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142.第141章 充分满足沈阿姨

142.第141章 充分满足沈阿姨

  第141章 充分满足沈阿姨
  “留下来开茶话会啊?”
  “贫嘴。”
  大姨子忍俊不禁道,“我就是想找个人说话。”
  “你要是想回去,就回去吧。”
  “先不回。”
  许跃新坐回大姨子身旁道,“有啥话说呗。”
  “嗯……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
  大姨子稍作沉吟道,“对了,过完年去香江那件事,你问过巧巧没有?”
  “问过,她没时间。”
  许跃新答道,“怎么,她不去你也不去了?”
  “倒也……不至于。”
  大姨子心情有些复杂地说道。
  又要……和他单独去香江了?
  这时,许跃新揽住大姨子的香肩:“这次去香江,一是打算看看我自己的投资情况。”
  “二来,我想找个机会,把《大海》这首歌卖出去。”
  “挺好,听说那边开的价格高。”
  陈艺雪淡淡一笑,表示同意道,同时稍微往外坐了一些。
  无论何时,陈艺雪都无法忘掉许跃新是妹妹的丈夫。这决定了她在面对许跃新的亲昵时,总会有那么一些闪躲。
  “嗯。后边几天你要是觉得孤单,就找我和巧巧玩儿,我们随时有空。”
  ……
  陪大姨子度过整个下午后,许跃新骑车离开团结湖。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中间拐了道弯,去王府井买了些茶叶、果等拜年时的礼品。
  第二天一早,他把茶叶罐和果分别用袋子装好,骑车抵达沈清茹家。
  沈清茹家门口有些冷清,不像其他人家那样充满拜年的欢笑声,就连大红对联都显得孤零零的。
  许跃新敲开门,看到家里只有沈阿姨一个人。
  “沈姨新年快乐。”
  “早啊,新年快乐。”
  看到许跃新,沈清茹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将他请进屋。
  屋里收拾得整整齐齐,素净之余显得有几分落寞。
  许跃新将东西搁在桌上,和沈阿姨挨着坐下。
  “大过年的,有没有弄点好吃的?”
  许跃新笑着问道。
  “没,过年请不到钟点工,我自己凑合吃了点儿。”
  沈阿姨不好意思道。
  好吧,原来和大姨子一样,也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
  想来也是,沈阿姨是名门闺秀,不会做饭简直太正常。
  “你还没吃早饭吧?”
  “没有,正准备拿点儿饼干吃,你吃过没?”
  “我吃过了。”
  许跃新说道,“你要不等等吧,我下面给你吃。”
  “那怎么行,你是来做客的。”
  “客气啥,又不了多少工夫。”
  许跃新说完站起身,走进了厨房。
  炒菜作浇头,煮水下面。
  没一会,一碗香喷喷的苏式汤面新鲜出锅,被端到桌上。
  沈清茹看到鲜香的面条,眉头微微动了一下:正是她家乡的味道。
  “趁热吃。”
  许跃新在沈清茹对面坐下,微笑着说道,“苏州那边就是吃这种面,对吧?”
  “对,我小时候天天吃这样的面。”
  沈清茹点点头道,被许跃新勾起了回忆。
  说完,沈清茹小口小口地吃起汤面。
  随着面条入口,她的味蕾得到了充分满足。
  等到吃完面条,沈清茹搁下筷子,悠悠叹了一口气:这是她年三十以来,唯一称得上正规的一顿饭。
  嗯,味道也很不错。
  “大过年的,叹气做什么。”
  许跃新拉起沈阿姨的柔夷道,“是有什么不高兴的事?”
  “没什么,叹气是因为你来了,我高兴。”
  沈阿姨恬淡一笑道,“对了,我打算再买一套院子住着,你有房源介绍不?”
  沈阿姨打算在京城买房?
  这是不是说明,她回来的可能又变大了?
  许跃新听完下意识反应道。
  “我之前看过一座两进的院子,占地有个800平方。”
  “维护情况还算可以,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卖出去。”
  想了想后,许跃新向沈阿姨介绍起老华侨卖的那套院子。
  沈阿姨目前住的这间房也不差,是正规的三居室。
  只是对于她这样的名门闺秀而言,明显有些配不上。
  “嗯……400平方,也够了。”
  沈阿姨听完点点头道,“小许你后面忙不?不忙的话麻烦帮阿姨打听打听,我想去看看你说的那座院子。”
  “没问题,我回头就给你问去。”
  许跃新愉快答应道,“沈姨你是打算回国常住吗?”
  “还没考虑好,主要是我父母以后肯定要回来几次。”
  “他们老一辈有些关系还在,场面上的朋友过来走动时,得地方宽敞点才展得开。”
  原来是这样。
  许跃新明白了过来。……
  年初五,许跃新老爸回单位上班,老妈和以前一样跟着过去照顾他。
  新年模式结束,许跃新前往东三环,为沈阿姨了解那套二进小院的情况。
  不出意料地,小院大门紧闭,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回应。
  这是好事,说明院子大概率还没卖出去。
  许跃新转头找到周围的邻居,向他们询问有没有院子主人老华侨的联系方式。
  结果邻居们都表示和他没打过交道,不熟。
  “不清楚是吧,那请问您们这儿的居委会怎么走?”
  “沿着这条巷子一直往前,左拐就是。”
  “好嘞,谢谢您。”
  问完路,许跃新跨上摩托车轰隆一声驶向前方。
  邻居们可以不清楚老华侨的联系方式,但地方的居委会、街道很有可能知道。
  因为随着改革开放,各地的政府部门都有招商引资的任务,而华侨群体自然是重点引资对象。
  作为最基层的居委会和街道,一般会按照上级要求,设法打听华侨们的联系方式。
  不一会,摩托车在居委会门口停下。
  这里的居委会是两间小平房,许跃新走进其中较宽敞的一间,看到里边坐着一位正在办公的大娘。
  打完招呼,许跃新得知大娘正是这里的居委会主任。
  “主任同志,我一朋友打算在这边买房子,看上了旁边巷子里的小院儿。”
  “请问您知不知道那间小院是谁家的,联系方式是什么?”
  隔壁巷子里只有那么一处独门独户的小院,自己一提对方应该能明白。
  “那户院子主人姓刘,人已经不在国内了。”
  “联系方式的话我给你找找。”
  大娘低头打开抽屉道,取出一份电话本翻阅起来。
  没一会,她就找到了老华侨留下的电话号码。
  “001-0061759625。”
  “这是越洋电话,得去电信局才能打通,明白吧?”
  “行,谢谢您嘞。”
  ……
  记下号码后,许跃新离开居委会,回头去找沈清茹告知情况。
  沈清茹目前住处在西二环,许跃新骑10分钟摩托就到了。
  从许跃新口中得知情况后,沈清茹向他表达了谢意:“先喝杯茶。”
  “大冷天的,跑前跑后冻坏了吧。”
  “戴着头盔呢。”
  许跃新坐在沙发上,从沈清茹手中接过茶水道,“电话号码要来了,咱们后边一块联系他。”
  “我去年和他砍价砍到了220,到时候按这个价格继续往下杀。”
  “那……就多仰仗你帮忙了。”
  沈清茹浅浅一笑,看向许跃新道。
  她可是亲身体验过许跃新买房时的屠龙大刀。
  “嗯,一定尽力。”
  许跃新承诺道,接着搂住沈阿姨,在她优雅的脸蛋上亲了一口,“等房子买下来,就回国吧。”
  “国内现在也招研究生,读下来进大学工作,绝对比在美国强。”
  现在去美帝走学术道路真心没啥性价比。
  终身教职难拿不说,对成果要求还高。
  相比之下,国内学术正处于黄金年代。
  本科室毕业,可以直接留校任教。
  硕士研究生,妥妥能拿一顶副教授的帽子。
  博士的话……直接三级教授,院长走起!
  成果要求方面,只要翻译一部来自海外的前沿著作,就可以直接奠定在学术界的地位。
  怎么看都是回来更有前途。
  听到许跃新的话,沈阿姨沉默不语,轻轻往外推了推他。
  “主要我爸妈还在美国,我也没法一个人回来。”
  沈阿姨脸颊绯红道,“所以还是等到以后再说吧。”
  “以后的话,红利期可能就过了。”
  “红利期?”
  “嗯,就是能吃到红利的时期。”
  “你想想,目前国内刚恢复研究生考试没两年,大部分人还没意识到研究生学位的作用。”
  “等过两年,第一批研究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消息灵通的人就会回过神,也去读研究生。”
  “到那时,毕业后找到的工作就会不如现在。”
  “呼……你说得很有道理……”
  听到许跃新的分析,沈阿姨作了个深呼吸,“我得好好想想。”
  “慢慢想吧。”
  许跃新将手放在沈阿姨大腿上道,“你初几走?”
  “过了十五就走。”
  沈阿姨脸上浮现酡红,试图将他的手拿开,“我们坐着聊聊吧。”
  “这不在聊吗?”
  许跃新在沈阿姨饱满的红唇上亲了一口,大手隔着一层肤色丝袜,在她的美腿上轻轻摩挲。
  “别这样……你是有家室的人。”
  沈阿姨强忍着酥麻的感觉,从他怀中挣扎出来道,“我们再继续下去真的不好。”
  “沈姨,当初你把自己交给我时,我就已经结婚了。”
  许跃新重新拉起沈阿姨的纤纤玉手,用无法反驳的事实回应道。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