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英和冒险
第456章 英和冒险
因为济宁州沿着大运河,所以张体仁这个知州报信速度还算快。
短短两天时间,人在济南府的英和,就已经得知汉军北上,夺取了运河南段战略要地南阳镇的消息。
已经有过一次战败经验的英和,倒是没有太过慌忙,而是迅速召集军将官员开会议事。
山东巡抚衙门,一大帮人正聚在这里。
他们以江北总督兼江北提督英和为主,又有河东河道(东河)总督王秉韬、山东巡抚兼山东提督岳起、山东布政使全保、山东按察使策丹、青州(驻防八旗)副都统观明、兖州镇总兵田永菏以及登州镇总兵冯建功。
对了,还有康基田、铁保这两个无兵无权的戴罪总督,暂时作为英和随从待军听用。
只看名字就能看出来,除了那两个总兵算是汉将,剩下的人清一色都是满人或者蒙古人,唯一的东河总督王秉韬都是出身汉八旗。
两个汉将总兵也是实在无法替换了。
文官好换,武将难寻啊!
兖州总兵田永菏出身甘肃行伍,登州总兵冯建功是江苏的武进士,都有一身本领武艺。
强行换将压根没有合适人选,还容易破坏扰乱地方军防体系。
王秉韬率先开口说道:“英帅,济宁报信来说,南军已经拿下了南阳镇。山东运河南段已然被切断,现在我等该怎么办?”
他这话与其说是在问策,倒不如说是在质问,语气充满了咄咄逼人。
因为这家伙本来在自己驻地待的好好的,突然就被英和一道命令召来济南,还带走了所有的东河督军。
现在,作为他东河总督负责关键的大运河,居然在前脚刚走,后脚就被汉军夺取了南阳镇。
就算后面重新夺回来,那他也难免要吃朝廷挂落。
毕竟,谁让他是汉八旗,英和却是正统的满八旗,还是上三旗,有锅肯定不能让满八旗的大爷来背,要背也是汉八旗的奴才来啊!
如此,王秉韬当然会有怨气。
而且,这还算是好的了,能夺回南阳镇,赶走汉军,那只是吃挂落。
可要是赶不走汉军……
英和没有说话。
康基田反而指着地图说道:“数日前,曹州府出现一股贼寇乱军,已经将曹州府南部诸县尽数攻陷。若是放任不管,则曹州府必定失陷,曹州府失陷,则济宁州和兖州府都将不保。兖州府有曲阜县,曲阜县有衍圣公府。”
铁保也说道:“兖州府不能丢,曲阜县也不能丢。南军现在进兵南阳镇,以济宁州目前的驻留兵力,基本不可能挡得住南军攻伐,所以必须从速将南阳镇之敌杀灭,否则曹州府、济宁州、兖州府都会受到牵连。”
“说的轻巧,可问题是要怎么剿?”王秉韬没好气道。
没人比他这个东河总督更懂南阳镇了,就这么一条南阳镇,没有水师的话,就算他们现在有十万大军,那也不可能打得下来。
打不下来南阳镇,汉军就能随时经过运河,出兵攻打山东的任何州府,还不用操心后勤问题。
英和现在也有些骑虎难下,他一开始聚兵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很单纯的集中优势兵力,好应对汉军的大举北伐。
之前他可是带了五万大军南下,都败在了汉军手里。
虽然这里面有汉军出奇制胜的因素,再加上又是夜间作战,战损伤亡都被无限放大。可这还是震撼到了英和,让他清晰认识到了汉军确实不是寻常反贼。
能打下大半的南方,还能建制称帝,自然不可能是什么垃圾货色。
按英和的想法,要是不聚兵,放任驻军分散在山东各州府县,面对曹州义军可能有些抵抗能力。
可一旦汉军大部队北上,必然是成片成片的崩盘。而且山东清军兵力这么分散下去,压根守不了太长时间,很容易就会被逐个击破拔除。
不如集中兵力,说不定还有一战之力。
现在,汉军主帅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先用水师的优势,夺取了南阳镇。
这下,反倒把山东咽喉给卡住了。
要么,英和先打败汉军的水师,夺回南阳镇。
要么,就只能改道绕路,去进攻汉军的后方。
可绕路的话,运河被汉军卡住了,他强行绕也不是绕不过去,但很容易就会被汉军卡住粮道,进退不得。
英和看着地图研究半天,还是一点法子没想出来。
他还是太年轻了,战阵经验太少,之前打得山西义军和河南白莲教。不仅是碾压式平推,而且地形也跟山东不同,就说大运河都没有,没有战略参考价值。
正当英和有些骑虎难下,忽然一人上前拱手说道:“英帅,末将倒是有些看法。”
英和转头一看,说话的却是兖州总兵田永菏。
田永菏抬手对着地图说道:“英帅,请看这里,此地是济宁州城,正好距离南阳镇不远。我若是南军,拿下了南阳镇,肯定是不会先打济宁,南阳镇到底只是一镇,而且本身又处在两湖四河中心,不能作为战略根据地。因此,南军必定会以南阳镇为中心,优先夺取是以南阳镇为中心,优先夺取南边的谷亭镇(今鱼台县)以及鱼台县和金乡县,确保大军侧翼无虞。同时又能跟曹州府的贼军会合,不至于腹背受敌。”
经田永菏这么一解释,众人对着地图稍微一琢磨,好像确实如此。
拿下了南阳镇,肯定是不够的,还要进而夺取南边的谷亭镇、鱼台县和金乡县。
如此才能确保汉军侧翼安全,同时又能跟曹州府义军会合。
曹州府的义军来路,济南府方面还是略知一二的,大概就是归附了汉军的一伙义军势力。
因为曹州府义军打了汉字旗号,放到清廷这边来看,只要打汉字旗号的,都是统一归为汉军势力。
这才是清廷现在终于彻底重视大汉的原因,虽然现在还有诸多相对独立的义军势力,但这些义军大多都在打着汉字旗号跟清军作战。
就连山西的白头军,他们一边裹着白头巾,一边也是持着一杆蓝底汉字旗,自号“晋汉军”。
英和微微点头,已经基本理解,当即问道:“那这一仗该怎么打?”
田永菏说道:“若是各镇军队未曾集结济南,那自然是聚集济宁周边兵力,封堵运河,让南军水师断了补给,再伺机大军南下,对南军后方发动突袭。南军北上夺取南阳镇,肯定不是小打小闹,其后方必然空虚,我军只需突袭后路,就算无法得到太大战果,也能让北上的这支南军成为孤军。”
说罢,又转而摇头说道:“只是现在大军已经集结济南府,运河是很难切断封堵了,就算我们来得及,南军必定也能发现,并且及时阻拦。所以,末将以为眼下既然打不下南阳镇,那不如变换一下思路。”
“我们可先往济宁州支援一万绿营,瞒骗南军以为我们要在济宁与南军决战。但实则,我军主力直接绕道南下,分批强渡菏水(万福河),去打丰县和沛县。”
“这两县南军只是新占,必定根基不稳,而且驻兵也不会太多。打下了这二县,就能反向切断南军粮道,让南阳镇变成孤军,同时还能进一步南下,突袭攻打徐州府。”
“徐州府一下,战局就可逆转!”
好家伙,真不愧是甘肃跑出来的总兵官,想法倒是够狠的。
汉军还在拿战略要地,稳扎稳打,这家伙居然直接要声东击西,带着清军主力重新南下去打徐州了。
青州副都统观明连忙呵斥道:“我们现在议的是如何挡住北上的南军,不是讨论去突袭南军后方,田总镇怎能如此大放厥词?”
田永菏说道:“观都统,咱们挡不住的,咱们没有足够厉害的水师,甚至连战船都没几条。老话说的好,南船北马,河上咱们是打不过南军的,这南阳镇被南军拿下,我们没有任何办法。”
观明又说道:“可是,不是刚说南军会先打鱼台县和金乡县,稳固侧翼。我们这样冒失撞上去,万一碰到了南军,该怎么办?”
冯建功笑道:“那就正好跟南军决战,我们也好见识见识,这南军到底有多能打?”
这话说的相当嚣张放肆,几乎有些没把英和这个大帅放在眼里。
现在的大清已经不比从前,这些个汉人武将还能愿意为大清作战,已经很难得了。
英和也不好太过苛责。
而且,这里确实也不属于他的防区,他只是拥有临时的总揽指挥权力,还是岳起这个巡抚兼提督让给他的。
眼看英和不说话,观明这小小的八旗副都统,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但他还是表明田永菏的方案太冒险了。
“冒险是冒险了些,但也并非完全不能打。”田永菏忽然拱手补充道,“英帅,南军已经拿下南阳镇,我军失了先机,肯定不能继续放任南军。而且,我军主力南下攻打鱼台、丰县这些地方,肯定比打南阳镇轻松。若是真能一战得手,夺回徐州,南军就算再不情愿,也得退兵。哪怕再不济,我军也能切断南军粮道,尽可能的争取战机。”
田永菏的这番补充,终于是让英和下定决心。
主要也是作为英和“幕僚”的康基田和铁保,同样跟着点头赞成,觉得可以这么打。
拥兵自重归拥兵自重,那也不能完全不打,能打的仗还是要打的。
要不然,那真就是放任汉军一路北上,真灭了大清,还有他英和什么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