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历史军事>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157章 白月光

第157章 白月光

  第157章 白月光
  珍宝馆外,人被遣散了。
  文武百官以及诸多卫士,全都被赶走。
  很快珍宝馆就只剩下老朱一家。
  唯一的外人就只有季赫了。
  毕竟就连朱云峰都是老朱的家人之一。
  老朱棣哭得像个泪人。
  朱元璋只是轻搂着他,安抚着这个年纪比自己还大的儿子。
  他理解他。
  因为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若是马皇后比自己早离开人世,或许自己哭得比儿子还会伤心许多许多。
  过了许久,老朱棣才慢慢地平复下来。
  朱元璋只是跟他说道:“时间是一条奔腾的长河,每个人就是河中的鱼,随着河水流向固定的远方,成仙了就是变成了岸上的人,我只是在永乐五年与永乐二十二年的河岸上开了一个口。永乐五年的妙云没死,永乐二十二年的妙云死了。我不能从永乐五年或者你经历过的其它时间的河中抓一条鱼来送到永乐二十二年。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人都有死的那天。”
  老朱棣哭了许久,只觉得泪水哭干了,整个人都是天旋地转,像是要晕厥。
  但他还是强撑着慢慢坐到台阶上,迷茫地看向天空轻轻地说道:“纵使父亲已经成了神仙,也不能改变吗?”
  “神仙也不是无所不能的,正如我也不知道未来的事,这一趟,本就是为了他们而来。”
  朱元璋指了指身后的大朱棣与徐妙云说道:“知道他们未来的经历,改变的是他们那边的世界,我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你,但谁知道呢?”
  “那父亲能救一救皇后吗?”
  老朱棣顿时仿佛重新燃起了希望,回过头,目光火热地看向徐妙云。
  徐妙云对他微微一笑。
  梦中的白月光就站在那里,只是不说话,便已经让老朱棣魂牵梦萦,痴痴傻傻地看着。
  脑海里,又仿佛回到了那些年与妻子渡过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人没死,便可以救。”
  朱元璋目光迥然地看向老朱棣与朱高炽,长叹道:“先不说这些了,说说你们吧。这些年来经历,都告诉他们。”
  其实朱元璋已经知道永乐朝发生过什么,也对朱棣的一生了如指掌,什么都明明白白。
  但他不能说。
  因为他不是那个毫无法力,只是依靠石碑能够来去穿梭在大明各个时期的朱元璋。
  而是已经龙殡归天,成为神仙的太祖皇帝陛下。
  在他给自己的设定当中,他并非知道过去未来,只是拥有穿梭时空,在时间的长河当中随意行走而已。
  所以要想知道历史,还需要他来亲自看看,亲自听听。
  这一趟的借口。
  也是为了永乐五年的大朱棣,让他能够了解未来发生的事情,以此提前规避。
  “能救就好,能救就好。”
  老朱棣喜极而泣,眼中依旧流淌着泪水,但却不知不觉就倚靠在朱元璋肩头睡着了。
  朱高炽苦笑道:“父亲上了年纪就这样,去年生的那次重病十分危险,但他却不顾身体,硬要北伐,孙儿也十分担心他的安危。”
  “再这样下去,你父亲撑不过今年。”
  朱元璋怀中抱着老朱棣,看向朱高炽道:“你也是,你过于肥胖,身体有疾病,又长期理政不爱惜身体,撑不过明年!”
  “啊?”
  朱高炽傻眼道:“皇爷爷,我”
  “我之后还会去下一个时空,看看你们未来的命运如何,若是能改变,我会过来想想办法。”
  朱元璋摆摆手,说道:“让人扶你父亲去休息吧。你与你爹娘说说这些年的事情,我便先走了,晚些我会来接你爹娘,你娘的身体也不能耽搁。”
  “是。”
  朱高炽便连忙应下。
  随即找来卫士,带老朱棣去睡一会儿。
  朱元璋随即与朱云峰、小朱棣、季赫三人离开了这个世界。
  朱高炽则陪在大朱棣与徐妙云身边,三个人边走边说,一五一十地把这些年来的事讲清楚。
  从永乐五年到永乐二十二年,这中间足足有十七年的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不过好在这十七年时间里,大部分发生的事情都是由朱高炽处理。
  即便不是他处理的事,他也一清二楚,比史书还详细。
  从五征蒙古,到七下西洋,还有哪些人造反,哪些人贪腐,哪些人死去,哪些政治举措,哪些周边关系,都讲得明明白白。
  虽说因为时间的关系,大部分都只是粗略讲一下,而且讲的都是大事。
  但大朱棣本身就有个大明朝,国内情况,周边情况,自然也是一清二楚,了如指掌。
  所以基本上朱高炽一说他就理解,还能举一反三,知道其中问题所在。
  三个人一直聊着。
  中间甚至连边吃饭边聊。
  下午的时候,朱高炽提议目前被圈禁的朱高燧与朱月贵过来。
  大朱棣与徐妙云欣然应允。
  朱高燧和朱月贵过来之后,亦是慌忙跪拜哭泣。
  徐妙云眼角又开始泛红。
  这都是自己生的孩儿。
  大朱棣则是非常不满,痛斥二人良心被狗吃了,居然谋害自己的大哥。
  只是让大朱棣想不到的是,朱月贵被骂急眼了,竟然大着胆子说这些明明都是父亲默许和纵容所致,让大朱棣很是诧异。
  这种情况下朱高炽反而很尴尬。
  徐妙云本想刨根问底,大朱棣政治嗅觉敏感,似乎猜到了原因,最终没有让她问下去。
  事实上大朱棣通过朱月贵的只言片语,也大概了解了原因所在。
  归根到底,还是朱高煦在靖难立的功劳太大,大到已经封无可封的地步。
  再加上朱高炽本人过于仁厚软弱,让他很是不喜。
  在当初大朱棣靖难的时候,就对朱高煦暗示说:“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这句话给了朱高煦希望。
  结果后来的朱高煦肯定因此而开始暗害太子。
  只是大朱棣因为在靖难的时候朱元璋突然出现,让他名正言顺地得到了天下,就显得朱高煦的功劳没那么大了。
  并且朱元璋屡次夸赞朱高炽,又敲打了朱高煦和朱高燧一番,让他们放弃了争夺皇位的想法。
  所以导致永乐五年的大朱棣根本就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若不是朱月贵说起,他还真不知道历史上后来的朱高炽会受这么大的委屈。
  “你受苦了。”
  傍晚时分,一家三口漫步在御园中,大朱棣双手背负在身后,轻声对朱高炽说道。
  朱高炽眼角也泛红,苦笑道:“不苦,能看到父亲母亲,孩儿心中高兴。”
  “你皇爷爷能穿梭时空,他会看看后来的你如何了,你也要注意身体,不可轻易倒下。”
  大朱棣说道:“若你做了皇帝,皇爷爷会送你一些东西,以此稳固大明江山。”
  “什么东西?”
  朱高炽好奇。
  “一些能让粮食产量翻数倍的种子和肥料。”
  “还有这等神奇之物?”
  “自然,而且你皇爷爷还让洪武十七年的我教了蒸汽机,造工业之法,以后大明会越来越好。”
  大朱棣说完之后,又上下打量着他,摇摇头道:“你自幼喜静不喜动,以至于痴肥,这般下去是不行的,会如你皇爷爷说的那般活不过明年,要勤练武艺,锻造体魄。”
  “这”
  朱高炽不由得露出苦涩。
  他要是个会锻炼身体的人,也不至于朱棣死后的第二年就挂了。
  徐妙云拉着朱高炽的手道:“高炽,父亲的话你要记在心里,你们兄弟手足都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你们几个兄弟姐妹任何一个不在了,心疼的是娘。”
  “是,孩儿必定谨记父亲母亲的话,以后勤练武艺,锻造体魄。”
  连徐妙云都这么说了,朱高炽就只能应下。那是他逝去了十多年母亲的话啊。
  他们边走边说着。
  刚才宦官来报,说太祖陛下已经在珍宝馆等着他们了。
  等众人来到珍宝馆,看到老朱棣正在与老朱说话。
  两个人坐在珍宝馆门前的椅子上,老朱棣显然已经慢慢平复了心情,只是眼角依旧还有泪。
  “今年就不要再去征讨鞑靼了,我怕你的身体扛不住,何况我有预感,此行你收获不会太大,就好好在家中休养,过段时间我会带你去见见你娘。”
  朱元璋抬起头。
  夕阳西下,暖春的阳光洒落在大地上,照得北京城上的琉璃瓦散发出金色璀璨的光芒。
  父子二人就坐在那里,老朱棣眼睛有些浑浊,但却还是说道:“父亲的话孩儿记住了,今年就不征讨鞑靼便是。”
  “又不是不征讨,只是不让你去而已。不过不征讨便不征讨吧,前面几次够了,再来几次也是劳民伤财,以后还是要与民休息,发展壮大国家才是。”
  朱元璋笑了笑。
  老四一生都在北伐,奈何除了打击了阿鲁台以外,其余战果收效甚微啊。
  何况这次北伐是他的死期,能少折腾一会儿,多活一会儿也好。
  “父亲。”
  大朱棣与徐妙云走了过来。
  老朱棣原本浑浊的眼睛好像泛起了光,目光炯炯地盯着徐妙云,徐妙云只是微微对他笑了笑。
  大朱棣则警惕地挡在徐妙云身前。
  说实话。
  毕竟与小朱棣接触那么久,大朱棣其实也能够接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个自己的事实。
  但记忆一样,dna一样,血型一样,长相一样,什么东西都一样。
  可终究是两个不同时空两个不同的个体。
  你要是来我的大明朝当几天皇帝。
  我欢迎。
  反正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无所谓的事情。
  但要是老婆。
  那对不起,虽然你是我,虽然我也是你,但我老婆是我老婆,这可不兴一起用。
  “老四,到了这个年纪,该看开了。”
  朱元璋拍了拍老朱棣的腿,道:“生老病死,人生常态。你若有缘法的话,死后或许我还能想办法让你见一见妙云。”
  这世上哪有什么成仙法,不过是老朱神化自己,安慰老朱棣的话语罢了。
  可老朱棣亲眼见到了神迹,看到了父亲于时间长河当中穿梭,于是便信了,眼眸当中满怀了希望道:“若是如此,那我何惧死亡。”
  “如此甚好,之后我会让洪武十七年的你送些东西来,那时也许我已经去过更久远的未来,看到了大明以后的模样,届时我也会告诉你该怎么做。”
  朱元璋从椅子上站起来,看向大朱棣与徐妙云道:“你们已经知道后来的大明朝发生过哪些事情了吗?”
  大朱棣说道:“是的父亲,已经知道了很多很多。”
  “嗯,那就走吧。这里不是你们的世界,你们也该回到正常的时间里去,不然可能会发生变故。”
  朱元璋点点头。
  他帮大朱棣,自然是为了改变大朱棣那边的历史。
  以大朱棣知道未来的事情,加上通过自己的帮助,让大朱棣那边提前走上工业化的道路,那边的大明,也肯定会成就一番盛世伟业。
  虽说平行世界的关系,不管其它世界的大明朝发展得再好,也影响不到他的洪武朝,甚至可以说与他无关。
  但不管怎么样,那也是大明。是与他息息相关的朝代,属于他开创的一个汉人王朝。
  所以老朱不可能不管。
  何况也不是没坏处。
  集合那么多个大明的国家之力,让他们强盛后开拓全世界,多搞点黄金回来,每个大明朝给洪武朝供奉个一千吨黄金。
  拥有那么多黄金作为锚定物,加上现代科技技术支持,都不敢想象洪武朝的世界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因而帮助其它大明朝,又能助后世子孙一臂之力,又能回馈洪武,一举两得的事情。
  众人随即步入珍宝馆。
  老朱棣目光痴痴地看着徐妙云,见她进去,忍不住伸手道:“皇后!”
  徐妙云回过头,浅笑了一声道:“陛下。”
  “我能抱一抱你吗?”
  老朱棣问道。
  徐妙云看向大朱棣。
  大朱棣就有点不知所措,看向老朱。
  老朱说道:“看我作甚,他是你,你是他,是否让他抱吾儿媳,你自己决定便是。”
  “哼,我还没这般小器量的地步,皇后,你去吧。”
  大朱棣不爽地说道。
  “好乱。”
  季赫跟朱云峰小朱棣三小只在旁边看着这一幕,都觉得头皮发麻。
  如果老朱棣留下徐妙云,算不算老年的自己绿了中年的自己?
  “我看,他们三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
  朱云峰小声嘀咕。
  小朱棣白了他一眼道:“你说的这叫什么话?”
  “不过讲道理,虽然都是自己,但自己老婆跟另外一个自己在一起,确实有点接受不了。”
  季赫挠挠头。
  三小只小声嘀咕间。
  徐妙云上前与老朱棣拥抱在一起。
  老朱棣胡子头发白,眼泪止不住地落下,轻轻拍了拍徐妙云的后背,低声道:“皇后,朕.好想你。”
  傍晚橘红色的夕阳下落,映照出两个长长的影子,最终怀抱成一束。
  大朱棣心情复杂地看着这一幕。
  片刻后,徐妙云用丝绢擦了擦老朱棣眼角的泪水,留给他一个令他终生难忘的笑容,将手中绢丝放在老朱棣手中,微微躬身行礼,倒退着入了珍宝馆大门中。
  大门缓缓关上,徐妙云回到了大朱棣怀中,保持着那浅浅笑意。
  老朱棣依旧站在那里,呆呆地看着紧闭的门锁,像是想从门缝间再看到徐妙云的容颜。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止。
  孤寂的身影立于原地,刚才的两个影子,最终只留下一条细长枯瘦的黑影,形单影只。
  世间静悄悄的。
  过了许久。
  细微啜泣的声音传来。
  好似化作了一抹怅然若失的长叹。
  妙云吾妻。
  你可知你走后,朕有多想你。
  万幸。
  朕还能再见你一面,也不枉此生。
  也许过不了多久。
  朕就会来找你。
  在天上等等朕。
  朕不会让你等太久。
  不知何时。
  天色已经暗了。
  那天上,一轮浅蓝色的明月升起。
  满天的银河,把光辉静静照在一个握着绢丝,细声哭泣的老皇帝身上。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