故, 他的后代却是被身为敌国的晋所庇护。]
  和晋关系极差……
  晋都死了多少年了?甚至晋还在的时候,秦君甚至还没称王呢。
  哦,原来是很久之前的事情, 好像可以理解了。
  所以是大秦的先君?和晋的关系极差, 但是后代又为晋所庇护, 好像也不是找不到?
  不过那个时候, 秦国也没尊崇过儒家吧?
  不过秦国早期, 的确是一个仁爱守信之国。
  难不成是康公?
  但是康公可没有到什么死得比谁都惨的地步。
  总不能是仲祖?
  那个死于西戎之手?
  但是那个时候晋国也只是大一点的诸侯国来着。
  但问题是, 那个时候还没有儒家呢!
  哪来的好儒家?!
  果然还是骗子吧!
  [甚至达成了成就秦晋之好!]
  毕竟广义上来说,秦晋还是通婚多次的, 就是这个秦晋之好嘛……
  嗯……
  你不能说这是一件坏事,至少那个时候的秦君还是很爱惜百姓的。
  甚至包括不是自己家的百姓。
  儒家弟子现在更多的是看热闹,你尽管编, 信了算我输。
  [他年少成名, 素有贤名,博学多才, 任用贤才, 同他的肱股之臣可谓是君臣典范, 甚至立志合西戎为一家, 秦王一当就是很多年。]
  【啊, 博学多才, 君臣典范, 同西戎合为一家,秦晋之好, 还有看重儒家?】
  【这个……怎么听着那么耳熟呢?】
  【你这个西戎,真的是西戎吗?】
  耳熟?
  真的有这么个人?
  [对待敌人,包括造反的他都能够原谅。]
  【我就知道!你这个秦王, 甚至百姓都自愿为之驱使是吧?】
  【没毛病,没一点毛病。】
  【那大秦地盘可大了,怎么不大呢?比某些后世的大一统都有点争议的王朝都大。】
  【而且他出生在咸阳以外,谶语中他的国都在咸阳,而这个国号叫秦,后来是大秦的王,甚至他的坟都在咸阳地界。】
  【怎么不是秦王呢?】
  【怎么不是大秦呢?】
  【甚至是史书认证的秦王。】
  ?
  真的是秦王?
  哎不对!
  秦好像在后面,都成地名了吧?
  甚至也有人用。
  但是既有晋,又有秦,国都还在咸阳?
  能有这么巧的事吗?!
  但是就听着林朝的话好像的确有这么个人?
  【就是哪来的西戎啊,让人真以为是春秋战国了,那不是诸族吗?】
  【晋和秦放在一块,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春秋战国呢。】
  【而且就这秦晋之好,就不能退一步说,是史上最强太子唐太宗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和隋炀帝败家第一人更胜胡大师的晋王杨广两者进行的改朝换代之好吗?】
  改朝换代之好……
  就算是再有疑问此刻也没了。
  这要是能算秦晋之好,那就怪了!
  果然还是你后世是吧!
  [他就是苻坚,可谓是当代少有的明君圣主。]
  [只可惜就这样一位皇帝因为过于仁爱而亡。]
  [文教尤盛,诸经皆置博士,内崇儒学,劝课农桑。]
  [可惜最终被绞死新平,随后更是被鞭尸。]
  [实在可悲可叹。]
  【他对下同宗下杀手的时候,其实也不是那么仁爱就是了。】
  【但是的确在类人群星闪耀时,他被衬托的跟圣人似的。】
  【尤其是苻坚可是立志要流传千古的,甚至打淝水之战之前都是当代人把事做了,不给事留给后人,坏消息事就坏在这个上面了。】
  别人不说,儒家弟子,此刻心下不由得停滞了一瞬。
  因为现在很多儒家听见圣这个字,就不由得想起来了‘儒家圣王’
  【感觉但凡他把那果决用在手底下那帮二五仔身上,可能就没那么多事了,飞龙骑脸输了,也不至于两年被绞死新平。】
  【谁还记得,大败的时候,百姓知道他落难,杀猪宰羊,并且不要报酬,知道他被围困,带着粮食去找他被杀,他也告诉百姓,不用为他这样做,要为国自爱,今日之局非一人之力所能济也,若是能救,会有神灵庇佑他的。】
  【什么叫虚假的儒家圣王王莽,真正的儒家圣王苻坚啊。】
  【坏消息,当儒家圣王,不是什么好事,在儒家之后,能扯上儒家圣王一般成不了,真说是那几个圣王本王,那是儒家后来盖上的名头,没有儒家他们一样是圣王。】
  【一个往死里折腾,儒家周礼那一套就差被王莽扫进去故纸堆了,一个秉承着责任心,在除了那几个二五仔同意,其他人几乎全不同意的情况下,拿着这那套草台班子破烂车对晋朝开战,结果折腾死了自己。】
  如果说王莽还能够反驳一下,但是百姓能够做到这样,推崇至此,那必然和王莽不一样。
  伴随着林朝话音落下,到底还是有部分儒家弟子脸色一变。
  一时间,又是一部分人道心一颤。
  就算是陨铁心也经不住这么锤啊!
  不少人也饱经历练,深吸了一口气,周,周礼,我们周礼还可以改!
  乱世用重典!
  改革!
  新生!
  或许还有其他可能性!
  【不过鉴于那是个冷门时代,知道他的不多。】
  【如果淝水之战没输,或许他真的可以垂芳千古了,当然,现在也流传千古了,就是名声没有那么大。】
  哦,那还好……
  好个什么啊!
  不能这么想!
  周礼没问题!
  我们儒家是没问题的!
  【顺便他的野史也在助力他的名声,嗯,准确说,也不是野史,是正史。】
  【玩双飞入紫宫,凤皇凤皇止阿房。】
  【后来还被慕容冲领兵给打了。】
  在那一瞬间,儒家弟子的思绪都被打乱了一瞬:?
  啊?
  【历朝历代,对野史,还是有很大兴趣的。】
  【不过好消息,不用受勾子文学的困扰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勾子文学,嗯,对勾子文学,刘邦他家对这个应该有很大的经验。】
  刘邦:?
  这个说的应该是那个大汉江山都让给男宠的那个。
  嗯,之前感觉是看热闹看别人家的事。
  现在……
  嗯……
  回想一下这个事,就有点复杂。
  复杂之余,感觉这乐子还是挺大的哈。
  【哦,刘邦现在好像没有这个经验。】
  【以后有没有不知道。】
  吕雉:?
  【我记得刘邦好像是男女通吃来着?】
  【现在好像还没打开新大门呢。】
  【虚假的勾子文学姜扬和她同僚,真正的勾子文学,刘邦他家和家一大堆。】
  吕雉面无表情。
  吕雉看向刘邦。
  刘邦摸了摸鼻梁。
  打开了,但是没完全打开。
  而那画面还在继续——
  [当然,在他之后,姚苌也并未有好果子吃,杀他的犯上臣子姚苌自立为帝后,面对苻坚之子的攻打,竟然还立苻坚的神像去拜,试图打败苻坚之子。]
  啊?
  什么东西?
  杀了人,然后立神像?去拜?
  然后祈求打败人家儿子?
  每句话,他们都认识,怎么合在一起,就让人感觉有些不认识了呢?
  甚至就纯粹看热闹的始皇帝听着这个东西愣了一下。
  不仅如此,后面还有更加离谱的——
  [后来还梦见鬼魂索命,宫人迎苌刺鬼,误中苌阴,谓之正中死处。]
  嗯?
  死处?
  啊???
  这,是人能够说出来的话吗?
  而且你们这是故意的吧?!
  历史上的东西有很多,但是这个真没有,一时间那是真的让不少人开了眼。
  【后面那玩意过于刺激,一堆神鬼之说,甚至被刺中的时候还在喊,臣苌,杀陛下者兄襄,非臣之罪,愿不枉臣,这还是正史。】
  【尤其是这玩意还是来自会开传送门的晋书里。】
  【但是一想想,姚苌那些神奇操作,就让人觉得这事竟然还有一点野中透着真,真中透着野。】
  【真说是三家分晋的时候,头顶上君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搁那闲得慌突然说问大家以前同殿为臣,你们都不羞耻吗?下面重臣搁那回天不耻以陛下为子,臣等何耻为臣,百分百是要拖出去的。】
  【不过换句话说,三家君主也不会说这种话就是了。】
  如果说之前对魔法晋书目录更多的是传闻,那么如今算是真真的直面了一瞬。
  这……
  应该是出现在史中的东西吗?
  太史作为史家看着这个东西,只有一个感觉,虽然秦史不计日月,但是也没写神异故事吧?!
  不过换句话说……
  有纸就是好哈,乱七八糟的全都能记进去。
  微言大义那是一点没有。
  不过转念一想他们那个史书,如今也修出来了一大堆字了。
  而这只不过是一部分。
  除此之外,周那也是真的久。
  连带着周之前顺手写写,那也是很正常的。
  毕竟那个史记据说也写了三皇五帝之类的。
  不过他的那个私家史可以简略了一下。
  至少不能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实在不行,可以用竹简刻录,就是有些费事,但是也不是不行。
  写三份,一份看看能不能塞进国馆,一份传出去,一份等他百年之后带入坟冢之中。
  太史偷偷想着。
  至于始皇帝最大的感觉,那就是,修史书那真的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