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 第213章 釜山电影节开幕式

第213章 釜山电影节开幕式

  第213章 釜山电影节开幕式
  十月一日。
  巨大的“biff20”(釜山国际电影节20周年)灯牌在远处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咸湿的海风裹挟着鼎沸的人声、刺耳的尖叫、以及节奏强劲的背景音乐,猛烈地冲刷着感官。
  虽然星光相较鼎盛期有所黯淡,但红毯上行走的依旧是跺跺脚便能震动半岛影坛的核心力量。
  红毯两侧的媒体区和粉丝区人头攒动,保安组成的人墙像在惊涛骇浪中艰难维持的堤坝。
  而此刻。
  红毯上。
  正是群芳斗艳的关键时刻!
  在靠近中央的显赫位置——
  全度妍。
  这位拿下戛纳影后桂冠的女人,脸上带着几分游离于喧嚣之外的深邃沉静。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气场,并非艳光四射,却如同磐石,稳稳压住一方波涛。
  河智苑。
  一套改良版的开叉式礼裙勾勒出飒爽又不失女性柔韧的线条。
  抬手向影迷区致意时,嘴角含笑,眼神流转间,既有男儿般的磊落英气,又含着春水般的妩媚暖意,气场如剑,锋芒内敛,动静皆宜。
  孙艺珍。
  一袭纯白色长裙将她纤秾合度的身段包裹得如同月神临世。
  笑容温婉清浅,眉眼弯起时,仿佛能融化一切棱角。
  朴宝英。
  清新的粉色短款礼裙,配上俏皮的丸子头和灵动的眼眸,像一颗蹦跳着闯入成人世界的甜蜜果。
  元气满满的笑容极具传染力,让整个紧张的红毯都似乎轻快明媚了几分。
  每一位皆是聚光灯的宠儿。
  闪光灯此起彼伏,密集得几乎没有间隙,织成一片令人目眩的炽白森林。
  而在另一侧。
  专门为海外电影人开辟的采访区则稍显嘈杂。
  翻译的声音、记者争先恐后的提问、以及带着不同地方口音的普通话、粤语此起彼伏。
  “请问这次带着作品来釜山有什么期待?”
  “能否谈一下这部电影创作背后的灵感?”
  “未来中韩电影合作的可能性……”
  几位带着作品前来展映的华夏电影团队负责人和主创,在翻译的协助下,努力让自己的声音盖过海风的喧嚣。
  会场内与外面的光华流转形成了两个世界。
  后台准备区。
  一间僻静的休息室内。
  姜在勋坐在化妆镜前,任由造型师做最后的调整。
  笔挺的黑色礼服勾勒出宽肩窄腰的轮廓,领结一丝不苟,每一根发丝都被精心固定在最完美的弧度。
  镜中的他光鲜亮丽,符合一切艺人对红毯仪式的最高标准。
  然而。
  镜面映出的平静表象下,是内心翻涌的惊涛骇浪。
  他经历的“大场面”本就不算多。
  青龙奖代领是意外,《老手》发布会是角色光环加持。
  而即将面对的场面,其“大”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演艺活动范畴,一脚踏入了深不可测的政治漩涡。
  原本釜山电影节开幕式的传统是男女搭档——
  其他国家著名电影人和韩国著名电影人共同担任,营造国际氛围。
  但这次由于李庸观教授那堪称“自爆”式的流程安排,以及背后牵扯的敏感政治风暴,主办方显然不敢再拉一位可能不了解内情或不愿卷入的外国女星下水。
  所以。
  只有姜在勋一个人。
  独自站在那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
  独自在全球媒体镜头的聚焦下,亲手按下那个可能引爆巨大政治旋涡的“播放键”。
  压力如同实质的海水从四面八方挤压过来。
  不过。
  即使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手腕上那枚卡莱拉 calibre 5仍是他高曝光度场合的固定“战友”。
  这种责任心或者说是职业操守确实很强了。
  片刻后。
  造型师完成最后的领结微调和袖口抚平,满意地点点头,悄然退出化妆间。
  姜在勋默默地拿起放在梳妆台上的那份重逾千钧的流程稿。
  即使上面的每一个字他都早已背得滚瓜烂熟。
  但每一次重看都会带来一阵心惊肉跳。
  就在他试图通过深呼吸来努力平复心跳之际,身后的门被悄无声息地推开一条缝。
  裴秀智侧身闪了进来,又迅速反手将门轻轻合拢。
  她的目光第一时间落在那个挺拔的背影上。
  精心打理过的造型将姜在勋原本就优越的外形条件推向了极致。
  礼服贴合。
  身姿如松。
  灯光勾勒出他完美的侧脸线条和肩颈轮廓。
  “真帅。”
  裴秀智眼底瞬间亮起毫不掩饰的欣赏,径直走向他,带着馥郁芬芳和饱满唇彩的吻没有丝毫停顿地落在了他的脸颊上。
  随即。
  不待他反应,裴秀智立刻掏出了自己的手机:
  “来,合个影,纪念一下我男人主持生涯的里程碑!”
  身子无比自然地腻歪进姜在勋的怀里,仿佛这里是卧室而不是紧张的后台。
  镜头自拍的角度。
  屏幕定格下两张靠得极近的脸——
  一个笑得灿若星河。
  一个……
  面色僵硬得像被速冻了一般。
  裴秀智低头检查照片。
  秀丽的眉毛立刻拧成了“川”字。
  手指在那个表情管理相当失败的“冰雕男”脸上戳了戳:
  “紧张?”
  声音里带着不加掩饰的讶异和一丝丝好笑。
  “嗯。”
  姜在勋坦诚地点了点头:
  “有点紧张。”
  在自家人面前确实无需硬撑,更不用扮演那个无坚不摧的钢铁形象。
  适时地展现一点压力带来的脆弱、坦露内心的紧张,不仅不会折损形象,反而更能拉近距离,唤起她柔软的共情和保护欲。
  “嗯……”
  裴秀智若有所思地摩挲着自己光洁的下巴,眼波流转。
  片刻后。
  她像是想到了什么,扭头快步走到门边,“咔哒”一声,利落地将门反锁。
  “紧张哦……”
  她拖长了尾音。
  一只纤细白皙的玉手抬起,松松地握着空心拳,对着空气上下动了动。
  动作的含义不言而喻。
  这是她看《华尔街之狼》记住的——
  主角乔丹早期的老板兼精神导师马克哈纳,教主角压力大的时候,这样能快速缓解焦虑、紧张。
  真实效果如何裴秀智不清楚。
  但……
  试试不就知道了?
  姜在勋:“……”
  他瞬间领会了那动作的含义,额角青筋都差点跳出来。
  在这种地方?
  这种时候?
  离上场可能只有不到十几分钟了?
  他毫不犹豫地摆手拒绝,表情哭笑不得:
  “别闹!”
  裴秀智耸耸肩,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但随即。
  她唇角勾起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弧度,身体微微前倾,靠近他耳边,吐气如兰:
  “那……换个方式?”
  压低的声音令每个字都像带着小钩子:
  “晚上我穿陈彩仙的戏服帮你……?”
  话音未落。
  姜在勋脑海中盘旋着的关于政治旋涡、演讲压力的阴霾,瞬间被一幅极致旖旎、带着浓浓私密诱惑感的画面彻底驱散——
  华美的韩服裹着裴秀智玲珑浮凸的身段。
  乌发松挽。
  莲步轻移。
  珠翠一步一摇。
  饱含春水的眼波流转。
  褪去了时代苦楚标签,变成了只为取悦他一人而绽放的“陈彩仙”。
  那画面……
  冲击力强过任何镇静剂!
  “行!”
  答案几乎是脱口而出。
  干脆利落。
  毫不犹豫。
  看着姜在勋那瞬间被“陈彩仙”点亮、仿佛压力烟消云散的眼神,裴秀智心里顿感一阵荒谬。
  自己这活色生香的本尊居然比……比不上一件破衣服?他脑子里现在是不是已经在彩排晚上要摆什么姿势了?!
  就在这“酸火”即将燎原之际——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紧接着是工作人员隔着门板的催促:
  “姜在勋xi!准备候场了!”
  时间到了。
  裴秀智瞬间收起了所有玩笑神色,没再多言,只是上前一步替姜在勋最后整理了一下其实已经很完美的领结。
  “去吧,我在台下看着你。”
  目光交汇。
  姜在勋点了点头,转身推开化妆间的门,踏进了那片绝对的光明与绝对的轰鸣之中。
  ……
  脚步声被地毯完美吸收,聚光灯精准地将他整个人从头到脚笼罩其中。
  姜在勋站定在舞台中心的圆形光斑里。
  舞台下的前排区域。
  韩国政要、商界巨头、文化部门官员、海内外电影大师……无数张或温和、或严肃、或深沉的面孔在台下明暗交错的光影里,模糊地汇聚成一片无声的压力场。
  他缓缓抬起带着腕表的手臂,将话筒举到唇边: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电影同仁,媒体朋友们……我是演员姜在勋。”
  “很荣幸,也很忐忑,能在这座诞生了无数梦想与光影奇迹的海滨之城,在这个星光熠熠的夜晚,为各位点燃——第二十届釜山国际电影节的光芒!”
  舞台灯光随着他的话音流转,伴随着交响乐团奏响的盛大旋律节节攀升。
  巨大的荧幕画面同步播放起电影节历届经典瞬间。
  掌声适时响起。
  台下前排靠边的位置。
  汤维上身微微倾斜,靠近坐在身边的丈夫金泰勇,涂着精致裸色唇釉的嘴微张,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轻声问:
  “这位年轻的主持人是……?”
  也难怪她疑惑。
  回顾釜山电影节过往的开幕主持——
  安圣基、宋康昊、韩石圭、郭天王……包括她自己,哪一个不是历经风云、声震影坛数十年、名字本身就是电影的品质保证?
  眼前这位……
  脸是很英俊,气场也足。
  但……
  太年轻了!
  前所未有!
  他是何方神圣?
  凭什么能站在这个需要资历、声望与份量镇场的位置上?
  尤其还是单独主持?
  身为本届电影节评审团成员之一的金泰勇,看着自家老婆一脸困惑的小表情,不由莞尔。
  他扶了扶眼镜,侧头凑近她耳边:
  “他啊……”
  “光州的女婿。”
  汤维微微一怔。
  光州?
  那个象征着民主抗争、特定时期集体伤痛与挣扎具象化的代称……
  女婿?
  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名词组合,瞬间勾勒出一个极具地域性和政治隐喻的身份标签。
  ……
  舞台上。
  姜在勋的演讲依旧不疾不徐。
  他将釜山电影节二十年来的光影历程娓娓道来,介绍着本届的单元亮点和参展影片,每一个环节都处理得精准无误,滴水不漏。
  氛围似乎依旧沉浸在电影节开幕式的盛大和期待之中。
  然而。
  所有知情者的心弦都在随着他的话语,向着那个预定的爆破点一寸寸绷紧。
  “……釜山国际电影节,自 1996年创办以来,走过二十年风雨征程。”
  “它始终秉持着对电影艺术最纯粹的追求,致力于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电影交流的桥梁,成为独立精神与艺术表达的庇护所……”
  “这二十年,并非坦途。它经历过风雨,也见证过荣光,而支撑它走到今天的——”
  就在“独立精神”这四个字铿锵落地的瞬间。
  原本播放着宏大电影节宣传画面和历史资料片段的巨大屏幕,极其突兀地画面切换。
  不再是风光或影人。
  而是一个极具现场冲击力的偷拍画面。
  地点显然是某间光线不甚明亮的办公室内部。
  画面中心。
  两名身穿黑色检察官制服、面色铁板般冷漠的男人,正一左一右钳制着一位老者的双臂。
  那老者——
  赫然正是此刻就坐在台下的李庸观主席。
  画面剧烈晃动。
  文件散落一地。
  周围是工作人员惊慌失措的面孔和模糊的劝阻声。
  “你们干什么?!”
  “放开李主席!”
  “你们没有权力……”
  台下。
  正含笑聆听的政商要员、文化部门官员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冻结。
  无数记者发出失声的惊呼。
  随之而来的是彻底疯狂的爆炸性动作——拼命地按动快门,恨不得将每一格画面都永恒地刻录下来!
  屏幕画面最终在剧烈的推搡中定格。
  李庸观主席以极其狼狈的姿态,被无情地塞进一辆车顶带灯的黑色公务车后座。
  “嘭!”
  汤维瞬间睁大了眼睛,被这突如其来的暴力和颠覆性的画面惊得下意识捂住了嘴,侧头看向金泰勇,后者只是微微向她摇了摇头,神情凝重而复杂。
  几乎所有知道李庸观身份的人。
  都瞠目结舌地看着那块播放着“公开处刑”的巨大屏幕!
  冲击力太强了!
  这根本不是在播放电影节内容。
  这是在釜山的舞台上,在全球媒体的镜头前,将政治斗争的残酷、阴暗和对艺术家、电影节独立性的赤裸裸羞辱与践踏!
  “不好意思,技术故障。”
  姜在勋平静无波的声音在这片死寂中响起,带着听不出起伏的嘲讽:
  “就像某些人总说审查纪录片《潜水钟》……也仅仅是技术问题。”
  这句话如同投进油锅的水滴!
  瞬间!
  “哗——————!!!”
  观众席中爆发出一片极其响亮的掌声,其中还夹杂着兴奋的口哨声和一些电影人无法抑制的叫好!
  他们完全听懂了这句辛辣的讽刺!
  这是对官方审查粗暴干预艺术的控诉!
  是对李庸观主席遭遇的不公与构陷的声援!
  是对电影节被政治裹挟的愤怒表达!
  突如其来的掌声雷动,让那些一头雾水的外国记者和电影人也下意识地受到感染,跟着鼓起掌来。
  掌声如同浪潮。
  拍打在那些面色铁青的文化部官员脸上。
  气氛诡异得如同冰火两重天。
  而就在这片因对峙而诞生、混乱与狂热交织的巨大喧嚣声浪顶峰——
  姜在勋微微抬了抬手。
  如同交响乐团的指挥优雅收势。
  会场内的巨大噪声如同退潮般,极其明显地衰减下去。
  “短暂的‘故障’不会掩盖光芒。”
  “接下来——”
  “让我们暂时放下插曲!”
  “以mozez singh导演那充满音乐与哲思的灵魂之作——《zubaan》开启这场为期十天的光影盛宴!”
  话音落下。
  背景音乐无缝切入《zubaan》充满异域风情的前奏,巨大的led屏幕也瞬间切换成电影令人目眩神迷的首发海报。
  ……
  掌声在后台厚重的门板隔绝下变得遥远而模糊。
  姜在勋走下舞台侧面的台阶,脸上那属于主持人的光彩瞬间褪去。
  没有片刻停留,径直走向自己的休息室。
  推开门。
  解开领结。
  掏出手机。
  点开与裴秀智的对话框,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敲击:
  【表现得怎么样?】
  消息刚发送出去。
  嗡——
  几乎是同时。
  休息室的门把手从外面被人拧动。
  姜在勋心头一动。
  下意识以为是裴秀智来了。
  然而。
  门被推开。
  站在门口的却不是他预想中那张明艳动人的俏脸。
  而是两位穿着深色西装、表情肃穆、眼神锐利如鹰隼的男人。
  其中一人甚至亮出了证件。
  文化部。
  姜在勋的目光扫过那小小的证件,瞳孔深处收缩了一下。
  尽管对此早有预料。
  但……
  这效率未免也太快了!
  饶是自诩心理素质过硬。
  姜在勋此刻也不由得在心底泛起一丝荒谬——
  官僚机器在这种事上,运转起来还真是“雷厉风行”啊。
  “姜在勋xi。”
  其中一人上前一步:
  “关于电影节流程及部分环节安排,请您跟我们回去配合接受进一步调查。这是必要的行政程序。”
  措辞官方,滴水不漏。
  把赤裸裸的挟持包装成“配合调查”,甚至连一张正式的传唤文书此刻都显得多余。
  姜在勋的目光掠过两人投向门口空荡的走廊深处,在心里默默划掉了一个计划中的行程。
  “需要配合多久?”
  “必要的调查时间。请。”
  另一人微微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但那姿态更像是在押送。
  姜在勋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称不上是笑的表情。
  他点了点头。
  动作干脆。
  “好。”
  没有任何多余的言语。
  他知道此刻任何辩解都是徒劳。
  目光扫过空荡荡的休息室。
  最终。
  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
  二进宫。
  还是以“配合调查”这种冠冕堂皇的名义。
  看来今晚……
  是注定无缘得目睹那位“陈彩仙”身着华服、莲步轻移的风姿了。
  可惜。
  真是可惜。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