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刘彻的惊疑

  第108章 刘彻的惊疑
  刘彻足以想到,如果全军配备这些,将会是多大的一笔财富支出……
  而那些灾民,完全可以凭此获利,并且立足长安!
  而此次,若是战果传出去——景皇孙率领了五千灾民,真的战胜了身经百战,手下精兵无数的“贰师将军”……
  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些器物。
  他甚至能够想到,民间会疯狂成什么样子……
  在长安周边,这整座天下的富户,恐怕会不惜一切的,来订购这批马鞍!
  当然,更大的情况是,他们见过之后就会立刻仿造。
  但即使如此,那些灾民们依旧占据“先一步”,很快富裕起来。
  “呼!”想到这里,刘彻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现在的他,有太多的疑惑,当下立刻问道:
  “这些马鞍,你做了多少?从什么时候开始做的?如何想出来的改良方法?还有你刚刚说,这些只占据了一半的胜利原因?”
  与此同时,四周的官员们也齐齐看来。
  他们也非常清楚,陛下为何会如此急迫,因为这种工艺上的提升,就如同从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进阶到了现在的铁器!
  一旦全军配备,可以立刻提升战力!
  可正因此,转念一想,这又是多大的财富?
  一时间,有人心思已经急迫,准备回去立刻联系工匠,或许可以捞一笔。
  刘靖看向四周,将众人表情收入眼底。
  实话说他从没想过,让那些灾民独占这种马鞍的制作方法。
  毕竟现在没有专利保护,这也不是什么有技术门槛的东西,一个月的保密时间,再加上他即将争取的,已经足够他们发一笔。
  “从阴密城回来就突发奇想,当然也有那些工匠改良制作的功劳。”刘靖叙述道:“至于多少份?完全可以支持期门羽林、以及北军八校尉的马鞍份额。”
  此话一出。
  就算是傻子都明白,景皇孙这是提前做交易。
  “陛下,马鞍的制作之法,应尽快交给太仆以及少府!”
  这时,丞相刘屈氂立刻说道,“军中之物,又是战马所需,按例,由太仆寺以及少府提供。”
  太仆寺,掌管全国的马政……
  少府,原本专门负责天子宫廷费用,曾主管全国的铸钱、掌园池苑囿、山地经营权,手工业等等。
  甚至连太医署,也归少府管辖。
  而早前,汉武帝刘彻设置“水衡都尉”,将铸造钱币的权力分了出来。又将少府所掌管的“盐铁”归于大司农。
  同时,其又在十三个州部、下辖设立上官、三服官、铜官,负责各郡县的手工业管理。
  类似于三省六部制度出现后的“工部”。
  ……
  丞相刘屈氂敏锐的意识到,马鞍一旦出现,带来的不仅仅是巨大的财富配给,甚至是各府权力的一次扩张。
  若在以前,他或许只关心大汉骑兵的实力提升。但现在,却不能让景皇孙,掌握这么一份“肥差”。
  故而他选择公事公办,按照九卿的职能划分。
  “丞相说的是!”
  此刻,也有其他官员站出来附和道:“马政、军政之物,岂能让外人假手?”
  刘靖见此,眼神一冷,“诸位是说,我为外人?”
  顿时,几人大惊,“景皇孙,臣等可不是这个意思,而是那些灾民……”“是汉民!”刘靖冷声道:“盐铁专营也就罢了,少府和太仆连带着马鞍也想专营不成?那些只是木头、皮革以及一些铁器制成。”
  “不论是少府、还是太仆都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去做,到最后,不还是要借官府之外的商人和工匠?可是这些人又是谁?最后依旧是各地的富户!”
  “到头来,朝廷虽然没专营,但他们之间,却形成了专营!”
  “长久以往,这些富户继续坐大,里面是不是还有诸位的影子?”
  刘靖一连串的说出这些,群臣只觉得其反应太过剧烈。不过想来也正常,任谁看来,这马鞍都是景皇孙一手制作出来的。是其的囊中之物!
  若是寻常人这么做,是用太仆和少府的权力,光明正大的压迫。
  但面前这位可是景皇孙!
  他可不管这些……
  一时间,刘屈氂在内的官员只觉得棘手,其实他们现在这样做,也仅仅是为了之后处罚李广利的时候,能多一些筹码和理由。
  但这番话,在刘彻听来,却是另一番意思。
  要知道此前,他曾与刘靖说过各地的“土地兼并”,之后就不得不谈到,朝廷对于土地兼并的遏制办法——陵邑制度。
  可是其又说,陵邑制度到了如今,已经不能形成有效的办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民间的豪富大户,以及宗族,早已经形成了另外一套对抗的方法。
  甚至随着时间流逝,这些豪强宗族,已经和大汉的朝廷密不可分……
  不!
  准确的说,从太祖高皇帝建立大汉之日起,就已经密不可分。
  而历代帝王,其实都在做着“剪除”的工作。
  只是不同的是,此前是异姓王、诸侯王。而在自己手上,是外戚、是豪强、是更多已经开始隐藏,但却绑定的更为密不可分的势力。
  就比如荐举制度……
  在他之前崇信方士之时,各地送来的都是精通“方术”的奇人,于治国毫无能力,但却能身居高位,以此形成人才选拔的风向!
  甚至、包括此前的酷吏都是如此。
  仔细想来,以天子去衡量地方,又何尝不是地方豪强也在篡取天子的权力?
  这段日子以来,除了这场演武之外,他更多的思绪,其实都在这个上面……
  而以上,就是他近段时间的思绪。
  现在,刘靖再以“马鞍”,谈及此事,甚至还涉及到了“盐铁专营”。
  一时间,与百官不同的是,他却更明白其深层意义。
  而突然……
  他也想起了,曾经和刘靖在上林苑的对话。
  其曾言:堵不如疏,当今豪强当道,造成了人才选用、土地兼并的困局……
  而这困局,此次演武过后,自己就会得到解决的答案。
  到时,自己看到的,不是对方的夸夸其谈,而是实例之下的实证!
  可是如今……
  随着其战胜李广利,的确不是夸夸其谈。
  可实证,又在何处?
  而正当他心念此处之时,却见刘靖已经再度说道:
  “诸位,刚才所言期门、羽林乃至北军的马鞍份额,非是强要!而是不得不为!”
  “若是朝廷不允……等少府和太仆配给,那就等吧。”
  刘靖扫视群臣,而后目光停留在刘彻身上,“那这段日子,数万人制作的这些马鞍……”
  “我就将其,全部卖向民间!”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