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修仙者为硕鼠
第670章 修仙者为硕鼠
这枚神霄道果,位属纯阳至刚,主破灭与生发。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欲使金丹圆满,洞天稳固高悬,非得一整套循环体系不可。
根据他金丹成就时从神霄道果中感应到的信息以及洞明真君玉简的旁证,要奠定金丹中期的根基,至少需要吞噬炼化三枚属性相生,能构成循环,促进本源壮大的道果。
“三枚道果啊……”
徐云帆眉头微蹙,这无疑是在虎口夺食,甚至是从其他真君的根基上剜肉。
契合他神霄道果的循环体系,最佳的选择是构成五行流转,阴阳平衡的基础框架。
毕竟神霄道果主破灭生发,可叫阴阳。
他心思电转,结合自身对天地道则的感应与宗门记载,目標逐渐清晰。
“太华灵虚界也有太阴所属道果,从现在来看,轮迴冥海之中的一枚道果似乎最具体现。但赤阳道果……”
想到那位坐镇万乘剑宗,一道剑意生发可焚天煮海,脾气据说也如其道果般暴烈的离光燃焰赤阳真君,徐云帆便感到一阵棘手。
对方所证道果与他神霄道果最为契合无比。
这几乎等同於向万乘剑宗最顶尖的战力之一宣战。
但对方此时也绝对钉死了他才对,毕竟他这枚神霄道果,也极为契合对方的离光燃焰赤阳道果。
此道果与神霄道果属性相近,若能融合,阳火生阳雷,或阳雷激阳火,威能必然暴增。
但这也意味著,他与那位赤阳真君乃是天生的道爭死敌,无可调和。
对方的神通功法,必然也对徐云帆的神霄道果有著本能的覬覦,如同磁石两极相吸又相斥。
他如今根基未稳,冒然对上老牌真君,胜算渺茫。
而轮迴苦海那枚高悬的太阴冥虬道果。
此道果至阴至寒,主映照明静,与神霄的狂暴破灭形成鲜明阴阳对立。
若能以太阴冥虬道果的阴柔之力调和神霄的至阳至刚,再以赤阳真君的道果纯阳之火居中调和或催化,便能初步形成太阴、神霄、赤阳的三角循环。
太阴生神霄,神霄助赤阳,赤阳或可反哺平衡太阴。
可那轮迴苦海不是那么好进的。
难怪,难怪修仙者被天道斥为硕鼠,修仙者想要往上走,自然是要在天道身上割肉。
正皱眉沉思间,徐云帆猛地一拍额头。
“差点误了大事!”
成就金丹后,琐事繁多,巩固境界,应对洞明真君消化所得,又思考前路,竟忘了去拜会元始宗如今真正的执掌者。
普度真君。
元始宗扛把子,自己都升金丹了不去。
这实在是失礼,更可能引人不快。
自己还得再元始宗混才行,暂时还不到另立门户的时候。
他立刻收敛心神,整理好代表神霄真君身份的紫金雷纹道袍,身化一道撕裂长空的紫金雷霆,直衝元始九仙山中的承化山而去。
那是普度真君的道场。
甫一进入承化山地界,一股浩瀚却又蕴含无量威严的庞大意象便笼罩而来。
与神霄峰的雷霆暴烈,玄煞山的九幽阴森截然不同,此地仙光繚绕,灵禽瑞兽隱现,山峦间梵音禪唱若有若无,大地之上草木葱蘢,生机勃勃,更有一种化解戾气,普度眾生的宏大愿力流淌。
有些菩禪净土的意思,徐云帆感应,忍不住眉头微挑。
整座山仿佛笼罩在一层温暖柔和的仙光之中,空间都显得格外稳固与祥和。
这便是普度真君的大道意象。
“普度眾生,净世琉璃”。
在其道场之內,一切戾气诅咒都会被极大压制消弭,敌意更是难以滋生。
这可真是奇了。
徐云帆满是惊奇,想不到在这元始宗能出一位真佛?
他自然是不信的,元始宗真君,成就这般意象,其跟脚理念绝对是歪的。
徐云帆的雷霆遁光在靠近山巔时便主动散去,以示尊敬。
他脚踏实地,步行登临。
沿途所遇弟子,执事,无论修为高低,见到他身著真君袍服,无不躬身行礼,口称“拜见神霄真君”,目光中充满敬畏。
真君者,一念可定他们生死。
徐云帆神色平静,頷首示意,一步踏出,便是数里之遥,很快便抵达山巔那座气象庄严,琉璃为顶、檀香縈绕的普度弘法殿前。
殿门无声开启。
一名眉目慈悲、气息沉凝如海的黄衣道人侍立门侧,稽首行礼。
“真君已静候,神霄真君请隨小道来。”
此人气息虽隱晦,但徐云帆能感觉到,其修为恐怕还在那莫度之上,已半步踏入金丹门槛。
和楚成南,陆川之流修为差不多。
不敢证金丹,终究上不了桌。
步入殿內,只见空间远比外观宏大。
殿顶如星空穹庐,点缀无数仙光。
中央一座蒲团上,普度真君端坐其上。
他形容古朴,身形略显清癯,身披简单素净的月白道袍,头戴道冠,面容平和,周身无丝毫法力波动外泄,仿佛与整个承化山,甚至与周遭的天地融为一体。
唯有那双深邃如无尽星海的眼眸开闔间,流露出洞悉世事,悲悯眾生的神光,让徐云帆感到一种源自生命层次的巨大压力。
这位真君的道行,绝对远超清源、洞明之流,恐怕已至金丹中期甚至更高。
尤其是这等平和气息,让他感觉之违和,简直有些出戏。
总感觉自己是在菩禪净土似的。
“弟子徐云帆,拜见普度真君。证道归来,琐事缠身,未能及时拜会掌教还请真君恕罪。”
徐云帆收敛所有气机,躬身行了一个庄重的道礼,如今大家都是金丹,虽然实力有所差,但也不至於再低三下四。
普度真君目光落在徐云帆身上,那目光温润平和。
“神霄真君不必多礼,金丹成就,乃我元始宗之幸,更是你自身大毅力、大智慧、大气运的显化。”
普度真君的声音平和舒缓,带著奇异的安抚人心的力量。
“清源之事,乃其咎由自取,阻人道途,图谋同道根基,此乃魔行。你替宗门除此祸患,有大功。过去种种,皆如云烟,无需掛怀。”
“弟子明白。多谢真君体谅。”
徐云帆恭敬应道,心中却是一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