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攀金枝> 179.第178章 哦豁

179.第178章 哦豁

  第178章 哦豁
  “兄妹”间第一次争吵,王姮好像赢了——
  楼彧不再强求婚姻,而是答应王姮,继续做兄妹。
  但——
  王姮无力的趴在石桌上,整个人都是蔫蔫儿的,哪里有半点“胜者”的模样?
  王进来的时候,看到这样“颓然”的王姮,心里就是一个咯噔:
  嫡长闺果然去作死了?
  然后,被小变态狠狠的惩罚了?
  “九娘,你、你没事吧?”
  王轻轻的靠近,弯下腰,小心翼翼的询问着。
  “没事儿!”
  王姮有气无力的回了一句。
  啧,她能有什么事儿?
  她吵赢了楼彧,如愿的让楼彧答应不再霸道、继续做兄妹。
  王看到好闺蜜这半死不活的模样,真心不像是“没事儿”。
  不过,看她只是半死不活,还没有彻底“死”掉,王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小变态应该还没有出手!
  囚禁?
  强制爱?
  屁都没有!
  否则,自己此刻根本就见不到九娘。
  或者说,即便看到了,也不只是这幅模样。
  真正被变态“虐恋”,绝对的身心俱伤,浑身都散发着淡淡的哀伤与无尽的忧郁。
  眼前的王姮嘛,啧,就是个被打击、略破防的熊孩子。
  没事儿哒!
  “我听说,楼郎君回来了?”
  王作为沂州首富,这些年,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消息网络。
  更不用说,她还有“萧郎”。
  萧无疾与楼彧的关系不错。
  萧无疾又是杨睿留在齐地的心腹,他实际掌管着齐地的兵马。
  于私于公,楼彧归来,萧无疾都能第一时间得知消息。
  萧无疾与王订了终身,自然对她没有太多的保留。
  尤其是王与楼彧的关系极好,在有关楼彧、王姮两人的事情上,萧无疾自不会隐瞒王。
  清晨一大早,王还不等去书院,就收到了来自不同渠道的消息——
  楼彧,新鲜出炉的齐国公,连夜返回楼氏坞堡。
  王收到消息,就想到了自家“作死”的嫡长闺。
  啊啊啊,楼彧回来了,依着他对九娘的看重,定会第一时间跑去找九娘。
  偏偏九娘现在是个小作精,一言一行都能精准的戳中小变态的肺管子。
  小变态一定会爆发……然后,王好担心王姮会没有然后!
  连早饭都没吃,王就坐着马车,火急火燎的跑来找王姮。
  “嗯!”
  王姮还是有气无力的死样子。
  王继续询问:“他、找你了?”
  “嗯!昨晚就来了!”对于王,在绝大多数的事情上,王姮还是坦率的,没有太多隐瞒的。
  “……那、那你、你们有没有——”吵架?
  王很想说:亲,你没有作死的告诉楼彧,你成了公主,便不想嫁他了?
  “吵了!”
  几年的好闺蜜,哪怕王没有说出“吵架”二字,王姮也明白她的担心。
  纤细白嫩的双手交叠放在石桌上,尖尖的精致的下巴抵在手背,王姮没有抬头,只是撩起眼皮看向王,幽幽的说道:“我赢了!”
  王:……姐妹,你这样子,真心不像是干架干赢了的样子!
  “赢了?那你还这副神情?”
  好闺蜜之间,说话也就无需太过客气。
  王一屁股坐在王姮身边,学着她的样子,趴在石桌上。
  她的头,转向王姮。
  两人的模样,就仿佛课堂里,两个小同桌,趴着,面对面的闲聊天儿。
  “我当然赢了!阿兄说了,一切都听我的!不成亲!做兄妹!”
  王姮也不知道是说给王听,还是要说服自己,语气里很是坚定。
  王:……呵呵!
  不成亲,是现在不成亲?将来再成亲?
  做兄妹,对,他是你哥哥,但情哥哥也是哥哥啊。
  文字游戏而已。
  王一个后世穿来的、大虞朝的半文盲,都能想到这些。
  更何况是楼彧这种文采斐然、博览群书的真读书人?!
  估计,就是王姮自己也想到了这些。
  所以她才这般半死不活。
  表面上,她赢了。
  实则,她还是逃不出五指山的孙猴子!
  啧,怎么能是猴子,就算是被囚禁,也该是金丝雀,而不是金丝猴!
  虽然两者只有一字之差,可金丝雀就听着有股子虐文范儿,金丝猴什么的,则是妥妥的搞笑!
  王一时没忍住,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胡乱的奔腾。
  “好了,不说这些了!”
  王姮见王沉默中似乎还有无语,便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我在河东重建的王氏宗祠,已经建好了!”
  王家的祖地,其实在沂州。
  只不过,那些都被王姮打包“还”给了王衍。只留了几十亩的祭田。
  王廪等王家人回归后,王姮成了实际上的家主。
  她便在河东,王家庄子附近,圈定了地皮,重建宗祠,重新购置祭田。
  王家留在沂州的族人,若是愿意迁过来,王姮愿意资助一部分相应的费用。
  若是继续留在沂州,王姮也不干涉。
  左右她的“王氏”就在这里,比邻东山书院,拥有全套的王氏族谱!
  现在的王氏庄子,可不是当年的偏远小田庄。
  不说别的,只一个东山书院,就足以提升这片土地的价值。
  经过几年的发展,又有沈度这位海内名士,东山书院早已名扬天下。
  齐地,乃至京城的权贵子弟,都不惜千里,跑来求学。
  王这位总是受打击的穿越女,却还是拥有着无数超越时代的知识。
  后世学区经济是何等的疯狂,王不只是听过看过,还亲身经历。
  东山书院出名后,王就全力打造了学区房、商业街,以及与书院相关的各种工坊、产业。
  东山书院周围,院落连绵、店铺林立。
  其繁华程度,比河东县城更甚,丝毫不亚于沂州府城。
  王姮把王氏宗祠、祭田等安置在这里,还提供一定的金钱、地皮等帮助,这对于普通的王氏族人来说,绝对是极大的好事儿。
  毕竟沂州祖地,已经败落。
  除了农田就是农田,妥妥的乡下。
  哪里比得上河东?
  就算不为了读书,只是想要谋生,东山书院附近,所能提供的机会更多。
  读书识字的,可以去私塾教授蒙童,去书肆当差、抄书。
  不识字的,也可耕地、帮工。
  东山书院带动起来的商业圈,已经能够跟一个繁华的州府相提并论。
  所能提供的工作机会,真的非常多。
  王氏族人还有更大的优势:他们姓王,他们的家主是河东的地头蛇。
  在这里,非但不用担心被欺负,还能高人一等。
  有更多谋生的机会,还有优越的身份、地位,关键是,紧跟家主的步伐,才能进一步得到家主的看重,他们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这般多的好处,不过是搬个家……王氏众族人噼里啪啦的拨完算盘珠子,就都做出了选择。
  搬家!
  跟着家主,在河东重建宗祠,重塑“王氏”!
  这件事,从去年就开始进行。
  经过半年的忙碌,宗祠已经建好,族人们也都相继搬迁、入住。
  一切准备妥当,只等开宗祠、迎族谱,崭新的、属于王姮的王氏,也就此重生。
  这般重要时刻,正好可以同时举办一个“联宗”仪式,让王一家“认祖归宗”!
  “……我已经和家人商量好了,他们都无比欣喜!”
  当然欣喜了,摇身一变就成了世家子。
  不说王的祖父、伯父等长辈了,王的堂兄弟们,简直都要乐疯了。
  他们读了书,更加明白了世家的尊贵。
  他们确实可以参加科举,但,即便是科举,最初的考生也是“举荐”。
  且,科举一途,太过艰难。
  他们都是半路出家——王攀上王氏贵女后,王家才慢慢兴盛,才有了钱让他们去读书。
  王最大的堂兄,读书的时候,都已经成亲、生子。
  十几岁的人,才开蒙。
  又不是天纵英才,只是普通智商,根本就不可能几年内就学有所成。
  可若是有了世家子的身份,他们就无需这般艰难。
  铺在世家子脚下的,已经不单单是捷径,而是通天坦途!
  “九娘,谢谢你!”
  王姮准许王一家联宗,不只是给了王尊贵的身份,能够与萧无疾相配的家世,更是改变了他们一家、以及后世子孙的命运!
  这份恩情,天高海深啊。
  之前,被楼彧考验的时候,王选择了王姮,放弃了楼彧给出了优越条件,王心里不是没有可惜。
  但,此刻,王再无一丝失落,只有满满的庆幸。
  她没有背弃九娘,九娘亦没有负她!
  双向奔赴的友情,足以让王更加坚定自己的心:
  这辈子,她断不会辜负九娘。
  她们两个,会相亲相爱一辈子!
  王姮摆摆手,她既已认定阿,就会为她考虑。
  不过是顺手的事儿,无需阿谢来谢去。
  王也明白这一点:感谢,不只是嘴上说说,且看她日后的行动吧。
  王没有再说什么,就联宗事宜,她仔细询问仪式、忌讳等。
  王姮也都详细回答,并重点提醒。
  两人说了一会儿正事,便又进入到八卦时间。
  “九娘,还记得陆伽蓝吗?”
  王在外面经商,出入各种场合,消息是真的灵通。
  王姮也有消息渠道,但她关注的更多都是朝廷大事,以及与自己相关的消息。
  许多市井八卦、坊间传说,王姮还是需要通过好闺蜜的“分享”。
  “记得!怎么,她又出幺蛾子了?”
  王姮的眼睛瞬间亮了,哦豁,又有新鲜的瓜吃了呢!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