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四百万份

  第250章 四百万份
  这是一家位于京城的国有音像公司,许跃新跟他们合作过。
  电话接通后,许跃新和对方经理说明来意。
  “哈,挂靠啊?这个,我得和单位其他领导研究研究。”
  经理在电话中支支吾吾道,明显不太爽快。
  “行,您这边研究吧,我不着急。”
  许跃新见对方一副不大情愿的样子,于是没有多说,简单聊两句后就挂掉了电话。
  一家不成不要紧,再问下一家。
  许跃新打来打去,最后联系到一家叫春原音像的公司。
  “是想挂靠资质对吗?咱们见面聊聊吧。”
  这家公司的经理态度倒是很开放,直截了当地跟许跃新说道,“明天上午怎样?”
  “行,明儿上午九点,我去你们公司找你。”
  “那我在公司等你。”
  “嘟嘟……”
  通话结束,许跃新放下听筒,长呼一口气。
  这家春原音像也是国有企业,位置就在海定区。
  许跃新只和他们合作过一两次,原本没抱多大希望。
  没想到最后答应下来的居然是他们。
  第二天上午,许跃新比约定时间提前半小时抵达春原音像公司的小楼下,上楼跟对方经理洽谈挂靠事宜。
  上楼后,双方一番简单的寒暄,接着很快进入正题。
  “按照目前的行规,如果要挂靠的话,你们得提供营业收入的5%作为挂靠费。”
  春原音像的经理开诚布公道。
  “太高了。”
  许跃新摇摇头道。
  “大家都是这个比例,许老板可以找同行问问嘛。”
  “我们不一样,我们发行量大,比例上理应优惠一点。”
  许跃新坚持道,“按照净利润的2%,给你们缴挂靠费,你看怎样?”
  “2%?你们一年有信心做到多大的净利润?”
  “500万以上。”
  “哦……那我们不如写进合同里。净利润在500万以上时,按照利润的2%提取挂靠费。”
  “净利润在500万以下时,按照营业额的5%收取挂靠费,你看如何?”
  “就这么定了,拟合同吧。”
  许跃新说道。
  ……
  签完一式三份的合同,许跃新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带着文本前往团结湖,找到大姨子。
  大姨子对合同条款整体还算满意,唯独担心500万的净利润指标有点高,最后完不成。
  “怕啥。”
  “以你的水平,别说500万,1000万肯定都不是问题。”
  “你把心放下来好了。”
  许跃新拍拍大姨子的香肩,宽慰她道。
  数日后,许跃新带着录制好的歌曲来到春原公司,和他们商量发行的事。
  按照合同约定,春原公司不仅要给许跃新和陈艺雪提供发行资质,还需要帮他们处理一些发行事务。
  “歌是好歌。”
  “你们是打算只发行《阳光总在风雨后》这一首是吗?”
  听完磁带,经理向许跃新问道。
  “我们打算把之前的几首歌放一起发行。”
  许跃新说道,“这是前几首歌的磁带。”
  说完,他把自己和大姨子所有作品的磁带都从包里拿出来,放到桌上。
  “这几首歌我都听过。”
  经理看到磁带上标注的名字,点点头道,“我让下边的人准备去。”
  “发行费用的话,咱们就按照成本价计算。”
  “谢谢照顾。”
  许跃新微笑着点点头道。挂靠不仅意味着获得资质,此外发行环节的成本也可以减少一些。
  春原公司未必真是按成本价向他收取费用,但比起市场价总归有一点优惠。
  谈妥挂靠后,歌曲进入发行环节。
  许跃新初步打算是先发行200万份磁带,后续发行数量由销售情况决定。
  每份磁带的制作、发行成本加一块是4角,200万份就是80块。
  “我俩一人出一半。”
  陈艺雪家中,她在看到成本清单后,和许跃新说道。
  “不用,这钱我来出。”
  许跃新拿回清单,放在手中端详道。
  80万对目前的大姨子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钱。
  6=9+
  可对他来说,却什么都不是。
  所以就把这笔钱包下来吧。
  “等后面第一笔销售回款上来了,先不分红。”
  “拿它当后续发行的资金。”
  确定下成本分摊后,许跃新对大姨子作出安排道。
  大姨子对许跃新的安排连连点头,完全赞同。
  既然许跃新一人承担全部成本,那她就全部听许跃新的。
  ……
  半个月后,200万份磁带完成制作,开始发行。
  由于有之前几部作品打下的底子,所以销售渠道方面对这次磁带的销售非常乐观。
  其中春原音像也帮了他们不少忙,给两个人介绍了几家渠道商。
  200万份磁带,每份定价一块钱,总共卖出了两百万。
  “赚了这么多……”
  “还是自己发行能挣钱。”
  陈艺雪看到存折上的一长串数字,唇角都快压不住了。
  “等后边允许私人开公司,拿发行资质,我们就跳出来单干。”
  许跃新看着笑意盈满眼角的大姨子,靠在沙发上规划道。
  “以后能允许私人开公司吗?”
  大姨子略带惊讶道。
  目前私人还只能注册小个体户,不能注册公司。
  她觉得许跃新说的那一天实在是太遥远了,甚至没有可能。
  “要不了多久。”
  许跃新信心满满道。
  眼下是1983年年底,再过一年多一点到1985年,全国第一家私人公司将会问世。
  许跃新到时候也去注册两家,把自己的事业发展壮大。
  看到许跃新充满信心的样子,大姨子也被感染了。
  她觉得,也许有一天私人注册公司将不再是一个梦?
  接下来的日子里,许跃新在密切关注磁带销售的情况。
  他关注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去京城市区的几家磁带店实地调查。
  “我估计,要不了两个月咱们就可以发行第二批。”
  数轮调查结束后,许跃新回到国公府,和前来看望妹妹的大姨子说道。
  “怎么说,磁带卖得好好是吗?”
  大姨子一听来了精神,立刻问道。
  “岂止是好,简直是卖爆了。”
  许跃新振奋地说道,“下次发行个400万份都不成问题。”
  “400万份,那就是400万……”
  大姨子深吸一口气,微微睁大美眸道。
  这回,她真的要发财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