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436章 大唐不需要你这样的狗【求月票】

第436章 大唐不需要你这样的狗【求月票】

  第436章 大唐不需要你这样的狗【求月票】
  倭国皇宫內,瀰漫著一股诡异的紧张和压抑。
  虽然他们还不知道李承乾已经覆灭高句丽的消息,但大唐水师频繁调动,甚至从倭国军事基地,补充了粮草。
  这让他们对大唐的忌惮,越来越深。
  此时,坐在主位的是皇极天皇。
  她面带忧色,目光主要落在两个人身上。
  一个是权倾朝野的大臣苏我入鹿。
  另一个则是近来迅速崛起、深受她信任的年轻贵族,藤原镰足。
  藤原镰足,出身並不算顶级豪族。
  但极其聪慧,精通汉学与权谋,更深得皇室暗中信赖。
  他代表著皇室试图摆脱苏我氏控制、真正亲掌大权的希望。
  他的崛起,本身就是皇室与苏我氏博弈的一步暗棋。
  “天皇陛下!”
  苏我入鹿声音洪亮,带著不容置疑的强势:
  “与大唐太子的合作,修建军事基地,乃是我苏我氏一力促成!”
  “如今基地已成,大唐火炮之利我等亦有目睹。然,正因为知其利,更应慎其用!”
  “岂能真如唐太子所愿,让其大军驻扎,將我倭国命脉交於他人之手?此举与引狼入室何异?”
  说著,他顿了顿,瞥了一眼沉默的藤原镰足,继续道:
  “当初答应,不过是权宜之计,为了获取大唐的信任和技术。如今我方已初步掌握『火器』铸造之术,水师战船亦仿製数艘。”
  “如今,大唐主力深陷辽东,高句丽战事刚歇,其太子竟又欲东征?此乃天赐良机!”
  “我国有海峡天险,更有『神风』护佑,何惧之有?应立即封锁港口,拒绝唐军靠岸,並派使者严厉质问大唐太子背约兴无名之师!”
  他已经从女儿苏我静香那里,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李承乾覆灭高句丽之后,肯定会来倭国。
  所以,他决定先声夺人。
  不管大唐是否能覆灭高句丽,倭国绝不能坐以待毙。
  然而,一直沉默的藤原镰足却在这时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极具穿透力:
  “苏我大臣之言,看似为国,实则祸国。”
  苏我入鹿怒目而视:“藤原中臣!你此言何意?”
  藤原镰足没有理他,转而面向皇极天皇微微躬身:
  “陛下,唐太子李承乾,乃非常之人。其志绝非区区一军事基地。高句丽覆灭,只在旦夕。”
  “我倭国若此时背弃盟约,无疑予其口实。所谓天险神风,在高句丽坚城巨寨和唐军新式火器面前,未必可靠。”
  “苏我大臣所为,或是想藉机巩固自家权位,挟『抗唐』之名,进一步掌控朝廷兵权吧?甚至……莫非与某些残余势力有所牵连,欲借外压搅动內局?”
  这话直指苏我入鹿私心,更是挑明了皇室对苏我氏的猜忌。
  苏我入鹿脸色瞬间铁青。
  皇极天皇心中暗许。
  她之所以支持藤原镰足,正是要制衡苏我氏。
  答应大唐建基地,皇室本就想借大唐之力威慑苏我氏。
  如今苏我入鹿想反悔,皇室反而担心他借题发挥。
  藤原镰足的建议则是:
  表面继续遵从条约,但暗中拖延、设置障碍,同时加快自身军备,让大唐知难而退,或者至少提高要价。
  这既能避免立即开罪大唐,又能防止苏我氏藉机坐大。
  最终,在藤原镰足的巧妙运作和皇室的默许下,倭国朝廷通过了一项『看似矛盾』的决定。
  一方面回復大唐,同意其舰队前来访问和补给,遵守盟约。
  另一方面,密令沿海诸国加强戒备,徵调船只壮丁,囤积物资,並暗中在计划提供给大唐的军事基地周边设置障碍和埋伏。
  他们赌的是大唐劳师远征,后勤不继,见到倭国有备而来,或许会谈判而非强攻。
  然而,他们远远低估了李承乾的决心和唐军的实力与效率。
  一个月后,当大唐的庞大舰队如同移动的城堡,桅杆如林,黑压压地出现在瀨户內海的海平面上时,难波京的贵族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天威』。
  探马如流星般冲入皇宫,声音颤抖:
  “报——!大唐舰队已突破壹岐、对马!其舰巨大如山,帆幔蔽日,数量……数量无法计算!”
  “报——!唐舰並未驶向指定的难波港军事基地,而是直扑浪速津!其先锋已开始清理我方布置的障碍木桩和沉船!”
  “报——!唐舰……唐舰上升起无数巨球,正向我方飘来!”
  苏我入鹿在朝堂上强作镇定:
  “慌什么!命令水师出击!拦截!放出火船!祈祷『神风』!”
  但接下来的消息让他彻底崩溃:
  “报——!我方水师尚未靠近,唐舰上百炮齐鸣,声如霹雳!我方战船顷刻间粉碎沉没!火船未及靠近便被击沉!”
  “报——!那些巨球已飞临难波京上空!投下.投下会爆炸的雷火!工坊区、粮仓、兵营.一片火海!”
  “报——!唐军唐军有一种小舟,无帆无桨,却喷著黑烟,速度极快,正载著甲士强行登陆!”
  一时间,难波京陷入一片火海与混乱。
  皇宫內,再也维持不住体面。
  苏我入鹿面色惨白,喃喃道:“怎么可能……『神风』何在……天险何在……”
  藤原镰足此刻也是心沉谷底,但他强自冷静,急声道:
  “陛下!大臣!事已至此,唯有立刻派出最高规格的使者,手持白旗,向唐太子请降!或许……或许还能保全宗庙!”
  “投降?不行!”
  苏我入鹿仿佛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我还有精兵!我可亲自率军……”
  “够了!”
  皇极天皇猛地站起,声音悽厉而绝望,她指著窗外冲天的火光和隱约传来的炮声,沉著脸道:
  “苏我入鹿,这就是你所谓的为国?你的精兵,能挡得住那天雷地火吗?藤原中臣,立刻……立刻准备降表!”
  “记住!用最谦卑的语气……不,我亲自去!亲自去向大唐太子请罪!”
  她此刻无比后悔,为何要听信內部这些权斗算计,为何要低估那个可怕的大唐太子。
  所谓的海峡天险,在真正的力量面前,不堪一击。
  而背信弃义,恰好给了对方最完美的征討理由。
  苏我入鹿瘫坐在地,他知道,无论胜负如何,他的时代结束了。
  甚至倭国,可能也不再是过去的倭国了。
  藤原镰足看著失魂落魄的苏我入鹿和惊慌失措的皇室,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恐惧,有悔恨,或许还有一丝对绝对力量的敬畏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茫然。
  难波京上空,唐军的战旗在硝烟中隱约可见。
  李承乾站在甲板上,看著那片樱之地,嘴角微微上扬,一种莫名的豪情,油然而生。
  这时,裴行俭前来稟报:“太子殿下,倭国那边投降了,他们的天皇要亲自向您请罪!”
  “呵!”
  李承乾笑了,旋即大手一挥:
  “那就靠岸,让我去看看,他们请罪的態度。另外,让所有战舰的炮口全部对准他们,只要孤不满意,格杀勿论!”
  “是!”
  裴行俭立刻领命。
  大概过了两个时辰,李承乾所在的战舰,就靠近了港口。
  此时,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海面上漂浮著木屑和残骸,空气中瀰漫著刺鼻的硫磺和焦糊味。
  大唐的巨型战舰『镇海號』如同海上山岳,牢牢锚定在港口中央,其侧舷炮口幽深,虽已停火,却依然散发著令人胆寒的威压。
  更多唐军舰船遍布海湾,桅杆如林,唐字战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港口临时清理出的空地上,皇极天皇、苏我入鹿、藤原镰足以及一眾倭国贵族公卿,身著最正式的朝服,却个个面色惨白,浑身颤抖,跪伏於地。
  他们前方,铺著一条简陋的毡毯,一直延伸到『镇海號』放下的巨大跳板前。
  李承乾的身影出现在跳板顶端。
  他並未著全副甲冑。
  只是一身玄色常服,外罩一件明黄色的龙纹斗篷,神色平静,甚至带著一丝慵懒,仿佛只是来巡视一处再普通不过的港口。
  苏定方、裴行俭等將领按剑护卫在其身后,眼神锐利如鹰,扫视著下方跪伏的倭国眾人。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李承乾缓步走下跳板,靴底踏上倭国的土地,发出清晰的声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倭国君臣的心尖上。
  皇极天皇深吸一口气,努力维持著最后一丝皇室尊严,用近乎哀泣的声音,按照最谦卑的礼仪,高声道:
  “罪国小王,皇极,率倭国文武,恭迎天朝太子殿下——!”
  “倭国上下昏聵,不识天威,多有冒犯,今自知罪孽深重,恳请殿下恕罪!”
  “倭国愿永世臣服大唐,岁岁朝贡,绝不背弃!”
  说著,她將额头紧紧贴在地面,身后眾人也隨之伏得更低。
  苏我入鹿亦是浑身冷汗,跟著喊道:“臣苏我入鹿,愚昧无知,恳请殿下宽宥!”
  藤原镰足虽也跪伏,却微微抬眼,试图观察这位传说中的大唐太子。
  李承乾走到他们面前,停下脚步。
  他没有立刻让眾人起身,目光淡淡地扫过皇极天皇精心准备的降表礼单,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讽。
  压抑和恐惧笼罩著整个港口,只有海浪拍打船身和李承乾斗篷被风吹动的声音。
  良久,李承乾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带著一种冰冷的、不容置疑的威严:
  “恕罪?臣服?朝贡?”
  他重复著这几个词,仿佛听到了什么极其可笑的事情。
  “皇极天皇,苏我入鹿,还有你……藤原镰足,是吧?”
  李承乾的目光在三人身上掠过:“你们是不是觉得,大唐兴师动眾,跨海而来,就是为了听你们几句摇尾乞怜的废话,收下你们这点可怜的贡品,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他弯腰,从內侍手中拿过那份镶金嵌玉的降表,隨手掂了掂,然后像是丟垃圾一样,扔在了皇极天皇面前的地上。
  “你们是不是忘了,孤为何而来?”
  李承乾的声音陡然转冷:“孤给的,不是让你们选择臣服或抗爭的机会。孤给的,是你们一个做听话的狗的机会。”
  “修建军事基地,是盟约,是大唐给予的恩赐和信任。而你们呢?”
  李承乾的声音陡然拔高,带著雷霆般的怒意:“阳奉阴违,暗设障碍,甚至密谋对抗!”
  “孤灭了高句丽,你们非但不惧,反而以为天高海远,孤奈何不得你们?竟敢赌孤会退让?赌你们那可笑的神风?”
  “一条狗,若连摇尾乞怜都要看时机,甚至还想趁主人不备反咬一口……”
  李承乾的目光如同冰锥,刺向跪伏的眾人:“那大唐,还需要这样的狗吗?”
  “大唐,不需要不忠的狗,更不需要自作聪明的豺狼!”
  这句话如同最终判决,狠狠砸下。
  皇极天皇彻底瘫软在地,泣不成声。
  苏我入鹿面如死灰,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藤原镰足也闭上了眼睛,心中最后一丝侥倖荡然无存。
  李承乾直起身,俯瞰著这片狼藉的港口和跪满一地的倭国统治者,语气恢復了之前的平静,却蕴含著更深的冷酷:
  “既然你们不会做狗,那就不用做了。”
  “传孤命令:倭国,自今日起,除国!设倭岛都督府,由苏定方暂领都督一职,总揽军政。”
  “凡有抵抗者,格杀勿论。”
  “所有王室、公卿贵族,悉数押送长安,听候发落。”
  “即刻起,丈量土地,登记户籍,推行唐制,习唐语,书汉字。此地,再无倭国,唯有大唐倭岛!”
  他的命令一条接一条,清晰而冷酷,彻底决定了这片土地和其上所有人的命运。
  说完,李承乾不再看那些彻底绝望的倭人,径直朝倭国皇宫走去。
  身后是唐军將士山呼海啸般的『大唐万岁』、『太子威武』声,以及倭国贵族们压抑不住的绝望哀泣。
  大唐不需要不忠的狗。
  当狗不配时,那便连做狗的资格也一併剥夺。
  这就是李承乾的態度,也是大唐太子给予背信弃义者最终的答案。
  然而,倭国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虽然李承乾以胜利者的姿態,宣判了倭国的灭亡,但並不是说,这些自以为是的倭国人,就彻底臣服了。
  这也是李承乾没有急於离开的原因。
  他知道,倭国人接下来,一定会不安分。
  所以,他在等,等一个他一直想要的机会。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