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穿越重生>从柯南元年开始建立穿越者联盟> 请假条推荐Lighthouse Light(亮亮博士)看

请假条推荐Lighthouse Light(亮亮博士)看

  请假条推荐lighthouse light(亮亮博士)看的那本书
  (本章又名——请假条,兼求月票单章)
  (本章又名——神圣的人形态!)
  “人形态,人类的思维模式,柯南宇宙里最为先进的思维模式和意识架构,没有之一。”
  ——《关于双时间线行为模式研究》
  ——意识同步性研究所。
  对这件事,亮亮博士表示一百个质疑。
  首先,人形态只有两只手(一般情况下),也许奇幻世界里会有诸如多臂类生物,但那顶多归为类人。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它没有翅膀。
  ——这曾是亮亮博士童年最大的怨念。
  人类怎么能够没有一对翅膀呢?!
  那不仅象征着不会堵车;
  象征着会多出许多新的娱乐活动。
  象征着那亮闪闪的羽翼,在阳光下发亮的漂亮尾羽,象征着再也不用在楼梯里爬上爬下……
  更重要的是,当你一辈子被引力困在大地上的时候。
  你总是想过有一天能在天上飞。
  好在现在这个怨念被满足了。
  对于拥有tdd的亮亮博士而言,他现在就操控着走廊的气流,推着自己向着联盟图书馆飞去。
  老实说,这种联盟“老一辈”的执念,正是这些如同蛛丝一样,在那些在月心里漂浮的城市之间连接的走廊,依旧还存在的原因。
  甚至就像浮现在面前的那个“大图书馆”。
  即使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tdd调阅(只要你有足够的权限)。
  甚至,你完全可以让那些投影变得实体化。
  那些时刻调控着联盟部物质循环的【物质重组仪】,可以直接在你眨眼之间,就将脑海中的报告、tdd的信息“打印”并放在你的手里。
  但是你必须承认,1994年的人们总是有些怀旧。
  习惯的力量,让由几个研究层部门部长,牵头组成的cyz联盟出版社——
  在漫长的伦理审查与时空预算委员会拉扯中。
  最后还是把联盟的图书馆建立起来了。
  它看起来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维度结构。
  既简洁又复杂,既漂亮又丑陋(指亮亮博士看来),既古老又未来,同时还现代,而且既人类,又非人类。
  木制建筑、现代水泥、钢铁浇筑、陶瓷雕塑、外星建筑……
  你能在里面找到一切你想要的“图书馆”。
  赛博朋克式的小店、阁楼式古典风格、哥特风格的城堡……
  与其说是一座图书馆,更像是某种对于艺术、哲学的思考,一种对每一种美学的思考。
  就像亮亮博士现在走进的这座一样。
  “切换到■■-■■-■■-■■■-12-29【界面】。”
  原本像是许多不同模式重迭在一起的图书馆,一下子就被确定了它的外观。
  永续基建部表示,他们永远不想再接这一单来自研究层的委托了。
  “请将莫比乌斯时间环带概念融入12-29界面。”
  “我需要一个无限大的房间。”
  “要果做的。”
  “我们要咖啡粉来做。”
  “修在原子上。”
  ——这是能过审的一部分申请。
  这也是图书馆在伦理审查上了很久的原因,要知道——那个时候还是在【联盟循环总部】的时间节点。
  先不提那些看起来就不可行的条件。
  即使是可行,永续基建部也不想亵渎“神圣的工程学”!
  于是,最后的解决方式就是——他们在联盟图书馆的最核心位置,内置一台“意识发生器”。
  只要你的设想通过了cyz联盟道德伦理委员会,以及审查委员会的批准。
  你所构想的图书馆【界面】便会实时投影于此,成为【大图书馆】的一个合法存在。
  你可以任意定制其外观、结构、材料,甚至连重力、时间、气味都可以自由设定。
  并且,按照自己喜好,将需要的、最常看的书籍,放在属于自己的“书架”上。
  而现在,亮亮博士就要前往请假条的图书馆,看她推荐给自己的那本“绝对能带来灵感”的书籍。
  话说……
  自己为什么突然会多出一个助手呢?
  是的,请假条是自己的助手,但亮亮博士的意思是,为什么她只会出现在“这里”?
  不过一想到“请假条”本就应该出现在这里,亮亮博士又觉得这很正常了。
  不过——
  还有她的名字。
  什么人会叫“请假条”呢?
  虽然她说这是因为她就出生在联盟里的缘故,只是随机了一个名字。
  但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是——
  就好像有人在一本书的正文,里突然塞了一章“请假条”一样古怪。
  这样想的话……
  那联盟里是不是还会有名叫“番外篇”、“彩蛋章”、“后记”的人呢?
  不过亮亮博士不得不承认。
  他之所以同意请假条帮自己请假这件事,最重要的原因是——
  他对请假条的【界面】有点好奇。
  这个冷冰冰的,总是带着一种厌倦,讨厌出现在实验室里的助手,她的图书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要知道,她平时连发邮件都懒得用句号,而且没有隔断。
  对于亮亮博士来说,这很重要!!
  是童话般的色彩?是默片一样的黑白风格?还是……
  抱着这样的好奇,亮亮博士就推开那扇门。
  “no!!!!!!!!!!”
  他就跪倒在地上。
  面前的,是一间……和他的实验室一模一样的房间。
  一模一样的布局,一模一样的书架,
  一模一样的实验台,甚至一模一样的——那杯早上没喝完的咖啡。
  亮亮博士下意识地看向实验室的最中心——那只小鼠不在。
  他莫名地松了一口气。
  说得也是,因为个人想法建立起来的【界面】,是不可能出现和实验室里面一模一样的小鼠的,甚至那些蕴含了cyz效应的设备也没有。
  “要是能复制……那我早发财了。”
  批量复制cyz效应,亮亮博士怎么会做这样的梦。
  他一边咕哝,一边扫视着这座图书馆——
  哦不,准确地说,是这伪装成图书馆的实验室残影。
  cyz效应研究所的所有人都知道,cyz效应,是无法被除了zc-01阁下以外的人直接操纵的。
  要是请假条能单纯的依靠自己的想法做到这一点。
  那他这个课题就直接结了!
  哦,和实验室不同的还有一点,那就是桌子上放着几本书。
  这些书并不属于他的收藏。
  亮亮博士拿起最上面的一本。
  “cyz联盟出版社-意识同步性研究所-本体边界与终极意识研究小组为您呈现。”
  更关键的是下面的那一行字。
  “阅览、使用、借鉴……本书资料的研究部门,其使用本书数据资料后研究成果,以及据此获批的‘资源’使用权限……”
  “no!!!!!!!!!”
  亮亮博士发出来自灵魂怒吼,“该死的资本主义!”
  他深吸一口气,立刻从tdd里调阅出来他自己的研究成果。
  作为cyz效应研究所的研究员,他的上一篇《利用cyz效应对时间线干涉的最小扰动分析》,得到了许多的引用。
  “目前已经被引用了1362次。”
  “具体部门有时间探究部旗下一百三十二个研究部门,时序部……”
  【点击展开】
  ——心情立刻平复了。
  瞧,各层级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流动性”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人类的自私性啊……”
  亮亮博士在脑袋里感慨了一下,怎么就脱离不了这种架构,总算让自己将注意力注意到那本书上。
  《关于双时间线行为模式研究》
  这看起来确实对自己的研究有用处。
  他翻开目录,目光落在第一页:
  第一章、第一节、第一小节:“神圣的人形态”
  “人形态,人类的思维模式,柯南宇宙里最为先进的思维模式。”
  ——第一句话。
  亮亮博士想起来了,是那场关于意识思维模式与形态的争论。
  关于“意识与外形与宇宙发展之间的因果倒置问题”。
  联盟内部,并非所有人都将“双时间线”视作敌人。
  或者说,有些人,更倾向于双时间线是一种宏观机制、一种宇宙现象。
  那是一个坚持使用“老派理论”,也就是rsi值为100情况下的“理论物理”来解释rsi值变动,以及双时间线的运作逻辑的学派。
  他们被称为“计算机学派”。
  “人类的思维模式的局限性,甚至人类自己都能发现!”——这的确是一个事实。
  既然如此,那一种能穿梭于因果之外、进行选择优化、跨维压缩的时间线机制,
  其内部必定运行着一种比人类思维更高维、更精确的意识架构。
  谁能比时间线本身更满足这些条件呢?
  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全知全能”、“算尽一切”的时间线本身,无疑就是比人类更加“高级”的思维模式了。
  甚至在对外联络部的《地外文明保护计划》出现后。
  那些联盟发现的,许多也许比“普通人类”聪明许多倍的文明和生物,更是让这一学派认为——
  “也许这是一个巧合,时间线只是单纯的为了它的存续,为了宇宙本身,选了一条最简洁的行进道路。”
  “就像熵一样。”
  “【工藤新一】的行为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就像你一拍桌子,桌子上的灰尘就会扬起,只不过,这次扬起的灰尘,长得像【工藤新一】而已。”
  “只是因为【工藤新一】的行为,恰好和时间线的规律重合了……”
  这在联盟里被戏称为“【工藤新一】灰尘论”。
  老实说,这种强行打补丁的方式,简直有一大堆问题。
  不过在最开始这个理论还是流行了一段时间的——
  直到时间线本身开始“拟人化”。
  直到双时间线本身开始让它们的思维模式(如果有的话),开始贴近人类、或者【工藤新一】的思考方式以后。
  这一学派的“无意识自动系统说”才逐渐失去说服力。
  亮亮博士就点开那些在第一小节最后的实验记录。
  《■■■格式塔蜂群量产人类/塑造人类意识尝试观察记录》
  《关于虚拟世界迭代处人类形态/逻辑/情感意识的先进性》
  《宇宙智能生命人形化的迭代速率观察记录》
  《关于■■■■■■种非碳基生命体的人形化尝试观察记录》
  《论“人类意识-情感-直觉”三者或许存在的进化高级性》
  ……
  对外联络部存在后,几乎将所有能记录的文明演变记录都记录下来了。
  当然,不是那些需要费数千万年、数百万年的演变记录。
  你要知道,能够和联盟联系上的宇宙文明。
  它们无一不是在rsi值为100的宇宙里,几乎将技术和科学推进到了尽头的文明。
  甚至其中的一些文明,它们的技术进步,在联盟发现它们的时候还没有停止——
  一些文明甚至能够利用宇宙中最为极端的天体,并且做出最不可思议的设备。
  其中的一个,甚至能够将黑洞做成一块“硬盘”。
  当然,这里关乎到诸如《黑洞热力学》、《全息理论》之类的理论。
  由于所有落入黑洞的物体的信息,都会被保留在视界面上的缘故——这就是一块绝不会丢失数据的“硬盘”。
  而且由于黑洞的质量越小,蒸发速度越快的缘故,这样它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可以使用进入了黑洞内部的信息。
  它们能将许多颗不到原子核亿万分之一的黑洞,采用阵列的方式,组成计算集群的方式来进行计算。
  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文明的技术进步和迭代速度有多快,它们的“作案”方式和费时间就有多快。
  很多时候,等到联盟检测到它们、找过去的时候,它们已经灭绝了。
  如果不是捡到那块“硬盘”,联盟甚至很难以观测到它们曾经存在过。
  也是因此,在对外联络部存在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对外联络部选择观测的,大都是“文明演化”以日或者分钟存在的文明。
  这些离地球比较“近”的文明,足以在宇宙中制造出一些明显的信号,但又不会灭绝的太快。
  就比如——塞尔达恩有机组织。
  它正是联盟记载里那种——“只是有点惨”的生物类格式塔文明。
  亮亮博士点进联盟的记录日志,首先出现在第一行的就是一行冰冷的文字:
  “(该文明已因“案件”事件消失)。”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
  那就是人类的思维模式并不复杂。
  不论是肢体(操作系统)、思维器官(处理模块)、还是能源装置(代谢结构),对于以每三分钟为单位迭代的塞尔达恩有机组织而言。
  人类无非是一个“思维方式、思考速度低效”的种群而已。
  ——它的运气很好。
  “氰化物/剧毒……氰化物/存续需要……”
  氰化物同样能对它的……它的“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造成一定损害。
  然后在三分钟后,这个文明就发现了,意外接触到了氰化物的“一部分”并没有因为那莫名其妙的“事故”死亡。
  是的,在那个时候。
  这个全然一体、天人合一的文明;
  这个没有个体,只有全体;
  没有主观意识,只有集体思维的文明——
  它显然不会知道“案件”是什么。
  它的存在范围一直在缩水,因为那些“事故”,完全不能理解,不能更改的事故。
  但在某一个时刻以后,塞尔达恩有机组织却发现了氰化物的神奇之处。
  在许多个河系的范围里,总有些“人形态”的“一部分”接触到了“氰化物”。
  二在宇宙rsi背景值大于一百后,也许有一种叫做“氰化物规则”的宇宙规则——
  “思考……延长……氰化物……”
  事后看来,这完全是蹭了在“案件”里,“被害人”往往能在死亡前的几秒钟里留下,也许一两道痕迹的“规则”。
  “被害人”死前的几秒,通常总能有一丝“反应权”。
  对于一个迭代以分钟来算的文明来说,几秒钟已经是一段不短的时间了。
  这已然是一次完整的思考,可以容纳一次决策链思考和行动了。
  但不同于时间线,忽视逻辑,直接进行人格化的尝试。
  这个文明,这些文明尝试起来可就困难得多了。
  模仿“人类”本身是一条极为艰难的道路:
  最先开始的是,是塑造一个和“人类”几乎一般无二的外表。
  这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那些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人”就开始思考。
  然后,它们的体型就开始缩水,试图变得和人类的体型一样。
  但到了这一步,后面的步骤就开始变得困难起来了。
  ——即便对于一个生物类(人类角度)文明来看也是如此。
  你必须逐渐开始将和地球上的人类,一模一样的结构复制出来。
  而对于塞尔达恩有机组织来说。
  这就相当于让它自己变得“愚蠢”,而“愚蠢”就意味着迭代和思考速度的下降,就意味着“死亡”。
  “于是选择了将自己的思维装置退化成了‘工具’吗……”
  亮亮博士不由得为这个文明要将自己延续下去而付出的努力而咂舌。
  是的,既然塞尔达恩有机组织本身的思考速度必须下降,那就让“工具”的速率保持不变。
  而从这里开始,塞尔达恩的思维逻辑,就开始向着“人类”靠近了。
  但这还不够。
  它依旧只有一个想法。
  那些人形态的“大脑”,更像是一个中继器,由无数个互相联系的“生物机器”来维持“思考”。
  于是塞尔达恩开始尝试下放自己的“思考权限”。
  这个格式塔意识就这样被“肢解”了。
  但即使是这样,在这个过程中,迭代还在继续,每一次迭代,塞尔达恩有机组织至少要损失自身三分之一。
  毕竟——
  它们,还是没有变成他们。
  根据联盟的观测来看。
  在最后,塞尔达恩有机组织,真的距离塑造出一个真正的“人类”很接近了。
  联盟的探险队,或者说那些游客是在一个几乎和地球的大气、环境、组成成分一模一样的星球上,找到那个装置的。
  一个不断生产和循环“氰化物”的运输装置,将整个星球铺满。
  无数的塞尔达恩,人形态的塞尔达恩,就被装在那个像是矩阵一样的装置里。
  “根据时间线观测,最后一次案件里,可以作为‘凶手’的塞尔达恩,杀死了另外两个塞尔达恩后自杀。”
  最后几个“装置”发生了一场借由“车祸”的“蓄意谋杀”。
  某种意义上,这是柯南宇宙的“大过滤器”。
  所有智慧生命形态,都只能“降维”成“人类”,要么就死去。
  而要进入这个体系,首先你得学会:
  思考要缓慢,逻辑不完善,情感要复杂,认知要有限,自身要矛盾。
  然后,你就会绝望地发现——
  你的星球上没有联盟,没有zc-01,没有cyz效应。
  你就像一个相似的人类文明灭绝了。
  就像塞尔达恩有机组织最后遗留下来的存在。
  它被命名为“最后的塞尔达恩”。
  人类的神圣性,正是在那一刻得到了无可动摇的承认。
  (注:“最后的塞尔达恩”被收录于联盟档案馆-地外文明-纪念品区)
  亮亮博士点开下一个记录。
  关于一个非碳基生命体的灭亡。
  这次他没什么耐心了——亮亮博士原本这样以为。
  然后,那些艺术就跳跃到他的眼前。
  “还能这样……?”
  是的,他不得不承认,哪怕作为研究员的冷静,也被这场灭绝所引发的“美”击中了。
  对外联络部在那以后,很快将搜索条件缩小到和“地球”的环境类似,然后那个“地球”,就被挪入了联盟的休息层级里。
  那里,是一座座如同雕塑的山体——
  不,是山体如雕塑。
  就像是人类本身的雕琢一样。
  那些庞大的生命体,一开始宛如服装店里的人体模型,拥有圆柱形的四肢、没有表情的面部结构。
  然后,它们的肢体开始逐渐变得纤细优雅。
  那些大理石构成的鼻梁高挺起来。
  海底的纹螺镶嵌,随着地质地变动构成了它们指纹。
  “植物”的腐蚀与金属的锈蚀,被用作绘出虹膜的颜料——黑曜石构成了他们黑色的瞳孔。
  这是一个盖亚意识。
  整个星球——大地与山川,甚至海洋,都是被用来模仿“人类”的母胎。
  于是,在那些雕塑动起来的时候,星球本身构成了无法惩治的凶手。
  因为她既是雕塑者,也是破坏者。
  那些硅基生命,也就是岩石、碎屑,它们祈求脚下的大地,自己的母亲放过自己。
  但是,这毫无意义。
  亮亮博士,有些明白请假条的意思了。
  “这难道这就是小鼠不能操控cyz效应的原因吗?”
  毕竟,zc-01阁下的思维方式,好像就是……
  “啧……”
  亮亮博士皱起眉头,“问题是道德伦理委员会肯定不会通过……”
  总之先用这个发现“水”一篇“论文”,到时候提交申请看看吧。
  ……
  亮亮博士的申请当然没有通过——这是后话。
  不过那第二本书,就立刻让看了十几个小时的“案例”作为休闲的他猛地站起来。
  《对于莫比乌斯时间环带战争研究》
  正是这本书,奠定了第三枚指针案里,联盟那个大胆而又极具可行性的——
  “指针塑造计划”。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