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神之手

  第67章 神之手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靠近极北,在某处世界遗忘和唾弃的角落。
  一座被冰川与极光环绕的现代化建筑群,却是隐藏于此。
  这里。
  便是北欧薙切国际研究部门。
  其中,那形状如同小型金字塔的实验室。
  镶嵌在皑皑白雪之中,其表面覆盖着一层特殊的纳米材料,既能抵御极地的严寒,又能根据外界光线变化折射出斑斓色彩。
  与周围的极光交相辉映,美得令人窒息。
  入口处,一道由生物识别技术与量子加密系统双重守护的透明门扉,静静伫立。
  迈着轻盈脚步,走进内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而明亮的空间。
  高挑的天板上,悬挂着由智能玻璃构成的动态光影系统,未来感十足。
  ……
  此时。
  见着爱丽丝那脸红心虚的模样。
  蕾欧诺拉,那双血红色眼瞳的明眸,闪了闪,似是有了主意。
  继续跟她聊了会,她便有意转移话题:“说起来,我们薙切国际研究部门,跟wgo北欧分部的执行官库拉吉,关系还算密切!”
  “爱丽丝,竟然那家被wgo认可的disfrutar餐厅存在着某些问题,那我们为何不亲自上门一趟,打探清楚?”
  “啊?”
  “这……这可以吗?”
  爱丽丝一听,顿时愣住了。
  “怎么不行?”
  “当作是窜门,跟库拉吉执行官叙叙旧也好啊!”
  蕾欧诺拉,道。
  “好吧!”
  爱丽丝沉默了会,最后不禁点点头。
  能到wgo美食组织的北欧分部了解一些内情,以及跟执行官那样的大人物打些交道,爱丽丝自然是求之不得。
  所以,母女俩稍作准备,便直奔wgo北欧分部而去。
  ……
  另一边。
  在距离薙切国际研究部门差不多有几十公里远的地方。
  这里,则是wgo美食组织的北欧分部。
  一座玻璃与原木交织的现代建筑依山而建,俯瞰着深蓝色的峡湾与层叠的针叶林。
  建筑外立面,以北欧极简主义为灵感,流畅的玻璃幕墙倒映着天空与雪山的轮廓,原木结构则保留了松木的天然纹理,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无缝融合。
  屋顶设计成倾斜的坡面,覆盖着耐寒的苔藓与低矮植被。
  “长度约在25cm”
  “应该是一条成年的壶鲷,至于重量嘛……”
  “798……不,在802克。”
  这时候。
  双眼被蒙上黑布的林旭,正用双手轻轻抚摸着砧板上的一条壶鲷。
  尽管眼睛被遮住了,看不清眼前的任何东西,但他依旧能通过触觉,很快就判断出手中的东西是壶鲷!
  随后。
  还用手颠了颠几下。
  准确说出这条壶鲷的具体重量。
  一旁,留有白黄发色,长相可爱活泼的执行官库拉吉,闻此有些惊讶。
  紧接着,她从林旭手中接过这条壶鲷,放在一台电子秤上面,结果真如林旭所说的那样,显示着802这个数字!
  ……
  “一克不差。”
  “哇噻,林旭你好厉害哦。”
  “我这个一等执行官,当初通过考核的时候,在触觉这方面可是有几十到几百克的误差呢。”
  见状,库拉吉更为震惊,那小嘴更是被惊得拼命张开,使得那上下唇形成的“o”,都快能塞进一颗鸡蛋了。
  对于物体,通常意义重量的感知,无非有两种基础:
  视觉!
  触觉!
  看到某个东西。
  估量它的重量,是一种经验判断。
  而感知普遍意义上的重量,则是建立在触觉上。
  人,最先感知到的是自己的重量,其次是食物和玩具的重量,这些都是从触觉上直接感受的。
  当然了。
  你要说触觉,对于厨师有什么用呢?
  的确,嗅觉、触觉和听觉相较于味觉来讲,并不是那么重要。
  但它们同样也对品尝食物的过程中产生了影响,例如:嗅觉能够让我们分辨出不同的香味,触觉则能帮助我们感受到食物的纹理、温度和口感。
  像柔软的面包、脆皮烤肉、细腻的奶油、酥脆的薯片……
  这些不同的口感。
  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触觉体验。
  而在原著的剧情,盖饭研究协会事件当中,水户郁魅便是通过嘴唇就能准确感知食材的温度。
  ……
  之后。
  对于触觉的测评,依旧在继续着。
  “摸着有点像胡萝卜,但块根没有像萝卜一样的辣味,而且稍微呈球形……”
  “难道是霓虹本土的芜菁蔬菜?”
  “厉害!”
  “又被你猜中了。”
  库拉吉一听,激动得两眼放光。
  “注意用词,那不叫猜,叫专业!”
  林旭,顿觉无语,如果他能现在扯开蒙住眼睛的黑布,那他一定会疯狂的朝她翻白眼。
  “别那么在意嘛,那你能说说这种芜菁的产地吗?”
  库拉吉,尴尬得搔了搔后脑勺,随后带着更强烈的一种好奇心,问道。
  “有点难度。”
  “得需要一些时间。”
  林旭,道。然后他继续抚摸着那株芜菁。
  摸着摸着,他脑海里那些模糊的画面,渐渐变得清晰,于是心中开始有了答案:“这京都产的圣护院芜菁。”
  ……
  咕噜!
  库拉吉,顿时咽了咽口水。
  她难以置信的望着林旭,彻底被震惊得麻木了!
  纵使她现在贵为wgo一等执行官,地位是跟安妮平起平坐,但此时在面对着林旭,也觉得自己不过是一只小蝼蚁。
  强!
  太强了!
  这个林旭,咋那么变态啊?
  “那……那跟东京产的金町小芜菁,有何区别?”
  “金町小芜菁是明治末期在东京金町经过改良培育成功的,是霓虹小芜菁的代表性品种。”
  “因而直径一般是在5到8厘米,根部岁为圆形,但色白而有光泽,肉质柔嫩。”
  “至于……”
  “京都产的圣护院芜菁。”
  “这是在江户时代享保年间,住在京都圣护院的农家将近江芜菁的种子,带回自家栽培,改良培育出圣护院芜菁。”
  “100年后的文政年间,圣护院的农家还培育出了大型萝卜品种圣护院大根!”
  “故此。”
  “圣护院芜菁会更大、更重。”
  “总而言之,芜菁和萝卜的世界都是相当复杂。”
  “都有颜色、形状各异的n多品种,想要到一个简便易行的辨别方法,可不太容易。”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