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第136章 计划

  第136章 计划
  “就让你弟弟在隔壁玩会儿游戏吧。”
  ……
  “来,请老师吃水果。”
  徐美琴趁李康给儿子上课的时候,去楼下商场买了一些吃的。
  先给刘浪送去了一包,非常大方。
  刘浪这小子可享福了,跟着康哥,啥没做,先睡上了五星级套房,还有吃的。
  回到房间时,看到李康正慵懒的躺在沙发上,用纯英文,中间时不时地用中文给王梓铭解释。
  徐美琴见了也不怪。
  反而还很高兴的去给两人洗水果。
  见惯了中式教育的刻板,也听过国外教育的模式。
  李康这种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很有特色。
  只要跟中式教育不一样,并且老师嘴里有东西,那就是好老师。
  徐美琴脱下披在身上的轻纱,又变成了居家妇女的形象。
  女人姣好的身材在李康面前尽情展现出来。
  深深的雪白沟壑,让人望眼欲穿。
  想一探究竟,还有那两条雪白的长腿,美到让人犯罪。
  端着果盘来到两人面前,“梓铭,老师刚才教的,你听懂了多少?”
  女人也不傻,了这么多钱,肯定要过问一下学过的内容。
  要是王梓铭学不到东西的话,她还费这么大力气干嘛。
  “妈妈,刚才李老师用英文给我讲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我学会了很多单词。”
  王梓铭高兴的和徐美琴分享,刚才李康的故事让这个七八岁的男孩很感兴趣。
  “我觉得梓铭这么小,多听听外国的童话故事有好处,也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徐美琴笑颜如,儿子高兴,乐意听李康上课,她这些努力就没白费。
  晚上这趟出来,就是值得的。
  修长的玉手捏起一颗葡萄,要亲自给李康投喂。
  李康有些拘谨,“徐女士~,不用。我自己来吧。”
  “李康,你要不介意的话,以后就叫我徐姐吧。徐姐比你大七岁,今年27。”
  李康给她报的年龄是二十岁。
  太小了肯定不合适,会被人质疑。
  “那好吧,徐姐。我自己来。”
  “别跟你徐姐客气。以后徐姐想长期让你给梓铭辅导英语,你看行吗?待遇方面,徐姐不会亏待你的。”
  “徐姐~,我最近——”
  李康还没说完,就被女人伸出一根玉指按住了嘴巴。
  “弟弟,求求你帮帮姐姐好不好。”徐美琴带着几分哀求,身子一颤一颤的,露出几分风光,让李康有机会大饱眼福。
  同时有些疑惑,“徐姐不会是故意在勾引我吧。不行,不能精虫上脑。要是吃了她这套,以后不得被这女人拿捏住。”
  只有他可以拿捏女人,不允许女人拿捏他的心情。
  “徐姐,我平时工作还是挺忙的。做补习只是想挣点外快。本质工作是一位同传翻译。”
  “你还是同传翻译?!”
  徐美琴惊讶的同时,又很认同李康。
  口语这么好,不当翻译真有些可惜了。
  李康越是优秀,她越想搭上这条线,让她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
  认识的人,哪一家不是给自己孩子找名师。
  在她看来,朋友们给自己孩子请的名师,甚至大学老师,都不如李康。
  见识,眼界,谈吐都不是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人家能随意使用外国的俚语,对外国的文化特别熟悉。
  国内还有哪个老师能做到。
  而且李康还长得帅,她看着也顺眼。
  眼睛干净,不像之前试用的老外一样,眼睛老往她胸口扫。
  李康有时候看她,还会脸红。
  “那这样吧,弟弟。你以后一周给梓铭上两次课,行吗?”
  “时薪你来定,你说多少就是多少。”李康亚麻呆住。
  “有钱人还能这样的。”
  徐美琴趁机给他塞了颗葡萄。
  “弟弟,姐姐对你好吧。”
  “徐姐,你这样随我开,就不怕我狮子大张口?”
  李康记得,徐美琴说过她丈夫是外企经理。
  工资一个月应该也就几万吧。
  虽然不少,但人家都开宝马了,还住五星级酒店。
  肯定不是几万能供的起的。
  看来她丈夫的收入应该不止那点工资。
  “一千一个小时怎么样?”
  徐美琴听到李康报价后,紧张的心终于松下来,
  她还真的有点怕李康会狮子大张口,一小时就是几千。
  一小时一千虽然也有点贵。
  但是从儿子的反馈看,还是很值得的。
  一周也才两次课。
  徐美琴美目白了他一眼,带着成熟女人的风情。
  这女人天然的魅力,总是在不经意间散发出来。
  “真羡慕他老公,能娶到这么漂亮的老婆。”
  “就这么定了!”
  徐美琴一口同意了李康的报价,“以后一周上两次课,一次四个小时。时间弟你定吧。”
  我滴乖乖。
  上海人真是富有,一周就是八千的开支。
  严重怀疑她老公随时会自爆。
  本着有钱不赚王八蛋的原则。
  李康痛快的接了。
  以后每周固定收入八千,这不比写小说还来钱快。
  上海人愿意为有价值的事买单,真不是传闻。
  平时还以为上海人很抠,人家那是觉得你没价值才抠。
  有价值,多少钱都愿意出。
  感觉挺不错的,平时上课有美人陪着,工作又轻松,就是讲讲欧美的童话故事,讲讲见闻。
  没过几个小时,几千块钱就入账。
  要是搞起教培了,挣的钱只会更多。
  “难怪老鱼当年钱多到被人抢。真是多到家里都是钱啊。”
  这个时代教培行业大有可为。
  北方的老鱼应该也快开始了吧。
  没记错的话,就是今年,1993年,他离开北大还是创业。
  成立了新东方教培机构,经过几十年的野蛮生长,成为全国第一家赴美上市的教育股。
  “你老鱼能挣的,我也能挣。”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等周末见过李建华后,李康就准备逐步展开自己的计划。
  其实他现在已经走在路上了。
  前期的资本已经有了,就差一个好的契机。
  李康一心二用,一边给王梓铭讲纯英文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一边又在构想着自己的未来计划。
  夜深。
  晚上李康和王梓铭就睡在了一张床上。
  徐美琴见两人睡着了,走过来给他们盖上薄毯,避免被空调吹感冒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