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天不作假!

  第31章 天不作假!
  “祥云?”
  刘彻尚在发怒,但在听到公孙卿最后一句话后,顿时起身。
  他来到大殿的窗户旁边,朝着天外看去。
  目中所看,果然看到了许多飘荡的白云。
  但这种天气,他看的太多了。
  “就是这些,让你为其求情?”
  刘彻转身,“公孙卿,朕知道卫青曾救你一命,但你选在这个时候报答这个恩情,就真不怕把自己搭进去吗?”
  公孙卿连忙举着双手上的帛书。
  “陛下,方才晴空万里,无风无云,景皇孙念出这几句后,突兀就涌现了一些云彩,连风都有了,这是臣亲眼所见啊!”
  “陛下!可否能让臣看看那两句诗歌?”恰在这时,金日磾忽然道。
  从刚才公孙卿念的时候,他们就感觉很熟悉。
  刘彻显然也想到那些话,眼下摆了摆手。
  金日磾来到公孙卿身边,将其手中的帛书接了过来,只是看了一眼,便急忙看向身后一众内侍,“可将景皇孙送来那石龟带回?”
  “都尉,此次轻车简从,还在甘泉宫放着。”
  “那四句诗歌?”站在一旁的霍光问道,他其实记着内容,但由于不可说的原因,所以不能从自己口中念出。
  那内侍先是看了一眼刘彻……
  “不用了,朕记着,诅咒朕的祸端,朕如何能忘记?拿过来!”
  金日磾快步走向刘彻。
  后者将两句诗歌放在一起,看了一眼,“哼,果然是一首。”
  “莫非他真以为朕这么好欺,这除了证明这祥瑞就是他作的手脚之外,还能证明什么?”
  “你不会真以为,这是所谓的天赐之言吧?”
  刘彻咬牙看向公孙卿。
  “他若是事先将这首诗歌拆开,前半句刻在石头上,后半句他自己念出来……不也是现在这样?”
  “盈缩之期……这两句倒是个好兆头,人寿命长短,不是由上天决定,调养身心,就可延年益寿!”
  “配合上前四句,多好的一首诗歌啊,的确像是垂暮老人所做,不是他这个年纪的能做出来。”
  “可即使如此,难道他不会以为,朕会真的相信他这欺君之言?”
  “他在教朕如何做事,如何为君吗?”
  最后一句话,刘彻赫然看向了公孙卿。
  此时此刻,对于公孙卿而言,这个垂暮帝王的压力,要比他曾在好些年前的东莱山上见过的陛下,威严更重!
  那时候的陛下,尚且有一丝仁慈。
  可现在,公孙卿忽然惊恐的发现,没人给自己求情了。甚至陛下是真正的对自己动了杀意。
  无来由的,他忽然有些后悔,但想到刚才神明台上看到的一切。
  索性,都冲动到这儿了,难道还能退后?
  公孙卿心中果决,此刻猛地跪在地上,
  “如若陛下不信,臣请陛下去神明台亲眼一观……”
  公孙卿忙道:“石龟可以作假,诗歌可以作假,但绝不是景皇孙这个年龄的人,能够作的假!”
  “更何况……”
  公孙卿猛地将头磕在地上,喊出四字!
  “天不作假!”
  ……
  长安城内。
  气氛沉重、肃杀,外加一丝丝已经渲染开来的血腥!
  那是刘据将此前抓到以“巫蛊害人”的方士,下令诛杀所致。
  此举赢得长安城一片百姓的喝彩。
  再加上,事情超乎顺利的进行,将所有的敌人都赶去了西城门,只要自己再快一些,就能让长安彻底安定下来。
  届时,什么阴谋轨迹,什么奸臣贼子,只要他占据中枢长安,都没了作用!
  等到那王弼在父皇跟前,将自己说过的话和盘托出。
  届时,父皇或许会接受这一切?
  刘据没有答案。
  但在昨夜前往北军之前,他已经在自己的母后面前立下誓言,以巫蛊陷害太子宫、陷害长乐宫的必须死。
  刘家的子孙,绝不在懦弱中被人逼死!
  可是从北军回来,仅有的一点儿胜势,全都变了。
  北军护军任安!
  曾受卫青之提拔,太子宫庇佑,刘据本以为此次亲自前去,持符杰,必能让对方听命行事。
  然而,对方拿了符节,却转身进去关闭营门。以至于现在……城外大军逼近,各郡县的兵卒已经被调动来了长安。
  就连父皇的亲军,长水校尉、胡骑校尉也跟着来了。
  “迟了!迟了两天!”
  “可惜我大汉,终究要亡于前秦之祸吗?”
  “太子,你当初就不该听信景皇孙之言,失去了最为宝贵的时机啊!”
  少傅石德悲苦感叹,天子改革北军之后,八校尉是真正从各军找出的千里挑一的强兵,加上各郡县调过来的士卒。再有继续往长安赶的其它兵卒。
  “怕是如今,已被奸人所趁!”
  闻言,刘据也默然不语。
  “靖儿初心也是为我太子宫,孤却没想到,他们下手如此之快!”
  “他们放出传言,靖儿被送去神明台求雨,怕是在路上就遇害。”
  “此前孤甚至还怀疑,父皇有意废孤。但现在,王弼传去消息也不见局面变化,恐怕……父皇也已被他们所控制。”
  “如今汉室的希望,全在孤身上!”
  想到这里,刘据再度打起精神,登高一呼。
  “如今父皇已被奸人所害,诸君,随孤一起冲杀出去!”
  “诺!”
  ……
  另一边。刘屈氂带着宗正刘长乐、以及大鸿胪商丘成等人早就等待多时。
  “诸位,勿要等了,出击吧。”刘屈氂眯着眼。
  天子虽然让他握有大军统帅之权,但圣旨上的内容,他们几人却各有理解。
  宗正刘长乐认为,眼下必须说服太子,谨遵陛下旨意,绝不可短兵相接。
  而他则认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先以强兵快速结束战乱,遵守旨意,活捉太子,才是正理。
  当然,他们几人也的确各有不为人知的心思,所以才是政令未达统一的原因。
  “太子!陛下现在就在长安之外的建章宫内,太子为何不信老夫啊!”宗正刘长乐高呼出声,还想竭尽全力阻止战事爆发。
  他甚至猛地转身,看向一旁的执金吾。
  “刘敢,你还不去传信,让太子就地解散兵壮,勿要再执迷不悟!”
  “宗正,非我不去,是太子不信啊。”刘敢本欲行动,但想到此前已经传了不知道多少次话,根本没用。
  ~~
  “看来……宗正的话也没用了。”
  这时,刘屈氂假意道:“本相也是宗族之人,也不忍我刘氏至亲相残,但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然你我有何颜面去见陛下?”
  一边说着,他当即举高手中早就握着的旨意。
  “出击!”
  刹那间,两军齐动!
  若是在高空便可看到,宽阔的大街之上,两方人马如同长龙一样,朝着对方快速杀去。
  气氛肃杀而燥热。
  众人被裹在人群中,哪怕是想逃跑的,也根本退后不了,只能被人群推着往前冲……
  或许是天干物燥,也或许是陷入巫蛊的牢狱之囚,他们早就带着仇恨的杀意,甚至不用催促,这杀意就燃烧起来。
  然而就在这时……
  没有人去关注,原本的万里晴空,不知何时,已经被一朵朵白云所笼罩。
  也没有人关注,天气之中的闷热,似乎在某一刻达到了极限,转而瞬间变得有些凉爽起来。
  两方代表各自阵营的大旗,更是不知何时,已经开始随风而舞。
  猎猎作响!
  他们冲向对方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但在下一瞬……
  戛然而止!
  轰隆隆!
  突兀间,天穹之上,响起一阵又一阵的雷鸣。
  天色不知何时,已经彻底的暗沉下来!
  乌云压倒了整个长安城!
  也似乎瞬间压倒一切被点燃的战火。
  人群只顾得抬头四顾,目中焦躁、仇恨尽去,只剩下一片茫然……以及囊括了不知多远,不知多厚的大汉长天!
  哪里还顾得上作战!
  这一刻,太子刘据猛地抬头,他表情呆滞,视线之上的乌云,已经压在了他的头顶!
  从天汉元年开始,大旱就已经笼罩了长安、并州、豫州数地!
  如此规模庞大的乌云……
  从未得见!
  轰隆隆——
  雷鸣再起,乌云之中,似有雷龙在咆哮……
  “是祥瑞!”
  “景皇孙!”
  忽的,人群之内,不知何时响起一道高呼。
  “是景皇孙在求雨!”
  “神明台,景皇孙在求雨!”
  瞬间,人群立刻喧哗起来。
  哪怕是刘屈氂所在的胡骑队伍,此刻也愕然不已,随即便是掩饰不住的惊喜。
  “雨!雨!雨!”
  “神龟出水,天佑大汉,普降甘霖!”
  宗正刘长乐望着天穹,忽然,他眼眶中涌出热泪,一边念着最近京城流传最多的祥瑞之言。
  随后更是“噗通”一声,朝着天穹猛地跪了下来。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他哪里不知,于当下被裹挟在战乱之中的百姓而言。
  这场乌云盖城,几乎就是所有百姓的救星!
  也是大汉的救星!
  “天佑大汉!”
  “天佑我大汉啊!天佑我大汉!呜呜……”
  当心中的紧绷心弦彻底放松过后,身为宗正,刘长乐再也控制不住,嚎啕大哭了起来……
  ……
  神明台!
  刘靖伸出手掌,似乎插在了乌云之内。
  他看着面前的金铜巨手,看着手中的铜碗。
  所思与所念,却截然不同!
  他望着这一幕,缓缓呢喃,念出了最后一句话,“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旁边,已经呆滞的侍卫惊醒,赶紧把这句话记下。
  而刘靖见此,这才真正收回手掌。
  此刻在他的念头里,突兀的出现了一句话——
  祀仙人处,上有铜仙舒掌捧铜,承云表之露!
  啪!
  仙人舒掌捧铜……
  终于接下了第一滴——
  云表之露!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