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四大判官

  第72章 四大判官
  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状态,李云发现自己身上此时竟然被一层阴气笼罩。
  大概是判书让自己进入阴间变成这状态。
  毕竟小阳人在阴间会引起轰动。
  这种状态刚刚好。
  在阴神的眼中,自己是个活人,在鬼的眼里,自己却只是一道灵魂。
  看了眼这个看起来有些尖嘴猴腮的家伙,李云笑道:“等会儿我再找你吧,我先跟他们进城。”
  说着,李云还指了指不远处的无常鬼。
  这鬼看到俩无常,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
  回过神来,他才想起今天不是鬼差赶鬼过桥的日子。
  许多留恋人间的鬼,也会在这段时间留在望乡台看看心中所念。
  甚至有的鬼都在此期间过了头七,恢复神智,也因此更加留恋此地。
  而眼前这家伙,看着这么年轻,还有神智、跟着无常鬼走。
  去了酆都鬼城还能回得来?
  朝李云翻了个白眼,这个鬼就转身离开了。
  只当李云是在消遣他。
  也没去拉他,李云转身跟着无常鬼继续前进。
  这俩鬼也见怪不怪。
  第一次来,无论活人死人,只要不是被拘着走的,哪个不对地府好奇?
  再往前,就没有神话中的恶狗岭、金鸡山、野鬼村这些地方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取消的。
  通过望乡台前的阔道,很快便来到了传说中的酆都城。
  穿过栋栋宏伟建筑,李云来到天子殿前。
  大殿左右两侧为四大判官之所。
  白无常给李云介绍到:“左右两边便为判官大人们的办公场所,中间正殿,为阎罗天子的场所,如无要事,还请勿扰。”
  李云赶紧拱手道谢,从怀中掏出一叠冥币,火焰一烧,就变成一沓银光闪烁的银票。
  这是李云专门找九叔要的,为的就是打点阴间之事。
  拿出两张一千两分别递给两个无常鬼:“有劳两位了,这些银钱请两位喝酒,”
  两鬼眼睛刷的就亮了。
  这可是冥币,是阴间的硬通货币。
  冥币分两种,普通的纸钱,前面带有些许愿力,是阳间人寄托思念之物,鬼吸收这些愿力,好处多多。
  这银票上则是含有法力,对鬼差们的好处更大,比纸钱更值钱。
  而且,冥币其实是很值钱的。
  像九叔在《僵尸至尊》中被鬼差们索要4000万两以后,当场就骂了两句脏话。
  说几个鬼差真他娘的黑,****。
  他一印钱的都在骂,可想而知这钱是真的值钱。
  “不敢不敢……”
  两个无常鬼连连推搡,最后实在拗不过李云,只好‘不情不愿’的把钱收下。
  就连一直板着脸的黑无常也露出了笑容。
  接过钱,两鬼恭恭敬敬的带着鬼魂交差去了。
  看了眼四大殿,李云从最左边的开始拜访。
  第一个殿是魏征所在的赏善司。
  他看到李云之后先是一愣,旋即一脸笑容道:“李阳判怎么下来了也不通知一声,我好让人去接你。”
  周围鬼怪见自家大人这么客气,不由得对李云一阵侧目。
  一是想看看这年轻人有何奇特之处。
  二是好记下样子,免得日后冲撞了这位叫李阳的判官。
  这一看,他的眼睛都瞪直了。
  本以为是个道行高深者或者是个大功德者,结果李云竟然只是个小小的炼气化神境的活人。
  原来李阳判说的是姓李的阳间判官吗?
  随后一众鬼差纷纷反应过来。
  李云竟然是肉身入地府,
  不是什么道行高深之人,这是个有大神通的人。
  而且李云身上竟然功德隐现,看来在人间也是个匡扶正道的主。
  这下他们不敢再侧目了,免得得罪这位大人物。
  李云赶紧对魏征行礼:“不敢不敢,小子今天下来,是有个想法。”
  说着,李云把大鬼从葫芦里放了出来,同期拿出给他评分的纸递给魏征。
  一脸疑惑的接过纸,魏征仔细地看了起来。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赶紧回到位置上翻看属于他的判书,一边翻,还一边对比李云写的评分。
  越看,他的眼睛越亮,最后哈哈大笑起来,对着李云夸赞道:“阎罗天子果然没看错人,你这太极阴阳眼还真是方便。”
  他们虽然也能通过书法看到鬼的种种,却没李云看得真切、详细,这不是能力问题。
  毕竟这双眼睛可不是光修炼就能修得出来的。
  “本以为你还得熟悉熟悉业务才能提出修改章程,没想到这么快就给我们把难题解决了。”
  “只可惜………”
  他看了眼李云,后半句没说。
  李云却也猜得出来,这不就是可惜自己还没死嘛,没办法现在就上任。
  “之后你送过来的鬼就按这个来吧。”
  李云点了点头,随后道:“其他判官那里………”
  魏征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这本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这么办就是,你要是觉得不妥,也可以去问问其他几位。”
  这样当然更好。
  李云和魏征告辞之后,又去看了眼钟馗、陆之道和崔珏三大判官。
  这四大判官,形象各异。
  魏征身穿绿袍,笑容可掬,是个慈祥的长者。
  钟馗身着紫袍,一脸大胡子,怒目圆睁,看起来比较吓人。
  但与其接触,发现对方性格豪爽,是个大大咧咧的人,怪不得喜欢轻犯轻判,重犯重判。
  查察司的陆之道,同样严肃,却不吓人,给人一副温润如玉又正气凛然的感觉。
  最后的崔珏,身上则是一种又温和又严肃的奇特感觉。
  这四大判官,魏征名气最大,是唐太宗立下的人镜,关于他的传说也多,李云倒是不记得有什么其他称呼。
  剩下三人,在阳间都有各自的称呼。
  比如崔珏,被叫做崔府君,陆之道被亲切的叫为陆判,钟馗则是被叫做天师。
  不是说他是龙虎山天师道掌教。
  天师一次虽是从龙虎山传出,却也被世人用来称呼法力高强能力出众、为众人降妖除魔的道长。
  到了现在,天师一词早就不是龙虎山的专属。
  但你担不担得起这个称号就两说了。
  钟馗显然是担得起的。
  后面三人虽然与魏征的性格不同,但在李云提的这事儿上,意见完全一致。
  当然,这也仅限李云给的判决。
  毕竟其他人可没太极阴阳眼。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