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144章 请允热气球升空实验!【求订阅】

第144章 请允热气球升空实验!【求订阅】

  第144章 请允热气球升空实验!【求订阅】
  朱允炆又开始卖萌了,刘宽早已免疫,不受影响。
  他笑着道,“你所说只能算一个半——咱们之前怎么定义浮力的?浸在流体内的物体所受到的竖直向上的作用力叫做浮力。”
  “羽毛这个倒还好,风筝被人拉着在天空飞翔,其实主要受三个力作用,即自身重力、风力以及人通过丝线传递的拉力。”
  “这里面虽然也有空气浮力作用,但很微小,极难独自与风筝重力相平衡,故只算半个。”
  因为这个时空没有人比刘宽更懂自然科学,上面也没有限制他的教育系统,所以,他上自然课虽然也做教案,但真讲起来确是兴之所至、详略由心,并不拘泥于事前所写的教案。
  这样讲课的好处是他讲得投入,学生们也听得投入——因为就跟聊天、听故事似的。
  坏处其实更多,比如原定的一节课内容经常讲不完。若非刘宽有意控制,可能经常讲着一个课题,便跳到了另一个课题中。
  空气浮力这一课题,便是刘宽通过之前的浮力课题有意延伸出来的。
  朱允炆听他的回答只能算一个半,略有些失望。
  却听刘宽接着道:“念你第一个现象描绘得不错,便加2学分。坐下吧——其他同学可还能想出别的空气浮力现象?越典型加分越多。”
  如果问液体中的浮力现象,大本堂学生都能列出一两个来。
  可要问涉及空气浮力的,除了羽毛、树叶、鸟儿、风筝之类的,绝大多数学生便很难想到其他了。
  但在刘宽期待的目光下,却还是有一人举手。
  “好,朱檀同学。”
  朱檀起身后,自信地微笑道:“回老师,学生觉得孔明灯便是一个典型的空气浮力现象。”
  孔明灯?
  其他学生一听恍然,随即纷纷懊恼,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刘宽则一拍手掌,笑道:“很好!孔明灯确实是很典型的空气浮力现象!朱檀同学加5分!”
  他接着示意朱檀坐下,他便携带过来的教具中,抽出一张提前让春兰画好的大幅孔明灯图画,挂在了黑板上。
  “先给大家普及一个小知识——孔明灯虽以诸葛亮的字来命名,但目前并无任何一个有力证据证明它就一定是诸葛亮发明的。”
  “因为孔明灯在还有其他的称呼,如天灯、祈愿灯,等等。至于其出现的时期,则应该在后汉末年至五代之间。”
  “待到宋代,便已经有了在元宵节或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放灯的习俗。”
  说到这里,刘宽问:“同学们应该都放过孔明灯吧?”
  只见除了朱植、朱允炆,其他学生都点头说放过——这让两小只羡慕不已。
  刘宽此时问:“那同学们可曾思考过,为何孔明灯只有点燃,并燃烧了一会儿才能漂浮升空?”
  这次朱檀、朱雄英、朱椿、朱柏,甚至是朱棢都举手了。
  刘宽点了朱雄英的名。
  朱雄英起身道:“回老师,应该是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朱雄英同学,你这回答有点不对题啊——且仔细想想老师方才的提问。”
  朱雄英凝眉回想,很快便有所得,道:“回老师,或许是因为油脂或蜡烛的燃烧让孔明灯的浮力变大了,这才缓缓升空!”
  刘宽笑着点头,“回答得不错,加5分——另外老师再问你,为何燃烧能让孔明灯承受的浮力变大?”
  “这···”
  朱雄英努力思考,却一时想不出靠谱的答案。刘宽示意朱雄英坐下,道:“今天这节课,我们便探究下孔明灯究竟是如何漂浮升空的···”
  对大本堂的孩子们来讲,刘宽的课太精彩和吸引人,几乎每次都是不知不觉就结束了。
  这堂课也一样,不知不觉就到了末尾。
  “自然科学不仅讲究对各种现象的观察与研究,也寻求将其中蕴含的道理进行有益于百姓、国家的运用。”
  “现在大家便思考一下,孔明灯除了用来在节日里祈福,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传递军情外,还能进行哪些运用?”
  说到这里,刘宽一笑,“大家可以放开想象力,大胆的去想。”
  学生们立即一个个凝眉苦思起来。
  两三分钟后,眼见这堂课该结束了,刘宽便问:“有想法的同学请举手。”
  这次,除了朱棢外,其他人竟然都没举手。
  刘宽颇为意外,但还是点了朱棢的名。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朱棢起身,颇为兴奋地道:“回老师,学生认为,或许可以做一盏巨大的孔明灯,使其据有的空气浮力不仅可以托起自身,更能带起一个人!”
  “如此,将士们在风向合适时,便可以乘坐巨大的孔明灯,飞入城中,或飞到敌阵头顶,居高临下的射击,以破强敌!”
  刘宽听了点头,“朱棢同学这个想法确实大胆,别开生面。那么这种大胆的想法,究竟能否实现?”
  “这便是这堂课的课后作业——下去后通过假设、推论乃至实验等手段,探究能否制造出一个可带人升空的巨大孔明灯!”
  “好,下课!”
  “起立!”
  “老师再见!”
  “同学们再见。”
  ···
  刘宽离开大本堂,并未出宫,而是来到奉先殿,主动面圣。
  宦官通报后,他很快就得以进入殿内。
  老朱高坐在龙椅上,看着他道:“你小子可是很少主动来见咱啊,说吧,有何事?总不是火车试行试验出了篓子吧?”
  刘宽听了无语,心道老朱你就不能盼我点好?再说了,那可是大明的第一列火车。
  他口中则规规矩矩地道:“回陛下,微臣此次前来,主要是想申请带领学生们做一个特殊的实验。”
  “实验?”老朱好奇地问,“什么实验?”
  刘宽道:“热气球升空实验!”
  接着不待老朱问,刘宽便主动解释了下什么是热气球,最后则道:“陛下,若我大明拥有了成熟的热气球制作方法,便可以将之运用于军事。”
  “比如两方在平原上对垒,我军便可以升起热气球,让目力好的将士带着千里镜在热气球上充当观察手,及时了解敌军动向。”
  “除此外,若是风向、位置等条件都合适,还可以让少数将士乘坐热气球,从天空对敌营进行火攻!”
  第二更。
  晚安~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