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美娱之花瓶影帝> 第534章 追溯本源

第534章 追溯本源

  第534章 追溯本源
  “卡。”
  一声呼喊,打破平静,如同潺潺流动的溪流遭遇礁石一般,突然之间就变得湍急起来,毫无预警地心脏就在胸膛里失去了节奏。
  匆匆忙忙地,一个两个转移视线,掩饰自己的狼狈。
  慢了半拍才意识到,刚刚出现在镜头里的是安森、不是正在旁观的自己,他们没有必要掩饰,根本没有人注意。
  但是,那种赤裸感是怎么回事?
  注视着镜头前方的安森,却仿佛注视着自己的柔软和脆弱,恍惚之间暴露自己的心事,恨不得逃离。
  又羞耻又紧张,又慌乱又不安,视线却无法转移。
  不由地,再次转头望过去,在人群里寻找安森。
  找到了——
  顺着格斯的脚步。
  中断拍摄后,格斯没有如同往常一般停留在原地,脚步离开监视器,径直朝着安森的位置走去。
  等等,难道这次拍摄也不行吗?
  又是ng?
  不……不会吧?
  这样的念头牢牢掐住喉咙,目光紧紧跟随格斯移动。
  然后,格斯在安森面前停下脚步。
  安森没有特别反应。
  尽管拍摄中断,从戏里到戏外,但状态始终如一,他依旧是安森,依旧是那个十七岁的青春期少年,依旧沉浸在烦躁和茫然之中,小心翼翼地掩饰自己的真实。
  格斯微微抬头,仰望安森。
  他身高不到六英尺(175厘米),一直没有特别察觉安森的身高;但此时却突然发现安森格外挺拔。
  明明安森低头看向他,他却能够注意到安森微微抬起下颌隐藏自己的眼神,棱角分明的五官只是留下一个平面,笨拙地隐藏那些汹涌错杂的情绪。
  ng?
  不,格斯很喜欢。
  准确来说,非常非常喜欢。
  格斯喜欢安森的状态,平静而汹涌,简单却错杂,一种若即若离的气质由内而外地自然流淌出来。
  在安森的眉宇里,格斯能够找到瑞凡-菲尼克斯的影子。
  瑞凡,一直在流浪一直在彷徨的瑞凡,俊朗清冷的外表底下隐藏着累累伤痕,那些看不到的痛苦和悲伤缓缓蚕食他的灵魂,最后他再也无法承受。
  于是,如同凤凰一般涅槃。
  格斯不了解安森。
  但至少从现状来看,刚刚凭借“蜘蛛侠”打开事业局面,安森应该是春风得意;然而格斯却在安森的身上看到了孤独、脆弱、彷徨,还有不曾消失的伤痕。
  和瑞凡一样。
  现在,格斯终于明白安森的防备和不安,小心翼翼地把真实隐藏在面具背后,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静静地注视安森,格斯不由想起瑞凡的故事结局,在舌尖萦绕的千言万语却找不到一个表达方式,一种恐惧、心疼、赞许交织的情绪牢牢抓住心脏。
  然后。
  格斯上前一步,拥抱住了安森。
  他什么都没说,因为言语的力量在这一刻微不足道,他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安森到底经历了什么,那是安森的故事;但并不妨碍他给予安森一个温暖的拥抱。
  安森愣住了。
  他没有预料到这一幕,导演拥抱他,这是什么意思?
  肯定?还是安慰?
  安森的身体微微有些僵硬,茫然而困惑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但那样的温暖却让人忍不住眷恋。
  在他的前世记忆里,从来没有人拥抱过他。父亲没有。母亲也没有。
  那件事发生以前没有。二十五岁以后更加没有。
  以至于来到这个时空,任何人的拥抱都让他不自在,那种亲密和温暖让他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
  而眼前?
  一个拥抱,给十七岁的拥抱、也是给二十五岁的拥抱,更是让安森手足无措起来,眼睛里写满困惑:
  这是一种什么情感呢?
  安森有些懵懂。
  想了想,他轻轻拍了拍格斯的后背,反而试图安慰导演。
  格斯察觉到了,他松开怀抱,再次抬头打量安森,注意到安森流露出来的表情,不由一阵心疼。
  然后,格斯说。
  “我们继续下一场戏。”
  没有多余的话语,但这一句已经足够。
  阿历克斯没有预料到眼睛一阵瘙痒,下意识抬手揉了揉眼睛,指尖触碰到一抹湿润,这让他有些狼狈。
  阿历克斯展露一个夸张的笑容试图掩饰,重新抬起头左右看了看,这才意识到根本没有人在注意他,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他稍稍安心些许。
  但还是略显不自在。
  阿历克斯撞了撞埃里克的肩膀,“还是不一样呀。”
  具体怎么不一样,他们这些门外汉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在阿历克斯看来,安森依旧是那个安森,和前面没有什么不同,表演好像也是一样的表演,但明明一模一样的拍摄,为什么感觉却不同呢?
  “呵,好像在看魔术一样。”
  埃里克没有转头,他显得有些落寞也有些狼狈。
  在安森身上,他阅读出太多情感,脑海里没有特别的思绪,但心情就是这样徐徐地安静沉淀下来。
  只有他和他的心跳。
  好像刚刚镜头里的安森一样。
  埃里克喃喃自语地说道,“也许,这就是表演。”
  但是,他也不确定,因为一切太真实,完全找不到表演的痕迹,如果没有这些摄像机这些剧组的话,他会以为看到了自己,那就是自己的日常。
  阿历克斯看了埃里克一眼,还想说些什么东西,嘴巴嘟囔了一下却没有发出声音,最后还是安静了下来。
  剧组的氛围稍稍有些奇怪。
  冲击?
  说不上,完全说不上。
  刚刚的拍摄、刚刚的表演,完全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就是学生们普普通通的日常,安森也没有什么炸裂的演出,更没有戏剧性的情节,一切都平淡如水。
  然而,思绪和情感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卷入其中。
  最后,安静下来,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聆听,感受,体验。
  一切如此简单。
  可以隐隐感受到思绪在汹涌,如同无声的呐喊一般,万籁俱静却汹涌澎湃。
  也许,这就是格斯选择如此拍摄手法如此制作方式的原因,将惊涛骇浪与错综复杂全部隐藏在平静的海面底下,把思考空间全部交给屏幕前的观众。
  可以百分之百肯定,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这部电影,但从电影创作角度来看,格斯却迈出重要一步——
  在“杰瑞”的基础上,格斯对电影展开进一步探索,不仅是对他拍摄电影的方式的一次解构和反思,同时也是对现有电影拍摄方式的一次全新摸索。
  不由地,就让人想起丹麦导演四杰发起的道格玛95(dogma-95)运动。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