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653章 尽忠报国

第653章 尽忠报国

  第653章 尽忠报国
  大明战神戚继光殇。
  万历拿着急报的手都忍不住颤抖起来,脸上也满是悲痛之色。
  往事一幕一幕在他脑海浮现,他眼中也不由得热泪满眶。
  如果没有戚继光,那会怎么样?
  当初皇权旁落之时,他就是个人任欺凌的傀儡。
  李太后欺负他,冯保欺负他,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也欺负他。
  那时的他就没有任何权力,皇宫之中甚至都没有一个可用之人。
  如果不是戚继光率军进宫来保护他,他根本就没有翻身的希望。
  如果不是戚继光帮他掌控兵权,他根本就不可能凭借武力压住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
  蒲州三大豪族勾结北虏寇边之时,也正是戚继光舍生忘死,率数千之众驰援古北口,与数万土蛮血战,这才保住了他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一点根基。
  后面又是戚继光帮他操练京营,提升武力;帮他主持武举,选拔武将;帮他征讨北虏,平定叛乱。
  他这才收复了河套和北平行都司,渐渐有了打造盛世的基础。
  后面倭寇入侵朝鲜,又是戚继光不顾危险率军前去支援。
  紧接着开启剿灭倭寇的灭国之战,又是戚继光率军冲锋在前。
  再后面围剿建奴,又是戚继光在奴儿干都司那极寒之地坐镇,帮他调兵遣将,查探敌情。
  那时候他就有点担心戚继光年事已高,不能再率军征战沙场了。
  戚继光却一再坚持,要为国征战。
  再后面,又是戚继光亲自率军征战美洲,为他夺下了硕大的地盘和数不清的金银铜矿,大明这才真正有了盛世之基。
  这次征讨瓦剌之战,又是戚继光亲自率军突入漠北,彻底剿灭了瓦剌额尔额部。
  他早该考虑戚继光的年纪问题了。
  这位老帅已经七十多了啊。
  他真不该将其留在极北苦寒之地过冬。
  如果是在京城,感染风寒还要不了这位老帅的命。
  他真是悔啊。
  想着想着,他已然泪流满面。
  小朱常洵见状,那都不由吓得失声道:“父皇,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您别吓儿臣啊!”
  万历悲痛万分,不能言语。
  他只能颤手将急报递过去。
  小朱常洵见状,那都不由得大惊失色。
  兵马大元帅戚继光感染风寒,不治身亡!
  大明战神去世了!
  这可如何是好?
  他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个时候,他不由得抬头看向亦师亦友的宋应星。
  宋应星那也吓了一跳。
  万岁爷为何泪流满面?
  他印象中万岁爷可是异常的坚强,别说泪流满面了,眼泪他都没见万岁爷流过一滴。
  这次万岁爷到底为何如此悲痛?
  他忍不住看向小朱常洵手中的急报。
  小朱常洵见状,连忙将急报递了过去。
  宋应星接过急报一看,那也不由得脸色大变。
  大明战神戚继光去世了!
  他可以说是听着大明战神的故事长大的。
  这位战神可是在嘉靖朝就成为盖世名将了。
  他还没出生这位战神之名就已经响彻整个大明了。
  他还未曾读书识字的时候就经常听父亲讲起这位战神的故事。
  他看的第一份邸报就是描述这位战神的,当时描述战神的邸报就已经在民间流传开了。
  大明有战神,大明必将走向强盛!
  这个也早就在民间流传开了。
  现在,这位战神竟然去世了!
  难怪万岁爷会如此悲痛。
  他愣了好一阵,这才小心道:“万岁爷节哀啊,微臣斗胆,戚帅已然故去,我们是不是该考虑考虑戚帅的身后之事了?”
  是啊,戚继光已然故去,再悲伤也挽不回了。
  朕是该好好考虑考虑这位大功臣的身后之事了。
  这种事他还不是很熟,礼部好像是专门管这个的。
  万历抬手抹了抹眼泪,随即嘶声道:“传礼部尚书吴道南。”
  没过多久,礼部尚书吴道南便疾步而入。
  他一看万历悲痛的表情,那都不由吓了一跳。
  这是怎么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直接将急报递了过去。
  吴道南接过急报一看,那也不由得骇然变色。
  兵马大元帅戚继光去世了!
  万历紧接着便沉重道:“朕要用最隆重的祭礼操办元敬的后事,会甫,你说,怎么才算最隆重的?”
  这个。
  吴道南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一般朝堂重臣去世,您能遣司礼太监经济其丧就算很隆重了。
  如果想再隆重一点,那就遣礼部官员去经济其丧,这礼部官员职位越高就越隆重。
  万岁爷,要不,戚帅的丧事微臣去主持?”
  你的职位很高吗?
  万历微微摇头道:“不行,朕要最隆重的,前所未有之隆重,要论职位,谁能与朕比?
  朕亲自去主持元敬的丧事,你说,这丧事该怎么办?”
  啊?
  您亲自去主持!
  这真是前所未有之隆重啊。
  不过,这丧事您还不会办,看样子还得我来操持。
  吴道南细细想了想,随即又小心道:“万岁爷,如若朝廷经济的丧事,那得先赐银钱和祭礼用品,以确定祭礼的规模。”
  祭礼的规模?
  万历闻言,琢磨道:“祭礼的规模那是越大越好,祭礼用品那肯定要用最好的,银钱一般赐多少?”
  您赐过很多朝臣了,这个都不记得了吗?
  吴道南小心道:“这个赐多少银钱主要看万岁爷也意思,不过一般都是几百两,不会超过千两。”
  看朕的意思?
  几百两能干什么?
  万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那就先赐价值一百万两的金银铜币,不够再说。
  还有呢,除了银钱和祭礼还有什么?”
  呃,一百万两能不够吗?
  吴道南连忙继续道:“这赐完银钱和祭礼就是赐祭坛了,这赐祭坛数最高是九坛,礼部可以代表朝廷赐祭九坛,万岁爷也可以再加祭九坛。”
  九九为极。
  万历毫不犹豫的点头道:“那就都赐九坛,还有没?”
  吴道南想了想,随即继续道:“接下来就是督造陵墓,这个也可以朝廷出钱来建造。
  如果功绩特别大的,还可以修建忠烈祠,御赐牌匾,御赐对联。”
  嗯,王重光就有忠烈祠,而且先帝嘉靖还给赐了牌匾和对联。
  万历闻言,缓缓点头道:“这修建陵墓的钱朕出,还是先赐价值一百万两的金银铜币,不够再说。
  忠烈祠那也必须建,而且要建最好的,也是先赐价值一百万两的金银铜币,不够再说。
  至于牌匾和对联,朕现在就写,来人,上笔墨纸砚。”
  他御案上就有笔墨纸砚,不过都是小纸小笔,墨水也不多,砚台也不大,根本就不能写牌匾和对联的大字。
  很快,李玄成就亲自端着专用的笔墨纸砚进来了。
  万历亲自展开拓印牌匾的大纸,又深深的吸了口气,随即便提起大笔,蘸上墨水,运起气劲,挥笔写下四个大字:尽忠报国。
  紧接着,他又提起小笔,在落款处并排写下八个小字,万历皇帝,朱翊钧赐。
  这已经是最高规格了,一般赐字落款以年号代替就算是不错了,很少有皇帝会把自己的名字都题在赐下的牌匾上。
  他写完之后又亲自拿起玉玺,加盖在落款处。
  这就是最为正式的赐字了。
  牌匾字写完了,还得拿去拓印在真正的牌匾上。
  李玄成那是飞快的拿起写好的字吹了吹,随即便交给小太监拓印去了。
  万历又展开写对联的纸,运气挥笔写下一副最为夸张的对联。
  大明无敌战神
  千古第一功臣
  吴道南见状,那都不由得目瞪口呆。
  这评价真是前所未有啊。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