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收获

  第116章 收获
  刘靖的注意力都放在面前的“莲硬币”上。
  在其表面,似乎又有缕缕的浮雕纹路出现,和上次的“河西走廊”一样,都处于变化之中。
  不同的是,此次出现的地方,却是“准”的正面。
  以目前来看,刘靖并不知道会浮现出什么。
  但让刘靖欣喜的是,他的预想成真了。
  科举选士,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出现,几乎和大秦奉行“军功爵位制度”一样,是真正的告诉平民。你可以凭借自身的才气,跨越阶级。
  同时,帝王的权力也再度迎来空前集中,此后不再拘泥于世家豪族。
  从微末之中简抜出来的“平民”,便能为帝王所用!
  当然。
  没有永恒不变的法令。
  一个选仕制度的规则出现之后,最终又都会被人寄生于这条规则之上,从而涌现出新的“利益群体”。
  但不可否认,当这种改变后的科举制度,在刘靖的手里,提前颁布天下的时候。
  其所要达成的“成就丰碑”,也将比此前的“河西走廊”更加的耀眼璀璨。
  而到时候,刘靖或许可以尝试,让此次的科举制度,彻底变得长青,杜绝诞生“利益群体”。
  只是。
  让刘靖奇怪的是,到了某种程度后,其忽然就不动了。浮雕一般的刻纹静止,没有丝毫变动。
  “难道是科举还没有定下?”
  刘靖猜测。
  毕竟现在只是提议阶段,距离实行全国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不过,刘靖却尝试让速度加快。
  而与此同时。
  群臣明显也各有想法,不再如同之前,抱团非议。
  他们自然能察觉到,“科举”施行之下,或许己方的权力将进一步提升,毕竟刘靖那番话里面,可没有杜绝一切。
  只是就这样施行全国?还是太过冒险。
  有人刚要说话,却不想刘靖已经开口。
  “陛下,就此推行全国当然不可,但为了检验此法的成效,或可在一地试行,比如就选在京畿之地。”
  刘靖十分清楚。
  在这位陛下的手里,其实已经达成了“郡县制”的事实。因为其设立了十三个州部之后,各个诸侯国已经没有了景帝时期的强势。
  派出去监察各个州部的刺史,形同钦差大臣,直受皇命,某些情况下可先斩后奏。
  不得不说。
  刘彻的权力,已经是空前的巅峰。哪怕是在后世皇权逐渐集中的体制下,如此权力,也鲜有人能及。
  在此时更进一步,推行另类的“科举制”。
  对大汉而言,可以抑制豪强,抵抗世家坐大的风险。
  另一方面……则是最为根本的一点:
  谁掌握了选拔人才的制度,就掌握了人才的来源,就掌握了未来!
  现在来看……
  此次刘靖的收获,非常大。
  表面似乎什么都没有,连惩治“李广利”都因为所谓的“荒诞赌注”,成了空谈。
  但是……不要忘记这五千人马,是刘靖在灾民里面,选拔出来的。
  最初失败的风险越大,现在得到的“奖励”就会越大。
  他们能留在长安,便意味着,刘靖手握了这五千兵马!
  而现在。
  刘靖再进一步,首创科举制,未来的人才,也将源源不断,通过他的手推行国朝。
  这些在未来,就是人手!想到这里,刘靖的耳边,也已经响起声音。
  “诸位觉得如何?”
  却是刘彻已经徐徐开口,不等一众官员询问,他便再度说道:“朕觉得可以暂且在京畿尝试,若是所用之人有出乎意料的效果,或可推行全国,若是不行,便可中止。”
  群臣也看出来了,陛下明显有尝试之心。
  虽然丞相刘屈氂以及少府等人,有心想要劝说,但最终都在前者的视线下,退了回去。
  刘屈氂心思深沉,他出身于宗室,自知陛下性格。
  现在其既然起了尝试之心,那么他并不会惹恼上意。
  转头看了看李广利。
  无论如何,今天也得保下李广利。
  若是之前,刘屈氂有自信,陛下不会放弃李广利。
  但如今其败在景皇孙的手上,难免陛下看轻对方,陛下不会计较其于景皇孙的“赌注”,毕竟这种言论刚刚已经被定性。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但就怕陛下翻他“带兵迟迟不去凉州”的账。
  ……
  此刻刘靖刚要说话,却见刘屈氂已经上前主动说道:
  “陛下,贰师将军从上次长安大乱之后,受命从五原郡回到京城,已经近两月有余。如今已然十月,匈奴人每逢在冬季之时,就会频频南下,犯我汉室。”
  “此前,我朝已经打听清楚,是匈奴人的丁灵王,也就是那汉室逆臣——卫律,驱使棋子于凉州,趁着灾民之事搅风搅雨。对了,与其同行的,正是另一位汉室叛逆,李陵!现在已经是匈奴人右校王。”
  刘屈氂在这个时候提及此事。
  瞬间就让方才的气氛为之一变。
  刘彻的脸色几乎是蓦然阴沉了下来,身为汉人,叛逃匈奴是他最痛恨之事,这些年来,随着汉室强大本以为叛逃匈奴的会越来越少,但其实是越来越多!
  而更让他为之震怒的,除了那些工匠以及平民之外,还有在汉室的臣子。卫律早前是派往匈奴的汉臣使者,与李延年交好。
  但自己处斩李延年之后,其却叛逃匈奴!
  这也罢了,身为汉室名将李广嫡孙、关内候李敢之子的李陵,竟然也叛逃了!
  这简直像是打在自己脸上的一巴掌。
  在朝中的影响,尤为恶劣。
  想到这儿,刚才因为看到马鞍、马蹄铁的欣喜,还有刘靖所言科举制的青睐,顿时就消散无影。
  而刘屈氂则一直观察着刘彻的表情。
  趁此机会,也是连忙说道:“陛下,卫律贼心不死,上次大计不成,恐怕趁着秋冬之际,将大肆侵略我汉室边境,或许比以往更为强烈!”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匈奴人南下的影子。
  一方面,是因为天气严寒,他们也需要粮草作为补充。
  另一方面,则是匈奴人也需要消耗一些‘老弱’,以此度过冬季。
  这些事情,本来是在前些年没有的。
  但近几年也逐渐多了起来。
  刘屈氂有意提出此事,显然用意深远。
  “如今我朝可用之将不多,请陛下让贰师将军速速回五原镇守,也算是将功赎罪!”
  “此次携带的五千兵马,也该即刻回营。”
  刘彻知道孰轻孰重,闻言徐徐点头。
  “是不能再拖延了。”
  “另外!”谁知,刘屈氂并未结束,而是猛地看向了刘靖。
  “陛下,如今看来,景皇孙手底下也有一群可战之兵,那就不能留在京城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