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146章 校长推销,效果不同凡响

第146章 校长推销,效果不同凡响

  第146章 校长推销,效果不同凡响
  “老周,老刘,你们觉得这东西如何?”
  清北两所大学中间的国营饭店,李校长做东,同时邀请清北校长吃饭。
  这让两人一开始都诧异不已。
  来的路上还在相互询问对方,平时见面都是躲着两人走的李瑞怎么就突然主动邀请两人喝酒。
  谁都是一头雾水。
  到了饭店时,李瑞已经点好菜了,跟以往都是让这两位请客不同,今日的李瑞,很豪爽。
  肉菜点了3个,还加两瓶茅台酒。
  两人更加惊奇,不等他们开口询问,李瑞就从随身携带的兜里掏出四个没有包装的计算器分别送给两人,介绍这是可以加快技术研究的好东西。
  两人刚开始还好奇,等待上菜时,按照李瑞的介绍,进行了一番操作,瞬间就意识到这东西对于科研的重要性。
  “这是你们学校开发的?”
  刘校长没有回答李瑞的问题,而是直接询问。
  “肯定啊,要是从国外购买,我这也不好意思送给你们不是?毕竟你们在首都,经费多,项目也多,不像我们在东北那偏僻旮旯……”
  李瑞一脸笑容。
  这话,却让两位校长听起来特别刺耳。
  功能如此重要,技术也不是太过复杂的东西,并不是在他们两所学校诞生。
  “老李,可别这么说,咱们分工不同。你们哈工大哪里偏僻了?东北那可是全国重工业基地,而你们在军工技术领域,尤其航天方面……”
  说对方比自己强?
  显然两位校长谁都不愿意。
  “老李,这两款计算器,产量大吗?”
  刘校长只想知道对方的产量高不高,别是生产难度很大,提供不了他们所需的,只是为了在自己两人面前炫耀。
  李瑞是干得出来的。
  “虽然这东西生产起来难度不小,产量也不大。不过,作为兄弟单位,为了帮助你们加快技术研发速度,即使有困难,我们也能克服。”
  李校长一副再大困难我们都能克服,一定要帮到你们。
  “……”
  周校长看着李瑞,情绪复杂,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
  “什么价格?”
  刘校长终究还是要谨慎一些。
  李瑞的人品,实在不敢恭维。
  现在搞的这东西是学校所必须的,不说学生使用,仅仅是各个院系,都是必须的。
  理工科科研,没有任何一项能离开各种计算。
  特别是函数计算。
  “科学计算器998的成本价,基础计算器398……”
  在部里李校长都没有丝毫松口,此刻面对以前都弯着腰,不敢直接面对的学校校长们,自然不会有任何担忧。
  谈价?
  没得谈。
  “行。老李啊,咱们都是兄弟单位,不仅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任务,也承担着众多的科研任务。我们学校来500台科学计算器,500台基础计算器,你看这需要多久能到位?”
  刘校长没有丝毫犹豫。
  500台科学计算器,没法给每一名学校的教职员工配备上,不过却能解决大部分的基础计算问题。
  基础计算器,都是为学生跟需要统计各种数据的教职员工准备的。
  “两个月内吧~”
  李校长装出一脸为难的样子。
  心中高兴不已。只要清北拿下了,整个首都的大学,谁还不采购?
  之所以没有同时约北航、北理等学校的校长,李校长是准备先搞定清北,然后再跟他们谈。
  清北都买了,你们买不买呢?
  不买?
  到时候清北搞项目更快,你们同样都是在首都,用什么去说服上级领导?
  “我们来500台科学计算器,700台基础计算器……”
  见刘校长没有任何犹豫就下了订单,周校长也不甘落后。
  “不会让我们等太久吧?”
  “放心,还是两个月,咱们就是不睡觉,也得给你们搞出来!”
  李校长拍着胸脯保证。
  1000台科学计算器,1200台基础计算器,这又是一百多万的订单啊!
  自己这次请客费的十多块钱,值!
  “来,咱们好久没有一起喝酒了,就趁着这个机会,一起期待明天会更好……”
  生意谈妥了,自然就说喝酒的事儿。
  虽然之前在一起喝酒的机会很少,都是大家一起开会,借着机会喝酒,更多的是李瑞要借着机会喝酒吐槽啊。
  建国后,全国第一批重点大学,一共就6所。
  就只有哈工大不在首都,实力可见一斑。
  然而,这些年,所有学校的发展,都比核心专业的优秀教职员工被哈军工划拨走的哈工大要好很多。
  李瑞的心情可想而知。
  这时候,两人倒也没有败兴。
  端起杯子跟李校长就是干。
  结果,酒喝多了后,李校长拍着胸脯,把原本两个月的交货期变成了一个月……
  ······
  “让那边先全力生产,不能就这样等着!”
  谢威严肃地看着吴涛跟王征两人。
  计算器到目前为止,校企办培养了几乎半年时间的销售人员全部撒出去了,到现在为止,一个订单都没拿到。
  “目前就只有学校这点订单,校长还没打算给钱……”
  吴涛提醒谢威,“一旦现在就开始生产,库存积压……”
  他说的是事实。
  校企办没钱。
  生产都需要自己投入成本,现在的校企办,是没法从学校拿到钱的,要投入生产就只有贷款。
  上百万的贷款都不知道如何偿还,更不要说,校企办还承今年给学校上交300万利润。
  几百万啊!
  “不用担心,先各生产1000台,需要的成本也不多。校企办如果没钱,就再从银行贷款。”
  谢威想了想,虽然不情愿贷款,可在没钱的时候,贷款是最容易解决的。
  利息成本,必须给。
  “会不会太多了?”
  “不会。这两款计算器的重要性,实际上是超过我们想象的。”
  对于计算器的用途,谢威最清楚。
  目前,更多的采购会来源于国内的各大科研院所以及财务系统,两款计算器市场规模都非常巨大,虽然于国峰说国际上的即将进来,到现在都没有听到任何消息。
  而李瑞去找部里以及首都的各个大学、科研院所。
  就这些数量加起来,应该都会过万的。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