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穿越重生>东京:文豪生活从家庭自卫开始!> 第296章 《刺青》与《伊豆的舞女》中

第296章 《刺青》与《伊豆的舞女》中

  第296章 《刺青》与《伊豆的舞女》中
  《刺青》。
  这部由曾经芥川赏获奖作者写出的作品,就这么被人投射在媒体面前。
  ——
  那是人们把“愚蠢”当作高贵道德尊崇的年代,世人也不像现在这样互相猛烈地倾轧。
  ——
  老爷和公子脸上不见阴云,侍奉的女佣和魁们的笑料不断,靠卖弄嘴皮子的司茶人和帮闲之类的职业相当盛行,社会上一派歌舞升平、悠游自在。女定九郎、女自雷也、女鸣神……当时的戏剧、草双子均以美丽的人为强者,丑陋的人为弱者。
  ——
  人人努力变美,使得大家朝天秉的身体注入色彩,鲜艳浓香、绚丽多彩的线条和颜色在当时人们的身体上跃动。
  纯文学一般会被人们认为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其中的优秀作者可以通过深刻的人物描写、复杂的情节安排或者独特的背景设置来反映社会现实或者探讨人生哲理。
  加贺悠风的这篇小说以江户时代为背景。
  描写的是一位以刺青为业的青年画工清吉。
  才华出众,手艺非凡,给各色人物刺青作图。
  作品中有大量的浮世绘风格,以及传统技艺的体现。
  “我们今天暂时不讨论《雪国》的文学性问题,因为今天是谷崎润一郎奖的投稿发布会。”
  《刺青》是一部很简短的作品,很快就被人投影翻阅完。
  故事讲述了手艺高超的清吉,为了完成自己的夙愿为一名普通的女孩刺青的故事。
  他的夙愿是觅得一位拥有自己中意的皮肤和骨骼的女子,运用自己的灵魂为其刺青。
  “仅仅以《刺青》这部作品而言,我认为它的作者比《雪国》的作者更适合《源氏物语》的翻译工作。”
  西方跟日本的文学竞争是私底下的事情,当着媒体的面宫诚一太郎说的略显含蓄。
  “丰国国贞的风格,关于清吉这位主人公的构建技巧。”
  “紫式部用光源氏的一生讲述了浪漫的平安时代,交织于其中的是红尘的贪嗔痴,人性本有的情与欲,和时代的悲哀与浪漫,这一点在《刺青》中也稍有体现。”
  弘平和尚大概是文学界最权威的人,由他在讲台上为众人讲解很多人听得津津有味。
  刺青这个故事新颖且有趣。
  平平无奇的女孩在被刺入刺青后俨然变身为一位魔女,背上的蜘蛛像燃烧了一般绚烂夺目,散发着耀眼的光辉。
  《刺青》这部作品或许以纯文字美感上无法与《雪国》比较,但是加贺悠风的叙事风格确实很有古典技巧。
  ——
  一位名叫清吉的年轻刺青师,技艺了得,完全不亚于浅草的查理文、松岛町的奴平、恳恳次郎等名家,各受赞赏。
  ——
  数十人的肌肤,成了他画笔下的光绫绢布。在刺青会上享誉的刺青大都出自清吉之手。
  ——
  人称达磨金擅长渲染刺,唐草权太作为朱刺名家饱受赞赏,清吉则以奇特的构图和妖艳的线条闻名。
  加贺悠风是国内著名的文学创作者,近些年也以日本作家的身份在向国际市场冲击。
  宫诚一太郎的话得到了不少人认可。
  “老秃驴,简直无耻。”
  台上在继续讲,太太在底下咬着指甲。
  文学作品的高低本就因人而异,但是弘平和尚在这个《源氏物语》翻译前期为《刺青》站台本来就是一种不公平的体现。
  他今天在安田讲台上的发言会随着媒体的采访散布到全国各地。
  很多人心底都会有一种《刺青》的作者比《雪国》的作者更适合古文化翻译的概念存在。
  纯文学本身就偏小众,很多人基本不看原文,很多都是看媒体或者其他知名文人的拆解跟赏析。
  台上弘平和尚说着《刺青》里面各种绘画古图对于日本文学的意义,太太拉着女儿偷偷摸摸的摸到的安田讲堂的后台。
  虽然是谷崎润一郎奖的投稿发布会,但是后台的投稿报名处稀稀拉拉的没有两个人影。
  “不是说可以投稿么?怎么没有两个人?”
  女人四处张望,写着谷崎润一郎奖的投稿处的地方只有两个打瞌睡的工作人员。“今天才第一天,除了《刺青》外并没有其他作品投稿。”
  太太不太了解,但是武田茜了解一点内情。
  谷崎润一郎奖本来就办的仓促,除了加贺悠风《刺青》很早前就完成创作,没有人能够这么早就来投稿。
  “这不就是故意的么?”
  太太咒骂。
  发布会开的太早,投稿的只有《刺青》一部作品。
  今天与其说是谷崎润一郎奖的投稿作品发布会,不如说是《刺青》发布会。
  “母亲您”
  武田茜有些犹豫,自己母亲好像为龙川彻担心过头了。
  女儿的小心思太太未曾理会,她戴上一副墨镜鬼鬼祟祟的来到投稿的地方。
  一张桌子,写着投稿处的字样。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太太按照手续填了作者信息,在作者名字那一栏写上川端康成的字样。
  “川端康成?”
  接收稿件的工作人员愣了愣,然后抬头看着面前的女人。
  大大的眼镜遮盖住大半张脸,但即使裸露出来的部分也相当惊艳。
  “抱歉。”
  拒绝女士很不绅士,但是工作人员还是相当公事公办。
  “谷崎润一郎奖有投稿门槛,征文对象是那些中坚作家。”
  中坚作家这个门槛很难界定,但是川端康成这个听都没听说过的名字很明显不在‘日本中坚作家’里面。
  太太表情有些不屑,然后早有预料的把自己女儿推出来。
  “她可以么?征文里面说过有获奖作者推荐的话,新人作者也可以投稿。”
  川端康成在日本是一个新的不能再新的名字,龙川彻猜到了《伊豆的舞女》可能投稿的成问题,所以让太太特地把武田茜带上。
  武田茜拿过青年赏的一个优秀作品奖,符合谷崎润一郎奖里有知名作者推荐的条件。
  “这”
  工作人员有些犹豫,因为青年赏今年才刚刚举办,这个小女孩算不算知名创作者很难界定。
  “给她们收受。”
  在场面僵持的时候一个老人的声音传了过来。
  那个穿着藤条家纹的老人让武田太太吓了一哆嗦。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